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从业人员职业化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31:54
曹  峰
 
2009年03月06日14:14
在全球化和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无论新闻从业者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还是自身的职业认同,都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新闻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新闻从业人员职业化过程已经成为新闻宣传发展不可回避的崭新课题。
不能回避的主要问题
1. 新形势下不断提高新闻从业者知识化、专业化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进一步完善媒体人才结构建设,是职业化进程中的必经之路。
当前新闻单位普遍缺少如下几种人才: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包括管理媒体经营的人才,以及媒体产品的推介和经营人员;高水平的采编人员和主持、策划人员;复合型人才、国际性人才。
2. 职业化进程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马克思新闻观是确保职业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着新闻从业人员大量增加和西方新闻价值观的不断渗透,尤其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容易出现由职业化来代替马克思新闻观的现象,今后在新闻从业人员中加强坚持马克思新闻观教育就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
3. 职业道德建设是职业化进程中的应有之义,不能把职业化建设单纯看成是业务操作和附加因素,忽略了职业道德建设的内涵,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职业化进程中的必需之路。
4. 随着人民群众对改进新闻报道质量、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愿望不断增强,加大和提高媒体公信力是职业化进程的必要之路。
实现职业化要求的对策和措施
通过对浙江省的调研发现,新闻从业人员新闻职业化的理念正在逐步形成,新闻行业是朝着有利于新闻职业化形成的方向发展,这也使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合作,全方位系统培养新闻人才。
针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传播专业的培训还远远不够。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重要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合作,以及从这些高校引进高质量的新闻从业者都非常必要。
强化终生教育理念,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和工作水平。
新闻专业化教育要在高校新闻专业学习的同时,又需要终生教育计划和安排。进入媒体工作后需要接受的培训不应仅局限于业务技能方面,更应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职业道德、社会公共实践等方面加强培养,这对整个新闻行业的职业化进程有重要意义。
强化职业道德规范化,健全行业自律制度。
新闻自律规范在新闻职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运用职业理念和职业道德规范进行的自我判断、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是完善新闻管理内外规范体系的重中之重。新闻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还有很长路要走。
提高新闻职业的进入门槛,建立进出淘汰机制。
为改变新闻队伍质量良莠不齐,引导新闻从业者朝着一个正确向上的方向前进,适当提高新闻职业人员的进入门槛,建立淘汰机制是必要也是可行的。
(1)将职业上岗资格培养落到实处。(2)分工种、对进入门槛提出相应的标准。(3)任何人才的引进都需要严格的考核制度。(4)根据职业道德规范严格管理队伍。对那些影响新闻队伍声誉、有损新闻队伍形象的新闻从业者实施“踢出”机制。强化新闻职业规范建设,增强新闻事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1)继续深化“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继续通过开展学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发展观等教育活动,抓好新闻行业社会监督工作,组织新闻从业人员全员培训,制订都市类报纸自律公约,实施报纸广播电视频道广告监测等有效措施,更加自觉地坚持党性原则、把握正确导向,改进新闻宣传工作。
(2)探索建立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按照《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规定(试行)》的有关规定,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采编行为,解决突出问题。抓紧建立和完善以稿件实名制、任期轮岗制、报道活动回避制、采编与经营业务分开制、公开纠错制为核心内容的各项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一套激励与约束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内部管理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有效机制,使新闻宣传的管理手段更加科学、规范,管理制度更加健全、完善。
(3)健全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创新用人观念,完善人才引进政策、推荐选拔程序,鼓励用人单位通过市场手段,以新闻产业和公益性文化项目为载体,以多种方式引导高层次人才和优秀新闻专业人才。完善人才评价制度,创新激励机制,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认真落实改革中涉及个人利益的有关政策,做好劳动人事、社会保障等政策的衔接,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向心力,增强做好新闻工作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
(作者是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
(来源:中国记者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