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跃进----山东农村改革30年回顾与前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55:46

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跃进----山东农村改革30年回顾与前瞻

秦庆武

     摘要:山东农村改革经历了30的历程,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重要经验。但下一步改革面临着许多矛盾和困难。要加快推进山东农村的第二步改革,必须在发展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发育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方面取得突破。同时,必须坚持农村改革的市场取向,推进农村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政府要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关键词:农村改革  总体小康  市场体制   规模经营 

 

  中国的改革发端于农村,山东的改革同样是从农村起步。改革前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体制,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束缚了农民的手脚,剥夺了农民在自己土地上生产和分配的权力,农民长期吃不饱肚子,必然产生对这一体制进行变革的要求。山东的农村改革,起步并不比安徽、四川晚,家庭承包制的推行,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山东农民在改革中探索了走向小康之路,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跃迁。

  一、农村改革的历程与阶段划分

  从我国和我省农村改革的历程来看,大体上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4年,是农村改革的突破阶段。

  中国农村改革发轫于农业改革。它首先从改变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入手,在推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等责任制形式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这是农村改革初期的核心内容。山东的农村改革从1979年开始起步,到1983年底,基本上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从1983年开始,我省与全国一样,对“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体制进行了彻底改革,实行政社分开,撤社建乡,到1984年为止,全省2109个人民公社全部改建为乡镇,从而宣告了人民公社的彻底解体。标志着农村微观经济基础得到了重新再造。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村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解放,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快速发展。可以说,这是山东农业的黄金增长时期。到1984年,全省粮、棉、油总产量分别比1978年增长了32.9%、10.2倍和89.8%。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310.11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2倍多。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超长规增长,不仅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了几千万人的温饱问题,而且以后的农村改革与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二阶段:1985--1991年,是农村改革逐步迈向市场化的阶段。

  随着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全面确立,农村第二步改革进入了全面探索市场化改革的阶段,改革重心放在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培育农产品市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促进非农企业发展等重要方面。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上,国家一方面积极鼓励发展多种经营,优化种植业结构,促进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另一方面鼓励农民从事工商业等非农产业活动和发展乡镇企业。这些措施不仅促进了乡镇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异军突起,而且促进了农村经济从传统的农业单一结构转向多部门的综合发展。到1990年底,山东全省乡镇企业已达144万个,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成为山东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和重要增长点。乡镇企业的崛起,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加快了我省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通过这一时期的改革,市场机制开始引入到农业和农村经济之中,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向市场经济过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阶段:1992--2002年,是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阶段。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讲话和同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推动了中国新一轮的经济高速增长。在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之后,农村改革进入了一个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通过这个阶段的改革,农产品市场体系初步建立,市场机制全面取代了计划手段,在调节农产品供求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这一时期,我省农村改革的突出特点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逐步显现。为缓解这一矛盾,依托第二阶段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我省于1993年率先提出了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思路,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和外向化,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效益,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全省进一步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初步形成了国家宏观调控下,以市场调节为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流通新体制,市场机制在调节农产品供求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

  第四阶段:2002年以来,是实施农村综合改革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阶段。

   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以后,农村改革越来越关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改革的重点主要针对新阶段的农村综合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重大问题。把农业和农村发展放在国民经济通盘格局下,考虑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与农业和农村外部环境变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实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建立农业和农村经济长效发展机制,从总体上解决“三农”问题。着力于城乡统筹和农村全面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是这个阶段农村改革的突出特征。

  这一阶段山东农村改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方略,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着力强化农村“路水电气医学”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更加重视农村民生问题,全面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2006年全省取消了农业税和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不仅使“均田免赋”这一中国农民千百年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而且使农村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农村内部长期积累的多种矛盾得到有效化解。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初步建立了农村公共服务的有效机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从2004年开始我省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意味着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最后一个堡垒被攻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社会保障水平有了明显改善,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纵观30年来农村改革的伟大历程,我们可以看出,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山东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发生了根本改变,从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机制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手段和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更多地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轨道;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阶段和目标发生了重大改变,农业和农村发展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山东农村发展的首要目标。

     二、山东农村改革的成就与基本经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山东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跃,成就辉煌。改革在农村起步,激发了广大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全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告别了农产品全面短缺的时代,主要农产品产量跃居全国前列。2007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4148.8万吨,油料总产328.6万吨,棉花总产100.1万吨,均居全国第二位,分别比1978年增长81.3%、2.4倍和5.5倍;蔬菜、园林水果、肉类、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8342.3万吨、1333.9万吨、618.7万吨、713.4万吨,均居全国第一位,分别比1978年增长10.7倍、7.8倍、9.2倍、8.6倍;奶类总产242.2万吨,位居全国第四位;木材产量达到175.9万立方米,比1978年增长82%。在主要农产品总量问题基本解决的同时,农业生产向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加速转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与此同时,我省还加快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全省村村通自来水、有线电视、因特网分别达到82.1%、80%和60%。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村总体上进入小康阶段。2007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85元,人均生活总支出3622元,人均住房面积31.7平方米,分别是1978年的43.5倍、38.7倍和3.2倍。山东农村可以说基本上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跃迁。

  30年来,山东农村改革与发展概括来讲可以说有八大创造。一是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使农民成为独立生产和经营的主体,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被称为中国农业的第一个飞跃。二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打破了过去农民只能从事农业劳动的桎梏,使农村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走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道路。三是大批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冲破了城乡二元结构的樊篱,部分农民完成了职业角色的转换,为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做出了突出贡献。四是创造了农业产业化的现代农业经营方式,拉长了农业的产业链条,实现了农工商一体化经营,提高了农业的附加值,解决了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难题。五是培育了各类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各类农民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组织不断涌现,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水平,发育了新的市场微观主体。六是探索了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的路子,部分地区通过对土地使用权的转让、转包等形式,促进了土地的相对集中的适度规模经营,形成了一些农业大户和现代农业企业,为农业的第二个飞跃探索了路子。七是逐步走上农业国际化道路,在加入WTO的背景下,山东农业从封闭走向开放,大力引进农业外资,发展出口加工企业,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了农业的科技水平、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八是实行了村民自治,大力开展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使农民直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开创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先河。可以说,农村改革的过程,也是农民从各种束缚中不断解放出来的过程,是中国农业和农村一步步走向小康和现代化的过程。

  山东的农村改革,在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并取得了突出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主要是:

  1、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做好“三农”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山东省委省政府深刻认识到“三农”问题是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三农”问题解决不好,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在安排各项工作中,真正把“三农”工作排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强化了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提高了解决“三农”问题的能力。

  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把农村发展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党的十六大以来,山东省委省政府深刻认识到农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深刻认识到城乡二元结构的强化对全面小康和现代化进程的不利影响,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在积极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同时,下大力气搞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实行了扶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

  3、坚持改革的市场取向,努力消除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机制和体制方面的障碍。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始终坚持农村改革的市场取向,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近些年来,积极稳妥地开展了农村税费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乡镇机构改革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强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山东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涌现,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这是对农村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新探索,也是对统分结合的新型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新探索。

  4、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和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力作为农村工作的立足点。农民是我国人数最多的一个阶层,执政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首先应该代表农民的利益。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作为制定各项政策的出发点,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建设平安山东、和谐山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5、坚持抓县域经济发展,把县域经济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三农”问题突出表现在县以下的农村。县域经济发展了,就能更直接地带动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减轻农民负担,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城乡一体化。1980年代以来,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发展县域经济,2003年确定了30个强县和30个弱县,对其给予各项优惠政策和扶持,有力推进了县域的发展,使山东经济强县的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全省“三农”问题的解决探索了新路。

  三、山东农村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

  山东是一个农业大省。同时更是一个农民大省。三农问题仍然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从长远规划看,山东农村改革与发展中面临着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困难。

  1、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受人口、资源、环境的约束愈来愈明显,我省面临着人口增加、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的压力。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我省的土地面积将进一步减少,人口进一步增加,人均土地、淡水等资源呈下降趋势,工业和城市废弃物的污染有增加趋势。工业化过程将导致各类资源更大规模的向非农产业流动,农业作为传统产业受资源流失等影响,其脆弱的地位仍将存在较长时间。因此,控制人口,保护耕地,治理污染,节约利用各类资源仍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逐步形成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将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2、农业基础薄弱,欠账较多,我省面临着农产品供给的压力。

  从总体上看,目前我省农业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薄弱。高产稳产田只占到耕地面积的50%,仍有6000 万亩中低产田需要改造,许多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整体效益不高。南水北调、胶东调水、治淮东调南下等六大水利工程需要投资几百个亿,资金缺口压力很大,马颊河、徒骇河、漳卫河等亟待治理,200多条泻洪河道需要治理,3000多座病险水库需要除险加固。这些工程上不去,干不完,一遇超强降雨、超强风暴潮极易出险。在农产品需求不断增加的条件下,农业基础设施搞不好,将为我省保障农产品供给留下隐患。

  3、农村发展滞后,政府面临着向农村提供与城市平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压力。

  我省虽然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又是沿海经济大省,经济总量位于全国前列,但是,由于人口压力大,人均经济指标仅在全国处于中游水平。特别是我省的地方财政收入较低,中央转移支付少。县乡两级财政大部分地区都十分困难,属于“吃饭财政”,根本无力向广大农村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我省农村面貌落后,欠账很多,要向农村提供与城市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如乡村道路、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文化等发展的条件,基层政府的压力特别大。要完成从剥夺农业向支持保护农业,加快发展农村的转变,我省还面临着异常艰巨的任务。

  4、农民增收难、就业难,我省面临着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的压力。

  要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使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幅度,而要做到这一点,则是十分困难的。鉴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农民单纯依靠农业来增加收入,前景十分有限,因此,应寄希望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进入城镇的农村人口能获得比农业人口更多的收入和社会保障,另一方面留在农村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口能占有更多的资源,从而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但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又面临着城市就业岗位短缺,吸纳劳动力有限;农民进城门坎高,进得来、留不住;农民文化素质低、技能差等困难。如果没有得力的政策如措施,不仅城乡一体化难以实现,甚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会进一步扩大。

  四、以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为重点,推进农村第二步改革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将继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成为中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明了下一步我国农村改革的方向。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村制度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实施这一改革和战略措施的时机已经成熟。但是也要注意扎实稳妥,不能操之过急。要着力解决好深化改革和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求,进一步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加快形成我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1、积极推进农村第二步改革,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第一步农村改革,实质上是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利的回归。这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但是它仅仅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并不能解决农民致富的问题。家庭承包制的结果,造成了土地的细碎化,使小农的生产方式回归农村。在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下,人均一亩多地的经营规模,不仅使农民难以靠土地致富,农业现代化难以实现,而且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众多小农还面临着破产的命运。实践证明,第一步农村改革所产生的能量已基本上释放完毕,我国农村的发展和农业的现代化需要加快推进农村的第二步改革。

  农村第二步改革,从土地制度来看,重点是农民财产权利的回归。要落实物权法规定的农民拥有对农村土地的“用益物权”。要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让农民获得土地资本增值的权力,必须真正使土地变成农民的财产。在把土地财产权力还给农民的同时,必须建立健全全社会的生活保障制度。以避免部分农民将土地卖掉后生活无着。必须根本改革现行土地制度,着力推行土地的市场化。应该改变目前集体土地基本上只能用于农耕,农地变成建设用地,先要经过政府征用,从集体土地变为国有土地的运作机制。赋予和保证两种所有制的土地享有参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等机会和权利,做到“同地、同权、同价”,避免和防止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集体和农民丧失土地所有权。从农民组织来看,第二步改革要做“合作”的文章,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使农民有组织地进入市场。

  农村第二步改革,从总体上看,是一个从“分”到“合”的过程。土地的规模经营,与分散经营相比较来说是“合”。但可以在不改变农民家庭经营的基础上,通过农业产业化的引导,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也可以通过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鼓励土地依法合理流转、培育大户经营等方式推动土地规模经营。

  要在进一步让土地权利回归农民的基础上,在农业专业化、产业化的引导下,推进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2008年中央1号文件已经提出了这个命题,下一步是我们探索如何做好这篇文章的问题。现在提出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其前提条件是在稳定土地家庭承包权利的基础上进行,而决不是剥夺农民的土地权利。所谓规模经营,是适应农业专业化分工和产业化发展的要求,进行土地的规模化布局和专业化生产。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农村人口逐步转移,通过土地规范化的流转,这一设想可以逐步实现。

  以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突破口,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是我国农村第二步改革的方向,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是世界各国发展农业的成功经验。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有利于增强农产品拓展市场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有利于解决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一句话,就是能够有效地改造农村经济运行的机制,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我国人多地少,即使将现在的农民转移出80%,也形不成经营规模,难以与国外大农场竞争。但如果以“公司+农民合作组织+农户”的形式进行产业化生产,按一个品种、标准、品牌进行生产经营,就能形成较大规模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

  2、以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一是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山东农村税费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民的负担大大减轻,但配套改革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不抓紧研究解决,难以避免农民负担反弹。下一步一是要搞好乡镇机构改革,认真研究确定乡镇基层政府的职能、任务,合理设置乡镇机构,妥善安排分流人员。二是推进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理顺县乡财政体制,研究解决乡村债务问题,确保乡镇政权正常运转。三是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优化学校布局,精简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保证农村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二是积极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对于解决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使农民能够分享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成果,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应进行土地股份制改革试点,让农民分享土地“农转非”所产生的巨大收益。要积极推进农村各类生产要素,特别是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市场化进程。

  三是继续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要坚持粮食购销市场化、经营主体多元化。要正确引导市场粮价走势,保持粮价合理水平,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的重点要放在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上。要改造提升市场档次,完善信息发布、质量检测等多种服务功能,建设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大型批发市场,培育一批农产品期货市场。要培育各类农村市场营销主体,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健全农村市场体系。

  四是加快推进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发展农业和农村社会事业。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要针对农村的特点,着力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清晰的农村金融体制。要赋予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以金融合作的权力。要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增强其支农服务能力。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统筹安排政府与农资金。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引导,企业、社会、外资广泛参与的机制,吸引社会各个方面投资发展农业和农村社会事业,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盘活现有集体资产。鼓励和吸引外资进入农业,参与农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加工和流通。

  3、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农业是弱质产业,对农业进行支持和保护是政府的重要责任。当代工业化国家一般都给农业以高度支持和保护,如美国对每公顷土地直接补贴100-150美元,欧盟为300-350美元。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一般都占财政支出的10%以上。目前山东人均GDP已达到4000美元(按现价计算),指导思想和基本政策应该有一个根本的转变,就是从提取农业剩余转向保护支持农业,从减轻农民负担到取消农民负担,从根本上解决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一是建立直接补贴农民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我们现行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是一种间接支持制度。这种间接支持难以真正惠及农民,也不符合WTO精神的要求。下一步山东要建立规范的、农民能够直接受益的、符合WTO贸易协定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可以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土地休耕、基础设施建设、粮食安全储备、农作物保险、贫民救济、环境保护、农产品加工、种苗工程等方面的直接补贴制度,让农民直接增收。

  二是改革县乡财政体制,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当前县乡财政困难问题十分突出,许多地方县乡两级公务员和教师工资无法正常增资和按时发放。不仅使许多农村基层政权无法正常运转,而且财政缺口部分最终会转嫁到农民头上,导致农民负担加重。下一步要在国民收入分配方面进行一系列政策调整,把农村的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基层政权运转的费用由各级政府财政承担起来,从根本上把农民的负担减下来。

  三是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按照农村人均收入的一定比例科学合理地制定低保标准,加快试点、科学论证,分类指导。要尽快制定出台《山东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采取各级财政增加列支、多渠道筹集资金等措施,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实现农村低保全员覆盖,做到应保尽保。

  4、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一是按照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要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抓好田间整治、水毁修复、节水灌溉等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和盐碱荒地及工矿塌陷地的综合开发整治,实现工业和城市占地与新垦地的动态平衡。要加强以植树造林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建设绿色山东。

  二是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努力改变乡村面貌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在全面完成农村公路改造,实现行政村村村通柏油路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好农村面上饮水困难问题。抓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在实现村村通电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设施,改进服务,加强管理,理顺电价。做到城乡同网同价,并力争让农民享受用电补贴。要把“新乡村建设工程”列入规划,在全省农村开展“合村并镇”试点,对全省村镇改造进行统一规划,使农村建设出现新面貌。

  三是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变义务教育主要由农民负担的现状。义务教育是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各级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新开征的教育附加费要保证主要用在农村义务教育上。要积极探索省、市、县、乡按比例负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保障机制。近期要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的危房改造,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要在巩固提高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创造条件向十二年制义务教育过渡。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

  四是加快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系建设,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要多渠道筹集资金,提高新农合资金筹资水平和农民看病补偿比例。完善新型合作医疗体制,使农民真正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同时,要按照省政府提出的农村卫生建设规划目标,重点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技术人才培养。建立农村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传染病防治体系,提高中心乡镇卫生院水平,真正解决好农民看病难的问题。积极探索对农村贫困家庭实行医疗救助制度的有效办法。    

  

         (作者:秦庆武,山东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