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的历史背景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3:07:21

《沙家浜》的历史背景­

丁启阵­

­

由汪曾祺先生为主要执笔、改编自沪剧《芦荡火种》的现代京剧或曰革命样板戏《沙家浜》,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一个连队和江苏常熟地区一个叫沙家浜的地方的老百姓团结互助,跟伪军斗智斗勇、最后将其消灭的故事。用剧本中的原话,“沙家浜镇的人民在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清除敌伪,重见光明”。­

《沙家浜》一剧,精彩片段很多,其中第四场《智斗》,阿庆嫂跟胡传魁、参谋长刁德一之间的一番嘴上交锋,实在是太有趣了:中共地下党员、茶馆老板阿庆嫂是个机灵无比的“江湖”人物,察言观色,能言善辩,无人可及;土匪出身、伪“忠义救国军”司令胡传魁,打着“曲线救国”的旗号,明靠蒋介石,暗投日本军,为的是保存和发展自己的力量,并不愿意认真对付新四军;而曾经留学日本、本镇地主刁老太爷的公子刁德一,则是一心一意投靠日本侵略者,想要彻底消灭新四军的汉奸。这样的三个人,在春来茶馆相会,矛盾冲突必然尖锐激烈。但是,胡传魁貌似鲁莽的性格及其中间性的立场,还有阿庆嫂于他曾有救命之恩,这些情况又被阿庆嫂充分地加以利用。因此,三人之间的言来语往,便紧张之中有诙谐,你旁敲侧击,我见招拆招,精彩纷呈。最后突出的,还是共产党员阿庆嫂的机智勇敢形象。­

胡传魁唱:(“西皮二六”)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拢共才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转“流水”)遇皇军追得我晕头转向,多亏了阿庆嫂,她叫我水缸里把身藏。她那里提壶续水,面不改色,无事一样。骗走了东洋兵,我才躲过大难一场。似这样救命之恩终身不忘,俺胡某讲义气终当报偿。……刁德一唱:(“西皮流水”)适才听得司令讲,阿庆嫂真是不寻常。我佩服你沉着机智有胆量,竟敢在鬼子面前耍花枪,若无有抗日救国的好思想,焉能够舍己救人不慌张!阿庆嫂接唱:参谋长休要谬夸奖,舍己救人不敢当,开茶馆,盼兴旺,江湖义气第一桩。司令常来又常往,我有心背靠大树好乘凉。也是司令洪福广,方能遇难又呈祥。刁德一接唱:新四军久在沙家浜,这棵大树有阴凉,你与他们常来往,想必是安排照应更周详。阿庆嫂唱: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有什么周详不周详!­

都说敌人狡猾,其实,我们共产党人更……不对,共产党人是猎人,得说是机智,勇敢。­

昨天带几个研究生去国家图书馆北海公园分部看古书,等书出库的间隙,在古籍阅览室,随手抽出一本《为什么失去大陆》,一翻就翻到了讲孟良崮战役的一节。这本出版于“民国五十三年”的著作,作者陈孝威口口声声表示自己采取的是中立的立场,但实际上,它还是国民党的立场和口吻。例如,它是这样讲述新四军历史的:­

初,中共新四军因破坏抗日战争,袭击友军,反启日寇以可乘之机,造成国军不利地步,政府不得已予以解散。该军陈毅率其余众,潜伏于苏皖地区,收容残部,重行组建,仍沿用新四军番号,假借抗日名义,以瞒骗乡民。惟该时尚为日军盘踞时期,故人民易于起同情,而便藏匿,从事扩展蔓延,愈聚愈众……­

立场和口吻虽然是国民党那一边的,但是,其中也透露出了这样一个信息:新四军跟人民之间关系亲密。这一节文字,我认为,可以取来作为革命样板戏《沙家浜》的历史背景说明。在台湾演出《沙家浜》的时候,用这样的背景说明,一定会有不错的效果。对我们而言,知己知彼,至少也可以增加一点阅读、听戏的乐趣吧。­

                                                       2010-1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