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猫猫事件”网民没有白忙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55:14
[一种声音]“躲猫猫事件”网民没有白忙活   xilei 发表于 2009-2-22 18:00:00


2月20日经过由8名网友参与的“调查委员会”匆匆调查,虽说了解部分“所谓的真相”,可是“部分真相”也给网友一头雾水,一揽子“机密”、“不便”、“检查意见”阻挡如绝壁,让网友很难“涉入”。该安摄像头监控的却没安装;安装摄像头的却又不见“真相”;网友提出的疑问执法部门解释得“横遮竖拦”;要求提问“当事人”,检方以“机密”、“不便”拒绝……网络质疑与责问最终换来这样“束手束脚”的调查结果,网民们白忙活了吗?

作者:刘洪波 知名杂文家

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网民”概念,好像一个公民必须变身为“网民”,才有了“公民化”的可能,这不是一种正常现象。

看守所“躲猫猫事件”,官方调查结果引起广泛质疑,进而产生了“网友参与调查”的新进展。确实,这在云南乃至全国都是第一次。我没有资料来判断它在全世界是不是第一次,至少此前我一直没有听到这样的传闻。

这是一次作秀吗,这是哗众取宠吗?我不认为是这样。我想,有关方面的初衷绝非如此。我无意认定有关方面的调查结论是否属实,真相是否已经揭开。但一定程度上,网友参与调查的方案能够被接受,在于有关方面能够确信自己的调查过程是正当的,所发布的结论是没有人为干扰的。

网络上冲天的民意,终于撬动了权力的铁板;一个不被相信的官方结论,终于需要通过引入民间色彩的调查来确认。哪怕这样一个实例,产生于有关方面“真金不怕火炼”的信心,产生于“真相不被接受”的苦恼,它仍然是有意义的。

我想,如果调查是没有问题的,网友参与调查是可能的;如果调查是有问题的,网友调查是不可能的。——网友参与调查的前提,也许正在于这可以成为对官方调查的诚信度的一次背书。但是,“躲猫猫事件”既然首开网友受邀参与重大调查的先河,就将引来相应的声音,它会成为一个被引用的先例,成为一个具有示范性的提醒,每当真相变得扑朔迷离,每当某些官方结论不被接受,独立方面参与调查就会成为一个呼吁,一种要求,拒绝独立方面参与调查将会显得缺乏理由。

越来越多的民意奔涌在网络上,这是技术带来的一种变化,这一变化发生的背景在于公民权利的保障,这包括公民获知真相和发表意见的权利。现在,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网民”这样一个概念,好像一个公民必须变身而为“网民”,这才有了“公民化”的可能,而真实生活中的公民,反而是弱小的。这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网络只是一个平台,一个媒体,是公民活动的空间之一,真实的公共空间和公民活动才是最重要的。

有关方面说“网络上出现的问题要通过网络来解决”,这是将调查邀请定位于“网民”的原因。然而,实质上,这次邀请应当被看作是官方对民间参与调查的邀请。民间力量呈现于网络之上,但必将反馈到真实生活,网络意见是真实生活扭曲较少的呈现。

应当设想这样一种情况,在重大的官民争议事件中,官方与民间共同参与争议的解决,民间代表通过报名并且随机抽取的方式来遴选,或者通过民间可监督的公开形式进行推选,这将是公民社会建设的切实进步。尤其在需要较多专业技能的争议事件中,民间能够推选出有公信力的代表参与博弈,也更加必要。

不能不正视的是,“躲猫猫事件”的联合调查委员会,网民被认为是完全代表民间,相关方面则完全代表官方。网民敢于对某些“官方”的结论表示怀疑,并有了表达自己意愿的渠道,对社会而言,这是可喜的进步,但如果这种民间对官方的不信任太多,则应引起我们更深层次的反思: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规范并约束权力的运行,才是减少乃至避免“躲猫猫”之类事件的治本之策。

另一篇:网民的全部力量只在于网络

说白了网民还是网民,即使赋予了调查团主任的职务头衔,也不能跨越身份和权力的界限,在法制社会下网民调查团不是“钦差大臣”,只能算是亿万网民关注事件真相的一个代表。诚然,网民调查团尽管有问讯事件真相和疑点的权利,但是所问讯的对象有法律规定保密的权利,实质性的东西还是“躲猫猫”。

作者:曹旭刚

20日深夜,随着《“躲猫猫”调查委员会调查报告》的发布,备受舆论关注的“躲猫猫”事件暂时告一段落。尽管在此之前,舆论与公众都对云南方面征集网友参与调查云南玉溪青年李荞明死亡原因的举动报以厚望,都期待此举能够还原事件真相,让“躲猫猫”事件不至于成为一桩悬案,但调查过程与调查结果显示,期待毕竟只是期待,和现实的距离依旧遥远。

抛开青年李荞明死亡的真相姑且不论,在网友所撰写的调查报告中,给公众留下难以磨灭印象的恐怕还是这句话:当我们天真地提出会见在押嫌疑人、浏览监控录像等一件件事情被制度、法律的名义所拒绝时,才突然感觉到,在网上可以呼风唤雨、制造流行的网友,在现实确实那样无力。

不愿接受,但又不得不接受,这是令所有网民都尴尬无比的一个境地。尽管很让人难受与尴尬,但是,仔细考量一番,就会发现,这样的现实的出现,恰是符合社会现实的。所有愤怒与不甘的网友,都忘记了一个最为基本的道理,即:在现有语境之下,网民的全部力量只在于网络,而非现实,离开了网络的虚拟面罩,离开了网络之上一呼百应的基础,网民这个力量无穷的群体概念,幻化为个体形象后,与从不上网,不知网络为何物的弱弱小民将别无二致。

纵观打酱油、俯卧撑、林嘉祥、周久耕等一系列网络事件,就会发现,网络的所有力量都只在质疑与责问中。就某种意义而言,网民只是充当了反对者的角色,以反对或者质疑的立场,迫使相关方面作出恰当的回应,以期达到一个较为圆满的境况。网民这一群体概念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公民构成,网络的力量之源,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来源于民众的力量,网民的不满,网民的愤怒,很大程度上代表的是公民的不满与愤怒。愤怒的人群足以让一切丑恶退避三舍,但愤怒的个体相对公权等强悍力量却显得那么弱不禁风。所以,当单个的网友,从网友这一群体概念中剥离出来后,深感无力与尴尬也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正是由于这样的认识,所以当云南方面的征集令发出的时候,不少人就做了这些应征而来的网友会“见光死”的预言,事实上,并非这些人不愿见到“见光旺”的现实,只是,网络有着网络的作用,网络力量有着网络力量发力的渠道,一旦这个渠道被引向他方,“见光死”只能成为必然。而现在调查委员会几乎无功而返的现实,恰恰说明“见光死”已成现实。

说到底,公众对于此番网友参与调查“躲猫猫”事件报以厚望的原因当在于,我们这个社会对于公权部门的监督与制衡力量还是太过缺乏。正是因为监督的缺乏,所以公众对来自公权部门的任何解释都本能地排斥与怀疑,而排斥与怀疑的后果就是,公众只能将希望给予近几年中在监督与制衡方面表现出色的网民群体,以期让这一群体担负起权力制衡与监督的作用。但很明显,这种期望,远远超出了网民的能力范围。

基于此,对于此番网友调查委员会的无功而返,公众大可不必愤愤不平,毕竟,当公权部门愿意正视民意呼声,当相关方面肯提供这样的一个对接渠道,在这样的现实语境之下,这已是莫大的进步。云南方面征集网友调查“躲猫猫”事件的最大价值就在于网络与现实有了对接,其他的,尚且无法谈及。但是,只要我们在民主与法治的大道上稳步前行,那么,总有一天,就不会有网上网下,网民公民之分。那时,所有的声音都不会被忽视,所有的质疑都会被认真对待,网民的力量也将不会只局限于网络之上。 (来源: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