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0:30:45
  •  


  中学生的写作训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立意训练、语言训练和章法训练。立意训练主要是寻求好的命意,做到新颖深刻。我们的立意训练普遍存在着“成人化”的问题,积弊深固,殊难改观。语言训练需要长期实践,不能短时奏效。相比之下,只有章法训练可以在短时间内见效。
  文章的章法指的是文章的结构艺术。其内容非常丰富。本文主要介绍一种最基本也是容易见效的章法训练模式:脉络句训练法。
  无论何种体裁的文章,都有一个贯串始终的脉络,我们把它叫做“文脉”。体现文章脉络的句子就叫做脉络句。有体现整篇文章的脉络句,也有体现一个段落的脉络句。脉络句有两种表现形式:显性脉络句和隐性脉络句。显性脉络句,往往是一个个具体的句子,把这些句子摘出来,连接在一起,可以看出它们起着贯通全文或者全段的作用。这些句子有的长,可能有几十个字;有的短,可能只有一两个字。在叙述性的文章中,脉络句交代时间的变化;在议论性的文章中,脉络句体现思维的逻辑性;在说明性的文章中,脉络句表现空间的转换。隐性脉络句不能直接摘出来,它隐含在文意的转换之中,但可以总结归纳出来。
  脉络句的使用在我国古代文章中是十分普遍的。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谈到《左传·昭公五年》使用“可乎”“可”“何故不可?”“何不可之有?”时指出:“此节文法,起节呼应衔接,如圆之周而复始。”刘勰在《文心雕龙·附会》中从理论上进行了论述,他说:“何谓附会?谓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若筑室之须基构,裁衣之待缝缉矣。”他又说:“凡大体文章,类多枝派。整派者依源,理枝者循干。是以附辞会义,总务纲领。驱万途于同归,贞百虑于一致,使众理虽繁,而无倒置之乖;群言虽多,而无焚丝之乱;扶阳而出条,顺阴而藏迹;首尾周密,表里一体。此附会之术也。”可以说,刘勰是我国文章学史上第一个系统论述文章结构的文章学家,也是第一个涉及脉络句的学者。
  古代文章中运用脉络句的例子比比皆是。以《过秦论》为例,其表示时间的脉络句为:
  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②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③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字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④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这些句子体现了贾谊构思文章时的思路。作者沿着这样的思路去写,有条不紊;读者顺着这样的思路阅读,清楚明白。这是显性的脉络句。
  《兰亭集序》一文中,作者用了“乐”“痛”“悲”三个字,就把全文的感情发展脉络表现得清清楚楚。当然,这三个字容易被忽略,这可算是半隐性的脉络句。
  再看《前赤壁赋》。开头一段写江月美景,然后用“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承接过来。然后写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转入悲戚,由此引出“苏子愀然”后的问话,接着引出了客人之语,由此进行了主客对话。这就好比有一根藤贯穿下来,这根“藤”就是“美景-乐甚-歌之一和之一对话-苦短-人生相对论”。这就是作者的写作思路。
  在近、现代文章中,使用脉络句也是很普遍的,而且更加成熟。比较典型的是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
  ①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②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
  ③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④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⑤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⑥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这六个脉络句向来为读者所称道,表达悲愤感情,犹如万里江河水,首尾贯通,一泻而下。
  朱自清的《冬天》写了三幅生活画面,用脉络句把它们巧妙而轻松地串联起来,就像一枝糖葫芦:
  ①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
  ②又是冬天,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划子。
  ③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
  ④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三幅生活画面分别表现了父子情、朋友情、夫妻情,就像一条潺潺的小溪,清澈明净。
  中国的古今文章是如此,国外的文章也是如此。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就是典型代表。下面是该文的脉络句:
  ①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②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③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④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
  ⑤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⑥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
  ⑦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这篇文章以其强大的逻辑力量成为悼词中的名篇。并且一直入选中学经典课文作为中学生的必修之文。
  下面我们再来看选人中学课文的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的脉络句:
  ①他想:它把我的鱼叉连绳子都带去啦,现在我的鱼又淌了血,恐怕还有别的鲨鱼会窜来呢。
  ②可是他没法叫肉的气味不散到水里去,他知道倒霉透顶的事儿快要发生。了。
  ③因为还有麻烦的事儿没有来到呢。
  ④什么也别去想它,只等着以后的鲨鱼来到吧。
  ⑤直到太阳快落下去的时候,鲨鱼才又向他扑来。
  ⑥要是它们在夜里蹿来,你该怎么办呢?
  ⑦可是到了半夜的时候,他又跟它们斗起来,这一回他知道斗也不会赢了。
  这些脉络句,既暗示了情节的发展,又很好地体现了意识流的创作特点。试想一下,假如没有这些脉络句,作者如何将故事连缀成篇呢?
  另外,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序》也使用了脉络句,只是这些脉络句显性和隐性并存罢了:
  ①整个欧洲笼罩着物质主义的气氛。(第一段)
  ②“不甘于平庸凡俗的人”在这种气氛下的生活状况。(第二段)
  ③为了援助他们,我才在他们周围集合了一般英雄的友人。(第三段)
  ④具体解释“英雄”的内涵。(第四段)
  ⑤传记中的英雄都是担当患难的人。(第五段)
  ⑥英雄的首席是贝多芬。(第六段)
  ⑦号召人们重新鼓起对生命对人类的信仰。(第七段)
  这些脉络句环环相扣,因果关系明确,使得全文浑然一体。
  在今天,人们写文章仍然离不开脉络句。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使用脉络句的确是古今中外文章写作的一个最为基本的章法上的要求。叶圣陶先生说:“文章思有路,遵路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