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生水 天水与伏羲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1:12:40

天一生水 天水与伏羲文化

http://www.sznews.com   2010-09-08 10:37  深圳新闻网    【字号:大 中 小】

天水伏羲庙牌坊 郭德峰摄

  秦岭西段的苍茫秀木中、渭水中游的氤氲水气里,天水,占尽天时地利,可谓人文荟萃、物华天宝。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记载:“故渎东经成纪县,故帝太皞庖牺所生之处也。”成纪是天水的别称,庖牺即伏羲。天水的历史,与伏羲联系在一起,就延伸到了混沌初开的传说时代了。

  伏羲庙,凝固的传说

  一座巍峨庄严的伏羲庙,复原了传说中的图景。

  红砖绿瓦的建筑,高门阔廊之下深深的庭院,苍松翠柏中古铜的香炉,上升袅袅的香烟,这已是远离喧嚣的静雅之地了,想必正适合神灵安居。

  再看那庙堂里的雕像,目光炯炯,头生双角,肩披树叶,腰缠兽皮,手托八卦,赤脚袒腹。和蔼可亲,神色熟稔,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曾经陪伴过我们的童年。

  这,就是伏羲?初次看了,无法与想象中威武神勇的中华始祖联系起来。但这的确就是伏羲,那久远而神圣的传说闪电般消失,剩下的,就只是神坛下的沉思了。

  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的天水西关伏羲庙,又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每年农历正月十六相传是伏羲的诞辰日。每逢这个日子,天水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倾城出动,前往伏羲庙朝拜“伏羲爷”。伏羲庙临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庙内古建筑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新建筑有朝房、碑廊、展览厅等共6座。新旧建筑共计76间。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纵轴线依次排列。祭祀伏羲爷的日子,庞大的伏羲庙人流穿梭、人声鼎沸,热闹异常。

  民祭伏羲据说始于秦朝,到明朝则有了一个专门负责祭祀的组织叫“上元会”。民祭活动在1949年后的一段时间里作为封建迷信被禁止,但没有彻底消失,人们的祭祀活动转为秘密进行。据当地的老人讲,民国时期已经有了完整的一套祭祀仪式。祭祀仪式上的主祭人、陪祭人都是穿长褂、戴礼帽,很是肃穆威严。祭祀的议程都有严格的规定,首先是贡牲,包括牛、羊、猪,然后依次是贡茶、贡糕点、贡箸、贡菜,最后是贡美酒。供奉贡品时,供奉者必须双手将贡品恭恭敬敬地顶在头上,然后一步三趋前往伏羲神像前,最后行三叩九拜的大礼,供奉才算告成。

  目前正月十六实行的春祭和七月十九的秋祭,是根据伏羲生于春死于秋的传说而设定的。几千年来,在天水这块土地上,太昊伏羲在民间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些,仅仅从延续至今的民间祭祀伏羲活动就能显现出来。春祭活动事实上从正月十三就陆续开始了,到正月十六达到高潮,正月十七结束。在天水人看来,祭祀完伏羲爷后,才算真正过完了大年。几天时间里,人们聚集在伏羲庙,祭祀活动盛大庄严,在主祭人、陪祭人一一到位后,祭祀仪式从现场宰杀牺牲开始,然后将祭祀品完整地供奉在伏羲爷的塑像前,随后开始恭读祭文、鸣鼓奏乐……

  除了民间祭祀,天水每年还举行盛大的公祭活动。1988年“羲皇故里”天水在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恢复了历史上规模宏大、程序谨严的公祭伏羲典礼,其祭祀议程主要有奏乐、击鼓鸣钟、恭读祭文、乐舞告祭、敬献花篮、瞻仰圣像等。如今,公祭伏羲大典,不仅成为海内外华人朝觐祖先的盛会,还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甘肃重要文化品牌。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 潘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