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诗:成都杜甫草堂古环境探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50:24
成都杜甫草堂古环境探微刘兴诗摘要 
 以忠实写实的杜诗中,十分清楚反映了成都杜甫草堂所在环境特征。通过诗中分析研究,可见当时杜甫故居位于浣花溪一个河曲的凸岸部位,其后来扩建部分又延展至凹岸部位。这个河曲形态和常见的简单河曲略有不同。其中轴线沿南北向伸展,部分又有近东西向偏移,造成局部河身的东西向小幅度弯曲,河心尚有沙洲,是一个结构复杂的不规则河曲。当时水量较大,可容“东吴万里船”。空气洁净度较高,可以清楚远望西山。总的评价是一个环境条件良好的居家处所。   
   
  杜甫草堂古自然环境如何?可以从杜诗中判定。其中特别重要的问题,是确定草堂和浣花溪的关系。

  一,草堂在河曲中的位置

   草堂和浣花溪二者关系如何?杜诗中云:“清江一曲抱村流”。又说:“南江绕舍东”、“层轩皆面水”。可见其在一处河湾中央,弯曲河流从故居东边流过。从地质学的角度观察,就是位于河曲的凸岸部位。

   河曲凸岸内,常有大面积低平阶地分布,边缘部分逐渐过渡为洪水可以淹没的河漫滩。特别是平原河曲,凸岸范围十分宽广,杜甫草堂究竟在河曲内什么具体部位?是研究者需要进一步判明的重要课题。

  杜甫诗中记述:“江涨柴门外,儿童报急流”。可见他的故居是紧紧挨靠着江边的。又云:“二月六日春水生,门前小滩浑欲平”。从其描写中,“小滩”就在“门前”。这里所云的“小滩”,即是凸岸边缘的河漫滩。地形上是一片低平的浅滩,才会被洪水淹没。从弯曲河段水内环流作用的原理,挟沙底流集中运动轨迹所向处,由此而堆积生成的河漫滩,一般分布在凸岸顶点略微偏下游方的部位。可以根据这个定律,初步推定杜甫草堂当时所在位置,大致也在这个地貌部位。
 
 关于其住宅的门向,他曾经记述:“野老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又说:“柴门古道旁”。草堂大门不是正对着水流,而是顺着河岸开辟,位于一条古道旁边。请注意这条古道的一个“古”字,显示出这条道路由来已久,一直是在这个部位没有变动。这就暗示路边的河流变迁,几乎从未对其有任何影响。这也是河曲凸岸内,以河道泥沙不断堆积,扩大平坦地面范围,而罕有侵蚀破坏后退的特有现象。

   使人感到兴趣的是,他又有“新添水槛供垂钓”的描写。稍有地貌学知识的人都知道,凸岸浅滩处的岸滨线变化很大,不能修造一个钓台,一年四季都能钓鱼。专供垂钓的水槛必定面临深水,就不是凸岸位置了。这只可能是水深浪急的凹岸,或者顺直河段。

   到底是凹岸,还是顺直河段?从以下诗句中可以作出判断。有句云:“第轩驾巨浪”,形容其下有滚滚江水。又曾叹息:“常苦沙崩损药栏”,可见这里不时受到波浪冲刷,使河岸崩塌后退,危及了他亲手修筑的水槛。这种情况一般集中发生在河流凹岸,罕见于顺直河段。倘若“沙崩”之“沙”记述属实,而非粘土质堆积物。其接近岸边,属于平原河流近主流相的冲积物,就更加明确了。

 关于这个情况,草堂诗中还有“渔人网集澄潭下”,可以作为佐证。河中深潭一般分布在凹岸边。“澄”反映了水色澄清,应该是泥沙含量较少的枯水期现象。

    二,草堂河曲尺度与轴线

 前后对照分析,杜甫的宅园从一个河曲的凸岸,延伸到凹岸处,规模够大了。这个情况在《寄题江外草堂》已经说得十分明白。他说:“诛茅初一亩,广地方连延。经营上元始,断手宝应年·····台亭随高下,敞豁当清川”。起始盖茅屋只有一亩地,以后不断扩大面积,才有相当的规模。从唐肃宗上元年间,至唐代宗宝应年间,前后三年才修成了一座顺江延展的园林。起始点在河曲凸岸处的大门口,专供钓鱼的水槛是后来购地扩建的。

   反而言之,由于杜甫草堂毕竟不是大型庄园,从其诗中记述的规模可以印证。这个从一个凸岸到凹岸的河套也不会太大,是当时当地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判定当时古地理环境的一个重要根据,研究者必须给予充分注意。

   当时河曲的方位如何?可以从其《南邻》和《北邻》中透露消息。《南邻》“白沙翠竹江村暮”,挨靠着一片雪白的沙滩,是凸岸;《北邻》“白碛岸江皋”,像是较高较陡的凹岸。河曲的基本方向,就这样固定了。言其最初构筑的屋室,与南岸隔水相望,还有一个证据。诗人诉说八月秋风把屋顶的茅草吹过河,飘落在江边,被“南村群童”拾去。深秋的西北风吹拂向南,是符合规律的描写。前面已经说过,草堂是以濒临凸岸的大门外逐渐扩建的,居室应该在其范围内。风把屋上的草吹到南岸,表明就一个完整的河曲而言,凸岸和凹岸相较,应该在其南边,这应该没有问题。

   值得注意的还有另一个重要情况。诗中明确记述:“舍南舍北皆春水”。如果属实,又引出一个新问题。既云河曲南北向弯转,何以“舍南舍北”可见“春水”?如何方能造成这个现象?只有河曲轴线在大范围内南北向伸展,具体部分尚有近东西向偏移,造成局部河身亦作东西向小幅度弯曲,才会有这种现象。

  三,浣花溪河床结构

 从杜诗中所见,当时草堂附近的浣花溪河床内有沙洲分布。诗中有云:“杖藜徐步立芳洲”,还有“倚杖没中洲”的词句。由此可见,当时这里的河床结构和今天不同,是有河心沙洲存在的。另一句叹息“悲秋”后指出:“江敛洲渚出,天虚风物清”,乃是秋季洪水消退后,露出水面者。这在河流地貌学中属于心滩性质的沙洲,而不是河心岛。

 紧紧挨靠着这片河漫滩,这是他自己提供的非常重要的线索。平原上的河漫滩多是沙滩,于是就形成了“白沙翠竹江村暮”的景色。

    科学和文学互相渗透,也许可以从新的角度解决一些疑难问题。笔者是否言中,留待考证家继续研究吧。

    四,浣花溪水量推算 

 杜甫一首绝句中有“门泊东吴万里船”一语。整首都是写实的草堂即景,这一句也应不例外。他在草堂另外一些诗中尚有“估客船随返照来”,“独立见江船”,“雪里江船渡”,“江船火独明”等许多即景记述,可以作为通航的印证。“东吴”来的“万里船”,不是舴艋小舟。如今草堂门外的小溪十分狭窄,怎能停泊东吴来的商船?态度严肃的杜老夫子不会妄笔,其中必定别有原因。

 《溪涨》诗中描述:“当时浣花桥,溪水才尺余。白石明可把,水中有行车。”值得注意的是在浣花溪内可见卵石分布。从“白石”而言,应该是从西边龙门山中带来的石英为主。卵石在水流中属于推移质,必须较大流速和流量方可转运。今日成都城下的平缓水流仅能冲淤泥沙,已经很难冲动砾石了。证明古时水流远较今日为大,所以才能转运杜甫所见的卵石。诗中描述还有水车分布,也从另一个角度证实当时浣花溪水流大于现在情况。

 上世纪60年代,笔者应邀研究青羊宫自来水公司的新开挖水池基坑内,埋藏在砾石层中的巨大北宋石头水磨,根据砾径大小、砾石扁平面倾斜方向和沉积相,很容易恢复了当时河床宽度、水流方向、局部涡流状况,计算出大致流速。得知当时的水流远比今日浣花溪宽阔,流速也大得多。这一考古发现,有力印证了杜甫诗中的描写。

 《蜀梼杌》中的一段记载可以作为旁证。五代前蜀“乾德五年(公元923年)四月十九日,王衍出游浣花溪。龙舟彩舫,十里绵亘。自百花潭至于万里桥,游人仕女,珠翠夹岸。日方午,暴风忽起,雷电晦冥。有白鱼自江心跃起,变为蛟形腾空而去。是日溺死者数千人。”今天的浣花溪和锦江无论如何淹不死这许多人。请注意,这才是初春的四月,还未到洪水期。暑天洪水滔滔,该是什么样子,就不难想象了。

 唐代水情应该近于五代,不能用今日情况妄加猜测。诗人未曾诬人,当时“东吴船”确有可能停泊在草堂门外。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浣花溪是锦江一条支流,水势也有那样大麽?以运载货物和客商为主的“东吴船”,有什么必要上溯很远,到达今天草堂的位置?

 第一个问题可以从杜诗中得到答案。他早就说过,其水槛边“苍江多风飚”,又说“第轩驾巨浪”,都和前面的描述相似,与现在的水势不同,当时水势是不小的。

 第二个问题复杂些,涉及“东吴船”驶入浣花溪的目的性,以及浣花溪上游的水况。须知,万里迢迢来的“东吴船”,装载的主要是货物和客商,绝无闲情雅致深入浣花溪游览。一般来说,其目的地应该是成都的主要码头。如此船舶居然行至草堂门外为杜甫所见,十分可能由于当时浣花溪流量较大,还将继续上溯航行至其他城镇。

 须知,成都平原水流与他处不同,各条水流大小不完全是自然条件影响,还决定于都江堰以下各级水闸开启情况。都江堰设计之初,就特别重视对成都的水量调节。所以后世成都得惠于都江堰工程,不仅可以防洪、灌溉,还有航行之利。

  浣花溪上游承接走马河,自都江堰闸门前向东南流,分出徐堰河后,至郫县两河口又分两支。左支沱江河、右支清水河。其中,清水河继续前行,左边分出双江堰、右边分出栏杆堰,主干进入成都境内,再分出龙爪堰后,即改名为浣花溪。浣花溪在青羊宫送仙桥附近,又接纳了磨底河,最后绕过成都西郊,成为南河,也就是锦江。

  由此可见,流过草堂的浣花溪当时是一条重要的水道。来水丰富,水面宽阔,流量较大,远非今日可以比拟。杜甫诗中描述的种种景象,完全可以理解。以后其上游逐渐淤塞,才演变成今日情况。诗人的描述是忠实可信的。

 五,大气能见度状况

 杜甫在草堂写的一首即景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既曰即景,就是均可眼见者。其中第一、二句的景物,至今尚能睹见。第四句里所说的“东吴”来的“万里船”,前文已经分析可以肯定。唯有第三句中的“西岭千秋雪”,如今已经很难看见了。

 其实他在草堂写的许多诗篇,都有同样的描述。例如在浣花溪上划船,亲眼目睹过“练练峰上雪”,出城抬头看见“斜景雪峰西”,草堂早起望见“西岭纡村北”。这个现象直到南宋时期,陆游在同样的地方,还常常看见“西山云千重”,“连峰积雪苍茫间”。  

 由此可见,唐宋时期在成都随时抬头一望,均可十分清楚看见西边的雪山,那就是千年积雪不化的岷山的主峰。

 何以从前杜甫开窗可见的雪山,现在却很难看见了?这是环境破坏的结果。一个阶段以来,由于缺乏环保意识,大面积破坏森林和草地,过度开荒种植,致使土地裸露。在风的作用下,刮起阵阵尘埃。气流从远处带来的尘埃,加以当地大量工业废气和别的原因生成的烟雾,极度污染了成都地区的大气,使大气洁净度大幅度下降,就很难看见西边的高山了。

 由上所述可见,严谨写实的文学作品如杜诗,包含了丰富的科学内容。认真研究足以揭示当时的种种环境状况,由此开辟一个新的研究途径,是值得注意的方向。

 六,结论
  
 位于成都西郊浣花溪滨的杜甫故居,正确选择了不受河水冲刷的河曲凹岸,而在凸岸兴建,具有独特的科学眼光。当时浣花溪水量丰富,岸滨土质肥美,气候良好,大气洁净度较高,无有任何污染,是一个环境条件良好的居家处所。
  
  主要参考文献
  1,(唐)杜甫,(清)仇兆鰲 注,《杜诗详注》
       2,(宋)乐史,《太平寰宇记》
  3,(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
  4,(宋)祝穆,《方舆胜览》
  5,(明)何宇度《益部谈资》
  6,(清)李元,《蜀水经》
  7,(宋)赵清献,《玉垒记》
  8,(宋)张唐英,《蜀梼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