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文革的精髓在于永别暴力路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6:44:55

反思文革的精髓在于永别暴力路径


转载:邓中华 www.singtaonet.com 2006-05-19 09:09 【给此文投票】 共2票 阅读:238 关键字: 反思文革  毋庸置疑,一部中国文革史,就是一部族群分裂史,就是一部社会倒退史。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曾经导致社会濒临绝境,又曾经促使大陆改弦易辙,重现生机,可谓“成败皆萧何”。因此,在文革发轫四十年之际,是否敢于客观反思历史?如何从不同角度尽量准确地评价文革?成为考验华人智慧的一道严峻课题。

    四十年前,大陆一纸《五一六通知》,掀起文革政治狂飙,至今余波未了。四十年来,海内外华人反思文革历史的言论、著述,可谓汗牛充栋,但是,迄今仍然见仁见智、未臻一致。为什么难以找到共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样一座庐山,由于立足点不一致,竟然可以得出迥然不同的观感。可见,视角的差异,的确是导致人们对于同一问题存在不同见解的重要原因之一。

    检视反思文革的言论,举其荦荦大端,大抵离不开对于文革的“动机和目的”与“路径和手段”的探讨。如果仅此作两相比较,从反思活动本身的效果着眼,似乎对于后者的研究,更为容易取得比较务实的结论。这是因为,前者由于论者自身难以置身事外,难以获得一种相对超脱的心境,因而所作的研究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对于后者的研究,则由于主要出发于人类普世价值的基础,对于摆脱族群、人群具体社会利益的干扰,存在更大的学术空间。

    要解释文革浩劫的血腥结果,不能不从导致文革的暴力原因着手;要说明文革的暴力,又不能不回溯到文革前的中共政治乃至于国共内战史。迄至文革为止,对于大陆政权,中共的主要领导人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马上得之,马上治之”的暴力路径。毛泽东对于“文化大革命七八年再来一次”的论断,就是一个脚注。从政治学角度看,大陆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暴力路径依赖,不能离开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社会发展程度,也不能离开政治家和民众当时因历史和现实交汇所造成的思维局限。比如说,当年位于欧美等国的海外华人观察大陆文革,曾痛惜大陆族群的集体非理性暴力活动。但是,如果现在位于大陆的华人观察伊拉克的教派火并,观察尼日利亚的族群械斗,亦会同样为之悲哀。

    社会发展程度能够制约人们的行为取向;人们的行为取向,也可以反过来左右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速度。中共在延安建立区域性政权时期,尽管在党内党争不绝,但许多领导人在党外仍然能够礼贤下士,虚心纳谏。这反映了当时中共需要党内集权、党外拥护的政治利益取向。社会贤达的进谏,也的确曾使中共产生憧憬,试图采用人民监督政府的非暴力路径,跳出“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的天下兴亡周期怪圈,并且的确实行过“精兵简政”减轻民众税赋的改革,也因此尝到了不少甜头。

    中共建政后,“食髓知味”,试图开门纳谏,广用民智民力,殊不料土改、三反、五反、大跃进、四清,一而再、再而三事与愿违,最后运动群众导致文革政治灾难。原因何在?主要是政治群体之间的利益格局发生了变化,而当局采用的办法却未能及时适当调整,随之而变,颇显刻舟求剑之弊。中共建政前后执政环境的区别何在?首先是,不论在党内还是党外,都主要体现为“种果树”与“摘果实”、“分果实”的结构性矛盾。此外,在处理社会各方出现的一些相对偏激的利益诉求时,当局屡屡“事急马行田”有违弈理,难免激化社会矛盾,最终导致各方放弃协商,采取暴力。

    反思文革,不能回避一个颇为吊诡的现象,这就是对于毛泽东和文革关系评价的变化。在文革结束之后,大陆民众对于毛泽东发动文革,始而心有余悸,继而展开批判,最近又转而怀念其政治家魅力。这种心路历程,不但体现在民众层面,也反映在官场。毋庸讳言,毛泽东发动文革,与其威权的变化密不可分。如今弥漫于大陆社会各阶层的毛泽东情结,是侧重于毛泽东与廉政、公正、威权政治之间的关系?还是侧重于毛泽东的威权与文革之间的关系?是侧重于现实诉求,抑或是侧重于理想追求?委实耐人寻味。

    文革过后四十年,大陆经济起飞,生活环境大为改观,然而仍然反思不断,更是说明一个浅显的道理:民众哪怕口中吃上了糖果,也难以抹去心中的隐伤。由此看来,文革的最大教训,还不止于“动机和目的”是否正确,更在于“路径和手段”是否合乎社会发展的潮流。历史上,中国古籍《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一章所讲的齐王纳谏不战而屈人之兵,和此后清代的戊戌变法,以及中共建政初期的开门纳谏,同样都是面向全社会广开言路,其结局却迥异,个中原因,值得深思。

    中国先贤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世界潮流何在?主流在于以和平的、非暴力的路径,促使社会不断进步。文革作为前车之鉴,堪为后事之师,它至少从反面说明:如果要避免重蹈文革覆辙,要坚持和谐的、非暴力的政治路径选择,官家民众,与有责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