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维基平台的教学活动设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38:58
一、背景

   “维基百科(Wikipedia)”自2001年初创以来,就其英文版而言,文章条目数已超过252万[1]。维基百科文章条目数的快速增长,是维基(WIKI)工具平台功能作用的有效见证。维基百科是自由的在线百科全书,任何人都能够增加条目或者进行编辑。在英文世界中,无论是在学术圈内还是在学术圈外,维基百科的应用都很盛行[2]。

   维基百科的成功,促使不少研究者展开关于维基平台如何有效应用于教学实践的尝试。已有研究中,以案例研究居多,主要是总结描述维基教学应用的得失成因。

   Heather(2004)总结指出,在将维基应用于课堂教学时,他只是发挥了维基的演示功能,其失败原因主要在于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和因特网连接条件的限制。他建议基于维基实施教学,需要大胆地给学生授予学习的自主权[3]。萨罗纳大学的Xavier de Pedro和其同事在历时两年多的多个维基教学案例实施中,发现学生之间的合作完成得很不理想,学生不乐意分享彼此的思想,尤其是那些杂乱的尚未完整的思想[4]。Lyndsay Grant(2006)在实施基于维基的教学活动时也发现,学生很少参与编辑其他同学编辑的内容,有些学生只是浏览了他人的作品,虽提出哪儿有错,但就是没有直接去进行编辑[5]。

   印第安纳大学Bonk等人在基于“维基教科书(wikibook)”实施跨文化跨院系合作研究项目的分析中指出,学生的不同背景、教师给予学生的脚手架支持、教学中及时反馈交流、学什么、如何评价、动机激发等等,这些教学问题是影响维基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6]。本文作者也参加了Bonk教授实施的维基教科书合作研究项目,对其在研究分析中指出的问题,深有感触。

   当然,对于用维基支持协作共创的教学实践,不是没有成功案例。Evans(2006)在介绍中提到乔治亚大学的Richard Watson在XML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基于维基来共创教程,每位学生负责编写教程的一个章节,每个人都可以编辑或修改他人的作品,结果这个教学实践非常成功[7]。但是,Evans并没有对此案例进行成因剖析。

   维基支持协作共创的作用非常强大,维基百科已经证明这一点,但是如何将这样的工具平台恰当运用于教学实践,以有助于学习者在此过程中习得合作、创造的意识和能力。由以上文献分析也可以看出,就目前的实践探索研究来看,多数结论没有有力地支持维基协作共创效能在教学环境中的发生,并且已有研究不是很清楚究竟要抓住教学中哪些关键环节的处理,才能够有助于这个问题的解决。

   本文作者在分析已有维基教学应用文献基础上,在长期多轮维基教学实践基础上,以2008年春季课程教学班级为实施案例,重点研究和回答,如何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才能有效利用和发挥维基工具支持协作共创的特点。

二、研究实施

   本研究是以2008年春季学期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公共选修课“网络社会互联学习技术与工具”课程中的“Google”单元教学为基础。

   “Google”并不是像众多互联网用户所了解的那样只是一个搜索引擎,它实际上包含多个不同的google工具,如Gmail邮箱、GoogleGroup论坛、Googledocument文档等,且这些工具之间可以组合使用,以提高做事效率。“Google”单元教学,就是尝试引导学生掌握这些工具的运用。这些学生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不同院系,且以大一学生为主,共80人。这些学生中,除极个别学生外, 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程内帮助学生体验到这些工具所承载的一些合作做事方法、学会运用这些不同的工具呢?

   该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先自己探索一种工具的运用,然后再把本小组如何学会该种工具的过程外化整理表达出来,小组之间分享这些不同的经验,从而促成从总体上学生都能掌握这些工具的使用、领悟到这些工具所带来的做事方法效能的提升。为帮助不同小组外化沉淀小组学习经验、同时为促进小组之间相互交流,本单元选择了“教育大发现”(SocialLearnLab)社区提供的维基平台(http://sociallearnlab.org/wiki)。实施具体任务协作共创的地址为http://sociallearnlab.org/wiki/index.php/Chapter_Google。

   该单元实际教学历时6周,每周1次2学时,教学实施环境是根据具体实际进展需要,或者是在传统教室中,或者是在机房中。该单元教学活动的具体设计与实施,除任课教师之外,还吸纳了有丰富实践应用经验的三名研究生,作为助教参加该单元的教学设计、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引导。

三、实施的效果分析

   本次教学活动实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协作共创的成效,二是学生对该单元学习中学习方式变革的体验。

   1. 学生协作共创的成效

   学生协作共创的成效,主要通过问卷调研以及对小组作品分析来获知。

   在该单元教学实施后,为了解学生参加活动的具体感受,进行了问卷调研,调研结果显示,80%的学生都感受到了协作的重要性。对于小组协作进展情况,95%以上的学生认为小组内部分工很明确,80%的学生认为小组协作十分顺利。并且问卷还调查了学生参与小组任务的动力来源,8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动力正是来源于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激励。

   小组作品更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出学生协作共创到达的程度。

   在本次活动中,几乎所有的小组都在小组维基讨论页中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任务分配,从而使每位学生明确自己在小组中需要完成的任务。另外,在讨论页中也记录了小组成员在创作过程中的大量讨论交流内容,这些内容包括,提供好的资源链接进行分享、提出困惑以寻求大家的帮忙来共同解决、成员之间互相鼓励的话语、记录自己创作过程中的体会或感受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小组成员之间协作的发生。

   各个小组维基文章页创作结构合理程度与内容表述清晰程度,是反映小组协作共创的最为有力的证据。下图1所示的是igoogle小组的协作共创内容目录(http://sociallearnlab.org/wiki/index.php/ Google _iGoogle):

   从具体内容表述上看,基本上是对小组学习过程的整理与重构,是原创性内容,对于其他学习者来说,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各小组的创作内容基本上都涵盖了产品概述、详细的产品功能介绍、使用技巧,从而为使用者提供了清晰的使用指南。有些小组在此基础上,还将该工具与同类其它工具进行比较,便于初学者进行对比、选择使用;还有些小组在使用的基础上,提出了某类工具需要改进的建议。

   2. 学生对学习方式变革的体验

   在本次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完全是一种参与式、体验式、互助式、真实任务驱动式、基于问题解决式的学习。活动要求学生先自己亲自体验具体google产品运用,然后将自己如何学会工具应用的体验进行维基创编共享,来帮助其他小组同学也能掌握这些工具。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学生经由自己参与创作,体验了知识生成、从无到有的创作过程。这个过程对学生的触动非常大。

   例如以下摘录的高洁同学(07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习小结中的一段内容:

   课程学习过程对我是一个洗脑过程,我突然发现以前十多年的学习过程,并没有真正地培养起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激情。在此活动中我学到了学习需要分享、需要共同去创造。以前的观念是同学就是竞争者,同学间学习交流很少。但是现在,我学会要去分享,懂得了如何去分享,不仅仅分享学习的经验,还要分享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疑惑。分享经验,让大家共同进步;分享问题,让大家一起思考,一起解决。通过小组活动,加强了团队协作的能力,认识了平时根本不可能认识的同学,增进了友谊,这也是我一生中宝贵的财富。

   再例如Gmail小组中的几位学生在小组任务维基讨论页中所做的学习分享(http://sociallearnlab.org/wiki/index.php/Talk:Gmail):

   张敏(Zhangminbnu):做这个需要大家的合作。遇到许多技术上的问题,通过问同学就可以解决。我觉得Gmail是自己实践探索就可以学会的,它里面有直接的介绍,打开链接就知道怎么使用。这个邮箱功能还是比较齐全的,推荐大家使用。

   曹俊(Caojun):我现在体会到了维基最大的特点在于给了发挥群众力量的平台。我做Gmail,如果要我一个人搞定它,可能就是一个宏伟的工程量,我自己就会不由得后退了。这个Gmail介绍是群力所成,我做的内容其实主要参考了老师的好看簿的内容。虽然没有做什么大的工作,但我通过这个活动体验到了维基的优越性以及合作的内涵。

   曾麟(北京的西瓜):在这次小组任务中,我完成的部分是Gmail设置里的过滤器、聊天、转发和pop设置以及web剪辑等项目。通过小组里六个人的努力共同完成了这次任务,对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有了更深的体会。另一个方面,自己对Gmail有了更多的了解,比如g-talk,比如Gmail的标签,这些都将使我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受益。最重要的是自己在这次活动中体会到了实践的重要性,自己边学习边摸索,真正动手实践体验,就会发现想象中很复杂的东西其实很容易掌握,而且通过自己实践体验得来的知识掌握的更牢固!

   秦磊(Haduri):自己做的内容不多,但已经感受到维基的强大,用得还不怎么熟。上传照片时遇到一系列小问题,努力消除了不耐烦情绪。正如余波学长所说:一个东西别人再怎么说它好你也不见得体会得到,只有自己去用才能体会得到。通过这个活动,真正认识到了Gmail的优越性,也学会了与人合作。

   乌尔雅和王龑:总体来说,学到了不少的东西,从网络技术的应用到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都有很大的长进。针对具体的任务,在这次的Gmail邮箱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问题。不过总体来说还算比较顺利。在做Gmail邮箱和163邮箱的比较过程中,的确遇到许多问题,对维基的一些功能相当的不熟悉,比如说上传图片等功能还不会用,通过大家的学习交流,不单单是学会了一门技术,而是学会了一种新的交流学习工具,可以让自己更好的学习生活。

   这些内容都是学生体验到活动实施所带来的学习方式变革的重要见证。

四、基于维基平台的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要点

   教学活动实施效果说明,本次案例研究,是发挥了维基支持协作共创特点的一次成功实施的教学案例。这次成功并非偶然,而是论文作者基于长期、多次基于维基平台实施教学活动的得失经验总结,以及对文献研究中其他研究者提出问题进行分析,与自己过去经验进行比对,才促成的。

   通过对此案例实施的研究分析发现,基于维基平台的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需要重点处理以下四方面要点:帮助学生分组、引导小组学会分工协作、任务设计需要从学生能够参与体验的基础出发、融维基协作共创理念于整个教学过程。

   1. 帮助学生分组

   帮助学生分组,需要具体解决的问题是,按什么准则把不同的学生划为一组,如何帮助同组学生建立小组归属感。

   本单元充分运用了维基平台支持的“任务签名”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分组。指导教师把“Google”相关工具罗列在维基“文章页”相应的“讨论页”上,同时提供对这些工具可以干什么的最简约的说明,学生浏览这些内容,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任务,并在主题任务后面签名。在维基中签名的操作非常简单,例如本案例实施的维基平台只需输入“~~~”,就能显示学生的注册名,点击不同用户签名,能够链接到用户各自拥有的“用户页”。

   在分组过程中,指导教师通过范例方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自拥有的“用户页”,在“用户页”中填写自己的联系方式、各种能够表达个性的内容,以帮助学生之间增进了解与友谊。

   在维基平台上实施“任务签名”,是发挥维基对分组协作支持的一项重要策略。这样可以真正做到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把具有相同兴趣的学生划分到一个小组,而且“用户页”的充分利用,为来自不同院系、不同背景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缔结友谊增加了一种方式。例如“Google Calendar”小组还拍了照片,来展现他们小组团队的风采(http://www.haokanbu.com/story/36544/?page=3):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对这种按自己兴趣签名认领任务的方式,感到十分新奇,很多学生都去点击签署在同一小组的其他学生用户页,查看了解自己的小组同伴。

   本单元的教学实施实际生成了11个小组,每个小组规模6~7人。

   2. 引导小组学会分工协作

   引导小组分工协作、明确小组任务的总体实施思路与方法要求、利用小组间示范作用、给予充分研讨时间,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处理环节。

   对于小组任务协作,指导教师在学生自主选择任务的同时,就通过维基页给出了小组整体活动思路方向与要求说明,即分两步走:第一步,小组每一个成员都从自我开始实践,学会使用某类工具,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可以相互帮助、相互分享,除在维基上进行探索讨论外,还可以利用其他工具进行交流沟通,以充分实践这门课程中已经介绍过的一些方法和技术,然后在此基础上,进入第二步,即再向其他小组成员介绍本小组如何实践这一工具的方法。

   由于不同学生、不同小组通常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源自学生原有基础准备的不同、学生兴趣及投入程度的不同等。因此,在小组分工初期,指导教师重点观察和发现那些有一定基础同时又能投入极大兴趣的小组,对这些小组中的组员加以重点启发。例如,在实际教学中,“igoogle”小组动作迅速,很快建立小组专用的“igoogle”文章页,利用相应讨论页进行任务分工讨论,并利用课程中以往运用过的“好看簿”平台,进行更广泛的图文并茂的写故事交流。于是,指导教师及时引导其他小组对“igoogle”小组进行观摩,同时鼓励各小组要在观摩基础上,力求创新,越不同、越有创意,小组的综合得分也会越高。

   除此之外,指导教师在引导小组分工协作的起步阶段,特别注意到要给小组成员留出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进行交流研讨。由于这些学生来自不同院系,除了一周一次课堂见面外,几乎没有碰面机会。因此,指导教师在启动该单元教学任务之后的第二周,又进一步利用传统教室让不同小组对本组的目标、分工、进展、计划等,进行小组的内部研讨,以帮助小组内部对协作任务达成共识。教学实践证明,这个环节对于后期小组任务的顺畅实施,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

   维基对小组分工协作的支持,在于其讨论页的利用,小组成员可以采用维基人人可以参与编辑的共笔方式,对小组协作分工说明进行协同编辑。

   3. 任务的设计需要从学生能够参与体验的基础出发

   举例来说,本次活动是关于“google”工具的应用与介绍。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易参与,因为只要动手去用,就能够真切地提到这个工具,同时在维基表达的过程中,因为有了实践体验,就会产生“唯有源头活水来”的表达效应。

   例如“google map”的小组成员周瀚同学在介绍“google map”的使用情况时,就以自己查找从“北京师范大学到玉渊潭”的路线为例,详细介绍了“google map”的使用情况,包括“行车路线”、“乘车路线”、“公交换乘”、“最佳线路”,以及如何看某一特定地点的详细地图,“搜索周边”等等。这样的介绍,非常鲜活,也有趣易于理解。学生能够有这样的表达,是因为他是从自己的应用体验出发的,有自己应用经验的积累。因而,在参与维基共创时不仅有话可说,而且能够做出富有创意的表达。

   反之,如果任务设计脱离了学生的经验,学生就很难参与其中,整个教学活动也就难以往前推进,学生利用维基表达的时候,也就会一筹莫展无话可说,或者只是简单地链接点文献资料。

   因此,在以往多份文献研究中出现的学习者不愿意参与编辑的情况,在本案例中几乎没有发生。由此可知,任务的设计,需要从学生能够参与体验的基础出发。作者认为,这也是文献分析部分中提到的乔治亚大学Richard Watson在XML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基于维基来共创教程成功的可能原因。

   4. 融维基协作共创理念于整个教学过程

   已有的多份文献研究发现,学习者不愿意去修改别人的作品。不愿意参与维基编辑的原因有多种,一种就是如上所述,任务设计脱离经验导致学生总体上出现不愿意参与编辑创作的情形。另外还有一种是学习者在参与的理念上,需要指导教师进行引导。本研究中,我们将理念引导贯穿于整个活动的实施过程中。

   在单元教学开始,学生们见证了随教学进展,单元任务维基页内容在逐步增长,从空白页到指导教师设定任务选项,到学生填写用户页、签名、小组任务分工、小组文章页中星星点点的链接文章的增加,再到各小组专题介绍框架结构的出现。学生完全是在自然的情况下,经历和体验了一个从无到有的知识建构和发展过程。

   指导教师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例如在指导学生填写“用户页”时,善于运用“同伴”力量,介绍不同风格学生的“用户页”,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以及相互学习的创作方法。再如前面提到的引导小组在分工协作时进行组间经验借鉴和学习交流。这些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推进的理念,已经融入到任务进行中的每个环节。不仅如此,教学中还安排了小组汇报的环节,所有小组汇报内容也都被有机地组织起来,便于组间学习。另外,为帮助学生深化对该单元学习过程的认识,每一位学生写了反思,并在班级论坛中进行了分享交流。

   总的来说,维基所支持的协作共创,其理念已经被指导教师融合于整个活动的设计引导过程中,因此,当学生真正编辑维基的时候,参与编辑成为了自然行为。

   总之,维基强大的协作共创功能在教学环境中的发挥,与教学活动自身的设计、组织、实施关系密切,本文所阐述的四个方面的要点与应对方法,都是作者在自己长期维基教学应用的实践基础上总结提炼出来的,本次案例是这些教学实施要点与应对方法的成功验证。

[眼参考文献]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in_Page , Retrieved August 23, 2008

[2] Educause(2007). 7 things you should know about...Wikipedia[DB/OL], http://www.educause.edu/ir/library/pdf/ELI7026.pdf

[3] Heather(2004). My Brilliant Failure: WIKIs in Classrooms[DB/OL],

http://kairosnews.org/node/3794

[4] de Pedro, X., Rieradevall, M., López, P., Sant, D., Pi?ol, J., Nú?ez, L., & Llobera, M. (2006a).Writing documents collaboratively in higher education using Traditional vs. WIKI methodology (I): QUALITATIVE results from a 2-year project study. http://eprints.upc.es/cidui_2006/pujades/comunicaciones_completas/doc965.doc

[5] Grant,L. (2006). Using WIKIs in Schools: a Case Study, http://www.futurelab.org.uk/resources/publications_reports_articles/discussion_ papers/Discussion_Paper258/

[6] Bonk, C. J., Lee. M., Kim, N., & Lin, G. (2008). The tensions of transformation in cross-institutional wikibook creation, critique, and collaboration: Looking back twenty years to today. http://wiki-riki.wikispaces.com/space/showimage/AERA_2008_BonkLeeKimLin--final_final.doc

[7] Evans, P. (2006). The WIKI factor[DB/OL], http://www.aacsb.edu/publications/Archives/JanFeb06/p28-33.pdf

作者简介:郑彬彬,庄秀丽,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10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