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谈:办学自主权要交给大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4:16:01
一位大学教授给本报来信呼吁  

大家谈:办学自主权要交给大学

 纳群言 集众智·教育规划纲要大家谈(第十期)

 

 

2009年02月05日04:0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往期回顾:

  大家谈第一期:公众对教育有八大期盼
  大家谈第二期:小学一年级的“疯狂”作业
  大家谈第三期:60名家长为“罚抄老师”求情
  大家谈第四期:重点高校农村学生越来越少
  大家谈第五期:人民满意的教育应该什么样
  大家谈第六期:天津要办标准化义务教育
  大家谈第七期:教育改革不再绕开高中走
  大家谈第八期:走出“教育GDP”误区
    大家谈第九期:幼儿园为何这么贵


大学老师为跑课题四处送礼,校长为应对检查花巨资建校园。教授因此建议办学自主权交给大学。您对此有何看法?
司空见惯,漠不关心。
与教授一起呼吁改变办学的体制。
现有体制有缺陷,但将办学权交给大学还是有弊端,谁来监督大学?
其他看法


  【点题的话】前不久,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会议上说:“教育方针、教育体制、教育布局和教育投入,属于国家行为,应该由国家负责。具体到每个学校如何办好,还是应该由学校负责、校长负责。不同类型学校的领导体制和办学模式应有所不同,要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教育事业还是应该由懂教育的人办。”温总理的话发人深思。

  近日,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良田给本报发来电子邮件,讲述了发生在他身边的三个故事,看后令人很是感慨。他的观点也许未必全面,但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思考。

  中国有最勤奋的学生,有最勤劳的教师,却办不出最好的大学,原因何在?我想,还是先看几个真实的故事再说吧。

  三个故事让人哭笑不得

  【故事一】湖南一所大学,各专业开设的课程大体分为公共课与专业课两大块,两大块所占课时及学分比大致为4.5∶5.5。这一比例分配,削弱了专业课的分量。对此,各个专业颇有意见,想要提高专业课的比重,纷纷向教务处提交课程结构调整报告。教务处被迫召集各专业负责人与教师代表开会,专门讨论课程结构调整问题。大家提出了“政治理论课门类太多,可以整合”、“公共外语课课时太多,需要压缩”、“专业课是大学教育的基石,必须加强”等建议。教务处长说:“我的想法跟大家的差不多,但我做不了主,还是请主管校长来吧。”主管校长听取意见以后说:“大家的意见都很好,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公共课的开设是教育部定的,各个高校都这样,我们不能动,也不敢动!”于是,大家白忙活了一场。

  【故事二】国家课题是衡量大学办学水平的一个指标,大学特别注重申报国家课题,大学教师也以拥有国家课题为荣。每到申报国家课题的时候,主管科研的校长和处长们就开始忙碌起来,又是号召大家申报,又是四处打听评委信息,还拎着土特产乘飞机去送礼。几个回合下来,虽然花费不小,但也能拿回若干个课题,于是皆大欢喜。我的一位邻居因为申报成功了两个国家课题,大家就请他喝酒,叫他介绍经验。酒过三巡之后,他说:“能否拿到国家课题,关键看两点,要么有自己人当评委,要么舍得掏钱送礼。有自己人当评委的,几乎人人都可以拿到;舍得掏钱送礼的,自然也可以拿到。一个10万元的课题,你拿出8万元去送礼,肯定可以成功!跑课题也好,跑奖项也好,必须坚信的真理是‘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你一拿到课题,得到奖项,不仅名利双收,学校在向教育部报告科研成果时,也有东西可填了。至于你的课题到底有没有价值,有没有成果,没有人关心的。”

  【故事三】两年前,为了迎接本科教学评估,某大学可以说是全力动员——花血本装饰校园、添置教学设备,把近3年的考试试卷与毕业论文翻出来重新评阅,让每一个学生都停课突击复习英语,请来已经接受过评估的高校校长作报告……把大家折腾得够呛。一些老教授向校长提意见,说没必要搞这样的形式主义。校长回答:“我也不想这么搞,但是,我们不得不按照评估指标来搞,‘胳膊拗不过大腿’,别的高校也一样,就算是搞形式主义,也拜托各位配合一下。”最终,学校获得了“优秀”的评估结论,不过,本来不欠一分钱外债的学校也因此欠下了许多外债。

  自主办学是大势所趋

  近年来,社会上对大学有不少负面看法,大学自身也存在很多问题,这三个故事只是冰山一角。表面看来,这三个故事所呈现的事实是:一所大学到底开设怎样的课程,校长老师居然做不了主;一个靠人脉与送礼得来的国家课题,居然可以没有价值与成果;一次本科教学评估,居然可以让被评估的大学欠下一屁股债。依我看来,这三个事实背后的实质是:各大学并没有获得真正的办学自主权。这是我国很多大学科研水平不高、甚至多年来“原地踏步”的重要原因。

  一些世界知名大学之所以水平较高,而且每所大学都有值得骄傲的特色,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它们拥有办学自主权,校长和学校董事会能自主管理学校事务,教师可以心无旁骛地教书育人、从事科研。反观我国,情况要复杂得多。

  如果希望中国的大学能迎头赶上,为提升国家的整体实力做贡献,就应该尽快借鉴国企的改革模式,将高等教育的自主权还给每一所大学。这是形势所迫,也是大势所趋,更是我们这些身处大学的教育工作者发自内心的期盼。

  (记者 伍修琼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