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敏之:桃源何止可逃秦(南方都市报 2009-5-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7 04:17:23
桃源何止可逃秦
日期:[2009年5月3日]  版次:[TM05]  版名:[评论周刊 历史评论]  稿源:[南方都市报]   网友评论:条

  读史札记

 

  ◎曾敏之报人

 

  近来闲来读史,发现卧底、告密的行为,古已有之,历史上屡见记载,而且名称多式。

 

  著名学者钱钟书从《管子·七臣七主》篇引述的“察奸伺猾”,就是属于刺探隐私一类事务的,发展于后世,出现了“察事、察子、觑步、候官、校事、觇者、逻者”……不同的称谓,让他们从事暗察这种专业,曾见耻于清议的。

 

  历代封建专制的统治者为巩固权位,多采用了侦查的手段,《三国志·魏书·高柔传》就提到魏太祖(即曹操)曾派卢洪、赵达等多人担任校事,专事侦查所统辖文武群臣的言行动静,汇报于曹操,引起高柔的不解,向曹操特进谏言,认为卢洪、赵达非忠直之辈。他们的活动恐不利于国家。他的劝谏却得到曹操这样回答:“你了解卢洪、赵达等的真面目,恐怕不如我吧?要知道干刺探隐私举报这类的事,靠贤人君子是不成的。”曹操还引西汉初期受到刘邦派任太常官职的叔孙通为建立纲常制度及社会秩序,曾利用盗以治盗的策略,取得很好的效果。

 

  钱钟书在《管锥编》中还引元代俞德鄰著述的《佩堂斋文集》卷八记一个小故事,说“吴郡之斋”(也就是衙署)有一批充当衙役的人物,多表现狡黠傲慢。其中有一个却是耳既聋,目欠明,手脚都显得有残疾模样,走起路来驼背头低,步行不稳,叫他的名字,他以“呀、呀”应声,因此一群衙役都忽视他的存在。有一次正要开庭审案,这个类似聋哑残废的人却卑躬又压抑笑意,进入县宰之室,递上诉讼式的一张小纸,然后惶恐地伛偻而退。县宰惊视所写的不过数百字,是揭发那一群狡黠傲慢中人有违法的言行,令县宰不禁黯然,觉得他如痴如聋,能让人“视之若无人”,就能够刺探到告密的情事,为之一叹“可畏哉”。

 

  告密是侦察人的过失加以秘密告发的制度,早有《唐书·刑法志》载武则天是厉行其道。至于卧底,则见于司马迁写《史记·信陵君传》:“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信陵君为取得兵符,贿赂了如姬而取得,大概从这个“卧内”典故遂衍绎形成卧底可窃取机密的由来。

 

  历史上统治者运用权力,维护权位,派以亲信干可畏的告密、卧底的史例不胜枚举。《资治通鉴·唐纪》记武则天皇朝就有周兴、来俊臣充当武后专事告密搜集情报向她汇举,用残酷的刑具害了许多忠耿善良之人。后来周兴自陷于法,被来俊臣按照周兴使用过的酷刑“请君入瓮”将他入瓮,传为历史上一宗害人自害的告密卧底的报应典型。到了明代,朱元璋也为了巩固统治,利用锦衣卫,制造血案,许多功勋卓著的武将文臣,在东、西厂锦衣卫的告密卧底制度下惨遭杀害,以致贤否不分,善恶不辨,遗害无穷。

 

  因为告密、卧底从来都制造不幸的祸事,以致宋代诗人杨万里写《题沈子寿〈旁观录〉》一首诗,就有讥讽意味,诗云:逢着诗人沈竹斋,丁宁有口不须开。

 

  被渠谱入《旁观录》,四马如何挽得回。

 

  沈子寿其人的生平事迹不详,杨万里提的《旁观录》,也许是记录诗人之间的雅趣,也不排除沈子寿别有用心。正如苏东坡贬任杭州刺史时吟咏的诗,被人告密到京都,造成“乌台诗案”,险受牢狱之灾。联想到十年“文革”年代,文字狱不乏以诗告密的冤案。中山大学以研究《文心雕龙》的黄海章教授,就曾惴惴于告密之祸。他以《雨夜》为题反映了当年的心境———

 

  变夏非长策,填坑有腐儒。

 

  予怀犹耿耿,微命亦区区。

 

  雨晦鸡声歇,宵深人影癯。

 

  百忧何可写,痴梦说唐虞。

 

  另一位沈尹默先生,是担任过北京大学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的“五四”时代著名诗人及大书法家,他也警惕于诗祸,以委婉含蓄之笔题过《浣溪沙》的词:犹似明灯照夜明,旧时月色眼前人。思量无语对炉熏。

 

  离席风花吟醉句,回车霜叶惜余春,桃源何止可逃秦。

 

  可见告密、卧底的影响,遗害太深远了。迄今翻阅史籍,仍不胜吊古伤今之惑。

http://epaper.nddaily.com/F/html/2009-05/03/content_7790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