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论证与辩论(2-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5:06:49

三峡工程论证与辩论(2-1)

      从跨世纪大论战到网博交锋(1/3   

                                                                         长江一群 

开头语  沈向阳先生在我博客留言中建议我聊聊围绕“三峡”的争论。出于这种原因,我打算转贴长江一群的两篇博文,同时把我曾经登在《激浪社区》一篇博文也转登过来,再冠以以“三峡工程论证与辩论”的大标题。请沈先生和感兴趣的网友予以指正。

         三峡水利工程是我国乃至世界的超大型水电工程,它效益巨大,规模举世无双。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长江的宏伟,三峡的险要,激发先人多少幻想。1919年孙中山第一次提出了改善川江河道,开发三峡水利发电的设想。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开始对三峡工程的可行性进行研究。1935年,扬子江水利委员会顾问、奥地利工程师布朗德认为,工程巨大,社会经济状况凋蔽,殊难举办。1944年国民政府聘请美国垦务局设计总工程师萨凡奇来华考察,萨凡奇对三峡进行了10天的考察,随后写下了著名的《扬子江三峡初步报告》。此计划呈交国民政府和美国总统罗斯福后,引起轰动。但因经济、技术等原因束之高阁。

        新中国诞生后,历经六十年沧桑,三峡工程一直受到国人关注。上马还是搁置,几十年来争论一直不断。这场辩论,参与的人数之多,专业之广,周期之长,地域之大,交锋之激烈,世界罕见,成为名符其实的跨世纪大论战。参与论战的人员,既有水利专家,也有许多其他专业的权威,其中不少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既有政府官员,也有一般百姓,既有技术人员,也有劳动人民;既有国内人士,也有国外华裔;既有华人,也有洋人。争论方式有口头、书面、媒体、网络、会议,争论或议论级别从底层技术单位到省、部,直至人大、国务院,中央政治局。不管主观还是客观原因,它的民主性、自由度、时空跨度都是空前的。

        反对三峡工程上马的人认为:

1        防洪问题。防洪不仅是个水利工程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因为,大型洪灾是多少年才遇一次,如果投入几百、几千亿元资金修三峡这样的水库,几十年内却没有遇到百年一遇的洪水,那么几十年内经济上的损失可能达到几万亿,得不偿失;

2        发电问题。长江上游有多处投资少、移民少、见效快、条件优于三峡的大型水电站选址。水电系统早就完成了这些水电站的勘查设计。如果在长江上游的这些地方修建多处水电站,同样可以形成像三峡电站那样规模的发电能力,但所需投资却少得多,麻烦和风险也小得多。三峡工程建成后,下游的葛洲坝电站无法发挥水电站的优点、在电网内调峰。因为它的下游没有反调节水库,一旦在电网内参与调峰,其下泄水流的不断变化就要影响航运。同时,汛期一到,为了“排浑冲淤”,就不得不开闸放水,库内外落差变小,发电能力大幅度下降;当洪水到来时,甚至完全不能发电。所以,如果当年不修葛洲坝水电站,而将资金投入长江上游的水电站工程,是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与葛洲坝水电站类似的三峡电站,今后很可能发生与葛洲坝电站相似的问题。

3        航运问题。修了三峡水库后,通航条件将明显恶化。在三峡大坝上计划修建五级船闸,

第一级最高最大,仅闸门就高65米。如此大的闸门,技术上非常复杂,世界上还没有先例。在五级连续船闸中,只要有一个闸门坏了,五级船闸就都陷于瘫痪,航运就完全中断。

     4  环境问题。我国火电厂因煤未脱硫,排放到大气中的烟尘里的硫就变成酸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甚至使得癌症的发病率上升。而有限的水电建设投资又都先后被葛洲坝、三峡这样的大项目吸走了。

水库淤积问题。 等到水库的蓄洪水位达到设计的175米时,回水将上达重庆。这样,洪水季节江水从上游带来的大量泥沙将会淤积在重庆港区,把重庆港变成死港;同时,嘉陵江口会出现因泥沙淤积而形成的拦门沙,从而壅高嘉陵江的洪水水位,增加重庆市的洪灾威胁。长江三峡地段构成淤积的不仅仅是泥沙,还有卵石、砾石。修建三峡水库后,这些卵石、砾石常年累积,将壅高重庆以上的洪水水位,造成四川上游的洪水灾害。同时三峡水库淤积严重,使用寿命很短,又会影响下游河床的变化,减少河床上的泥沙淤积,使下游的堤防易于受到冲刷。一旦堤防的基础被掏空,堤防就无法稳固。为此,黄万里先生断言,三峡大坝最终将被炸掉。

    6  移民问题。为了修建三峡水库,需要移民一百几十万。为了建个水库而如此大规模地移民,中外罕见。此项工程浩大,经济、政治等问题错综复杂,除耗费大量移民经费外,解决遗留问题还需要巨额资金。

    7  地质问题。在地质条件不稳定的库区外围山区安置移民,即所谓的“就地后靠”,是很危险的。在库区周围的十几个县内,容易开垦的地都已开垦过了,若为了安顿移民而进一步往山坡上开垦,当然会破坏当地本来就不好的水土条件,发生泥石流或滑坡的可能性也明显上升,无疑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何况还有700多个工厂、若干城市也要往山区迁移,最后必然破坏植被,令水土流失更为严重,其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8  战争问题。大国之间一旦打仗,三峡工程如果收到核武攻击,中下游6省市必将毁于一旦。

    9  文物保护。175米水下大量文物被淹没。

   10  技术问题。三峡工程面临许多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例如大坝设计和施工、深水围堰、大容量水电机组、多级超大型船闸、泥沙淤积等。

      赞成三峡工程上马的基本观点:

1        防洪效益。三峡工程防洪效益巨大,它既是经效益,也是社会效益。长江中下游堤防只 能抵御10-20年一遇的洪水,遇到大洪水必须分洪,淹没损失很大,洪水又严重影响洞庭湖区和江汉平原生命财产和大片农田。三峡工程可以提高中下游防洪能力。经过多年研究论证,三峡工程防洪作用不可替代。

2        发电效益。三峡电站设计安装32台70万千瓦机组,装机容量为2240万千瓦。开始设计时估算,它相当于10多座大亚湾核电站,并能增加葛洲坝保证出力约40万千瓦,三峡工程相当于每年节约5000万吨燃煤。三峡水电站地处湖北省宜昌市,与全国主要电力负荷地区的距离在1000公里左右,属于经济输电范围,是未来国家大电网的中心主导电站。电网联网后,既可与全国的火、水、核电互补,又能大大提高电网运行质量和效益。

3        航运效益。三峡工程建成后,坝前蓄水位达到175米时,航险全部淹没,水流趋缓,航道宽深,大型客轮可以昼夜双向航行,万顿轮可由武汉直达重庆。货运量猛增,运输成本可降低35-37%。(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