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树公信力,才有“引导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06:23
先树公信力,才有“引导力”
林明理
【该文章阅读量:33次】【字号:大 中 小】
 
如果有人要在沙滩上直接建造一座高楼大厦,你听了一定会笑他们愚蠢荒唐。如果有个小孩连走路都不会,甚至连站立都还不稳,却有人要求他(她)为大家领跑,你肯定会批评为异想天开。如果有人惯于说谎造假,却一再要求别人“相信我,没错”、“跟我走,没错”,你一定会嘲笑他不自量力。
这便是我对于当前很多人热切寄望我们一些“主流”媒体能“掌握舆论话语权”、“提高舆论引导力”、“赢得发展主动权”所作的表态,想打的一个比方。
“主流”媒体要“掌握话语权”“提供引导力”云云,从高层领导到地方官员,不停地有人提出,那说明我们的一些媒体在这方面出了问题,至少也是不如人意。这确实是很严重很令人失望乃至很失面子的问题:我们的一些“主流媒体”,不但占尽资源,享尽现体制的充分保护,而且往往还有“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垄断优势,如今却连本该很容易占有的“话语权”也被人侵占或正在被人侵占乃至被人夺走,确实令人汗颜。
某些“主流”媒体的引导力是怎么出问题的呢?原因其实不难找到,那就是,我们的某些媒体,本身连公信力都成了问题,还怎么对人“引导”?
我们的一些“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又是如何丢失的?如何才能恢复?让我们继续以打比方来说明罢。
比如,一个人讲话,如何才能让人信服?首先一个条件是,他必须尽量讲实话,尽可能根据人家的需要毫无保留、客观公正地说出全部事情真相,不刻意选择,不刻意隐瞒,更不会刻意编造,虽然讲的过程中难免带有主观色彩,但应该尽量避免。你能相信一个时时吞吞吐吐、云遮雾罩,有时却又刻意添油加醋、添枝加叶的人讲的是真话吗?媒体要保持公信力,更该如此。如果一个媒体必须常常对某些事件选择性失语,有些事件必须报道到什么程度为止,有些事情则又必须极力渲染,那么,一次两次还可能糊弄得住人,长此以往,在信息来源日益多元化的今天,还能有什么公信力?
其次,一个人讲话要赢得别人信任,你必须得跟所说的事没有利益关联至少也要与当事者保持一定距离,即使有利益相关,你也要尽量保持中立的形象(这较难,故很多世界级媒体都致力追求独立的身份)。而如果你明明白白是某一方利益中人,或明明白白受着某一方的控制,或明明白白受了某一方的收买,你还能指望别人在这件事上相信你的话吗?媒体更是如此,一个时时得受权力操控的媒体,你又怎能指望受众在关乎权力者是非的新闻事件中只相信你的报道?一个时时毫无廉耻接受资本收买的媒体,叫人如何相信你会代表大众利益讲话?
再次,一个人讲话是否可信,听者往往还要跟其他消息互相印证,这就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就是信息来源要多元,越多元则越接近真实。如今很多国人因为受骗太多已经变得越来越聪明,再也不肯轻易相信“独家”消息,很多人都知道,事情都要经过反复印证才能更可信。反之也一样,一个人讲话要想博得别人信任,就要敢于将自己的话置之公论。对于新闻媒体,如果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我们只允许一个声音存在,只忙不迭地“统一口径”,除了让人感觉到当事者心虚怯弱外,还能叫人相信你什么呢?何况如今信息技术高度发达,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已日益多元,如果某些主事者还指望靠垄断信息、“统一口径”来保持媒体“引导力”,除了因此而丧失公信,还能有什么效果?
综上所述,报道尽可能全方位多角度深入并及时、尽可能独立于政治权力并对权力与资本保持天然警惕、多元化多渠道印证,应该是当代媒体具备公信力,以具备起码“引导力”的必要条件。然而,反观我们的某些“主流”媒体及其主事者,其所作所为、其“思想认识”实在让人失望。
笔者曾为此写过好几篇文章,计有《想起了一道算术题》(此文后来刊载于《读者》2005年第2期)、《温水慢煮中的中国媒体》、《让我们用“扒粪”拯救中国媒体》、《无能而偏执的中国媒体》、《补妆、哈欠不可怕,可怕的是假直播》(后几篇都发于网络,但因刺痛某些人神经而常常被删)等等。但看来,我们的某些“主流”媒体,某些主事者,其“思想认识”至今仍未能有大的长进。
(下面一段文字引自笔者此前的一篇文章)新闻报道的主要目的到底是尽可能客观、公正、全面、深入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本身,还是为着一己特定目的随意取舍?新闻媒体的第一要务到底应该是充分保障民众知情权、维护社会公信力还是体现某一团体某一部门的宣传需要?这在世界其他国家地区已是常识性的问题(当然,其他国家媒体也并不一定都做得十全十美,但并不说明这一新闻原则错了),至今仍远未在我们的“喉舌”与“头脑”那里达成共识!长期以来,为了一己“需要”而“宣传”,一直是我们某些“主流”媒体最大的“潜规则”。为迎合某些需要宣扬某些“成就”,为向有关权力者献宠邀功,也为了编记们自己眼下能名利双收,某些媒体编记们及主事官员们可以不要基本的新闻原则新闻伦理,随心所欲编写、“创造”自己所需要的“新闻”。其中,不讲全部真相只取相对的片段的材料,舍弃或故意隐瞒其他关键信息而“为我所用”以达到某个宣传目的,一旦全部真相得以显示后又让人一下子抓不到造假把柄的做法,可说是我们某些媒体及其记者乃至某些宣传家、理论家、传记作家、历史学家的拿手好戏。其作派比那次CNN篡改图片之举绝对“高明”百倍,根本不顾及自己所应担当的社会道义,根本不顾及这样做的恶劣影响以及必将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虽然也有《法人》杂志朱文娜这样的弱肩担道义的好记者,虽然也有曾经的、至今仍在苦苦坚守的《中青报》、《南都》、《南周》、《南风窗》等媒体,但根本挽回不了整体形象的糟糕,以致2007年竟然在网上流传开了一句流行语:“做人不能太CCTV。”新闻宣传一个基本的规律是:99句真话+1句假话=100句假话。何况我们某些媒体虽号称“主流”,但日常100句话里假话绝不止一句!
不要提历史上诸如明明饿死了几千万却还在吹嘘“亩产十万斤”“人民公社好”、明明全国陷入动荡却还在歌颂“形势一片大好”“不是小好,而是大好”之类的历史糗事了,就说如今:你看,连全球瞩目的远在地球那一边与我们“八竿子打不着”的奥巴马就职演说也刻意删改,谁知道你们面对与自己利益相关的新闻事件又会如何“增删”?连宣称“直播”的节目其实也并不同步,谁知道你们平时又会做什么手脚,做多少手脚?连广泛关注的那个袭警案都不敢(或曰不能)深入报道,连湖南、沈阳等地的公民要求公开政府政务信息包括吃喝的公款帐目被无理拒绝至今,也没有任何媒体有后续报导,如果无人关注,即使再人命关天、再关乎国计民生,你们还有多少勇气敢首先揭开?连关乎千万无辜婴儿生命健康的毒奶粉都不敢及时揭开,都有人要极力压着不许报,对于“个别”群众的疾苦,你们还会及时关心吗?你们平时又压了多少?连发生了大量矿工死难事故的封口费都敢拿,更有人敢收了以后压着不许报,谁知道你们在一般新闻事件中又会拿多少?平时又暗中拿多少?……
如此不堪情境之下,普通民众除了不满与怀疑(你能怪他们怎么不信任你吗),除了自己寻找信息来源,除了相信流传的“谣言”,而另一些关注者除了想方设法另辟网络与境外“蹊径”之外,还能有什么办法?
正是长期以来对新闻理念、新闻原则的亵渎,正是长期以来“温水慢煮”的处境,使得我们的某些“主流”媒体虽然也能取得“一时之功”,但长远来看却在国内外民众心目中尽失公信力,也在与国外同行的竞争中丧失了竞争力!更使得他们在国内外民众以及境外同行中树立不起应有的“话语权”、“引导力”。
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不从根本上转变思想,以从根本上树立“主流”媒体的公信力,面对越来越先进的信息技术,面对网络大潮,面对越来越“精明”的国内外民众,我们的某些“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引导力”、“主动权”越来越式微是必然的。你就是作再多的动员讲话、鼓再多的气、表更多的“牢牢把握”之态、设再多的“网评员”、筑再多的“防线”、唱再多的“国外比较乱套”“风景这边独好”之高调、再怎么铺天盖地,都没有用!——别人就不相信,那是最无可奈何之事。而要从根本上树立媒体公信力,世人公认的新闻基本规律、基本原则你却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不然,那就无异于缘木求鱼、舍本逐末,那就只能继续眼睁睁看着“无可奈何花落去”!——可叹的是,我们很多人至今仍然迷恋于自己既有的“笔杆子”, 迷信于既有的话语垄断权或囿于既得利益,而不能自拔!
最后想声明的是,无论是出于中国人本有的民族情感,还是作为纳税人对享受了公共财政扶持的媒体的应有关注与热切期望,我都是衷心希望我们的媒体能自强自信、傲立世界的。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希望我们的“主流”媒体及其主事者能认真反思、吸取教训,希望我们的媒体都能真正壮起来、挺出去,以成为真正的主流——不仅是国内主流、也是全世界民众与同行眼里的主流(当今我们某些媒体在国外民众及同行眼里是什么形象,想必大家心里有数),也希望有关主事者能理解我的一片苦心,放过这篇文章。
(转载本文请注明“中国选举与治理网”首发)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09-1-30       本站发布时间:2009-1-30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42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