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维基平台的教学活动设计》读后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58:29

  《基于维基平台的教学活动设计》读后感

Wiki一词来源于夏威夷语的 "wee kee wee kee" ,原本是“快点”的意思。在这里Wiki指一种超文本系统。这种超文本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同时也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我们可以在Web的基础上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而且创建、更改、发布的代价远比HTML文本为小;同时Wiki系统还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为协作式写作提供必要帮助;最后,Wiki的写作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群,Wiki系统为这个社群提供简单的交流工具。与其它超文本系统相比,wiki有使用方便及开放的特点,所以wiki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在一个社群内共享某领域的知识。

 近年来,国内已经设立了许多Wiki系统,有教育领域的,也有企业等其它领域的,其中著名的Wiki系统有“维基百科”“网络天书”“维库”“天下维客”等,它们的目标是产生一个免费的百科全书或专题知识库,目前,这些Wiki上大都有几万个条目,内容相当丰富。不管各个Wiki系统的差异有多少,但最基本的相同处是如何更好地服务于许多人能够在一个网站内协同写作。因此,Wiki系统本质上是一种写作网络平台,它必然能够对当前的教学活动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服务。

Wiki的特点:

  1. 简易性 

  因为WIKI是用简单的格式标记来取代 HTML的复杂格式标记,所以对于使用者而言可以说是所见即所得。通过简单标记,就可以关键字名来建立链接,这其中包括内部页面、外部链接以及图像等。比如在中文维基百科(Wikipedia)的站点上,只需要用“==标题==”就可以表示章节的一级标题;用“赣南师范学院”就可以建立外部的超链接等。另外作为一个初次参与的人,还可以到沙箱(Sand Box)页面进行测试和学习。沙箱页面与普通页面是一样的,只不过你可以在里面任意涂鸦和随意测试。 

 2. 开放性 

  WIKI社群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可以创建、修改、删除页面。正因为任何人都可以编辑页面,就导致了WIKI的相对不安全性,但同时WIKI又具有一套相对比较完善的保护机制,比如页面锁定和版本对比,一些主要页面可以用锁定技术将内容锁定,外人就不可再编辑了。同时对于每个页面都有更新记录,即保留网页每一次更动的版本。即使参与者将整个页面删掉,管理者也会很方便地从记录中恢复最正确的页面版本。 

  3. 协作性 

  正因WIKI中每个成员都可以修改、维护页面,所以这就要求每个成员具有合作的精神,同时为了保证记录更新的有效性,也需要成员具有较高的道德精神,这恰恰满足了21世纪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即能合作共事并具有高尚的道德精神。成员之间强调协作,这样就能针对某一个主题进行扩展和共创。于是WIKI的知识是社群集体劳动的成果,成员们在浏览、完善页面的同时实现知识的增长和共享。 

  4. 组织性 

与博客(Blog)比较,WIKI更注重内容的结构化和组织性,系统内多个内容重复的页面可以实现汇聚,并改变相应的链接结构。因博客更关注个人思想的交流,所以其承载的信息相对于WIKI来说只能说是非结构化的,其主旨也是很松散的。而WIKI具有较强的协作性,且主题鲜明,故当多人对其进行维护时就能围绕着这一主题进行拓展和完善,进而构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体系或者说是知识库。 

WIKI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

  WIKI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建站工具,相对于传统网站提供的Email,BBS以及聊天室等功能,WIKI站点更强调团队的合作,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协作环境。其中完全没有着作权的概念,资讯与知识不再是单向地由权威(中心)向接受者(周边)自上而下发放,而是完全多向交流,中心与周边的角色随时逆转,知识是互动、协商、众声喧哗的结果,WIKI站点的读写生态和知识观是一种彻彻底底的後现代文化理念的实现。事实上我们也可以将其想象成为一个实践社区(community of practice),在这里你可以将你所发现的问题张贴出来并进行讨论,因有其他人的协作工作,你从中可以获得一种群体性的应用性知识,同时又不像BBS那样主旨松散和无组织性。因其开放性,协作性,简易性的特点,它在教育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虽然目前有些还在探索之中。 

   1. 作为教学信息源 

  通过将教学内容信息发布在WIKI站点上,可以让学习者在课堂之外继续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帮助,继续咀嚼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由于现今的多媒体课堂相对于传统的“黑板+粉笔”课堂有着信息量丰富、容量大等特点,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听课和记笔记之间的矛盾,往往二者不可同时兼得。教师将讲稿或其他教学资源发布出来便可解决这一矛盾。 

   2. 作为师生网上学习交流、协作共创和问题解决的环境 

  由于教师知识范围的局限,其所设计资源并不一定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WIKI站点能轻易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因其开放性和协作性的特点,给学习者参与进行资源的完善和共建提供了方便。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参与到资源的建设中来。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建设起来的资源相对于原先单独由教师设计和创建的资源更具时效性和实用性。当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还可完成围绕某一主题的知识共建,发挥群体的优势,实现学习活动中问题的解决,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会协作,学会学习。 

     另外由于当前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学生的住宿、生活相对比较分散,现实环境中除了上课能互相见面和沟通之外,课後几乎没有什么交流的机会,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利用WIKI给我们提供的环境,可以搭建起网上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完成信息的发布(如课程表、课程内容的公布)、相关活动的策划以及相关专业知识的积累等等。这有利于班级情感的交流和良好班级文化的形成。 

     在《基于维基平台教学活动设计》中采用案例研究的方式,重点研究和回答的问题是,如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才能有效发挥维基(WIKI)支持协作共创的特点,从而对学习者合作做事的意识和能力提升有所帮助。案例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春季本科生公选课“网络社会互联学习技术与工具”课程教学为基础,以“Google”单元教学为具体实施对象。文章在分析案例实施取得的成效之后,重点阐述了基于维基平台的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及需要处理的四方面关键问题。维基会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学习环境,文章的研究对基于维基平台实施教学活动有着一定的参考与指导作用。

维基百科的成功,促使不少研究者展开关于维基平台如何有效应用于教学实践的尝试。已有研究中,以案例研究居多,主要是总结描述维基教学应用的得失成因。虽然有很多失败的案例,但是维基支持协作共创的作用吸引很多人去研究它,将它运用与教学实践当中,有助于学习者在探究中习得合作、创造的意识和能力。文章中举出很多维基运用到教学中失败的案例,就目前的实践探索研究来看,多数结论没有有力地支持维基协作共创效能在教学环境中的发生,并且已有研究不是很清楚究竟要抓住教学中哪些关键环节的处理,才能够有助于这个问题的解决。

   《基于维基平台教学活动设计》本研究是以2008年春季学期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公共选修课“网络社会互联学习技术与工具”课程中的“Google”单元教学为基础。该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先自己探索一种工具的运用,然后再把本小组如何学会该种工具的过程外化整理表达出来,小组之间分享这些不同的经验,从而促成从总体上学生都能掌握这些工具的使用、领悟到这些工具所带来的做事方法效能的提升。

本次教学活动实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协作共创的成效,二是学生对该单元学习中学习方式变革的体验。在在该单元教学实施后,为了解学生参加活动的具体感受,进行了问卷调研,调研结果显示,80%的学生都感受到了协作的重要性。对于小组协作进展情况,95%以上的学生认为小组内部分工很明确,80%的学生认为小组协作十分顺利。并且问卷还调查了学生参与小组任务的动力来源,8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动力正是来源于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激励。在本次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完全是一种参与式、体验式、互助式、真实任务驱动式、基于问题解决式的学习。活动要求学生先自己亲自体验具体google产品运用,然后将自己如何学会工具应用的体验进行维基创编共享,来帮助其他小组同学也能掌握这些工具。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学生经由自己参与创作,体验了知识生成、从无到有的创作过程。这个过程对学生的触动非常大。
    教学活动实施效果说明,本次案例研究,是发挥了维基支持协作共创特点的一次成功实施的教学案例。这次成功并非偶然,而是论文作者基于长期、多次基于维基平台实施教学活动的得失经验总结,以及对文献研究中其他研究者提出问题进行分析,与自己过去经验进行比对,才促成的。

   通过对此案例实施的研究分析发现,基于维基平台的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需要重点处理以下四方面要点:1.帮助学生分组 2.引导小组学会分工协作 3.任务设计需要从学生能够参与体验的基础出发 4.融维基协作共创理念于整个教学过程。

    总的来说,维基所支持的协作共创,其理念已经被指导教师融合于整个活动的设计引导过程中,因此,当学生真正编辑维基的时候,参与编辑成为了自然行为。

   总之,维基强大的协作共创功能在教学环境中的发挥,与教学活动自身的设计、组织、实施关系密切,本文所阐述的四个方面的要点与应对方法,都是作者在自己长期维基教学应用的实践基础上总结提炼出来的,本次案例是这些教学实施要点与应对方法的成功验证。

目前国内著名的维客(wiki)网站维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最强大的多语言版本)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
  中华百科 http://www.wikichina.com/
  互动在线 http://www.hoodong.com/
  IT Wiki http://wiki.ccw.com.cn/
  网络天书 http://www.cnic.org/
  维库 http://www.wikilib.com/
  CookBus Wiki http://www.cookbus.com/wiki
  天下维客 http://www.allwiki.com/
  生活说明书 http://www.wikish.net/
  EVEWIKI http://wiki.eve-online.com.cn/
  网络大典WIKI http://wiki.networkdictionar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