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县城新址新发现:神秘古桥历震不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1:55:25
【http://www.newssc.org 】  【 2009-01-03 06:33 】 【来源: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
记者近期获悉,为给北川县城新址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提供依据,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绵阳市文物局和北川羌族自治县博物馆专业人员组成联合考古调查队,进入北川县城新址区域开展先期考古调查。在2008年12月29日至30日先期考古调查中,联合考古调查队在此区域内发现了多处重要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一座历经地震,依然完好无损的清代石桥引起考古队重视。

调查 支持新北川重建考古队文化寻根
“此次调查,主要是为了支持和配合北川新县城早日开工。”据绵阳市文物局文博科科长钟治介绍,根据《文物保护法》相关规定,联合考古调查队主动进入北川县城新址区域开展先期考古调查。
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周科华介绍,在连续两天对区域内多处进行试探后,联合考古调查队在周边山体和沿河地区发现了两处汉晋崖墓和一处宋代砖室墓,为支持灾后新北川重建,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绵阳市文物局决定自筹资金,择日对两处墓葬进行考古发掘。
由于北川县城新址区域属于安昌江冲积平原,在较厚的淤积层中暂时没有新发现,加上安县地方志中没有北川县城新址区域的文字记载,针对淤积情况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决定,在北川县城新址区域建设开工过程中将随机开展地下发掘,并寻找北川新县城选址地的历史文化脉络。
现场 汶川地震之后 这石桥几未受损
调查中,联合考古队发现两处极具价值的清代建筑,其中一处是位于黄土镇顺义村的皇恩寺,另外一处则是位于顺义村和温泉村交界处的一座无名石桥。据绵阳市文物局文博科科长钟治介绍,两处清代古建筑已引起了北川羌族自治县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正在收集详尽资料,并准备申报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其中无名石桥建筑设计巧妙、结构合理且工艺精湛,是省内罕见的一处古代桥梁建筑,在经历了汶川地震后仍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依然横跨在顺义河上。“全长13米,桥下部采用两根八字形立柱支撑,石柱桥墩上部条石两端分别雕刻有龙头和龙尾,游龙逆水而卧。”据考古专家介绍,位于顺义村和温泉村交界处的这座无名石桥,由于该桥横跨顺义河,所以附近老百姓称其为大桥。该专家认为从建筑风格上分析,这座桥的修建时间可能在清代中期。而顺义村皇恩寺虽曾遭破坏,导致多数建筑被毁,但主体结构没有变化,价值也非比寻常。
在已公布的“北川羌族自治县新县城灾后重建总体规划方案”中,该处建筑已经被列入规划保护范围。
纵深 地处古蜀文化走廊 北川新址文化厚重
“根据目前掌握的考古数据分析,这一区域很可能是汉唐时期一条重要文化走廊途经地!”虽然对北川县城新址区域地下文物勘探没有明确的进展,但绵阳市文物局考古队队长宋建民却认为,北川县城新址区域历史文化十分厚重。
宋建民表示,在2008年12月初,省市考古专家对涪江流域进行考古调查时,就在江油方水河流域发现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其分布的密集程度比涪江流域更丰富。而在此前的考古发掘中文物工作者发现,作为古蜀文化一条最重要的通道阴平道,在进入四川地区后顺涪江西岸经江油方水中转,过安县花荄,顺着黄土镇、安昌镇走向成都,形成一条重要的古蜀文化走廊,而北川县城新址区域恰好就处于走廊上,这也让北川县城新址区域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
天府早报记者 吴佳惠 摄影 刘筱庆
编辑: 陈浩
[发表评论]
[进入论坛]
[打印本页]
相关报道
·北川新城用地9.02平方公里 人口8.5万
·做客央视 北川"车坚强"硬没认出航天员
·胡锦涛给北川中学生回信:用知识成就理想
·对话北川县委书记:最大挑战是再建一个新北川
·北川政法委书记回应地震时求救报官衔
·69栋碉楼又起炊烟 北川第一羌寨重现
·北川首批69户灾区群众喜迁新居
·北川吉娜羌寨 羌族人的“香格里拉”
·北川青川新城选址揭秘
·一廊一环一轴一心 打造美丽新北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