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献计献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3:05:35
人民政协网 www.rmzxb.com.cn        日期:2008-07-28 01:34           字体显示:大中小【查看评论】
豫谐轩;江迪
有“中国粮仓”之称的河南省今年夏粮总产首次突破600亿斤大关,小麦总产占全国1/4强。未雨绸缪——
民革河南省委建议:确保粮食播种面积
本报讯 “对于河南这个产粮大省来说,仅仅保持耕地的保有量显然是不够的,还必须在保持耕地总量的前提下,确保粮食播种面积。”日前,民革河南省委在河南省政协十届三次常委会议上对粮食生产问题如是建言。
河南粮食产量从2000年开始稳居全国第一,今年更是在复杂的经济形势和严重的自然灾害背景下,夏粮总产首次突破600亿斤,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稳定市场粮价、支援抗震救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革河南省委表示:“面对世界性粮食危机,必须重新审视河南省粮食生产现状。”他们认为,当前河南农业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和新挑战。例如:农业资源短缺、基础薄弱的矛盾日益显现,农产品供给总量平衡的压力不断加大,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农村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矛盾逐步显现,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的问题突出,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降低,直接投入农业偏少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对于这些问题,民革河南省委员会提出,要进一步加大粮食直补力度,保护粮农切身利益。特别重视粮食播种面积的保护,同时要加大中低产田的改造力度,不断提高单产收益。加快土地的流转,便于实施规模化、机械化、科学化生产。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以科技促进粮食生产的提高和土地质量的改善。
民革河南省委还建议,通过各种措施提高农业生产防洪抗旱减灾能力。通过粮食加工和转化提高粮食收购的价格和附加值,增加种粮农户的收入。发展饲草家禽、家畜的畜牧业,减少对粮食饲料的消耗。提倡和推广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间作套种技术,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基础上增加粮农的收入。限制粮食转化为燃料的新项目上马,减少粮食消耗。利用我们的技术优势和非洲广袤的自然资源,到国外租地种粮,返销国内以弥补国内土地资源不足造成的粮食不足问题。 (豫谐轩)
淮河流域贡献了全国1/6的粮食产量,然而还未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
民革安徽省委建议:构建淮河流域农业扶持体系
本报讯 (记者 江迪)淮河流域用全国1/10的人口,贡献了全国1/6的粮食产量。然而这块土地却频频遭遇自然灾害。“当前,安徽省正在建设淮河流域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应该抓住这一机遇构建农业扶持体系。”民革安徽省委日前建议。
民革安徽省委在调研中了解到,淮河流域防洪排涝设施损坏严重,且沿淮洼地县多为国家或省级贫困县,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能力十分有限。国家对支流堤、涵、闸及湖洼地治理也缺少支持,致使农田水利条件差,农业抵御灾害能力弱,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
对此,民革安徽省委建议加快流域性防灾减灾工程体系建设。对现有行蓄洪区进行重新规划和调整,在确保发挥防洪作用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培植产业发展功能。突出湖洼地治理,完善湖洼地防洪排涝体系。突出干旱地治理,积极发展旱地作物的同时,加强水资源调节工程建设,把开发利用水资源与合理保护地下水资源有机结合起来。
关于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民革安徽省委建议,要打破区域界限,进行沿淮地区总体规划。加强农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抓好以治水为中心的农田基础建设和生产服务设施建设。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提高小型水库的蓄水能力,增建骨干排灌设施,努力增加机械有效排灌面积,提高防旱排涝能力。
民革安徽省委了解到,由于沿淮流域农业产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投入再生产能力有限,同时受自然环境的局限,农民怕受灾遭受更大损失,对扩大再生产有顾虑。农产品加工能力低,农民收入多靠卖原粮所得。
对此,民革安徽省委建议,尽快建立淮河流域国家政策支持保护体系,建议国家将该区列为国家重点扶贫开发示范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大幅度提高种粮补贴,可考虑由中央向粮食主销区收取补偿金,再根据粮食调出的数量给予该区粮农相应补助。完善行蓄洪区补偿政策,适当提高因灾补偿比重,并把受灾湖洼地区纳入政策补偿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