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供需形势及战略对策思考 - 梁学才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0:35:10

中国石油供需形势及战略对策思考

作者:梁学才 (原创) 2009-3-2 15:13 阅读:43 点击:43关键字: 石油 

中国石油供需形势及战略对策思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展研究部主任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严绪朝

本文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展研究部主任、中国石油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严绪朝先生,在20055月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第八届科博会)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会上发言,发言就我国石油消费现状发展趋势和我国石油资源状况与生产发展趋势进行了详尽分析和预测,进而明确指出能源安全问题会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不安全因素,当前,我国应强化石油忧患意识,统筹考虑经济与能源、国内与国外、开源与节源等各方面的关系,加快制定和实施国家石油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石油安全战略保障体系,和介绍了“加强国内,开拓海外,油气并举,节约优先,建立储备”的能源安全战略的一些考虑。

发言人简介

严绪朝,教授级高级经济师、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展研究部主任,中国石油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多年从事石油天然气工业经济、政策法规、改革发展、战略管理、行业性重大问题的研究,及相关政策措施、方案的研究。近年来组织并主要承担完成了20多项重大研究课题,包括“国家石油安全战略研究”(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加人WTO市场准如对策综合研究”、“有效推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及对策研究”、“石油集团公司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与对策研究”等;主编《中国石油大重组――面向市场的机遇和挑战》、为21世纪中国加油一中国石油工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报告》等20多项重大研究课题。发表“我国石油价格改革及形成机制”、“面向21世纪的中国石油工业”、“石油集团公司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考与对策”等多篇论文,其中大部分论文被收人国内大型社会经济、改革发展和管理科学研究文库中。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经国家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全国性企业社会团体法人,是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的团体会员。于1984816由原石油工业部批准成立。原名为中国石油企业管理协会,自200410月正式更名。作为一个全国性、行业性的社会组织,已建成了一个涵盖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及所属企业的比较完整的协会组织体系。目前拥有各类石油石化企业团体会员单位281家,并成立了海洋石油、公路运输、装备企业、设备管理、矿区管理等5个专业分会;设办公室、咨询研究部、企业工作部、会员联络部、培训部、财务部、中国石油企业杂志社等。在会长和常务副会长的领导下,由专职副会长全面负责协会的日常工作。

 

序言

石油是保障国家经济和政治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围绕中东石油资源的争夺愈演愈烈,石油供应与安全越来越成为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特别是石油消费大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自2003年开始,我国石油消费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大国。国内石油供应不足,进口石油比例越来越大。去年中国对外石油依存度达到46.8%。石油短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一、           我国石油消费现状发展趋势预测

总体判断:

n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石油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年均增长7.1%。预计在2020年前,我国石油消费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n       2020年不是我国石油消费高峰年,在2020-2040年间,预计石油消费还将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将逐渐减缓。

n       预计到2040年以后,我国石油消费才可能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石油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时期

改革开放25年来,我国石油消费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      1978年-1990年为平稳增长时期。我国石油消费量从1978年的9130万吨增长到1990年的11030万吨,年均增长158万吨,年均增长率1.6%。

(2)      1991年-目前为快速增长时期。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石油消费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1991年为1.18亿吨,2004年增加到的3.12亿吨,13年间平均增长1490万吨,年递增7.8%。

近几年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2004年与2001年相比,石油消费量净增8000万吨,3年间每年平均增长2660万吨,年递增10.3%。其中,2004年又比2003年净增3800多万吨,年增长13.8%。

(二)  2020年前我国石油消费仍处于快速增长时期

(1)      国内外能源机构对我国石油需求的预测

2010年和2020年全国石油需求及构成预测

年份

石油消费总量

(亿吨)

汽车保有量

(万辆)

运输用油

化工用油

其它

用油量(亿吨)

百分比(%)

用油量

(亿吨)

百分比

(%)

用油量(亿吨)

百分比(%)

2010

3.3

5000

1.47

45

0.50

15

1.33

40

3.4

5500

1.57

46

0.53

16

1.30

38

3.5

5700

1.59

45

0.56

16

1.35

39

2020

4.0

7780

1.84

46

0.72

18

1.44

36

4.5

10260

2.27

51

0.78

17

1.45

32

5.0

13100

2.55

51

0.87

17

1.58

32

国际能源机构等对我国石油需求的预测(单位:亿吨)

年份

国际能源机构

发改委能源所

美国剑桥能源研究中心

美国能源情报署

2010

3.39

2.98

 

 

2020

4.61

4.76

4.3-5.3

4.7

(2)      影响我国石油消费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n       2020年前,我国仍处于新一轮积极发展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预计GDP仍将以7%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

n       2020年前,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但以重化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难以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作为我国支柱产业的汽车工业和化工业将加快发展;

n       未来我国城镇人口所占比率将大幅度上升,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的比例也将增加;

在上述因素影响下,预计2020年前我国石油消费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其中,交通运输和石化工业将是用油最多的部门,到2020年,两者占石油消费总量的68%。

(3)      2020年应尽可能把我国石油消费量控制在4.5-5亿吨以内

n       如果按近两年石油消费增长速度,预计2020年我国石油消费量将突破6亿吨,国民经济和环境将难于承受。

n       统筹考虑保证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以及我国经济承受能力和国际石油市场供求关系等方面的因素,2020年应尽可能把我国石油消费量控制在4.5亿吨以内。

n       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动员全社会大力节约用油,建立节油型的社会消费和经济体系,这一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三)   2040年以后,我国石油消费有可能进入相对稳定阶段

n       通过对美、日等14个国家近30年来人均GDP与石油消费的关联分析,各个国家消费变化情况主要受本国工业化程度、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当一个国家基本完成工业化,进入经济发展的成熟期,石油消费势头将逐渐减缓。

n       2020年至2040年间,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以石油为原料和燃料的重化工业、交通运输业仍将保持较快发展速度,我国石油消费量还会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将相应减缓。

n       预计2040年以后,我国可基本实现工业化,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进入经济发展比较成熟时期,石油消费可能进入相对稳定阶段。

二、           我国石油资源状况与生产发展趋势预测

总体判断:

n       我国石油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严重不足;

n       我国石油勘探尚处在中等成熟阶段,石油储量仍处于高基值稳定增长时期,但勘探难度越来越大;

n       我国主力油田总体已进入递减阶段,稳产难度不断加大,但开发上仍有潜力可挖;

n       我国原油年产量已接近高峰平台,预计2010-2020年间将达到1.8-2.0亿吨左右的产量高峰;2020年以后,还可能在1.8亿吨左右的水平上再稳产一段时间。

(一)我国石油资源比较丰富,但人均占有资源量严重不足

(1)       我国石油资源总量比较丰富。据2003年BP统计,在世界103个产油国中,石油可采资源总量和剩余可采储量分别居第11位和第10位。

累计采出41.5亿吨

我国石油可采资源量150亿吨

有待探明84.9亿吨

现已探明65.1亿吨

剩余可采23.6亿吨

东部地区33.3亿吨

西部地区36.9亿吨

近海地区14.7亿吨

 

 

 

 

 

 

 

 


 

(2)       我国人均占有石油资源量严重不足。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来看,总体属于石油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

据第16届世界石油大会资料,目前世界人均占有石油可采资源68吨,而我国为12吨,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6。

我国人均占有石油资源与世界平均水平对比(吨/人)

(二)总体上看,我国石油勘探尚处于中等成熟阶段

n       截至2003年底,我国石油可采资源探明率为43%,总体属于石油勘探中等成熟阶段。

综合分析我国资源情况和勘探潜力,预计在未来15-20年内,我国石油储量仍处于高基值稳定增长期,年均新增石油可采储量在1.4-1.8亿吨左右,大体保持目前储量增长水平。

(三)我国石油资源还有较大潜力,但勘探难度越来越大

(1)       我国未来石油勘探所面临的困难

n       随着我国勘探总体程度的逐渐加深,无论是新区还是老区,油气藏类型日趋复杂,勘探工作难度加大。

n       我国待探明石油资源70%以上主要分布在沙漠、黄土塬、山地、近海和深海海域,地面和地质条件更加复杂,勘探开发难度加大,技术要求和成本费用也比较高。

n       资源品质明显变差,油田开发压力增大。随着勘探程度增加,我国待探明石油资源约有44%左右属于品位较低的低渗透和稠油油藏;

(2)       未来我国石油储量增长领域

n       从近期勘探发现的启示和资源潜力分析来看,今后我国石油勘探主要在以下六大领域:前陆盆地、大型隆起带、地层岩性油藏、渤海湾盆地浅层、海相碳酸盐岩、海域(包括滩海)。这六大领域是今后进一步加强勘探的主要目标区,也是今后发现大中型油田,增加石油储量的主战场。

n       另外,南沙海域石油资源丰富,初步估算石油可采资源量约为100亿吨,其中70%在我国断续国界以内,应采取“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策略,在外交和军事力量支持下,逐步开发利用这地区油气资源。这对我国石油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四)我国原油生产现状

(1)       我国历年原油生产发展情况

n       60年中后期至70年代末,随着大庆等一批大型油田投产,原油产量呈快速增长。1978年原油产量突破1亿吨,成为世界主要产油国之一。

n       80年代初至80年代末,初期由于后备储量严重不足,原油年产量呈下降趋势;后采取1亿吨包干政策,原油产量逐年稳定增长。

n       90年代以来,依靠西部和海上产量的增长,保持了全国原油产量的持续稳定发展。

1965年至2003年我国原油产量发展趋势(亿吨)

(2)       我国石油生产现状与产量构成

n       截至2003年底,全国已投入开发油田470个,年产原油16944万吨,其中东部11071万吨、西部3668万吨、海上2205万吨。

(3)       我国原油生产已初步形成西部和海上接替东部的战略格局

n       东部地区原油产量已出现总递减,产量由1990年的12644万吨下降到2003年的11071万吨,所占比重由91.6%下降至65.3%。

n       西部地区产量持续上升,产量由1990年的1032万吨上升到2003年的3668万吨,所占比重由7.5%上升至21.7%.。

n       近海石油生产发展很快,产量由1990年的126万吨上升到2003年的2205万吨,所占比重由0.9%上升至13%。

1990年和2003年全国原油产量构成分析

年份

1990

2003

地区

产量(万吨)

比重(%)

产量(万吨)

比重(%)

东部

12644

91.6

11071

65.3

西部

1032

7.5

3668

21.7

海上

126

0.9

2205

13

全国

13802

100

16944

100

(五)我国石油产量在2010年至2020年间将进入高峰期,年产量预计为1.8-2亿吨左右

(1)       2020年前我国原油产量预测

n       未来20年内,在加大新区勘探、挖掘老油田潜力,实现资源投入和产出基本平衡的条件下,预计2020年原油产量保持在1.8亿吨左右,是比较有把握的。如果新区新领域有较大发现,原油年产量达到2亿吨也是有可能的。

n       但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将国内原油高峰年产量控制在1.8亿吨左右,并尽可能在这个水平上延续更长一段时间,对我国石油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比较有利。

2020年前我国原油产量及地区分布预测       (单位:亿吨)

年份

2005

2010

2015

2020

全国

1.72-1.79

1.77-1.91

1.82-1.99

1.81-2.01

其中:东部

1.03-1.07

0.89-0.96

0.83-0.91

0.76-0.85

西部

0.40-0.42

0.51-0.55

0.62-0.67

0.68-0.75

海上

0.29-0.30

0.36-0.39

0.37-0.41

0.37-0.41

 

 

(2)       2020年以后,我国原油产量还可能在高峰平台上再稳产一段时间

n       从总体看,我国西部地区和海域发育有一系列大型沉积盆地,而且勘探程度比较低,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地质认识的深化,预计今后还有可能再发现一批可采储量规模大于5000万吨的大型油气田群。

n       预计2020-2030年间,通过进一步加大勘探力度,增加可采储量,我国原油年产量仍可保持在1.7-1.8亿吨的水平。

n       若南方海相、深海、青藏高原等地区勘探有较大发现,南沙和东海有争议海域石油联合开发取得实质进展,油页岩、油砂等非常规资源开发利用上有重要突破,1.7-1.8亿吨产量延续时间还会更长,把握性更大。

三、           对我国石油安全战略的几点思考

n       根据国外经验,当一个国家的石油进口量超过1亿吨或需求对外依存度超过50%,就应考虑从经济、外交、储备甚至军事保证等方面,建立实现国家石油安全保障体系。

n       石油供应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不安全因素,当前,我国应强化石油忧患意识,统筹考虑经济与能源、国内与国外、开源与节源等各方面的关系,加快制定和实施国家石油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石油安全战略保障体系。

n       总体战略构想,可概括为五句话:加强国内,开拓海外,油气并举,节约优先,建立储备。

(一)加强国内

就是加强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确保我国石油产量稳中有增,2020年达到2亿吨左右,继续发挥国内油气资源的基础性保障作用。

n       未来20年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总体布局,主要是继续深化东部挖潜。加快发展西部、积极拓展海上,用西部和海上增加的产量去弥补和接替东部的产量递减。

n       结合我国勘探开发的实际情况,突出新区勘探、老区挖潜和难动用储量开发工作,努力实现资源接替。

n       争取通过努力,2010年和2020年,全国原油产量达到1.8-2亿吨,占当年石油消费量的40-50%左右。

(二)开拓海外

就是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利用国际资源,建立规模化、多元化的海外油气生产供应基地。

n       主要用途:一是发展国际贸易,这是石油消费国利用国外油气资源的主要方式;二是到海外直接投资,建立油气生产基地。无论采取那种途径,都要坚持多元化的原则。

n       充分发挥国家石油公司的比较优势,以中东、中亚-俄罗斯和非洲有关项目为基础,抓住机会优化有力地区,发展新项目,加快建成几个具有较大规模的海外油气生产供应基地。

n       争取到2020年,利用每年从海外获取权益油7000万吨左右,大体相当于石油进口总量的1/4左右。

(三)油气并举

就是加快国内天然气的勘探开发,适时引进国外天然气,大力发展以气代油,减缓石油供应的压力。

n       在天然气发展上,要以塔里木、陕甘宁、川渝、青海和南海北部等五大气区为主,加大投资和工作力度,加快发现新的气田,加快形成新的天然气生产能力。

n       在管网建设上,要加快输气干线和联络线的管道建设,形成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连接海外的全国输配气管网系统。

n       到2020年,力争全国天然气年产量达到1200亿立方米,加上引进国外管道气和LNG在内,总供气量达到2000亿立方米以上,基本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用气需求。

(四)节约优先

就是加大力度推进节约用油,提高石油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建立节约型企业和节油型经济社会体系。

n       一是大力降低交通运输业用油,积极发展技术措施节油,大幅度提高燃油效率;

n       二是大力推进以煤、气、电代油,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减少燃油消耗;

n       三是综合运用投资、税收、价格、法律等经济手段,鼓励节约用油,杜绝和防止无效、低效用油,提高石油利用效率,加快建立节约型的石油消费模式和经济结构。

n       争取到2020年,全国实现节油1亿吨,年石油消费控制在4.5-5亿吨以内,努力实现我国“GDP”翻两番,石油消费翻一番的目标。

(五)建立储备

就是加快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缓解国际油价波动影响的能力。

n       根据中国石油发展的实际情况,我国应采用政府储备与企业储备相结合,政府储备为主、企业储备为辅的模式,逐步建立石油储备体系

n       我国石油储备应按90天石油净进口量来设计;在建设上,应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争取在2020年前建设投入使用。

n       同时,还应考虑由国家适当建立一定规模的石油资源储备和市场储备,以多种形式提高我国石油安全的保障程度。

 

中国石油供需形势及战略对策思考 - 梁学才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 中国石油供需形势及战略对策思考 《国家起源新论》学习摘记及思考 - 宋圭武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经商... 石油价格机制与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管清友访谈录 - 管清友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中... 长江流域泥沙资源供需矛盾及对策 中小企业融资难及对策 - 陈增涛 - 价值中国网 关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及对策思考 误解是一种常态 - 包晓光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 包容是一种智慧 - 包晓光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 包容是一种智慧 - 包晓光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 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简报 - 刘洋波 - 价值中国网:财经商业新媒体 & 职业人脉网络 -... 2011年金融形势前瞻及对策 杨连宁:“三重赋敛”:独一无二的中国模式! - 杨连宁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中国... 建筑业税务稽查应对及风险点分析、最新政策解析(7) - 顾兴全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 集成产品开发(IPD) - 张永杰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经商业新媒体(金融投资·新兴战略产业)- 实名制·专业主义·股权共享 (转载)联合早报:斯大林金日成发动朝战 - 信力建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 均量线------判断市场平均成本 - 肖乐义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 移民调查:富人如鱼得水 穷人举步维艰 - 铭乐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 家庭教育中的“十戒” - 王成新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经商业新媒体(... 中国历史上有谁征收过资产税? - 吴晓波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 《天才是训练出来的》读后感 - 薛涌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经... 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些思考 - 党双忍 - 价值中国网:财经商业新媒体 & 职业人脉网... 解放思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 - 蓝春锋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价值中国网:网络就... 新冷战、通货膨胀与2009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 - 刘军洛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