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能否成为新型个人媒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1:59:24

  2006年8月22日,博客名人木子美透过网络发表了自己的征婚启示,表示只要对方年龄在23到35岁之间,了解木子美并认可木子美,并愿意以合法方式共同生活的男子即可进入她的征婚名单。与木子美毫不相干的另外几个博客新闻还有:余秋雨在博客上发表看法,称其妻子马兰受体制压制;画僧开博打假,在网上进行真伪鉴定。

  只要细心的话就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如今报纸上的许多新闻都来自于博客!博客不但抒写个人感受,同时承担了媒体的舆论功能。这似乎不算什么大事,从很早开始,报纸上的新闻报道就有诸多来自网络的,所不同的是,它们更多的是来自于BBS而不是博客。

  流行有时是“个性”的代名词,在从前,在BBS上“砸了吗”曾是个性而潮流的表达方式,但是今天,在论坛上“砸人”早已让位于“博客一下”了。

  博客(blog)是个舶来品,作为个人的网络日志,几年前,博客已经在西方流行,而中国的博客写手们直到2002年才出现。

  伴随着博客一同出现的历史似乎表明,博客的定义并不局限于记录个人心情的网络空间,在许多情况下,走进公众面前的博客都非常具有新闻价值的博客,这使人们有理由认为,博客正在通过个人的力量以网络的途径扮演着“媒体”的角色。人们惊叹着“个人媒体”的出现。

  早在1998年,美国的个人媒体网站“德拉吉报道”就率先捅出了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绯闻案;至2001年,“9.11”事件之后,博客又成为新闻的重要来源;2003年,美国对伊拉克战争中,博客成为美国主流媒体之外的另类声音;印度洋海啸时期,博客为人们提供了一幅生动的灾难图景。有博客研究者因此认为“博客代表了新闻业的一种新类别”。

  实际上,媒体的角色不外乎告诉了我们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这个功能来说,网络同样可以承担,因此网络被称为第四媒体。然而不同的是,传统媒体就经过一个编辑的流程之后,内容便被重新刷选,一些不符合主流立场的声音被压抑下去,使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信息来源并不完整。BBS和博客由网民自己主导,它所提供的信息更加生动,同时它所包含的价值观是个人的,而不是一个抽象的集体的。在这其中,博客比BBS又有所不同:BBS是开放的互动的,以帖子为主角的,而博客则以博客作者为主导,在开放性和互动性上稍弱。

  如果说BBS呈现了网络的原生状态,那么博客无疑是这种原生的无序中的秩序。这是一种必然,博客通过它的综合形态:文字、图片,甚至声音,以及个性化的页面设计,不仅表达了观点,传达了信息,同时表现了作者的喜好。与BBS相比,博客是一个立体的空间——一个优秀的人性化的表达空间。

  越来越多的人,甚至机构借助于博客,一般来说,“建筑”一座博客远比建一个网站更为简便,而它两好的链接和互动使它溶入了整个“博客的海洋”,这同时也表明,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博客比一般的网站更具有亲和力。这似乎说明了,不但娱乐明星乐于开博以维持自己的知名度,而且许多官员,甚至政府部门也乐于以博客的形式与民众进行沟通。

  然而,博客成为新型的媒体,在中国似乎还不现实。我们对于博客的媒体身份的预言,是建立在博客“新闻”得到传统媒体的认同下获得:那就是,越来越多从博客上转载、编辑出来的报纸新闻给了我们这个“博客媒体”的想象。

  对于一般的中国博客作者们来说,博客主要还是自娱自乐的网络空间,这就是之所以,我们从报章上,或者博客网站上读到的“博客新闻”许多都是娱乐新闻的原因。

  博客的历史不长,博客的精神和博客作者的素质并没有成熟起来,加之国家政策对于博客的态度并不明朗,博客成为新型媒体的可行性缺乏。

  博客先驱德拉吉曾说“每个公民都可以成为记者”。这其实是一个理想式的主张,因为至少,不是每个博客作者都有成为记者的欲望和能量。《全球中文博客调查报告》显示: 72.8%用户喜欢阅读“感性生活”类Blog,其次是“娱乐休闲”类的博客,占43.4%,“更快地获得新闻”成为最低的选项;而77%的Blogger写作动机为情感抒发。

  尽管如此,博客成为新闻源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如果说情感抒发是人们写作博客的主要动机,但是在突发事件中,博客的真实感受和视角从传统媒体过滤后的新闻更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