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之外勿忘利率市场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7 07:51:42
大中小
作者: 张卫华
共有1条评论
发布日期: 2008-11-27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卫华 中国央行施出一记10年来少有的重拳,把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大降108个基点,此举既在“意料之中”——降息本身,又在“意料之外”——降幅罕见。不过,这一广受欢迎的举措恐怕仍难以担当救经济的重任,原因是与作用更为直接的财政政策相比,货币政策对经济刺激的作用是间接的,而且货币政策的效果历来备受争议。
更重要的是,由于我们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完善,通道不畅通,导致企业和居民对利率不够敏感,这些又会让货币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不断加大降息力度的同时,应该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央行开始着手推动利率市场化。先是在全国银行间允许专业银行之间可以相互拆借资金,1996年建立全国银行间拆借中心;后来范围不断扩展,债券市场的利率也被纳入市场化的定价机制。
尤其是2006年,央行在上海参照伦敦的Libor(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建立了Shibor(上海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前者代表国际货币市场的拆借利率,是最常用的短期利率基准之一,可作为贷款或浮动利率票据的利率基准。
时任央行副行长的吴晓灵表示,将把Shibor培育为“中国的基准利率”。此后,央行也多次以其为参照确定相关债券利率。不过,出生两年多的Shibor至少目前看并没有显示出“中国的基准利率”的应有架势。原因之一除了遭受到拆借市场业已存在并成为主导的的回购利率和1年期央票利率的排挤以外,与终端的存贷款市场利率的管制始终没有松动密切相关。
管制当然好处,尤其是在中国的银行业风险控制和定价能力极度低下的时候,可以较好地降低系统风险;同时也让银行因享受了高利差而变得“强大”起来。
好处的另一面恰恰就是坏处,而且长远看来管制的结果贻害无穷:银行不会给自己的资金定价,风险控制成一句空话。
而最大的弊端在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被卡死。在前端的货币市场逐渐市场化的同时,央行仍在终端的存贷款市场严把利率大门,货币政策怎么能通过货币市场传导至存贷款市场?又进而如何影响企业和居民的借贷行为?
目前全球直接管制存贷款利率的央行极少,绝大多数是以货币市场尤其是拆借市场的利率作为目标利率,比如美联储就以隔夜拆借利率为政策利率。
由于拆借利率在最前端,央行在确定目标利率后,会通过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如公开市场操作等将拆借市场的利率维持在目标利率附近,此时各家商业银行就会根据拆借市场的资金拆借成本(拆借利率)来确定最终的贷款利率,即零售市场的利率,然后企业和居民依据此利率进行借贷行为。此时的央行是通过拆借市场间接影响存贷款市场。
大萧条时期,美国也曾颁布条例干预过存款利率,“Q条例”规定了存款利率的上线。不过在此后几十年弊端不断暴露并导致该条例形同虚设后,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最终废除了该条例,并最终实现了利率市场化。
目前,我们实行存款利率设上限,贷款利率设下限的利率政策,但根本上还是一种非市场化的管制利率。
其实,央行能管的住的也仅为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却很难被管住。根据费雪效应,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加通货膨胀率,尽管对抗通胀成为几乎所有央行的共同目标,但由于对抗通胀往往要付出较高的代价比如失业率高升等,央行往往也会容忍一定的通胀,加上高通胀往往也会猛于虎,造成实际利率甚至为负。按照现在的数据,我们还没有真正告别“负利率时代”。
危急时刻,往往也是变革的好时机。在不断出手对抗经济周期的同时,央行应通过推动利率市场化来让货币政策相对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