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中国:风险投资青睐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0:30:10
2006年,上海搭上这一轮风险投资顺风车的当然不仅仅是中国播客网一家。比如同在浦东的51.com这个交友网站也得到了红杉基金总计400万美元的投资。
像中国播客网、51.com这样的互联网新兴公司,是如何获得风险投资的呢?为什么很多创业者找不到风险投资商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以前,或许知道这样一点非常重要:投资界的一个共识是,真正缺的不是钱,而是好项目。
在合适的地方搭合适的平台
中国播客网的倪振源之前没有和风险投资有任何交道,但是他获得风险投资的过程却比较顺利,原因在于中国播客网本身有价值。可以想象,如果他在创业初期,还是一个人的时候,就四处寻找风险投资,会是怎样一种情形,或许是老鼠拉龟--没处下手。
播客网后期的顺利和前期艰苦的搭台工作有关,这种搭台过程,事实上也是创业者将自己的一切注入公司的过程。比如随着播客网的发展,倪振源辞去了自己的工作,将自己的钱和向朋友借来的钱全部注入,周建存不惜以自己的资历,进入一个草创公司进行工作,可以说,创业者的坚决和信心是取信于风险投资商最好的武器。
51.com也是如此,《上海国资》曾问过其创办人庞升东,取得投资以后,红杉基金对你活动和基金的使用监管紧吗?庞的回答是:监管肯定是有的,但非常松,毕竟创业者将自己的身家都搭上,这已经就是最好的监管了。可以说,从风险投资商的角度,他首先看重的就是创业者的敬业精神,搭台工作就是对其的第一道考验。
敬业精神决定了创业者对待事业的态度。创业之路不会一帆风顺,甚至可能是荆棘遍布。在资金关、市场关、管理关、团队关等诸多关卡面前,如果没有强大的精神支持,没有坚持到底的毅力,创业者是很难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的。如果把创业比作是100个台阶的小山,那么很多人往往是因为缺少坚守而倒在第99个台阶上,差的就是最后一口气。如果创业者以为,仅仅凭一个良好的商业计划书,或者一个草台班子,就能吸引到风险投资商,恐怕很难,这也是为什么"风险投资最先投的是人的原因。"
当然,并不是只要搭好台就可以寻到风险投资,还要看你把台搭在什么地方。对于风险投资来说,其高风险的特性,往往使得其期待的回报相当高,而竞争的特性使得这些行业往往分布在前沿地带,很多时候,风险投资商宁可投资一个还在亏损的前沿领域的企业,而不愿意投资一个已经赢利了的传统领域的企业。web2.0的热潮,毫无疑问对中国播客网和51.com获得的风险投资有重大影响。
当然,也有每个风险投资商的领域和习性都不一样。专门从事国外游客在国内旅游代理的环球行者网络有限公司,最近也获得了一笔小额的风险投资,其董事长郑晓军告诉记者,他所接触到的风险投资商比较青睐新技术在传统行业应用的领先者。
总的来说,风险投资商喜欢的是一个敏锐的创业者,当别人没看到商机的时候,他看到了;当别人看到商机却没去做的时候,他去做了;当别人去做的时候,他却是百分之百投入,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绝地求生。只有这样的创业者,才能成为在市场的汪洋大海搏击的领潮者,而非人云亦云、永远落后的追随者;才能领先一步掘到第一桶金。
盈利模式重于盈利本身
只要是公司,就有盈利的问题,这在创业的企业中尤为敏感。现有企业有没有盈利、盈利多少,会不会影响风险投资的取得呢?
在web2.0领域,庞升东是IT圈内的熟客,他对风险投资的依赖不是很深。他介绍道:"即使没有风投,51.com自己养活自己也是没有问题,51.com取得风投的目的就是为了扩张。"而中国播客网不同,中国播客网取得风险投资的时候还没有盈利,事实上,在其流量真正成规模以前,即使其能养活自己,盈利也不会是风险投资考虑的重点。
不同的风险投资商对回报模式有不同的考虑,有的希望上市,有的期待被收购,彼此要求也会不一样。大体而言,风险投资其主要职能就是为不成熟的企业投资,其主要的收益是成功企业上市后出售股票而获得高额回报。
郑晓军认为:"对风投而言,关键不是盈利而是盈利模式,企业的利润决定于企业的赢利模式设计,因此,风险投资机构十分关注投资项目是否具有优秀的赢利模式,而优秀的赢利模式往往来自于创业者或创业企业的决策者。从某种角度讲,创业者或创业企业决策者就应该是一名优秀的利润家,懂得如何通过分析市场、整合资源,来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正如走上《时代》封面的李宇春并不是因为其本身的魅力,而是这个人代表的中国社会现象一样。风险投资商真正看好的是中国互联网背后的巨大市场,而不是一个个具体的网站。即使在互联网领域,如果要靠具体的回报收回投资,大部分公司也做不到,创业者不是财务管理者,他经营的不是具体的利润,而是"前景",虽然最终也是归结为利润。
应该说,较前相比,现在的创投在审核过程中要求越来越严,所以会倾向于在某些步骤上希望按照上市的规则来做,但实际意义上,创投毕竟是合作行为,作为合作行为来说,肯定希望把前期的成本降到最低。所以,要吸引风险投资,与其捧出账本说明自己能赚钱,不如用寥寥数语讲清楚怎样赚钱。庞升东取得400万美元风投的商业计划书,总共只有7页A4纸,区区几百个字。
让个人价值成为公司价值
出身于投资银行界的丁先生,目前是一家发展不错的公司的总经理。为了谋求公司的更大发展,他希望通过收购一两家业务互补的小公司来取得发展,然而,投行出身的他,在市场上寻觅这样的公司很久,就是没有找不到。他把自己的一个发现告诉《上海国资》,很多公司看起来很不错,但是如果从原来的老板手里买下来以后,这些老板一离开,这些公司就一文不值。
没有人能否认,创业者的价值对公司发展的重大意义,否则也不会有很多风险投资将对创业者的衡量当作是决定投资与否的一大标准,但是风险投资最终投资的还是公司,
那些勇于进入创业行列,积极寻找风险投资的人,很多都是自身有相当价值的人才,但是,仅凭这些要想获得风险投资的认同是很难的,51.com的CEO庞升东认为:"虽然风险投资接触的时候判断的是人,但是他们最终投资的是项目,关键是要把个人价值变为公司价值。"
很多风险投资商将这种考察简化为另两个字--团队。创业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一种团队行为。所有成功的创业企业都有一个好的团队,从老总到员工,每个人都有明确的责任和分工;这样的团队往往还会有一个核心人物,带领大家齐心协力,使企业快速成长。因此,风险投资机构在挑选投资项目时,除了要看创业者是否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深厚的专业底子,更要看其是否具有团队合作观念。
创业的初期,往往都是创业者起到主力的作用,随着公司的扩张,团队也慢慢的建立起来,但是,很多这样的团队仅仅只是围绕着创业者工作的辅助工具,反过来会限制了其扩张,中国很多创业企业最后都陷入这样的陷阱。
真正的创业者,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他把自己不断地从具体的业务中解脱出来,对有诚意的合伙人有着一种渴求。每引进一个高级合作者,不仅公司的资源得到扩张,他本人也就多了一个学习对象。当公司的结构越来越合理的同时,创业者的理念也成为集体的共识,创业者在本人成长的同时,其可替代性将会越来越强。毕竟,风险投资商希望最后能够建立的是现代的企业制度。
凯雷投资董事总经理何欣对此深有体会。"在硅谷,换CEO如同换机器零件一样简单。但在中国,很多公司的CEO和创始人是同一个人,一旦换掉,公司便面临垮掉的风险。如果你要投资这家公司,就注定要和CEO这个人捆绑在一起。"
所以说,要取得风险投资的青睐,创业者需要正确运用自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