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南征路过彝良大草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9:54:25
在昭烈帝刘备章武三年(223年)即后主刘禅建兴元年之前,南方诸郡开始出现叛乱。时诸葛亮考虑诸将才干不及自己,准备亲自出征。由于王连等蜀国官员认为:“不毛之地,疫疠之乡,不宜以一国之望,冒险而行”。故暂停下来。至章武三年4月,“先主薨,亮以新遭大丧,未便加兵。”一时蜀汉政权动摇,叛乱四起,尤其是南中(今云南贵州及四川西南部)诸郡“并皆叛乱”。于是诸葛亮率众南征。其南征路线,史学界比较统一的说法是,诸葛亮从成都出发,循岷江而下至僰道(今四川宜宾市),然后兵分三路:马忠率东路军攻打牂牁,直取朱褒;庲降都督李恢率中路军由平夷(今贵州毕节)“案道”向建宁(今曲靖、沾益一带),抄袭驰援高定元的雍闿、孟获;诸葛亮亲率西路主力,经安上(今四川屏山)入越嶲。企图将诸葛亮堵在泸水(金沙江)北岸的雍闿,被高定元部曲杀死,而高定元又被诸葛亮击杀,孟获于是代闿为主,领兵由堂琅(今巧家、会泽)退回云南。诸葛亮“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跟踪追击孟获。

  诸葛亮南征出发时,把马稷平定南中的建言:“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作为命令颁布。强调南中地区多高山大川,居住的民众极少同内地交往沟通,生性桀骜,不服之心由来已久,不能只靠武力镇压,要从思想上瓦解叛军,实现“南抚夷越”的立国方针。由于各路军认真执行命令,进入云南、贵州后的南征军都很顺利。在诸葛亮擒纵孟获的同时,马忠斩杀朱褒,李恢也破叛军至盘江,与诸葛亮“声势相连”。秋,遂平四郡(越嶲、永昌、益州、牂牁),三军胜利会师于味县(今曲靖),改益州为建宁。又设兴古、朱提等三郡,移庲降都驻味县。冬,诸葛亮回师,过汉阳(今贵州威宁、赫章和云南彝良),招徕罗甸(济火),乃由僰道还蜀,十二月回到成都。历时十个月,在南中地区兜了一个大圈子。不仅使当时反叛的孟获等人心服,说出“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诸葛亮给南中人民留下许多传说,其中有的有史可证,有的可以据史考证,有的则为今人难解之“谜”,争论不休。如《镇雄州志》中所说的彝良小草坝乡大草坝“为建兴三年武侯会见济火之处”,就是其中可以据史考证之一。有如下依据:

  一、济火,笃慕俄(仲牟由)孙子,镇雄陇氏、水西安氏(济火巧世孙妥芒部、妥阿哲后裔)之祖。其助诸葛亮南征的事迹,汉文史志和彝文古籍都有记载,主要见于明、清两代。诸史志中记载济火助诸葛亮南征的主要事迹,是“积粮通道”。《云南简史》还说:朱褒据牂牁郡谋叛,侵犯了济火的利益,结果“济火献粮通道,以迎武侯”,使朱褒孤立无援,终为马忠所破。因济火助诸葛亮南征,其功不可没,不仅史志记载,南中人民口口相传,还造像于贵阳武侯祠中。

  二、诸葛亮自安上(四川屏山)入越嶲,平定南中之后,经汉阳还蜀(见《蜀志·费诗传》),十二月回到成都,“群官皆道迎”(《蜀志·后主传》)。这是诸葛亮南征路线图上,《三国志》、《华阳国志》明确记录下的两个重要地名,是历代研究诸葛亮南征路线不曾有过争议的地方。其中“汉阳”,汉武帝置县,蜀汉属朱提郡,治所在贵州威宁县。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从威宁分置赫章县。汉武帝时的汉阳县,其地域包括今天的威宁、赫章和云南宣威、彝良的部分。

  《华阳国志·南中志》说:“汉阳县,有汉水,入延江。”延江即乌江。乌江有南北二源,北源六冲河,源出镇雄县;南源三岔河,源出威宁东二十余里山中。三岔河即汉水,汉阳县在三岔河上流北岸,故有此名。因此,《华阳国志》刘琳校注说:“诸葛亮南征,取道汉阳而归,说明县治在交通线上。以今地按之,当即赫章西南的妈姑镇。此地在三岔河源北三四十里,正合“汉阳”之名。

  赫章西北部与彝良县交界地区,是横江干流白水江、角奎(洛泽)河的源头和上流区。自汉武帝在西南夷地区设郡置县之后,封建王朝的官史、军队及商贾,从僰道(宜宾)至溯横江而上,或从盐津县柿子坝分手沿白水江至庙坝后过彝良县境进入黔西,或沿关河进入滇东北(昭通)。蜀汉刘备置庲降都督,初治南昌(今镇雄、彝良),后移平夷(贵州毕节)。诸葛亮平定南中之后,又治味县(今曲靖)。当时南征军中路军统帅李恢,就是移治平夷后的庲降都督。李恢熟悉这一带的地理交通,深知急于还蜀、北定中原的诸葛亮,应由汉阳(可乐)进彝良县境,过今小草坝乡大草坝,抵白水江后顺流至僰道(宜宾)。这是最短的路线,至今还能找到不少古道遗迹和诸葛亮路过的传说。

  民国《威宁县志·艺文志》中范承勋《七星桥记》、吴纪《七星桥碑记》说:诸葛亮南征祃祭于此,故有七星之名。按“师出必祭,谓之祃”应是李恢中路军受命从平夷“案道”向建宁进军时,“祃祭于此”。如诸葛亮举行祭礼以示胜利,当在与李恢胜利会师的味县。

  综述以上两方面的考释,镇雄历代方志上有关诸葛亮南征路过今天彝良县小草坝乡大草坝,并在大草坝会见济火的记载,本有历史依据,并非子虚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