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反腐高涨让问题官员隐藏更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2:23:56
网络反腐高涨让问题官员隐藏更深来源:中国新闻网┊2813字节┊阅读:180次┊2009-01-05  《澳门日报》5日发表社论说,网络舆论汹涌,昭示着民众对官员的监督和反腐的高涨热情。然而一些官员开始遮掩和隐藏自己,用更严实的面具来躲避民众监督,而不是正视民众监督。

  社论摘录如下:

  因发表“严查低于成本价卖房行为”言论而在网络上成名的南京江宁区房产局长周久耕,由于“抽天价烟”、“戴名表”而遭到网民和媒体的质疑。江宁区日前免去其局长职务;此前,交通部海事高官林嘉祥因酒后失态搂抱女童被网评罢官。网络监督已为内地舆论和网民广为热议。

  在内地,民主政治、民主监督、反腐败的最大难点在于官员行使权力不透明,不阳光化操作,而权力又得不到制约。互联网的出现使网络成为反腐败的重要阵地,也成为发现腐败线索的管道之一,以及听取民意、汲取民智的有效途径:豪华楼堂馆所被网络曝光;被隐瞒的安全事故真相被网络揭露;隐藏甚深的腐败官员在网络上露出马脚。

  网络监督已在现实社会展现其威力:“华南虎虎照门”事件,正因为网络紧盯不放,最终拉下一批官员;被称为“最牛县委书记”的辽宁省西丰原县委书记张志国,因为进京拘传记者一事,迫于“网络打虎”压力而引咎辞职,甚至连复出也被网络曝光,只好再次下马;而由于旅行社意外遗失的“考察清单”,被网民晒到网上,让浙江温州和江西新余违规出国考察的官员东窗事发。网络的出现,令一些官员感到害怕、畏惧,为所欲为有所顾忌,胡作非为有所收敛。

  面对网络,贪官惧怕,百姓欣喜,问题官员越来越难藏身。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政务公开的推进和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网络正日益成为社会公众反映民情民意、参与公共事务、对公权力实施监督的重要管道。特别是中央高层领导、各省市主要官员纷纷上网与网民直接对话,一些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后,网络监督也日益蓬勃发展。但对于许多政府官员来说,网络仍是新生事物,如何以科学的态度来回应网络监督,更是必须面对的新问题。

  应当看到,网络为社会公众监督公权力的运作提供了相对自由和宽松的空间,但也有其局限性:首先是网民的个体素质参差不齐,对事物的判断和分析受到个人认知水平的局限;其次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对事件的来龙去脉和真实情况未必很清楚,并可能因得到的信息不真实、不全面而做出片面的判断;此外,网民在现实生活中处于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职业,其阐述的观点难免受到视野、情绪、利益、感情等因素的影响,未必都能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这些都需要以科学、理性的态度来正确面对。

  作为公权力机关,该如何对待网络监督?当今社会,对网络发出的声音置若罔闻,肯定是行不通的;视网络监督为洪水猛兽,拼命排斥、打压,更是要不得。周久耕事件再次印证了丑闻是捂不得的。对涉及官员负面评价的公众事件,地方党委和政府不能一味捂着盖着,力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应立即予以重视,主动应对,高调表态,尊重民意,澄清真相。这样才可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并将舆情朝积极的方向引导。

  网络舆论汹涌,昭示着民众对官员的监督和反腐的高涨热情。然而人们却看到,一些官员开始小心翼翼地遮掩和隐藏自己,装穷、低调、小气、低声,用更严实的面具来躲避包括网民在内的民众监督,而不是正视民众监督。因此,公权力机关对待网络监督的正确态度应是既开明包容、广开言路,又时时保持清醒冷静,在认真核查的基础上,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平等、坦诚的态度进行良性互动,这不仅对提升政府公信力大有裨益,同时也是网络监督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