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逻辑辩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01:07

20楼

回复 Andy   /   2008-7-24 12:52:00

尊敬的罗教授,非常感谢您提供了这个可以与您学习的机会,我今年有参加IACMR的广州年会并聆听了您研究设计的演讲,收获很多。对于理论与逻辑的差异一直是我的困惑,如您所言「建立理论来解释现象」,我可以把此话解读成「建立一套逻辑的论述来解释现象」吗?

 

28楼

回复 罗胜强   /   2008-7-24 14:44:00

Jody, 选择论文题目就像选研究题目一样,没有特定的步骤的。我一般会提两个思考的方向。1. 从文献。当你多看一个领域的东西后,你自然会看出来这个领域有什么问题是没有被解决的。只是论文要解决的是大一点、更基本一点的问题而已。2. 从实战。多跟经理们谈他们的观察,他们遇到的问题等。很多重大的管理概念个理论都是经理们告诉我们的(当然他们只会描述现象,不会把问题抽象到理论的层次)。至于论文要多广,这是一个比较主观的问题,所以才要你的指导教授来决定。一般来讲,如果你的论文可以写2到3篇文章的话,就差不多了。自然,如果你解决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而你提出的答案也是非常独特的,可能一篇文章都可以。 Kenny

 

31楼

回复 罗胜强   /   2008-7-24 14:55:00

Andy, 「建立一套逻辑的论述来解释现象」可能不一定是理论。比如说,我说员工表现好,是因为他们有才能,又有积极性,激励性有高。所以,我用这三个变量(构念)来预测工作表现,你会叫这样一个解释做理论吗?至于要完整到什么地步才可以叫做一个理论,这个问题太大的,你可以先到图书馆找一下,有机会我试试讲吧,不过要等一下。 Kenny

 

35楼

回复 罗胜强   /   2008-7-24 23:50:00

Caroline  

2. ?「建立理论来解释现象,此现象是否是指构念与构念间的关系? ?」唉!人老了,自然会走漏眼,更何况时间紧逼,今天下午是匆匆的回了几笔,所以漏了,不要见怪。我的答案是「yes ?and ?no」。在管理的领域里,所谓现象,大部分讲的都是构念与构念间的关系。但是,你也可以建构一个理论来研究一个现象。比如,upper ?echelon ?theory ?就是解释到底在企业里上下属的工资到底应该拉开远一点(上司比下属高很多),还是靠近一点。这里没有构念与构念间的关系的问题存在。

3. ?所谓「建立理论」来解释现象,我们应如何判断用何种理论来解释我们有兴趣的现象呢?你讲的是“用何种理论来解释现象”,这个叫做「验证理论」(theory ?testing),不是「建构理论」(theory ?building)。顾名思义,「建立理论」是要「建构」一个新的理论来解释现象。如果你是要验证理论的话,就是要借用人家已经发展了的理论到你要解决的问题的领域来。比如,你可能觉得公平理论(equity ?theory)可以用来解决企业里上下属的工资到底应该大还是小的问题,那就可以验证一下到底这个理论是否可以用到这个领域来。如果你问我怎么知道是公平理论而不是其他理论的话,我就不知道怎样回答了。你怎样知道过海要用船,而不是用车呢?大概是经验吧。

4. ?最后,「推翻理论」是指假设不被支持吗?是的。不过只是一次假设不被支持也不一定可以推翻理论的。就算是连续很多次假设不被支持,也可能是为一个理论建立边界条件而已。所以,不一定可以一概而论。 ?Kenny

38楼

回复 匿名   /   2008-7-25 1:00:00

Kenny, ?当知道China ?HR ?Net开设这个网站,可以让来自各方的人一起学习时,真的非常开心,对于你的 ?”热忱”与”付出”,更是尊重與敬佩。因着这一切的感动,谢谢你与China ?HR ?Net!

从你给Cecilia的答复中,我虽明白了些但却也多了些不确定、、、 ?明白的是theory ?building ?and ?theory ?testing在科学的发展上应各有不同的研究贡献。因此,我是否可以大胆的说theory ?building较强调的是对于一个现象,用过去未被采用的观点来解释说明(例如:从job ?embeddedness ?perspective说明why ?people ?stay),贡献在于提供新的perspective ?(lens);而theory ?testing则是用来验证或是检视established ?theory的boundary ?conditionings ?或是该理论的mediating ?mechanisms,贡献在于对于人家已经发展了的理论提出了why, ?how ?or ?when的解答。而我不确定的正是我以为的这些明白是正确的吗?此外,如果要推翻理论,如照你的说法(就算是连续很多次假设不被支持,也可能是为一个理论建立边界条件而已),我可以把它解读成theory ?testing是做不到推翻理论的吗?如果是這樣,一個已经发展的理论要經過多少的檢視,才能说「这理论已被推翻了」呢?另一個相關的問題,你的「不一定可以一概而论」是须考虑哪些因素后,才能下结论说「这理论被推翻了」?最后,theory ?integration可以被视为是theory ?building的一种吗?Kenny, ?总共是4个我觉得似乎说得不太清楚的问题,真對不起。谢谢你了! ?Cecilia

 

1. 「理论建构」(theory ?building)较强调的是对于一个现象,用过去未被采用的观点来解释说明,贡献在于提供新的观点和视角;而「理论验证」(theory ?testing)则是用来验证或是检视现存理论的边际条件或是该理论的中介机制,贡献在于对于人家已经发展了的理论提出了更充实的解答。

我的看法是在看见一个管理现象时,我们总是希望建构理论来解释的。如果现存已经有(或在其他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已经有)理论是足以解释这个现象的,为什么还要特别建构一个新的理论呢?所以,我的理解是「理论建构」或「理论验证」是比较客观的环境因素,不是研究人员的主管喜好。

2. 我可以把它解读成「理论验证」是做不到推翻理论的吗?

我说的是「也可能」是为一个理论建立边界条件(boundary ?conditions)而已。当然,「也可能」是把理论推翻了。「地心说」现在几乎完全推翻了,为什么「做不到推翻理论」呢?我的理解是很多科学的理论都是当有新的理论出来的时候,舊的理论可能被推翻了(比如说脑细胞是不能再生的学说),也可能变成边界条件了(比如是牛顿的力学)。

3. 你的「不一定可以一概而论」是须考虑哪些因素后,才能下结论说「这理论被推翻了」?我说的「边界条件」不是因为找不到证据来支持该理论,就瞎说“可能是”边际条件。而是我们已经在日后的验证里把边际条件找出来,加以证明了。

4. 「理论综合」(theory ?integration)可以被视为是「理论建构」的一种吗?这是一个主观的判断。对我来说,从「理论建构」到「理论验证」是一个连续区间。其实连「理论」都有很多层面的。有很简单的「不知道是不是理论」(如灵魂学说)到很复杂的「自成一派的理论」(如生物学里的进化论、天文学的大爆炸理论)。你把人家的理论改了一点点,用到自己的领域,算是一个新的理论吗?改多少才算是新的呢?

Kenny

 

凤舞九天,我同意你讲的关于战略研究量表的问题。不过,我看还没到“伪科学的嫌疑”的地步吧。伪科学是Popper讲一些我们以为是科学的,但是违反了科学原理的学问。就算量表信度和效度不高,也不可以说是伪科学。牛顿的力学就是因为物体的运动速度还没接近光速,而且我们量度速度还没到这个准确度,我们才看不见它的边际条件。你不会说牛顿力学不科学吧!

今天,我们已经有了像「元分析」这类的工具。个别的研究的不足是可以用大量的研究结果来补足的。我的建议是在每一个研究里尽我们的能力做好,经过时间的积累,客观的研究结果是会出来的。Kenny 

Kenny,您好!你用恒河猴验证依附理论的那个例子很生动,我基本感受到了理论的作用。可还有个困惑:我们如何界定理论和逻辑呢?二者的关系是什么呢?我自己的粗浅认识是:逻辑是能够从知觉上说得通的。理论不但直觉上要说得通,而且还要有经验事实。因此,理论一定是符合逻辑的,但符合逻辑的不一定是理论。

 

1. ?「讲到这里,大家看到了一个精彩的理论正准备诞生了么?」??您的意思是因为「ASA模型本质地改变了我们对企业运作的看法」,提供了一不同的角度视野(perspective),所以,可以算是一个理论正在被建构,是吗?这问题有没有很蠢啊??

 

2. ?您认为ASA模型是一个科学的理论,除了该模型可以证伪外,就您先前提的几个科学理论的特质,我想该论述应都具备,但对于其中一项(要以文献作为基础),我想了解的是一个『新』的理论,论述的文献基础是其它的理论或是从现象的观察?就以Schneiderg的「吸引」(Attraction),「选拔」(Selection)以及「损耗」(Attrition)此三种不同的阶段,如果是从阅读文献而来,那些文献应是在相关的理论基础下发展出来的,只是很可能未把此三个概念作整合或介绍,那可以说理论建构的基础仍是其它的理论吗??我实在不晓得要如何能让您明白我的困惑!

 

3.这到底是模式?还是理论?还是逻辑的叙述,我真得是越来越迷糊了!我是不是应该耐心的看下去才发问,以免浪费Kenny太多的时间。

 

(1)我同意你的结论,但是我不同意你的推论。我同意的结论是“理论一定是符合逻辑的,但符合逻辑的不一定是理论”。但是我觉得他们的分别不是“逻辑是能够从知觉上说得通的,理论不但直觉上要说得通,而且还要有经验事实”。因为就算有数据支持的逻辑论据,也不一定是理论。

(2)那理论是什么呢?我尝试把理论看成是「在超现象的抽象层面,有系统的解释管理现象的模型」(注:请多给我挑战和意见,这是我随手写下的所谓定义,我是很乐意修改这看法的)。

(2.1)理论是超现象的。我们看见星体运行(现象)就建构了引力的构念(抽象的)和引力是如何影响星体运行的理论(例如引力受质量、距离影响、也跟随一定的函数规律运行等)。Hackman与Oldham观察了员工的工作特质(现象),就建构了工作的激励性受多样性(skill ?variety)、认同性(task ?identity)、重要性(task ?significance)、自主性(autonomy)和回馈性(feedback)所影响,而且是有一定的函数关系的模型。这五个构念是抽象的。五个构念和工作激励性的关系,和工作满意度、工作表现的关系是一个模型。为什么他们有这样的关系是理论。而理论不是在现象的层面的,应该是高于现象的抽象层面的。这就是为什么建构理论这么困难的原因,不是每一个人抽象概念思维都很强的。

(2.2)理论是有系统的。万有引力定律谈到了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一个基本关系。同样电解水可以看见氢气和氧气是一个现象,水(或者是所有的物质)都会是由原子核分子组成的是一个理论。把不同的原子排在元素周期表上变成一个系统是一个模型。依附理论解释了母亲和儿子的整个交互关系。在我们发展理论来解释一个现象的时候,我们会谈到我们的假设,比如ASA模型在谈论E=f(P,B)的时候会提到有招聘(A)、遴选(S)和耗损(A)等概念,它们是怎样运作的等等。理论是系统性地建构了一些构念的基本来源、特性和运作,和构念相互之间的关系。应用了构念,建立了假设,在讨论构念间的关系的时候我们就自然会发展模型出来。

(2.3)好的理论是可以延伸的。明白了引力的个关系我们就可以解释很多现象。用元素的周期性的理论可以解释很多不同物质的化学现象。除了母子关系外,明白了依附理论我们可以解释很多人与人的交互现象。其实,如果我大胆一点说,ASA模型也有可能可以用在恋爱和婚姻上面。到底我们是在找一个适合我们的对象,还是我们跟我们的对象发展出一个新的生活环境呢?

胡乱的写了一大堆,听听你说,有多少是合理的呢?欢迎你的意见。Kenny 

看完您精辟的说明,我似乎看到了一幅图,下层是现象中的各个构念,而构念间的关系由上层的抽象理论所串联着(这图,不知我这样的叙述是否能引起共鸣???)。

可以理解您认为理论是「在超现象的抽象层面,有系统的解释管理现象的模型」,但请问为何要强调「管理现象」?如果是如此,这定义是否较适合作为「管理理论」的呢?此外,为何这定义某种程度上把「理论」与「模型」又连结再同一层级?还是我误会了呢?

看到您那ASA模型延伸运用于恋爱和婚姻,不禁拍案叫绝!可是「到底我们是在找一个适合我们的对象,还是我们跟我们的对象发展出一个新的生活环境呢?」但想到「耗损」用於此现象就遗憾!

再次感谢您的教导与无私的分享!Kenny, ?加油!   Andy

 

如果你是「根本入不了流但很想学习的博士生」的话,我应该是「根本不知道怎么是“流”但很想分享的人」吧!做研究是要理解世界,要了解别人要首先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作为一个研究人员,怎么可以这样没有自信呢!我尊重所有的人,更尊重你!我们试试看可不可以透过以下的讨论一同多认识一点吧!

(1)「讲到这里,大家看到了一个精彩的理论正准备诞生了么?」我这一句的意思是ASA大概可以被看为一个“像理论的东西”了。我用“诞生”因为说ASA是完整的理论也不完全对,所以保守一点说“正准备诞生”而已。至于有没有一个新的视角(perspective),只是说理论的贡献,跟它「是不是理论」没关系的。「精彩的」确实是讲它的观点很有趣,也很独特。

(2)ASA是有文献为基础的,因为Schneider是提了Lewin的看法,试图挑战他的观点,不是凭空的想一堆东西出来。我讲「有基础」这一点,最主要的原因是不希望我们闭门做车,自己凭空的幻想一个所谓理论出来而已。“要以文献作为基础”最好的理解是“你已经看过了有关这个现象的文献,知道人家在谈什么,然后才建构你的理论”。如果这是真的,你一定可以讲出过去文献的不足(就是为什么你要建构一个新的理论出来),和你提出新的理论的缘由的。

(3)这个问题,我希望你看了我最新的回复(2008-7-30 ?17:44:00)後,可以清楚一点吧!有机会我会继续的讲的。 ?Kenny

 

(1)问题:您说“理论是在超现象的抽象层面,有系统的解释管理现象的模型或視角”。那么,只要是一套有机的、系统的、严 ?密的解释原理就是关于某现象的理论吗?

答案:我想大概是吧,你有没有想到相反例子,好让我修改修改。

不过理论有很多不同的层面的。我在脑海里本来准备谈一下理论的层面的问题,只是碍于时间有限(要准备九月在中大教研究方法),所以可能要等一下,请耐心一点。

(2)问题:理论是否具有普适性?是否仅仅针对某现象进行说明。如果是这样,仅仅适用于某一现象的理论价值何在呢? ?

答案:这个问题的答案正正就在上面讲的理论层面的问题。有些理论深层一点,有些浅一点;有些理论广一点,有些窄一点。只可以解释一个现象的理论的价值就在于「可以解释这个现象」吧。因为如果没有这个理论,连这个现象都不可以解释了。以中国管理研究的现况,能够发展一些纵然比较浅、比较窄的理论已经很不错了。Kenny

 

问题:每一篇论文都认为自己基于某理论提出了自己的假设,但为什么评审人还是认为“理论贡献不足”呢?

回应:对这个问题,我不敢作一个肯定的回答。以下试图讲几个思路:

(1) 很多时候是他们(作者)都是用同一个理论来解释同一个现象。比如:

员工的公平感觉→心里契约→利他行为 ?(是因为社会交换)

员工的公平感觉→组织支持感觉→利他行为 ?(是因为社会交换)

员工的公平感觉→领导下属交换→利他行为 ?(是因为社会交换)

…… ?虽然三个研究都有“所谓的”理论支持(社会交换),但是做完第一个以后,第二个和第三个已经越来越没意思了。

(2) 很多时候我们说一个关系是因为某某理论,或是有什么什么理论背景。可是假设与理论可以是完全没有关系的。比如你可以假设:

员工的公平感觉→组织支持感觉(POS)→利他行为

意思就是觉得企业是公平的人,就会觉得企业是支持他们(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所以就会有利他行为(比如帮助同事)。你说这是因为“社会交换理论”。因为员工觉得企业给了他们一些东西(公平),就会回报(帮助同事)。但是这个关系(假设)是不是一定基于交换理论才成立呢?如果其他理论(比如认同理论)也会导致同样的关系,那么数据支持假设,是不是代表支持“交换理论”呢?

(3) 第三个我想到的情形是在一个复杂的模型中,人家已经证明了X和Y同时影响了A和B,然后A再会影响C。整个关系是建基于「荒唐理论」。那你现在再证明X和Y同时影响了A和B,然后A会影响C, ?同时B影响D。也是建基于「荒唐理论」。那是不是“理论贡献不足”呢?

(4) 简单来说,如果一个现象已经有人从某一个理论架构解释过了,下一个人用同一个理论框架来解释同一个现象(无论你多加了什么变量)就有“理论贡献不足”的危机了。

(5) 可能还有别的情形的,不过一时想到的就这么多了。Kenny

 

(1)问:什么是“理论贡献足够”呢?

回应:我觉得解释“理论贡献是否足够”最好是用一句话,就是「你是不是告诉了我一点我想不到,或是不知道的东西」。所谓新的「视角」(perspective)就是这个意思。这是一个比较主观的问题。举个例说,我看完「工作嵌入」后我可能拍案叫绝。觉得这是「离职」的研究的一个新的突破。但是你可能觉得还不外如是。所以一般好的期刊都要三个评审。这些评审既然在这个领域做了这么多年(一般找评审都是对题目非常熟悉的人)。三个专家,再加上一个编辑,到底什么是「新瓶旧酒」、什么是「豁然开朗」,大概不会分不出来吧。

(2)我很同意你讲「模型仅仅是理论的表达形式而已,真正精华的部分是理论。所以,一篇好的论文不在于花哨的模型,而在于理论所蕴涵的思想 ?……如果是真的有理论贡献,必须从思想上要让人懂得该文章的理论贡献」。 ?不过话说回来,模型其实是理论表达的一个方式。

所以我们也不可以说模型全不重要。

(3)问:「这些思想实际上包含的内容就是Whetten所说的WHAT、HOW、WHY、WHO、WHERE、WHEN。」 ?

回应:我很同意你的看法。终于有知心人了。 ?:-)   Kenny

 

95楼

回复 hailiu   /   2008-8-3 18:54:00

非常同意KENNY所说REFEREE对于理论贡献的判断:(1)是一种主观的个人感觉。(2)通过严格的匿名评审来保证这种主观的个人感觉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诚如您所说,如果要说“大”理论的话,组织行为学中不外乎是reciprocity理论和social ?identity的理论,而战略管理的研究也不外乎是agency ?theory、social ?capital、RBV等理论。

我以前一直有一个误解:在我们的PAPER中必须有完全不同于以上理论的理论,才叫理论贡献(如具有新的花哨的名称、新的框架,总之一切都是新的)。但这样做非常困难。因为创造一个新的理论不但难度大,而且仅仅在一篇PAPER中就提出了某理论确实很难令人接受。

我的这种感觉我估计身边的很多人都有同感。我们时常感觉到,身边的一些PAPER没有意思,之所以有这种感觉:一是因为可能个人确实不喜欢这样的研究方式。二是一些PAPER存在很明显的缺憾,如方法论上或者是理论上的。对于后者我们当然要摒弃,但对于前者要分情况对待,不要完全否定。虽然我不喜欢,但也许他人喜欢(因为他人觉得这篇PAPER有重要贡献),所以能发表。

因此,个人也要扪心自问,是否个人的偏见太强。学术生涯也是个人不断在学习的过程。

 

看到KENNY对于我们的提问不厌其烦地做出回答,真令我们感动,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

 

在很多PERPAR中,我感到现在很多人有时候也会犯这种错误。有些PAPER是这样做的:比如变量A、B、C、D。A与C有理论甲解释,B与C有理论乙解释,而C与D有理论丙解释。文章仅仅把这些理论一一罗列出来,但这些理论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这些PAPER作者的理由是:所有的PAPER都是这么做的:变量A、B、C、D、E.....。理论甲、乙、丙、丁.....。那为什么别人可以这么做,我不可以这样做呢?

我这里的问题是:如何判断几个子理论用得是否恰当以及有力呢?

再次感谢KEENY!!

 

Hailiu,你说:「理论部分往往决定了一篇文章的真正贡 ?献」,这点我是完全同意的。不过,如果说「而方法部分仅仅是工具」,我却有一点点的保留(可能我是搞方法出身的吧)。论文的贡献有很多种,我一直讲的都是理论的贡献(因为我觉得现在我们很缺这个)。但是,不可否认的,有些时候方法的改善会为我们带来新的亮光。比如离职的研究从logistic ?regression进到event ?history ?analysis,是一个极大的改进。组织行为学从「回归分析」跳到「结构方程建模」,再到多层面、跨层面的研究,也是极大的改善。所以,除了理论的贡献外,方法的贡献也是不可忽略的。 ?Kenny

 

我蛮同意你的讲法。如果用你的词的话,一个研究者说不定穷一生都在建立“一个”所谓“大理论”(或者说是一个“基础理论”Grand ?theory可能更好)。所以,我建议我们同时做不同的研究,有一些“大”(基本)一点的,有一些“现象化”(皮毛)一点的。不过,最好是都

在一两个领域里。不然的话,就很难有大的贡献[我就是一个最好的失败例子:-(]。

我也很同意你第二个看法。很多时候同学会问我,Kenny这篇文章犯了很多你说的方法上的毛病(比如有「同源偏差」common ?method ?bias),为什么还可以在好的杂志上刊登呢?其实,很多不同的可能原因。比如说它的观点可能是很新(像Huselid第一篇SHRM文章)、也有可能它开了一个新的研究路向(像「目标导向」goal ?orientation)、有可能是作者提出的概念很有潜质(像「工作嵌入」)、也有可能真的是随机误差。我的建议是我们在学习的阶段就学习“欣赏”这些文章有什么好,等你学会了以后,慢慢就可以学习评价一篇文章有什么不好了。如果一开始就不停的骂,是有一点危险的。 ?Kenny

 

hailiu,你在上面讲的「变量A、B、C、D、理论甲、乙、丙、丁」的问题我非常欣赏。我当副主编的时候,往往拒绝文章的一个理由就是理论和假设太片段性,缺乏合一性。往往是一篇文章内三个假设,三个不同的理论框架,我看不见一个固定的思路。到头来给人的感觉是东拼西凑的。我常常用来做笑话的,是曾经有一篇文章里一共用了13个不同的理论!作者大概觉得他的理论基础还蛮强的吧。所以,我有点觉得奇怪,你为什么问:「如何判断几个子理论用得是否恰当以及有力呢?」我常常强调,一篇文章里应该尽量用同一个视角(perspective)。为什么要同时用不同的“子理论”呢?如果真的需要的话,我看只有一个法则,就是「合一性」(cohesiveness)和会聚性(convergence)吧。 ?Kenny

 

「合一性」(cohesiveness)的意思是不同的假设、理论是否连贯,互相有关系。会聚性(convergence)是指它们是否有同一的指向。

你可以想象一幅图画,一群幼儿园的小孩子要到外面参观的时候,总是一个手牵手(合一),往同一个目的地进发(会聚)的。带着他们的是老师,就是我讲的视角(perspective)。   Kenny

 

问:不知可否这样理解理论,如果可以这样理解的话,那么诸多假设在提出的时候都说自己基于某种理论,那么这种做法是不是恰恰说明了研究者的这一研究本身没有理论足够理论贡献,或者说不是在做building,而是在对已有理论进行testing呢?

回应:我完全同意这说法。这样的建构假设是「验证理论」(theory ?testing)而不是「建构理论」(theory ?building)。不过,请不要妄下断论。「验证理论」不一定没有意思的,也不一定比「建构理论」低一等。如果能够把一个在其他领域已经建立的理论“应用”到一个新的管理现象中(验证理论)来解释这个现象,也可以是很有意思的。我只是觉得(1)很多研究讲的都不是什么新的现象,用的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理论而已。(2)我个人觉得在现阶段的管理研究里,大部分是「验证理论」,应该是很缺「建构理论」的部分。   Kenny

 

Kenny, ?多谢您的回复。我的确把您的一些回复记录下来了,并找了您推荐的书来看。这里不少朋友的提问都是有深度的,比我自己虽然感到很多不懂,但是不会提问的状态好得多。我想问以下问题:

(1)理论假设的要求“必然性和排他性”,我怎么判断自己的假设符合这个要求呢?这需要逻辑判断还是需要结合主观判断。是不是举不出反例的情况下,就可以说理论假设符合“必然性和排他性”的要求?

(2)理论发展的连贯性是怎么理解呢?是不是多个假设都来自一个理论或一个视角就是连贯的?

(3)“工作嵌入”这篇文章是用“依附理论”发展“工作嵌入新”这一构念解释“员工离职”这一旧现象的例子,您对这文章的扼要介绍,以及上面两个例子的铺垫,让我清楚体会到这篇文章的“美”。我想,慢慢学会欣赏,也是一种进步。多谢您。但是,有没有这样一些好

文章,从同一个视觉,用了不同的理论解释同一个现象呢(或者,符合这样的要求的文章不能成为好文章)?

4)如何判断“工作嵌入”这一构念的三个维度就足够反映这一个构念的全部内涵?如何判断这三个维度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呢?

 

1)問題:理论假设的要求“必然性和排他性”,我怎么判断自己的假设符合这个要求呢?这需要逻辑判断还是需要结合主观判断。是不是举不出反例的情况下,就可以说理论假设符合“必然性和排他性”的要求? ?

回應:我做方法的研究只有兩個工具。第一、是前人發表的論文和討論;第二、是我的理性(包括了數學、統計學、邏輯等)。所以我對這個問題的回應是它一方面是「逻辑判断」,也同時是「主观判断」。邏輯往往是基于一些假設之上的。比如,如果“所有人都有腦,那么…..”,是不是所有人都有腦呢?這是個假設(聽說最近發現不一定是的 ?:-) ?)。到底假设是否合理就是主观的判斷了。其實,就像我現在跟您對話,你說你是用「逻辑判断」還是用「主观判断」呢?我看也不一定很容易分出來。我想當中有邏輯也有主觀的成分。我比較喜歡用「這些討論必須要理性的」的來作為一個界線。當然,我以為是理性的东西別人不一定认为是,但是理性、感性的分歧经过训练以后比較容易界定,這個我猜就是為什么我們要經過培訓才可以成為一個好的研究者吧。

不過,我再講一次,“必然性和排他性”是我隨意講出來幫助討論的,不是什么名言雋語,不要太認真看待。

 

2)理论发展的连贯性是怎么理解呢?是不是多个假设都来自一个理论或一个视角就是连贯的? ?

回應:我覺得最好是所有的假設都是來自同一個視角(theoretical ?lens ?or ?perspective)。因為,假設是為了驗證理論而設的,你告訴人家我同時用兩三個理論來推導得到三四個假設,那是什么意思呢?除非你是在比較驗證兩個理論那一個用在這個現象比較合適的情況,不然我觉得蛮难接受的。

 

3)有没有这样一些好文章,从同一个视觉,用了不同的理论解释同一个现象呢(或者,符合这样的要求的文章不能成为好文章)?

回應:我常常講的组织公平理论里的「群体价值模型」(group ?value ?model)也許是一個例子吧。在组织公平理论里,「工具模型」(instrumental ?model)是主流的理論。為什么员工要追求程序上的公平(比如要有一個投訴的機制等)呢?「工具模型」的解釋是因為「程序公平」帶來「公平結果」。比如,如果企業有一個投訴的機制,主管就不可以為所欲為了。Folger ?& ?Konovsky ?提出的「群体价值模型」卻認為員工追求程序公平是因為「程序公平」代表了企業对员工的尊重(不然的話為什么要搞一個公平的程序來)。員工追求「程序公平」是因為員工追求企業尊重他們。研究結果發現,「工具模型」縱然是主因,「群体价值模型」也是一個員工追求「程序公平」的次要因素。

 

4)如何判断“工作嵌入”这一构念的三个维度就足够反映这一个构念的全部内涵?如何判断这三个维度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呢?

回应:一个构念的维度是理论的问题。理论是研究者建构出来的,所以一个构念到底是三维还是四维是一个理论的问题。一个多维构念应该有几个维度的问题就好像一个一维构念的「 ?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一样,只有专家才可以决定。当然,理论与实证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当实证数据是支持该理论的时候,我们才会接受该理论为可信的。所以,简单来说,“三

个维度是否足够”是一个先理论、后实证的问题。

维度之间是否独立一般有两个指标:

a)是每一个维度的测量项目在因子分析中可以分为不同的因子;

b)是不同的维度跟不同的变量有不同的关系(当然,到底关应该关系怎样不同也是由理论带动的)。 ?Kenny

 

理论与逻辑4   /   2008-8-9 13:16:00

这篇也是今天在飞机上写的另外一篇。虽然我觉得自己在这个题目上的思想还没有成熟,不过这里不是一个严谨的学术论坛,而有好几位朋友都问过这个问题,就尽管提出来让大家讨论一下吧。看看有没有有人有其他“高见”。

暑假的时候因为要到台湾讲学,看了一点因果关系的书,才知道一件事的原因可以有很多重的。原来讲因果关系最多的不是管理学和社会科学,也不是自然科学,而是哲学。

让我来举个例子来说明「因果关系」的复杂性。比如,男朋友送你一束鲜花,你觉得很欢喜若狂。你开心的原因是什么呢?可能是:

1.你可能把它归因到你是一个很容易开心的人。

2.你可能觉得最近都很郁闷,这令你在平凡的生活中带来刺激。

3.你那个时候可能刚刚在想他,你为你们这一份默契高兴。

4.你可能知道他从来都不会送花给人的,今天是破例,所以有一份惊喜。

5.你觉得他很关心你,总会想办法逗你开心。所以有一份被爱的感觉。

6.你也可以把开心归因到你体内突然间有大量的安多分(荷尔蒙)的分泌,开心是大脑被刺激的结果。

7.你也可以把开心归因为化学元素迅速地从一个神经细胞的突触传到另外一个,以致整个大脑都同时受到刺激的现象。

以上不同的原因(cause)有不同的宽度,也有不同的深度。不同的宽度是同一个层面的(比如#12345),其中有个人性的,有环境性的,我们在做模型的时候往往都会把他们放在一起。但是#67#15是不同层面的解释。解释#67不是与#15同时影响您的心情,因而做成狂喜的感觉。相反,他们是你狂喜这个现象的深一层的解释。

同样的,当我们说员工愿意为企业尽心卖力(结果)是因为他们与主管的关系好(原因)的时候,我们也同时可以说这是因为员工感到被爱,我们也可以说是员工的社会需要(social ?needs)被满足了。请留意,如果我的例子没错的话,这三个是不同层次的解释,不是三个影响员工尽力工作的同层次变量。所以,把它们三个作为员工表现的三个同时发生的可能原因(causes)是有问题的。因为「关系好」只是员工觉得「被爱」的结果,而「被爱的感觉」可能是员工「基本需要被满足」的结果。

你也许会问,就算x1->x2->x3->y ?箭头是“影响”的意思),我们说这三个变量同时影响y有什么不对呢?对我来说,这就好像在说「你狂喜是因为男朋友送你鲜花“和”你大脑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同时的影响」一样。你会接受吗?这也好像你说「玻璃杯之所以破碎,是因为它从你手上滑下“和”地心引力“和”玻璃的分子结构破坏了」一样。说到这里,你大概已经给我搞昏了。到底人拉肚子是因为吃了不干净的食物,还是我们的消化系统要把含大量细菌的消化物排出体外呢?到底我感到痛是因为妈妈打我,还是我的神经受到刺激呢?

那企业赚钱是因为它有竞争力,还是因为它有创新的产品,还是购买这企业的产品的顾客增加了呢?员工之所以有工作表现,是因为他们能力高、有激励性、还是他们喜欢工作、还是因为他们遇到一个变革型的领导呢?我希望我们的理论模型可以带给我们一个清楚的分析。不同的理论模型会试图针对同一个现象做不同层面(深度)、不同范围(宽度)的解释。那你说是不是解释的层次越深越好,或是包含的范围越宽越好呢? ?Kenny

1. ?学习者    ?/    ?2008-7-24 ?2:34:00

「写作论文时,是否一定要把所采用的理论观点叙述出来?」

学习者提的这一点,我也有困惑。有时阅读一些还不错的期刊的论文,会发现他们未必会把论述的理论单独列出一段作介绍,甚至有时看完了,不是很明确该论文所采的理论视角为何,请问,这样的处理方式可以被接受的吗?

 

2. ?Caroline    ?/    ?2008-7-25 ?14:19:00 ?提的两个问题,都未响应!简述如下:

(1) ?好像大多的研究都是「验证理论」这一类的,对吗? ?(这问题Kenny在后面已予以肯定)

(2)「如果你问我怎么知道是公平理论而不是其它理论的话,我就不知道怎样回答了。你怎样知道过海要用船,而不是用车呢?大概是经验吧。」我想请教您,对于即将升上博三的我,要累积这『经验』有无方法可循?

 

有一次,有位学这提供了Two ?Ps的说法,他建议做研究很像玩拼图,你一定要先弄清楚你手中的这块拼图,就该议题的研究系络,应放在哪一个位置(position)且应用哪一个角度(perspective)来看。我觉得这个概念很受用!学习如何找到适当的角度(perspective)(如举例的公平理论),这内隐的知识,大家能否分享一下?

 

3. ?loutianyang补充我的问题    ?/    ?2008-8-2 ?15:59:00

      「于是,我只能反过来,看别人已经产生什么理论了,接下来我在此基础上来作些研究,从他的理论生出我的假设,再去验证。kenney,你说,这是否可以?」

loutianyang所提的这问题,就我学习至今的想法是,这样的做法应不能说不对,但就理论贡献度而言,就会被严重质疑了。不知大家是否同意这个看法,就教于大家。

 

4. ?顺便提醒,匿名    ?/    ?2008-8-9 ?0:20:00 ?在日志二:「我对理论的理解」,有一回应,您大概是漏掉了。麻烦您查阅一下!

 

5. ?你上次答复我有关「理论建构」与「理论验证」的问题,你的答复,我至今还是看不太懂,是否可以麻烦你试着让我更明白些呢? ?你寫道:『我的理解是「理论建构」或「理论验证」是比较客观的环境因素,不是研究人员的主管喜好。』 ?

「主管喜好」应是打错了,应是「主观喜好」,但「「理论建构」或「理论验证」是比较客观的环境因素」?是什么意思啊??^_^???       ?Cecilia

 

Cecilia,对于你提到的“对我而言,每每提出一个有关调节变量或是中介变量的研究时,最难处理的是如何清楚的陈述该调节变量或是中介变量的理论意义,如何说明为何选择的是该构念而不是其它变量?”以及“我们研究某个变量的依据是什么”,这类问题,我说下自己的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启示:)。

 

正如“匿名者”所言,社会学科中的诸多学科,包括管理学极为需要“率性”,“顿悟”,或者说“洞见”。加入把对现实问题的这种视角成为理论,那么理论和方法论的关系是本与末、道与术、体与用、源与流的关系。

 

研究需要用什么方法(在所谓的实证方法之外还有很多方法),首先需要弄清楚自己的研究

问题是什么,自己的理论是怎样的理论,基于此选择合适的方法。

 

一项研究可以被当作一个“研究流程”分析,至少存在现实问题——理论视角——模型这样三个层面。针对现实问题,您的独特视角可以生成一种理论,当然其他视角还可以发展其他理论;根据你理论的特点、研究的可行性(资源问题)、个人偏好等一种理论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如问卷、实验、民族志、扎根理论、case、仿真模拟等等)。一般由理论发展模型多事为了数据验证,这里所提到的大部分问题实际上多是在模型这个层面来说的,比如调节变量等等,模型问题是同数据问题紧密相关的。

 

为什么要把一个变量放到模型中,有些小聪明是为了让模型在数学上更好看,这是属于小技巧,可用于发文章,但不是做研究的大道。模型究竟为什么要包括这样那样的变量,从根本来说不是模型这个层次所能自身解决的,而是由现实问题——理论视角自然推出的,在您清晰了解研究问题的情况下,您独特的洞见所发展的理论必然会要求某些变量,而不要求某些变量,原因就来自您自己的理论洞见。针对问题,您的理论就是在说明为什么要考虑这样那样的变量,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理论,差别就在于所考虑的变量不同。

 

当您提问为什么模型要用这个变量的时候,可以推测您的研究可能存在两个问题:要么您对研究问题还没有思考成熟从而导致您的理论还没有发展完善,所以您还不能考虑这个变量是否是您理论的一部分;要么您已经从数据拟合出了一个模型, ?您想给这个模型赋予意义,以“造一个理论”。

 

有时候数据的确有助于明确一些逻辑演绎不能具体辨析的问题,但如果完全由数据驱动(data ?driven)来做研究的话,其目的则往往是为了发paper而不是做真学问。

 

方法论是要学的,但是方法论很难解决为什么要这个变量,不要那个变量;为什么要A来调节,B来中介,C来控制的问题。问题——理论——模型不同层面解决研究的不同问题,“一个都不能少”。往往上一个层面的东西决定下一个层面的东西,但下一个层面的东西发现的问题可能又有助于更深入地分析上一层的问题。

 

总之,就模型本身您可能很难解决为什么要这个变量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是理论层面的问题,而为什么在理论中包括这个部分,则是您对问题的独特洞见决定的,也是您的理论贡献所在。希望这个思考对您有所帮助。

 

Cecilia,很抱歉,没有仔细看您的其他回复,以为其中一个又是再说调节变量,但仔细看后,发现您实际上已经在说道理论的生成问题,因此我相信您一定明白我说的那个道理。班门弄斧了,不好意思,呵呵:)。

 

理论怎样生成,或者为什么要研究这样那样的变量。我也一直在思考,说一些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大家感兴趣的都能探讨探讨。我认为和生成理论有关的第一个问题应该从现实问题首先进行选择,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因为这个问题将最终决定生成的理论的边界大小,对一些深刻的、基础的、全局的现实问题,往往容易产生较大的理论,但许多大理论似乎无法用“所谓的”一些科学方法证实哦,所以不知道这些是否是理论?

 

而对一些表层的、非基础的、局部的现实问题往往容易产生小理论,这些东西似乎相对容易

处理,虽然看上去有科学的方法论验证,但有时候会发现很多研究的基本思想似乎早就一些人说过,做过,差别可能仅仅是用词名称不同,换汤不换药;或者领域的不同等等。这种研究当然做了一些工作,但要说思想的原创性,好像真的值得怀疑啊,其实许多工作就是把一种道理,换换位置而已,感觉没有什么顿悟性、洞见性、新鲜感。

 

因此我认为要选择大问题做,然后从这个问题发展局部的各种模型。因为这些大问题,基础、全局、根本,所以最可能出现洞见和顿悟;而小问题由于表层,局部,非关键,所以往往可持续性小。打一枪换个地方。

 

在由问题发展理论的过程中,不能事先有任何模型的预设,比如规定要有调节变量,中介变量什么的,因为这个问题是在由理论到数据模型阶段才考虑的问题。重要的问题是从现实问题中能找到那些变量是必须包括的,那些是不必包括的,有没有必要构建新概念等等。这需要多观察现实,发现各类不同现象,对这些现象进行归纳,命名产生概念,然后根据这些现象之间的关系再形成概念之间的关系。

 

顿悟、洞见往往在这个时候产生,我认为抽象能力和联想能力最重要,抽象能力强可以从非常深的层面上发现问题的本质,给人以高屋建瓴的感觉;联想能力强则容易找到常人不容易发现的新关系,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

 

很多时候把这个阶段过去之后,您对研究的问题会有一种一马平川的感觉,后面的工作都就明白了,重点就成了根据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和技巧进行一些研究设计,虽然也需要创造性,但已经不再想过去那样迷茫。 ?

 

这个问题虽然比较玄虚,但我认为异常重要,还望有兴趣者能多讨论讨论,交流交流。:)Eleven

 

Eleven,我反复咀嚼着您用心的分享,除了感动您花费的时间与精力,感佩您的循循诱导,更谢谢您让我惊觉到我竟陷入一未察觉的研究死胡同、、、 ?“试图从模式本身努力论述(justify)所选取的变量的理论贡献”! ?当着眼于此层面而非从ㄧ较高的理论层面(也就是您所说的「我对问题的理论洞见」),我自然难论述地令自己或他人满意!非常谢谢您的分享与当头棒喝!这种”似” ?有所顿悟的感觉,真好!

 

对于你主张的「以现象为师」的观点来看「理论建构」与「理论验证」,我很认同,毕竟能反应现象的才可称为好理论。

 

看了您今日的分享,因我资质驽钝 ?(唉!^_^!!!),未能全然消化理解,但看的很过瘾(这不冲突的,就像我不会唱歌剧,但至少会欣赏何谓好的歌剧 ?^O^~)。谢谢您,我会持续关注这方面的讨论的。

 

然对于您提及的「许多大理论似乎无法用“所谓的”一些科学方法证实」,就我目前的知识,若依Popper证伪(falsified)的原则,应不能属于科学的理论吧?是吗?    ?

 

再次感谢您协助我试着从您的视角厘清我的困惑!Cecilia

 

143楼

回复 回复 Cecilia (Kenneth)   /   2008-8-11 7:15:00

我同意Cecilia的讲法。今天的研究人员讲调节变量的时候往往是单凭逻辑而没有理论背景的(atheoretical)。我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很多人是“探索性地”找到了一个乘积项是统计上显著,才反过来设定调节变量的假设的。如果我这个猜测没错的话,我只希望这个风气可以停下来。但是,话说回来,也不是所有的调节变量研究也是无理论(atheoretical)的。我试试举几个例子。

(1) 在管理中很出名的配合理论(P-O ?fit ?model)讲的就是个人的特征要与企业的要求对应。所以有能力的员工要创新,还是要给他们一个容许创新的工作环境才行的。

(2) 我们做的其中一项研究就是说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会影响工作的满意度。这个是情商这个构念的特征,一般能够理解、控制、运用自己的情绪的员工自然会开心一点。不过,这个关系应该受工作的特征影响。一般工作的需求可以分为三种:脑力、体力和情绪力(mental,physical ?and ?emotional ?labor)。服务性行业的情绪力要求最高。服务性行业的员工一定要对自己的情绪有很好的理解、控制、运用才会有好的工作表现。所以,情商和工作表现的关系会受工作的「情绪力」(emotional ?labor)的要求影响。这个调节变量的提出是情商这个构念的特征,不单是一个逻辑的辩论而已。

最后,调节变量一般是用来界定理论关系的边际条件的。所以,应该是在一个理论关系的框架下来讨论调节变量。 ?Kenny

 

 

142楼

回复 回复 eyyj (Kenneth)   /   2008-8-11 0:50:00

eyyj的回应:理论是有很多层面的(深度),理论也有宽窄的分别(广度)。说实的,到底怎么画出界限我也不知道。

我个人的体会是做你有体会的现象的研究。这样我们才是与真实的世界进行互动,这样理论才比较“有用”。

回应:我完全同意您的讲法。我的经验和理解是一个对管理现象没有深度了解的学者是不可能建构好的理论的。而了解出自经验,经验来自多年的观察、思索和学习。「做你有体会的现象的研究」可以说是一语中的。我只希望多加一句,我觉得理论是学术界和经理们的合作结晶,缺一不可。

 

我试试看可不可以回应漏了的问题吧。

 

1. ?学习者    ?/    ?2008-7-24 ?2:34:00 ?

「写作论文时,是否一定要把所采用的理论观点叙述出来?」 ?

回应:如果有理论观点,干嘛不叙述出来?可是不是所有的文章都一定要有一个非常清楚的理论视角的。我做编辑的经验是对很新的管理现象来说,我们理论的要求会松一点。如果在假设的部分没有理论,我会期望在结论的部分“指向”一点理论的发展。

 

2. ?Caroline    ?/    ?2008-7-25 ?14:19:00 ?提的两个问题,都未响应!简述如下: ?

(1) ?好像大多的研究都是「验证理论」这一类的,对吗? ?

回复:是的。我们都像只有一条手臂的人。整个训练都是验证理论。我现在就在学发展理论的技巧。

(2)「如果你问我怎么知道是公平理论而不是其它理论的话,我就不知道怎样回答了。你怎样知道过海要用船,而不是用车呢?大概是经验吧。」我想请教您,对于即将升上博三的我,要累积这『经验』有无方法可循? ?

回应:我是学实证的。理论对我来讲是观察(自己)、讨论(跟同事)、学习(向经理)、积累(时间)、概念化(一项能力)等的结果。有一次我的孩子教我打一个新的电脑游戏(我们两个人都没玩过的),他叫我试试按什么键,到哪里找找,结果真的找到了。我问他怎么知道的,他的答案是:『我也不知道,只是试试而已。』「悟性」(intuition)是人类学习的很重要的一步。只是现在强调理性逻辑的科学世界,好像不容知识世界里的「艺术性」这个环节了。

 

3. ?loutianyang补充我的问题    ?/    ?2008-8-2 ?15:59:00 ?

      「于是,我只能反过来,看别人已经产生什么理论了,接下来我在此基础上来作些研究,从他的理论生出我的假设,再去验证。kenney,你说,这是否可以?」 ?

回应:这是理论的验证和推广。只是科学发展的其中一步。理论的建立是我们很少学、很少试的一步。我猜跟我们现在发表文章的压力有关系。

 

4. ?顺便提醒,匿名    ?/    ?2008-8-9 ?0:20:00 ?在日志二:「我对理论的理解」,有一回应,您大概是漏掉了。麻烦您查阅一下! ?

回应:请告诉我漏了什么,好方便我回应。

 

5. ?你上次答复我有关「理论建构」与「理论验证」的问题,你的答复,我至今还是看不太懂,是否可以麻烦你试着让我更明白些呢? ?你寫道:『我的理解是「理论建构」或「理论验证」是比较客观的环境因素,不是研究人员的主管喜好。』  

「主管喜好」应是打错了,应是「主观喜好」,但「「理论建构」或「理论验证」是比较客观的环境因素」?是什么意思啊??^_^???       ?Cecilia ?

回应:对不起,我找不到这一笔。请给我一个日子,好让我查一查。Kenny

 

由于中文和时间对我来讲都是有限的,我往往都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所以偶有词不达意的,请原谅。我说:『我的理解是「理论建构」或「理论验证」是比较客观的环境因素,不是研究人员的主观喜好』。的真正意思是『针对特定的管理现象,可能不是研究人员的主观“喜欢”要「建构理论」还是「验证理论」,而是现象本身更可能决定了到底研究人员“应该”要「建构理论」还是「验证理论」』。什么意思呢?让我举个例来解释。比如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很明显是一个“认同”的现象。而「认同理论」在社会学和心理学已经发展了这么多年,与其硬要「建构」发展一套「管理学的认同理论」,不如去「验证」一下人家的「认同理论」可不可以应用到员工归属感这个现象里。在这个情形底下,员工归属感很大可能就是一个认同现象(客观的环境因素)就决定了我们“应该”发展理论还是应用理论在这个现象里。研究人员很难“主观地”说我就是喜欢「建构理论」而不喜欢「验证理论」。 ?Kenny

 

(1)预测力 ?是「相关系数」的平方。它代表了Y的改变(方差)有多少可以被X的改变(方差)来解释。

「相关系数」的定义是「标准化的协方差」。「协方差」(covariance)是两组变数同时变动时的状态。比如每当X增加多少的时候,Y是不是同时会增加?如果是,它们的「协方差」就是正的,反之就是负的。那X增加的时候,Y会增加多少呢?如果X增加“X平均值”的3倍的时候,Y也会增加“Y平均值”的3倍的话,X与Y的变化就是完全一致了。这

个共同变化的形态就叫做「协方差」。当XY的变化方向是相反的,「协方差」的数值就是负数。可是问题出现了,如果X改变5公分,Y会改变5公分的话,当Y不是用公分,而是用公里来量度的话,X改变5Y才改变.005!所以,量度单位影响了「协方差」的数值。本来是“X改变5Y会改变5”(两者的单位都是公分),但是现在是“X改变5Y只改变.005”(当Y的单位变成公里时)。所以「协方差」(covariance)受量度单位的影响。「标准化」是一个让我们无论用什么单位来量度的时候「协方差」都不会改变的技巧。所以,「相关系数」跟「协方差」是一样的东西。只是「相关系数」不受量度方法的影响而已。

明白了「相关系数」(correlation, ?r),“XY有很好的预测力”就很容易理解了。“XY的预测力”其实就是「相关系数」的平方。记着「相关系数」是「协方差」,也就是当X改变的时候,我们知不知道Y会怎么改变、改变多少?如果是完全知道Y会改变多少的话,「相关系数」r=1。如果知道了X改变时,我们完全没有能力知道Y会怎么改变和改变多少的话,r=0。所谓的预测力(prediction),就是这「相关系数」的平方。至于为什么是平方,就要用数学公式来解释,在这“评论的空间”博客系统不容许我打进数学公式和符号,有机会在日志里才可以解释了。

(2)调节效用检验的是Y ?= ?a ?+ ?b ?X ?+ ?c ?M ?+ ?d ?X*M ?中的参数dd这个东西的统计考验力(statistical ?power)本来是可以用数学计算出来的。意思就是当d(这个偏相关系数)有多大的时候,样本数应该有多大才可以把它测出来。但是因为太复杂了,一般我们都不会计算,也就是源用我们的一般习惯:个人层面的分析起码要N=200300;组织层面起码要N=100200(本来应该是起码300200的,我说200300100200是宽松了)。到底这样做(就是N=200)是不是可以保证当d不等如0时,一定可以用统计测出来呢?其实是不得而知的。

(3)sample ?size ?就是样本数N。你做问卷的话,收了200 ?分问卷,删除不可以做分析的数据,剩下的就是你的样本数N。 ?Kenny

 

2)「是否需要在理论的定义下考虑增加“可证伪性”」是一个好问题。我们当然可以把“可证伪性”看成是理论的定义的一部份。但是这样做有一点问题,“可证伪性”是Popper ?的观点,不是每一个科学哲学家都同意的。虽然我借用了,但是我还不敢把“不能证伪的”都不准叫做理论。我个人来说,极其量我只能说“不能证伪的”都不是“好”的理论,或者说“不能证伪的”都不是“科学的”的理论而已。不过,我会真的在想一想这个问题。谢谢您的意见。Kenny

 

1. ?Twotwo问“视觉”(perspective)的含义?是不是指看问题的角度?请您从研究方法论的角度再解释一下好吗?是不是“从同一个视觉,用不同的理论,解释同一个现象的论文不算是好论文?” ?

回应:对我来讲「视角」(不是“视觉”)是看事情的角度。「视角」是「理论」的前身。「理论」是「视角」成熟发展的结果。研究者如果你暂时没有理论,我希望你起码有一个视角。我举个例子,你可能想从「人权」的角度来评价毛泽东(一个视角),但是你到目前还没有想好一套完整的逻辑来论证从人权的角度来看,毛泽东是好是坏、是对是错(也就是没有理论了)。

2. ?Twotwo问:「理论的创新是怎么实现的?……但是我发现这些模型都只是从一个角度解释现象,譬如,有人说这一行为对……有作用,有人说 ?对……有作用,有人说 ?对……有作用……」

回应:换了一个因变量“不代表”你有一个新的视角,这可能是同一个视角的不同表现而已。根据「社会交换」的视角,上司下属的关系会影响工作表现、组织公民行为、员工的满意度……

等。在这里视角从来没变,还是「社会交换」。

3. ?Twotwo问:有什么方法或者指标比较不同理论的解释力大小? ?

回应:把不同的变量放进同一个回归分析,看那一个更能估计因变量。

4.您说“尽量发展单一层次的理论,因为简单性(parsimony)是好理论的一个基本特征”,请问,你所指的理论的层次的含义是什么?

回应:比如,我们用个人的能力(General ?Mental ?Ability)就可以很大程度的解释员工的表现,根本不需要小组或企业层面的变量来帮助我们解释员工的工作表现。   Kenny

 

最近一周太忙,没有时间到这里来看。发现多了很多内容,特别是kENNYEleven的辩论,非常有意思。然后我花了两天时间一点一点看完了,深有感触。从价值观的角度,这里我也说一点个人的体会吧:

1、中间我记得ELEVEN反复讲到实践应用/解决方法的问题。对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其实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在为问题做出自己的贡献,比如企业家、管理者、学者。但每个人关注的问题是不一样的。比如员工离职问题,管理者可能在想怎样不让有效员工离职,采用什么管理工具,当他在寻找这个管理工具的时候,根本不会从AMJ的某篇文章中去找。但作为一个学者,你考虑问题必然是该研究目前进展到了什么程度了,我应该如何作出自己的理论贡献。如果作为一个学者,整天想如何为企业出谋划策,我觉得很可能弃长就短(一个学者整天在学校里,怎么可能对现场的情况比现场的管理者更熟悉呢?)但学者的工作绝对不是没有意思的,通过他的研究,一方面在理论领域作出自己的贡献;另一方面可以提供一种INSIGHT,而增加管理者对该问题的透彻理解。至于什么管理工具,学者未必去管这件事情。如果他要去管,很可能是不合适的,甚至是有害的。比如说对于某个社会问题,应该如何如何,但实际上任何一个社会问题的解决都要受限于很多条件。如果你仅仅根据某个条件就说政策上要如何如何,那很可能在实践中是行不通的。

那么是否说一个学者的贡献就没有意思呢?以前我也是对这个问题很疑惑的,但有一次美国一个学者的讲座令我豁然开朗。在一次面对高级经理人的讲座上,他说:如果你要我讲对企业的具体问题的解决,我可能不如你;但你如果到讲台上你讲的一定比不上我。因为你的企业的问题是个别的,而我的讲的具有规律性,能够使每个人获得新的知识。姑且不论他说的是否夸张,但是我觉得他定义出了一个学者的价值。

2、另外,对于思考问题的角度这个问题,我记得当我于005年在西安交通大学参加方法论研讨班的时候就听KENNY讲过这个问题,他说研究的贡献在于理论的视角不同,当时我似懂非懂。直到现在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什么是角度。后来有一次我发EMAIL给TSUI,她就把我的EMAIL转给了WHETTEN。后者的回信中总之就一句话:文章不在于你包含了多少理论,关键在于你提供了多少INSIGHT。然后我就继续思考这些问题,对于身边所有的现象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个人感觉对于视角的问题东西方的感觉存在不同。就象为应对新劳动法,华为公司的做法众说纷纭。有的人从效率的角度认为是完全合理的;有的人从人性的角度认为是不合理的。不同的角度得到的结论完全是不一样的。当然这里不涉及理论,但我想理论的角度应该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一个理论的真正贡献应该是可以用很简单的语言来表达的。

3、我谈一下贡献的来源。我个人感觉首先是实践(因为实践中的问题具有更多的问题导向的性质兼现象导向,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完全可以得到不同的视角。其次是文献。我个人感觉在大陆大部分人的文献基础偏弱,掌握的文献并不是很多,就在谈贡献。但是实际上,你的研究也许前人早已经做过,只不过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而已。

但这里产生贡献的路径与这里BBS上他人观点不同。我觉得贡献主要是理论贡献,可能是该贡献对于实践人员有指导意义,但这种指导意义应该是属于理论贡献的范畴。记得在前不

久广州的IACMR的年会上,我问: ?Terence.Mitchell,我们大陆经常说理论贡献与实践贡献,你更加经常偏重哪一点。他没有直接回答,说:他不知道什么叫实践贡献,他就关注理论贡献。否则,绝对不可能在他主编的杂志上发表。令我大跌眼镜!

所以呢,现在我依然不能说出具体是什么来,我所做就是小心翼翼,不住的探索。也许现在与国际学者交流的机

会太少了,如果多的话,可能对于这个问题会更加清晰。

这里纯粹是个人的一点主观感想,如果有不对的,请多包涵。另外,也想请教大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谢谢!

 

问:在进行正式的回归模型分析之前, ?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检查。(1)应该对原数据做以上检验还是对残差做以上检验?(2)具体做检验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检验哪几项?(3)具体做的时候您是如何做的? ?

回应:你看重的是统计的问题。这个我倒不太担心。我的了解是回归分析是一个蛮robust(对不起,我不知道它的中文是什么)的工具。意思是就算假设(比如正态分布,随机性等)是错的话,也不会对结果有很严重的影响的。我更看重的是研究设计的问题(比如common ?method ?biases;response ?biases;theoretical ?strength ?and ?contribution等)。在我看来,一个更好的态度是收集多个样本来验证自己的结果是否稳定的。社会心理学的习惯是只有一个样本的研究是很难被一级期刊接受的。现在好像已经要求三个样本的相互验证(cross ?validation)了。

我自己一般的做法,最重要看的是回答的人是不是乱填。看每一道题的分布是必需的。第二,是看简单的相关,它们是否合理。第三是自己在分析的时候有没有犯错。我的经验是只要样本大,很多你想的问题都不会有很大的影响的。   Ken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