论中国工业技术的现代化问题(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3:35:42
2.工业制造水平的差距
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工业大国之一甚至逐步成为“世界工厂”,但还远不是工业强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工业制造总体技术水平还比较低,仍处于世界产业分工体系的低端,即主要依靠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加工制造环节,增加值率和收益率都比较低。
中国工业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首先体现在制造业设备技术水平方面。根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对3200多种主要工业生产设备的普查,20世纪90年代出厂的设备只占1/3左右,一半左右的设备是80年代的水平,还有相当部分是70年代以前的设备。大部分工业企业的设备水平比较落后.比如,机械、石油化工、电子、化学、建材、电力、煤炭等行业中具有国际水平的设备比重分别只有11%、16.6%、27.7%、40.6%、21.5%、20.3%和9.2%(郭克莎,2003)。2000年,全部国有企业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原值为78646亿元,净值只有51792亿元,人均只有1万美元左右,全部工业从业人员的装备水平更低一些。这只有美、日、德等工业强国的制造业从业人员人均装备水平的几分之一。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从业人员人均资本有机构成的数量和质量相差甚远。近年来,我国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总量不小,但占全社会固定资产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从1980年的20.5%下降到1998年的15.7%和1999年上半年的12.8%,仅为发达国家技改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的1/3。
受科技水平低和企业研究开发投入不足的影响,中国工业产品的技术档次比较低,大多数高新技术依赖进口,2001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为17.5%,进口比重为26.4%,相差达9个百分点,逆差高达176亿美元,并呈现逐年扩大之势。中国主要机械产品中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不足5%,中低档装备产品因出现结构性过剩而积压严重;重大成套技术装备长期依赖进口,1999年,机械产品进出口逆差高达136.17亿美元,2001年,机械及运输设备作为我国第一大类进口商品,占我国进口总额的44%,贸易逆差仍达121亿美元。同样,中国还需要大量进口高附加值的轿车用钢板、不锈钢板,中高档纺织品和服装面料,高档化工和建材产品等。
中国工业技术水平的深层差距可以从中、日两国制造业的比较反应出来。日本财经媒体日经BP社一篇文章认为,日本制造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最先进、质量最高”的代表,其主要王牌:一是高质量品牌实力;二是专利技术显威力,日本企业每年申请的专利就要以万为单位计算,亚洲各国要想后来居上是相当困难的;三是设计改进能力,日本只进行高附加值商品的规划与设计,生产则交给人工成本较低的中国就可以了;四是设备实力,要生产先进的产品,只凭廉价的人员成本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具有尖端技术设备的支持;五是应变能力,要根据消费者需求及时调整生产和销售各个环节,缩短交货期限。日本制造业的上述优势显然是中国制造业的差距。
3.制约中国工业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
经过5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与发展,中国工业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中国工业技术基础较差,整体技术水平还比较低。从根本上看,中国工业科技现代化水平较低的根源是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较低的投入状况决定的。但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科技体制、企业缺乏研发投入的积极性、社会缺乏积极的激励机制和宽松环境,都影响了工业科技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比如,旧的科技体制由科研院所承担着技术开发的任务,企业从社会分工上主要是生产而不是技术开发,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有限。国家的技术开发资金主要拨给科研院所,科技创新人才也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而不是企业。我国70%的研究开发力量在企业之外,而发达国家则是企业拥有大约60%-70%的科技研究开发力量。我国的科研机构大部分是独立或设置在高校内,由于与生产不结合而另有其独立的运作和评价体系,因此,其技术成果往往缺乏市场前景,且多数与市场需求相脱节,达不到可以供企业直接应用的程度。即使有些实用性很强、应用前景看好的产品、技术或工艺成果,也缺乏足够的财力、物力、人力去试验和生产,并进行推广和转让,从而无法最终进行成果的转化。我国的新技术成果转化率比较低,仅为35%-38%,真正实现产业化的只有16%,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高达60%-80%。科技开发体制的落后不仅影响科技成果产出及转化,也影响着企业技术开发能力的提高。企业更注重引进成套设备,对相关技术的消化吸收、改造创新不重视。这最终导致我国对引进技术及相关技术消化吸收困难,改造创新慢。自改革以来,中国下力气打破旧的科技体制,但还没有成功,企业尚没有真正成为技术进步的主体。同时,有关的政策法律环境也不利于企业技术进步,还没有建立技术进步的投融资体系,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立法不完善,执行不严,地方本位主义等问题严重,许多企业不愿意冒风险投资技术开发而是采取省钱省力风险小的技术跟进战略,坐享技术成果,挤占市场份额,瓜分利润,最终导致投资研究开发的企业盈利很小,失去积极性。
三、加快中国工业技术现代化的建议
1.充分认识工业技术现代化的战略地位
工业技术的现代化是工业现代化的核心与前提,也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科技革命日新月异,许多科学技术前沿正在酝酿新的重大突破。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原始性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代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代表工业科技水平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对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中国只有加快工业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才有可能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才能更好地运用高新技术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在产品升级、提高质量、扩大出口、控制污染和节能降耗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的前提下,需要大力发展“新经济”和提升“旧经济”。引进、发展工业技术产业,推进工业技术现代化,是实现以“新经济”带动“旧经济”,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基础。只要中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就能够以信息技术及其产业为先导,走出一条工业化与信息化并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2.正确处理自主开发与技术引进的关系
在改革开放的情况下发展经济,作为发展中国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是必需的、正常的和经济的。落后状况下的封闭只能更加落后和提高发展的成本。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工业化进程尤其是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不断扩大开放和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政策是正确的,效果是显著的,有利于扩大开放和引进技术的各项措施仍必须继续坚持。但是,引进技术并不排斥甚至否定自主开发新技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首先,引进技术的带动作用也是有限度的。比如,改革开放早期从中国香港和台湾引进的工业投资项目主要是技术含量较低、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工业,对提高工业的技术水平没有多大的作用。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华投资的技术大都比较先进,在华投资企业的技术水平整体上高于国内企业,但基本上也不是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同时,发达国家在中国的技术扩散与适度的技术转让仍有很多限制。跨国公司对技术转让严格控制,采取各种措施防止技术在中国的扩散,并以提供先进技术为条件获得更大的利益。其次,如果缺乏自主开发的技术尤其是关键技术和战略技术,将难以建立先进的工业技术支撑体系。一个没有自主技术和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一般技术能够引进也应当引进,但在一些战略性、基础性的重大科技项目上,必须依靠自己。必须拥有自主创新的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中国战略技术及产业的发展不可能完全建立在对外技术依赖的基础上,必须建立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这应该成为新时期中国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战略(王元,2002)。
3.加快中国工业技术现代化的若干对策
工业技术的现代化在中国的整个工业化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加入WTO之后,中国具有在更大程度上参与国际分工的客观要求,因此,要利用世界制造业战略性转移的大好机遇,有选择地引进、有重点地吸收、有目标地赶超,把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和雄厚资本同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大国优势、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实现我国工业的技术升级和跨越式发展。针对中国工业技术总体比较落后而又面临众多制约因素的现实,我们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第一,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工业技术进步机制。从影响技术进步的各个因素看,缺乏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是最主要因素。要构造完善的技术进步激励机制,首先要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建立产权激励机制,加大对经营者、技术人员和技术创新人员的激励力度,形成企业重视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尤其要加强对专利、商标等软产品的知识保护,保护技术开发者的正当权益,维护技术市场的正常秩序,使创新成果能顺利地市场化,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及其有关法律规定。
第二,进一步深化现有科研机构的企业化改制。改革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科研与企业相分离的旧体制是形成市场化技术创新机制的关键环节。中央各部门的改革开了一个头,还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地方科技体制改革是国家整个科技体制改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优化地方科技资源配置和科技力量布局,形成与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相适应的体制与机制,建立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区域创新体系,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是地方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而合理、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证。从这个意义上讲,推进地方科技体制改革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需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要根据科研机构的性质实行分类指导。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建立产权清晰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社会公益类科研院所要按照分类改革的原则,加大改革的力度,推进改革的全面展开。通过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完善,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功能和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政府引导、全社会协调互动的创新格局。
第三,强化政府在科技进步尤其是关键技术开发中的战略决策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当代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已经渗透到各个方面。提高政府对于科技的宏观决策层次,强化政府的科技决策能力,是各个国家的共同选择。中国要建立符合国情的科技咨询机构,在国家重大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问题方面向国家提供咨询建议,提高科技决策的科学化程度。要加强行政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职能和综合协调能力,充分体现国家战略意志,合理配置我国十分有限的科技资源。国家在保持和加强对长期性、连续性和基础性科技活动支持的同时,选择少数重大战略产品作为突破口,加大对若干关键性领域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的支持力度,促进重大技术成果的集成创新,带动相关高科技产业的兴起和发展。要根据经济增长情况,建立政府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明确保证科技研发经费在国家财政投入中的地位,确保国家财政用于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速度,实现政府科技投人方向和方式的转变。同时下大力气解决科技开发体制的薄弱环节,“以建立共享机制为重点,加速建立一个服务于全社会的科技条件公共平台”(薛澜,胡钰,2003)。
第四,建立健全有利于企业提高科技投入的宏观政策体系和外部环境。中国工业技术落后源于落后的技术装备、较低的人力资本、稀缺的人才资源和不宽松的外部政策环境。提高我国工业的技术水平,必须加快工业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工业企业的技术更新改造主要依靠两个方面:一是加大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力度,提高重点产业中技术设备达到国际水平的比重;二是通过加快装备工业的发展,提高国产大型设备的技术水平,满足大多数企业技术更新改造的需要。要优先加快重点装备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大型企业的技术更新改造,要优先加大装备工业中重点企业的技术引进力度。对于企业的技术改造投资,要在符合WTO规则的条件下给予财政、税收、信贷、投资等政策上的必要优惠。要通过改善外部环境,引导企业提高R&D经费的投入力度,扩大投入来源。同时,要把培育人力资本、培养优秀人才作为根本之策,使中国工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享有较长时期的比较优势,努力形成人才资本的竞争优势,为科技进步和实现新型工业化提供坚实的人力保障。
第五,加快建立工业技术进步的多元化和社会化投融资体系。技术进步要取得跨越式发展,完善社会投融资体系、建立风险投资机制非常关键。中国的科技投入长期主要依赖政府财政,难以满足多方面的需要。要在深化企业制度、科技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完善多元化、社会化的科技投资体制,广辟筹资来源尤其是社会投资来源如利用外资以及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形式,形成财政、企业、银行、社会并存的全社会的多元化企业技术进步投入体系,使企业和科研机构获得广泛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的筹资渠道,缓解政府投入不足问题,为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提供充足、有效的资金来源。
作者:王延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 来源:《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