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暴促使农民工返乡 就业瓶颈或铺就创业大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43:28
金融风暴促使农民工返乡 就业瓶颈或铺就创业大道
 
金融风暴VS农民工  加入时间:2008-11-27 9:34:23  东方网  点击:472

    东方网记者崔笑愚11月19日报道:曾几何时,“全球金融危机”一词渐渐成为中国大众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而这场风暴的中心无疑是受次贷拖累的美国以及与美国经济唇齿相依的欧洲。因此,在国内,频现于报端、网际的词汇似乎更多地将中国经济与“风雨飘摇”、“血雨腥风”等形容词隔离开来,仿佛让人觉得中国还置身于一个相对安全的岛屿,任凭岛外狂风暴雨,这里的天空只是稍许有些阴沉,时而刮几阵微风,下几滴细雨……然而,现实终归是现实,这就好比在事态显示出其发展趋势的刹那,人们总是毫无顾忌地用其惯性思维来追求财富效应的最大化一样,接下来,瞬间降临的结果必将毫不留情地让贪婪的大多数人叫苦连连。不久,在物价涨、股票跌、楼市“摇摇欲坠”之时,资产成倍缩水的人们才恍然大悟:“风暴已来临,后果很严重。”
  
  实际上,真正难熬的时光或许还未到来,亦如恐怖片中真正吓人的地方往往在前一个恐怖镜头发生之后,观众刚想长舒一口气之时突然迸发一样。在我们为金融风暴渐行渐远而欢呼之时,处于中国社会职业链条最底端人群的命运似乎正悄悄地发生着改变,作为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群,他们的未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轨迹。
  
  无工可做、收入下降金融危机“辞退”农民工
  
  “半年了,有的企业订单越来越少,一天只有半天的活儿了,工资也从以前的2000多跌去了一大半,现如今一个月连1000块钱也保证不了了,南方物价又这么高,每个月除去日常花费,根本剩不下几个钱,干不下去了。”11月15日,在河南省郑州火车站候车大厅等候转车的老刘告诉记者,他刚刚从温州过来,准备在郑州转车返回鹤壁老家。此前,老刘在温州一家生产衬衫的工厂里打工,生产出来的衬衫主要出口到国外。虽然老刘已经在这家厂子工作了3年,但他还是不得不离开,此次与老刘一起回老家的,还有5位老乡。
  
  老刘和他的老乡仅仅是当前中国农民工“提前返乡大军”的一个缩影。据郑州铁路工作人员介绍,尽管没有出现大规模农民工流,但农民工提前返乡现象已成事实,这比往年提早了两个月左右。从今年10月中旬开始,每天都能看到带着被褥等行李的农民工从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聚集到此,转车回他们的老家。
  
  实际上,不仅是河南,四川、江西、安徽等农民工输出大省近日均出现了农民工提前返乡现象,而造成这一现象的罪魁祸首正是当前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加之此前人民币对美元的持续升值,沿海城市出口导向型加工企业出口严重萎缩,导致有的企业倒闭、停产、半停产。相关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全国就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而这些企业,恰恰是广大农民工们的最大雇主。因此,农民工成了第一批被金融危机“辞退”的人群。
  
  返乡只为“缓兵”回家不代表失业
  
  事实上,对许多农民工来说,返乡只是“缓兵之计”。在我国许多农村地区,农民工外出打工是家庭重要经济支柱之一。单就河南来说,有资料显示,在豫东、豫北的农业大县,农民工转移的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60%以上。由此可见,失业后所失去的那部分收入必将促使农民工们想方设法寻求再就业途径。
  
  对此,从温州返乡的农民工老刘表示:“可能过年之后会和一些老乡去北京、天津等北方城市打工,因为听说那边的情况还不错。”然而,另一些农民工却想结束四处打工生涯。“在外面打工十来年了,再找新工作岁数有点不适合了,准备回家搞养殖去。”老刘的同乡老王与记者谈起他的经历。1997年,老王就从河南鹤壁南下广东,十几年来,打工的足迹遍及珠三角各大城市。全球金融危机降临之前,他的工资保持在2000元至4000元之间,但眼下,他所在的工厂倒闭了,同类的工厂也不景气,因此,有了一些积蓄的他打起了回乡自主创业的念头。
  
  其实,针对近期的农民工返乡现象,各农民工输出大省纷纷出台政策,想方设法帮助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在河南,政府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农民工回乡创业不仅贷款可享受政府贴息,还能与外地客商享受同等优惠待遇,享受税费减免等政策;在重庆,有关部门正全面统计和分析因企业经营困难返乡农民工的人数、年龄、文化结构和产业分布。重庆市政府更是提出打造返乡农民工就业之都的宏图,将对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给予创业用地、金融信贷、税收、就业再就业四大优惠政策;在安徽,省政府与需要援助的农民工签订服务协议,包括落实就业岗位和落实相应补贴政策等服务承诺。同时,还将为每一位援助对象免费提供一次职业指导和3个就业信息。
  
  与此同时,国家在铁路、轨道交通等领域投入巨资,解决经济与就业问题。在大规模基础建设中,可以更具体地明确农民工就业指标,给予吸纳90%以上农民工的民营中小企业,提供包括税收在内的多种优惠扶持,也可以考虑以降低个人所得税与增值税转型的办法拉动内需,使农民工不至于成为土地与工厂之间的无巢候鸟。这些措施或许可以成为针对目前农民工失业冲击波的治本之策。
  
  
就业瓶颈铺就创业大道“富翁农村造”时代或将来临
  
  来自国际劳工组织的一项预测称,到2009年年底,全球失业总人口规模将再新添2000万,至2.1亿人新高。与金融危机导致华尔街金融精英相继失业不同的是,在中国,金融危机导致的失业或许是自下而上的,由处于职业链底端的农民工开始向上延伸。
  
  在出口、房地产等支柱产业均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一旦那些出口导向型私企老板发觉自己的工厂处于倒闭的边缘;一旦处于社会中间层,有着大城市阅历和一些闲散资金的白领失去工作并发现外面同等职位一职难求;一旦每年成千上万的大学毕业生迈出校门后发觉即使降低要求也很难找到一份能够养活自己的工作,这时,他们或主动或被动,或为了赚钱或为了生存,必将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向中国地域最广阔、竞争程度相对较弱、发展空间相对宽广的农村地区。
  
  但是,事物的发展往往走向另一个方向:失业变成了创业。他们不会去种田,而是利用自已的资金、人脉、知识去投资、开发、创造。比如种植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比如引入品牌经营战略发展养猪、养鸡等传统养殖业;比如承包山林、池塘,用更为科学的方法从事与农业有关的产业经营;比如从事农产品加工业等小规模的“自给自足”的“新农村产业”等。在这些人的带动下,周边地区的农民会效仿和跟随,中国的农业产业化很有可能就这样逐渐兴起。伴随着国家对农业的日益重视,一系列惠农政策的陆续出台,那些“小打小闹”的农村产业作坊,也许会像当初温州人的创业小作坊一样被逐步放大,一批新兴的农业富翁可能就此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