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慕诺奖不如先改造学术盐碱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1:39:00
羡慕诺奖不如先改造学术盐碱地 (2008-10-11 06:25:18) 熊丙奇的BLOG 地址:http://blog.sina.com.cn/bqxiong
标签:杂谈
日本科学家成为2008年诺贝尔奖的大赢家。在7日宣布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中,两位日本科学家一位美籍日裔科学家同享殊荣,在8日宣布的诺贝尔化学奖中,日本科学家下村修榜上有名。至此,日本已获得各类诺贝尔奖达15次之多(不包括日裔科学家),2000年以来已有7次。
日本科学家频频斩获诺贝尔奖,羡煞了亚洲邻居们。这不由让大家想起日本曾经提出的一项计划——日本在2001年3月出台的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提出,要在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这一举动当时在全世界引起很大反响,获得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就曾评论说,日本政府“没有头脑”,纯属“狂妄之言”。但以目前日本科学家的表现看,达到这一目标,似乎还真不是什么“狂妄之言”。
事实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日本近几年采取了很多措施:加强科研投入;积极改革僵化、分割的旧科研体制,如把文部省和科技厅合并;重点发展生命科学、信息技术、环境和纳米技术等;支持企业科研,为了促进成果产业化,还设立专门的技术转让机构;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立法确定科研方向;在自己创造有世界水平的成果同时,开展国际合作。这一切表明,日本是“动真格”的。
而反观我国,多年来,每到诺奖放榜,都会引来诸多感慨,以华人多次获奖表明中国人也很聪明,并想方设法找到诺奖获得者与咱们的关系——在报道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钱永健时,很多媒体在他的名字前加上了一个定语“钱学森堂侄”,对诺奖的复杂心态显露无遗,同时测算中国本土科学家何时能获得诺奖,但令人遗憾的是,似乎还没有找到有望问鼎的重大原创成果。据笔者所知,国内科技界、学术界,也采取了“类似”日本的措施,诸如加大科研投入,有众多科研与学术人才计划,期望能推动基础研究以及学术顶尖人才培养;重点发展生命科学、信息技术、环境和纳米技术等;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与科研发展等等。
但是,具体分析国内措施的落实,却发现,与日本很不一样。比如,在科研经费的配置上,以行政力量为主导配置资源,在高校、科研员所中担任行政领导职务者,可以方便地获取课题项目,而且,学术等级思想也十分严重,一些有学术头衔者,在学术资源的配置中处于强势地位;在科研项目的管理上,重立项轻结果,普遍流行的说法是“说过了就是做过了,做过了,就是做好了”,科研人员申请项目,要填写大堆表格,谈科研思路设计技术路线构思创新性成果,而一旦申请到手,便转给研究生们操作,甚至就放置一旁,等待课题结题时从它处搬来“成果”交差,所谓拿了经费不出活;在具体科研活动中,重利益轻尊严和声誉,科研中还有“五同”现象,即论证之初“同心同德”,制定计划“同舟共济”,经费到手“同床异梦”,遇到分歧“同室操戈”,最后变成“同归于尽”,整个过程,全是“资源”作怪,大家在乎的是经费,以及经费怎样变现到自己口袋之中,却不顾学术尊严、学术声誉;在学术评价中,流行数字指标,看重经费数量、论文数量、专利数量,由此使学者普遍陷入经费焦虑、论文焦虑,成为“学术民工”,挣“学术工分”去兑换工资。所以,随着科研投入增加,国内科研的氛围却每况愈下,学者的学术追求日益淡漠。
更离奇的是,对人才的评价,也采用“起点成功论”,谁申请到课题,获得某项资助,研究还没开展,成果尚未出现,就认定为“优秀人才”加以宣传和奖励,典型如“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本来,这些人才计划和学术计划,是为一些学术人才提供科研经费支持,以便他们开展学术研究的,可是,现实之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等,不但是晋升职称的前提条件,而且也是学者的“荣誉”,而拿到“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就成了杰出青年。这直接导致跑课题、跑计划十分积极,而做研究却成了极其次要的事,那些没有申请课题,靠自身力量获得突出科研成就的学者,却因为没有申请课题,而面临考核不通过的结局。这就好比农民种田,现行的科研制度,奖励的是施肥多的农民,谁施肥多谁是好农民,而那些精耕细作不用国家肥料的农民,产出再高,也不是好农民。如此施肥下去,学术土地就成了长不出成果的盐碱地。
总的说来,以行政力量主导的学术资源配置方式,以政绩为导向的学术指标考核体系,使学术偏离了本身的规律,在这种模式之下,再多的科研投入,也难以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因此,对于我国学术界和教育界来说,在这样的学术环境中,还一厢情愿地测算究竟何时可以获得诺奖,相比日本的“狂妄之言”来说,这更接近“狂妄”。先想想如何改造当前的学术盐碱地,让学术回归学术本位,这才是教育界和学术界更应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