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教育资源咋成了权力的后花园(燕赵都市报 2009-5-2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3 19:45:41

教育资源咋成了权力的后花园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2日07:45   长城在线 (来源:燕赵都市报)

  作者:王毅

  教育资源被越来越多的权势者左右,意味着绝大多数的公众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造成的恶果必然是权力通吃的黑洞对有限教育资源的吞噬。教育资源黑洞化,正在成为妨碍社会公平的一大障碍。

  近日,陕西铜川市第一中学招生要看学生家长的工作单位,只招收公务员子女,引起群众的不解和质疑。招生工作人员称,新校区主要解决市委、市政府工作人员子女就读难的问题,只开4个班,资源有限。铜川市教育局称,正在设法纠正这种不合理现象。(《华商报》5月21日)

  招生只招公务员子女,如此苛刻的入学条件,大概全世界独此一家。铜川市第一中学这个匪夷所思的招生条件,堪称把教育领域里的权力通吃放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受到公众的质疑与诟病,并将遭致媒体与舆论的共同抨击,自是应有之义。

  单纯对铜川市第一中学如此献媚权力的举措进行道义上的指责显然是不够的,因为铜川市第一中学的招生只招公务员子女的举措,不过是存在于教育领域里权力通吃的一个缩影。透过铜川,放眼全国,教育资源被权势者频频侵占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才是真正令人忧心之处。

  譬如,前不久引发全国关注的浙江省绍兴市一中参加航海模型加分测试的19名考生中,13名考生的家长是该市的官员,即为明显的一个例证,尽管浙江省有关方面先是回应不看考生家庭身份,再次回应又称要把好考试关,但并不能解释为何官员子女成为高考加分主力军的原因。此外,年初发生于深圳的为银行高官子女加分,也同样向人们展示了权势者在教育领域里的横行无忌。

  纵观这几个把教育资源当成自己后花园的例子,一个显著特点都是与官员的身份有着直接的关系。换言之,本该是公共事业的教育资源,正在越来越多被一些学校当成是向官员献媚的工具,而一些无良的官员也乐此不疲,欣然接收。可想而知,接受了教育领域里的献媚之后,官员必然要以公权力的特殊回报作为代价。这样的官员与教育的勾结,显然让本就紧张的教育资源沦为权力左右之下的黑洞。

  这样的倾向显然是非常可怕的,教育资源被越来越多的权势者左右,意味着绝大多数的公众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造成的恶果必然是权力通吃的黑洞对有限教育资源的吞噬。教育资源黑洞化,正在成为妨碍社会公平的一大障碍。

  孙立平先生在谈到教育资源被某些官员占用的问题时说:政府的责任之一,就是对公民平等权利以及由此形成的公正社会秩序的守护,而不得以权宜性的借口对其加以损害,包括以效率为名义的损害。在这些社会权利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不能依据某种标准将其划分为贡献大贡献小或先进与落后,从而赋予他们有差别的权利。

  毫无疑问,教育资源被越来越多的权力通吃,其实质就是“有差别的权利”在教育领域中肆无忌惮延伸,当“有差别的权利”被当成理所当然的借口时,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就会被最大限度遏制。铜川市一中的作法,无疑让人们看到了这一现象正在呈现蔓延之势,显然这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警惕。

http://news.sina.com.cn/pl/2009-05-22/074517867632.shtml 中学只招官员子弟是因权施教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2日06:41  大众网-齐鲁晚报

  作者:赵志疆

  如果各个学校的师资、办学条件都差不多,公众自然不必再为择校难而大挠其头;反之,一些资源较好的学校难免产生"择家长"的冲动。

  5月21日《华商报》报道,陕西省铜川市第一中学招生要看学生家长的工作单位,只招收公务员子女,引起许多群众的不解和质疑。招生工作人员称,新校区主要解决市委、市政府工作人员子女就读难的问题,只开四个班,资源有限。

  一项关于教育满意度的调查表明:在31个省市区中,公众满意度高于50% 的仅有4个。群众最集中的意见之一,就是受教育机会不平等,地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差别在不断扩大。如果说地域、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只能让人叹息的话,同一个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以及由此导致的“择校”现象,则更让人产生切肤之痛。

  2006 年全国两会期间,民盟盟员 、全国政协委员柏均和曾尖锐地指出,“ 择校导致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学校出现了绝不应有的‘精英’与‘平民’的划分,如果优质资源只是为少数人服务,那么,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平等性、公正性何在!”毫无疑问 ,铜川市第一中学的做法再一次佐证了这种判断。

  其实,一些学校热衷于招收公务员子女的意图并不难理解——公务员拥有普通人所没有的公权力,尽可能多地招收他们的子女,有助于为学校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和利益。何况,如果学校因此打上“贵族学校”或“机关子弟学校”的烙印,以后的择校收费标准势必水涨船高,自然能够带给学校更多的好处,如此一举两得之策,何乐而不为呢?

  此事被媒体曝光后,铜川市教育局称,正在设法纠正这种不合理现象。相信这种招生政策会有所改变,但是否能真正实现“有教无类”依旧不容乐观。实际上,在某些地方,一些优质学校奉行着类似的招生政策,铜川市第一中学只不过是以“白纸黑字”的形式,将这种“潜规则”大白于天下罢了。如果铜川市第一中学也学会像其他学校一样“只做不说”,公众又能怎么样呢?

  义务教育作为一种典型的公共产品,最主要的功能是保障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其本身并不具备竞争、筛选的功能。然而 ,在现实生活中,“小升初”考试虽然取消了,但针对家长的“考试”反而还有愈演愈烈之嫌——一些学校从“ 验证家长职业”到“考查家长收入”,哪一项不是为了筛选学生?

  显然,终止此类乱象的关键在于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缩小校际差距。如果各个学校的师资、办学条件都差不多,公众自然不必再为择校难而大挠其头;反之,如果教育资源不能真正得以均衡配置,一些资源较好的学校难免产生“择家长”的冲动,这对孩子来说难以称得上是真正的公平。

http://news.sina.com.cn/pl/2009-05-22/064117866661.shtml 
王毅:教育资源咋成了权力的后花园(燕赵都市报 2009-5-22) 教育资源咋成了权力的后花园 教育资源咋成了权力的后花园 燕赵都市报:别让城市成为农村的"教育收割机" 朱四倍:公务员带薪下海是对权力的习惯性赎买(燕赵都市报 2008-6-7) 8——[燕赵都市报]时评:舆论监督权力等级的潜规则之忧 傅达林:周正龙上诉给了司法一个纠错的机会(燕赵都市报 2008-10-10) 盛大林:该被整顿的是“卷烟市场整顿工作领导小组”(燕赵都市报 2009-5-4) 曹林:靠放射性人民币反腐的嘲讽与悲哀(燕赵都市报 2009-2-12) 杨涛:为何国税局长嫖宿幼女不构成犯罪(燕赵都市报 2009-5-11) 毕书之:“30%居民买得起房”抒发了谁的信心?(燕赵都市报 2007-11-13) 超越“华南虎”真伪争论的意义/燕赵都市报 [燕赵都市报]职务犯罪严控缓刑的司法深意 俗语的魅力!--可做扯皮用哦 - 保定论坛 - 燕赵都市网论坛 燕赵都市网|燕赵都市报 [9.27私家菜]小鸡炖蘑菇的做法 - 美食休闲 - 燕阵·石家庄 燕赵都市网|燕赵都市报 潘多拉:“负面报道”之说也该寿终正寝了(燕赵都市报 2008-2-16) 殷国安:重庆政府道歉了还追查罢运操纵者吗(燕赵都市报 2008-11-7) 7——燕赵都市报:更重要的是保障媒体的舆论监督权 一个女大学生的死亡日记----对当前教育制度的控诉(燕赵都市报09.2.26) 一周财评:纠错的成本(燕赵都市报 2005-11-21) 朱四倍:如何消除要死就死在韩国的非理性情绪(燕赵都市报 2008-1-16) 毛建国:义务教育首先是政府的义务(燕赵都市报 2008-2-16) 隐之:两干部裸死车内别作为调侃的笑料(燕赵都市报 2008-6-7) 赵志疆:买文凭的局长为何不屑考试又参加考试(燕赵都市报 2008-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