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自由主义为何不能成普遍模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9:43:34

2009年03月26日 人民论坛杂志
  《人民论坛 》(2009年第6期)  当前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再次宣告了主张“市场万能论”的新自由主义理论与政策的失败  新自由主义的一些主张带来消极后果  新自由主义所推行的私有化理论与主张,对实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中国来说,显然不能接受。我们是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化”的提法在我国也较普遍,但我们既认识到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和灵敏性,也认识到市场经济自身的缺陷与负面效应。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时就需要发挥政府调控的作用。党的十四大报告在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的同时,也强调指出“要看到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指出: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要“克服市场自身存在的某些缺陷”。  新自由主义的一些主张,会给一些国家带来消极后果,也为国际垄断资本控制全球经济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机制。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金融自由化的国家造成巨大的冲击。我国不会引发西方国家那样的金融危机,正是得益于没有搞金融自由化。新自由主义推行全球一体化,实际上是推行全球西方化。作为新自由主义最新形态的“华盛顿共识” ,其核心内容正如斯蒂格利茨所述,是“快速的私有化”、“快速的自由化”、“快速的政府的角色最小化”,这也是美国主导全球化的核心内容。  现实证明了新自由主义理论与政策的失败  尽管西方国家向全球积极推行新自由主义,但迄今为止,新自由主义没有也不可能成为全球普遍模式,其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方面,从理论上说,它不符合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的历史趋势。如果说,在生产社会化程度还不是很高、市场经济发展的规模和相互依存与制约的复杂关系远不像今天这样紧张的20世纪以前的年代,经济自由主义推崇的自由市场经济可以只靠“看不见的手”发展的话,20世纪30年代以来经济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实体经济、金融体系和虚拟经济的大规模发展及其相互依存与矛盾的复杂关系凸显,就不能再只依靠“看不见的手”去调节经济生活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运行,需要借助国有经济的实力实行国家干预或政府调控。社会主义国家则不仅经济运行需要国有经济的主导,而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本身也需要以公有制为基础。  另一方面,从经济实践来看,新自由主义不但在社会主义国家行不通,就连实行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国家也会导致经济社会生活的混乱等严重的消极后果。从事实来看,凡接受和推行新自由主义模式的国家,如俄罗斯、东欧和拉丁美洲等国家和地区,最后都陷入困境。  俄罗斯和东欧国家根据新自由主义方案改革的结果,导致经济10年倒退,失业人数增加,少数人暴富,社会矛盾凸显。1989年,俄罗斯的GDP是中国的2倍多,而10年后,却只达中国的1/3。拉丁美洲国家在20世纪50-70 年代,30年中年均经济增长5.6%,接受新自由主义模式后,其经济改革虽曾取得一定成效,但最终带来严重问题:失业、两极分化、贫困化、社会发展缓慢,金融危机频发,民族企业倒闭。  总的来看,哪个国家接受新自由主义的模式,那个国家最终就会掉入陷阱,发生灾难。因此,国内外不少有见识的学者,展开对新自由主义理论和政策的批判。当前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再次宣告了主张“市场万能论”的新自由主义理论与政策的失败。(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新自由主义思潮变迁2009年03月26日  人民论坛杂志
  卫兴华  所谓新自由主义,是相对于古典自由主义而言的,也是古典自由主义的极端演化与发展。在西方经济学中,新自由主义是指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大萧条以来,与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相对立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潮。  新自由主义与凯恩期主义的较量  随着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特别是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资本主义国家需要有为垄断资本主义辩护、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及其理论相对立的新的经济理论。在20世纪20-30年代出现了一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大论战,新自由主义由此开始登上了经济学的历史舞台。其完成形态是“华盛顿共识”。  哈耶克作为代表人物,极力主张私有化,反对实行任何形式的国家经济计划。他认为国家干预和搞经济计划会损害效率,甚至货币发行权也应由私人银行承办,不应由政府垄断。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的弗里德曼曾担任尼克松总统的经济顾问委员会委员,他反对政府干预私人经济,认为只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资本主义体系就可以稳定发展。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卢卡斯,也是当代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以经济人理性和人的行为理性预期假设为立论基础,否定了凯恩斯主义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政策主张,认为这种政策是无效的。  新自由主义与凯恩斯主义都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震撼了全世界,于是以凯恩斯为代表的国家干预主义出现了。凯恩斯面对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所陷入的严重危机,主张发挥两只手的作用,将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与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结合起来。  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使新自由主义成为经济学的主流  尽管以米塞斯、哈耶克等人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继续为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辩护,但是到20世纪30—60年代,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已成为西方的主流经济学。在安德森写的《新自由主义的历史教训》一书中,就这样描述了当时新自由主义的窘境:“在1945年或1950年,如果你真诚地提出一些今天标准上的新自由主义的观念或政策,你将会受到嘲笑或被送入疯人院。”  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经济发展中的“滞胀”,即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面对这种新现象,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无法解释,也难以提供对策,于是反对凯恩斯主义的新自由主义就借机抬头,上升为主流经济学。英国的撒切尔政府和美国的里根政府,其经济政策也转而选择了新自由主义,从而为新自由主义的扩张起到了支持和推动的作用。美国模式的蜕变2009年03月26
  左大培 《人民论坛 》(2009年第6期)  20世纪90年代好象是美国化的年代,但实际上,现代的技术和社会条件使美国模式也不得不发生蜕变,随着这些蜕变的积累,很有可能的是,美国“自由的市场经济”的色彩将会减少,而行政干预和法律规制的成分将会增加。  政府规制的增多:美国各级政府的规制实际上越来越多,这种政府规制往往是由州或地方的政府规定的。在一家银行门口摔伤的老太太可以起诉这家银行要求赔款,因为该银行没有树起“雪天小心路滑”的警示牌。  非自由化市场的“产业政策”:美国人传统上是反对由政府出面推行产业政策的。但一些美国学者的研究报告指出,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某些产业恢复了相对的竞争力,这是美国政府的产业政策奏效的表现。  必须监管的“混合银行”:正是由于美国政府机构一直不想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最终导致了2007年之后的金融危机,这势必会迫使美国政府加大对金融业的监管力度。  机构持股的增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大公司股份中个人持有的份额大幅度下降,而机构持有的比例则明显上升。  学习“丰田生产方式”: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汽车制造业明显复苏,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美国的大汽车制造公司学习和掌握了日本汽车制造公司的管理方法,特别是所谓的“丰田生产方式”。  滥用个人自由:现实当中的“追求自由者”往往会力图利用任何自由主义的政策和宣传而为所欲为。例证之一是美国人的持枪自由。  滥用人际信任的信贷体系:银行大量提供信用卡鼓励超前消费的做法,造成了美国人“高消费、低储蓄”的倾向。美国因过度负债而破产的家庭越来越多,使美国甚至全世界金融体系变得极其脆弱,而一旦发生危机,就可能导致美国“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瓦解。  集体主义精神返潮:“911”恐怖袭击激发了美国人的集体主义精神,它造成一种集体主义的精神压制,并将支持美国政府对整个社会和人们的思想进行干预和控制。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