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小学教育:尊重孩子个性 培养创新精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2:13:51

华人是世界上最重视教育的民族之一。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从来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一整套儒家理论。不管走到哪里,中国人这种传统,都将伴随着他。

不过,虽然华人非常重视教育,却是把教育作为手段和工具来用的。华人鼓励孩子好好学习的功利性很强,读书是为了出人头地,为了升官发财,为了将来有份好工作。这种功利性的坏处是,难以培养孩子从学习中得到快乐和兴趣。

在国内,孩子辛苦十几年不说,从幼儿园开始,入园费、课外班费,上小学时的择校费,都是一大笔钱,而在欧美的福利国家,只要是上公办学校,这些几乎都是免费的。而且在这些国家,孩子们在课堂上都会非常轻松,无论什么课都强调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有考试,但多半属测试性质,而且不允许公布成绩,不允许排名,学生学习没有任何压力。所以很多华人移民海外,都是希望孩子从小可以受到良好的、非填鸭式的教育,拥有无忧无虑的童年。

在加拿大,上学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加拿大的教育指导思想并非分数,而是鼓励每个学生的创造精神,鼓励学生树立信心,人人都要体现自我价值,敢于改变世界、敢于创造新的事物,而非墨守陈规。

在中国上小学,要早晨6点多起床,7点40到学校,一直到下午4、5点回家,然后就做功课,中间除了吃饭顶多看一会动画片,这样枯燥的学习生活日复一日直到考上大学;在加拿大,孩子一般都是早晨8点起床,8点45到学校,中午回家吃饭或在学校吃饭,下午3点半回家。

多伦多一名教育工作者向笔者表示,国家规定小学生的作业量不得超过半个小时,孩子们的书包里并不像中国孩子那样是满满的,而仅有几个作业本。加拿大的教育注重保护孩子的个性,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提升孩子独特综合能力,而非分数,很多有特长的孩子分数并不高。

同时,很多学校也推崇新的教育概念,比如“从纸上到生活”,并非给孩子留纸面作业,而是与与学生的个人情况紧密相连的家庭作业,适合每一个孩子的能力和生活背景,能够使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学知识的价值,同时又能够使学生在学校教育下培养出一种积极态度,当孩子们意识到所学知识会马上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时,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就越发有兴趣。

在加拿大,孩子们放学后并非埋头于书本和作业之中,他们可以尽情地玩,踢球,在学校和社区中心与小朋友们玩乐;周末和假期可以参加各种活动,既可以提高能力又可以多交朋友。

网上也有人总结孩子在加拿大上中小学,能学到什么:

1、认字,能读书。受益终身。
2、与人交往的技巧,什么时候说“不”,怎样说,而不是一味地团结同学,得找到对每个人都公平的解决办法,此法将来到社会上依然适用。
3、做饭。从一入学开始,每周都有COOKING课,从小会做饭而不是象我们中的一些人,结婚以后学做饭,甚至以不会做饭为荣。
4、安全。家居安全,交通安全等等。
5、体育:游泳,网球,保龄球,滑冰,滑雪等等。
6、学挣钱,自己找工作,送报纸等等。
7、基本的数学,能正确运用,高水平的将来能自己报简单的税
8、自己的权力。
9、科学常识及环境保护,善待动物等。

加拿大的学校对什么都保密,尤其是学生的成绩。公布分数和排名最直接的结果是在班里造成竞争态势,对成绩一般和较落后的学生来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从而影响学习和成长,也违背教育的本来目的。

加拿大小学注重强调小学教师跟学生和家长之间合作的重要性,并不认同学校成绩排名是改善小学教育对症下药的方法。如果孩子在学校出现问题,老师会通过电话或信件跟家长沟通,而非去批评和“教育”学生,更别说体罚了,老师们更多时候并非成绩方面,而是在孩子的独立工作能力和责任心欠缺方面与家长沟通。同时学校也鼓励家长去学校担任义工,这样即可以让家长知道学校、学生之间的情况,也可以让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这或许就是“爱的教育”的本质。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教育方式都不同,有许多时候,父母总是不自觉地把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不现实地加在孩子身上了。虽然他们深深地爱自己的孩子,可是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什么呢?难道不是为了让他快乐接受教育并成长吗?

@import url(http://blogfile.ifeng.com/uploadfiles/js/editor/editor.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