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钱”办学模式要延续到何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3:42:27
“讨钱”办学模式要延续到何时? 

上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国家教改《规划纲要》正式颁布并启动实施。有熟悉内情的人士透露,在《规划纲要》起草中,教育部专门提出为了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需要开展一批重大工程,包括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国家教育信息化工程等。搞这些工程,说白了就是为了向财政部要钱。该人士表示,部里面有个底线,至少不能比医改的8000亿低。

7月17日的《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了国家教改《规划纲要》出台始末,以上这一内幕消息,说的是围绕教育投入达到GDP的4%展开的明暗博弈。

这其实说不上什么内幕消息,在教育系统,学校、地方教育部门向上级管理部门讨钱花,教育部门向政府计划部门、财政部门讨钱花,已经是基本的获得办学资金的模式。而讨钱,也就需要设立项目、找个名目。此前,在我国教育系统的诸多工程、计划,包括985工程、211工程、国家精品课程、100篇优秀博士论文、跨世纪人才计划,说到底,都是为了讨钱。

针对这种讨钱办学模式,一种说法是,可以让资金用到实处,便于监控。办学中讨钱不是不可以,但那是针对拓宽教育资源,向社会募集办学资源而言,对于政府作为举办者保障教育投入,讨钱造成的现实却是,学校和教育部门花足功夫去跑部钱进;手中有权、有钱的部门,满足于被众人、众部门来讨钱;而钱进之后,却很少有监督、管理。在这种模式之下,教育和学校的地位越来越低,办学精力严重分散,办学独立性越来越弱,而政府行政部门的权力越来越大,权力寻租无处不在,教育腐败日益严重。

记得去年和前年,有几条新闻令公众特别关注,包括京剧进校园、中小学生齐跳集体舞,当时舆论批评教育部门是拍脑袋决策,不能一刀切、下命令让全国各校不顾自身特点,搞统一的教育活动。后来笔者也获得内幕消息,这就是教育部门是想办法去弄一笔钱,所以想出了这些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艺术教育的项目,能把钱弄来就好,至于这个项目有什么效果,能否持续开展,本来就没有想过。所以,这些热热闹闹的项目,现在已经冷清,是在意料之中的。教育部门也压根不会在意的。只可惜那么多热心的教育人士,没有意会到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仔细分析起来,我国自1993年就确定的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达GDP的4%的目标,为何在17年之后的今天依然没有达到,主要原因就在于这种讨钱办学模式学校和教育部门可以向政府财政、计划部门讨钱,但财政、计划部门可以不给,于是,教育投入就一直难保障。曾经有多年,教育部负责人信誓旦旦,保证教育投入达到目标,而最终以失败告终。这几年,教育部门才学乖了,用上了力争促进目标达成的词句。

已经启动实施的国家教改《规划纲要》,确实有不少亮点。然而,对于其实施前景,却难乐观。《规划纲要》已经没有商量余地的确定在2012年,做到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达GDP的4%,但是,教育部门需要列出开展一批重大工程来讨钱,这意味着我国的教育投入问题并没有解决根本,甚至有可能出现在2012年达到目标,今后又下降的情况。影响教育投入的根本问题是,要建立国家教育拨款委员会,负责教育投入的预算和监督。也就是说,对于教育投入,不是由政府部门决定,而是由教育拨款委员会依照《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确定教育拨款预算,然后按照预算进行拨款,对于没有按预算投入的行为,将依法问责以此基本的拨款模式来审视过去17年的教育拨款,财政部门等部门无疑要被问责,而不是在目标没达到的背景下,还标榜教育投入的增长,在教育整体投入水平在全球居于十分落后的位置时,还沾沾自喜财政部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04年到2008年,我国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从14.9%提高到16.3%,这一比重已经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

类似的问题,在教改《规划纲要》中还有不少,比如,要求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学校放权,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然而,主导改革的却是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可却对现代大学制度的定义是依法办学、自主管理、社会参与、民主监督,并将其形容为有中国特色,对于办学自主权、学术自主权、行政权与学术权分离、学生自治,语焉不详;对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要求政府宏观管理,社会组织考试,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可是政府怎样退出考试评价领域、教招考怎样分离、集中录取制度如何打破,也很不清晰人们由此担心,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教育还会延续老问题。

教改是一场利益博弈,很显然,这场利益博弈还远远不够。教育部列工程去讨钱,这不是博弈,而是部门之间的游戏,教育有关的权力都仍集中在行政机构。从教育发展大局出发,真正的博弈,应该在教育举办者、办学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受教育的雇主中广泛、深入展开,教改才能平衡举办权、办学权、教育权和受教育权,才能有效监督举办者履行责任、规范管理行为,保障每所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教育者的教育自主权,以及受教育者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也才能最终提高教育质量。这些问题,望能在推进教改过程中引起重视,并从建立基本教育制度着手,破除困扰我国教育发展的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