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波:且看代表委员一年一度“述职”于民(中国青年报 2009-3-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2:28:55
    有人把每年的人代会比作国务院一年一次的“PM”(公司下属向老板述职之意)。这个比喻够形象。总理的确是在做述职报告,而人大代表也的确是在给国务院打分。不仅是总理在做“PM”,代表委员也在做“PM”,给代表委员打分的是公众,他们要看看代言人参政议政的水平究竟如何。

    现在,公众期待渐高,代表委员“PM”一个高分愈发困难。

    今年两会议程未到一半时,就有博客把一些委员提案拿出来说事,像什么四天半工作制,设立男人节,确立国花国树,高考不一定非得考外语可以考古汉语,建设“毛泽东城”之类。一些批评意见可能不一定公正,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公众对代表委员的衷心期待和严格监督。这两届政协会议,平均每个委员提交两件以上提案;两届人大会议也分别收到700多件和1000多件30人以上联名的议案,数量可谓不少。但现在,公众已不仅仅要看你提了多少议案提案,还要看你提了什么样的议案提案,你的议案提案是不是集中反映了公众真正关心的问题。作为代言人,你沉默不行,你发言不着边际也不行。

    一些代表委员开始感到了真正的压力。有意思的是,两会期间,有些媒体似乎专门和一些“大嘴”代表过不去,时刻恭候着“阵阵雷语”。而少数代表委员显然也都变得格外小心,被抱住后腰也不接受采访,玩起了“躲猫猫”。最典型的莫过于2005年北京两会,一名委员说了句“不能13亿人都来北京啊”,遭到公众和媒体的集体炮轰,她发誓今生再不接受媒体采访。

    “躲猫猫”和今生不受访者,都不是合格的政治家,都有负重托。但这其实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可喜的现象,这种自由的表态和选择本身,已经打破了传统的政治禁忌。代表委员开始有角色意识、权力意识,只不过他们还没有正确理解权力和媒介的关系,还没有学会如何像政协大会发言人赵启正那样自信地面对媒体,3天接受14场专访。

    两会就是一个政治舆论场。舆论场主体除了人大、政协两大机关之外,主要有三个:代表委员、公众和媒体。就形式而言,代表委员是焦点,媒体是中介,公众是裁判。就实质而言,代表委员是代言人,公众是权力让渡者,媒体是纽带和监督者。

    仅就这个政治舆论场而言,其生态的进步是可以感知的,虽然这种进步也还相当有限。这种进步来自于三者良性的活动。少数代表委员在“躲猫猫”,但也有数量更多的代表委员开始主动进行媒体公关。两会前夕,常有代表委员游说和借助媒体,表达自己的意见——虽然他们的议案提案并不全关宏旨,有时仅仅是一个地方问题、局部问题。公众也一样,虽然“打酱油”的心态还有,但最起码网友对两会的关注度有所提高,仅仅从两会报道中大量的跟帖、留言、提问、博客就可以看出来。媒体本身开始变化,他们的关注焦点已经从少数民族代表的头饰问题,转向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平衡问题;从明星委员的当选感受,转向对明星委员的问题的思考。

    “PM”还没有结束,你这次准备给代表委员打多少分?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9-03/08/content_2570976.htm

孟波:且看代表委员一年一度“述职”于民(中国青年报 2009-3-8) 杨耕身:代表委员大可不必躲媒体(中国青年报 2009-3-7) 云南40多名代表委员提交控烟建议(中国青年报 2009-2-26) 张镇强:代表与委员的建议应受到同等重视(中国青年报 2007-3-2) 鹿永建:且看民族成分造假事件处理向何处去(中国青年报 2009-7-3) 社区居委会委员述职报告 全国政协委员呼吁取消大学行政级别(中国青年报 2009-3-25) 全国政协委员呼吁取消大学行政级别(中国青年报 2009-3-25) 党支部委员述职报告范文 党支部委员述职报告范文 两会代表委员住宿禁超四星 用餐标准每日百元(金羊网 2009-3-2) 且看北约如何诡辩(中国青年报 1999-5-10) 且看施明德如何把台湾玩弄于股掌之上 葛剑雄:代表委员无权藏匿选票(南方周末 2008-3-20) 盛大林:照播不误:且听广告禁播令一声叹息(中国青年报 2006-8-3) 一个老代表委员给新代表委员的建议 代表委员当学崔永元“实话实说” 人大常委会:直选代表应向选民述职 代表议案助推官员财产申报立法(中国青年报 2009-3-5) 且看,且看,奥运的脸 喻尘:网民当选代表、委员背后的洛阳网事(南方都市报 2009-2-19) 刘洪波:代表委员不是“准总理”(南方都市报 2008-3-6) 13家报纸共同社论:提请代表委员敦促加速户籍改革(2010-3-1) 代表委员给教育不公画像:一黑二斜三苦四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