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民族团结教育润物无声的品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4:28:02


    长期以来,民族团结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形式的活动,已经成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固定模式。这些集中性的活动能够在特定的时段、特定的范围内引起社会成员对民族团结主题的关注与思考,并对社会成员形成民族团结意识、在行动中切实维护民族团结产生积极影响。在人口流动常态化、民族交往情境多样化、民族工作社会化的今天,提升这些活动的教育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形式主义是影响民族团结教育效果的重要症结

    从本质上讲,民族团结教育是一种以情感为基础和核心的教育。无论采取怎样的形式,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促进不同民族成员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理解,实现友好相处、合作共存。从行为发生学的角度讲,形成民族团结的态度、进而具备民族团结的情感是民族团结的行为基础。民族团结态度形成的基点是真诚和信任,由此才能产生亲近、友善的情感,并最终通过民族交往行为反映出民族团结的状态。民族团结教育就是要在不同民族成员之间培养团结的态度,激发团结的情感,倡导团结的行为,完成这样的教育需要一定的形式。形式是为培养态度、情感和行为服务的。民族团结教育讲求形式,但又排斥形式化。换句话说,形式化是民族团结教育的大忌。

    真正的民族团结,就是从身份上可能会分你我,但从态度上却不会重我轻他。实现民族团结,要求人们像对待本民族成员那样对待其他民族的成员,如果超越了这样的标准就会生成强烈的情感撼动力,从而激发人们珍视团结、践行团结。例如,当23岁的汉族女青年王燕娜把自己的一颗肾无偿捐赠给素不相识的维吾尔族学生毛兰·吾买尔时,当维吾尔族工人白克日·卡依尔为抢救不慎落水的汉族儿童而献出生命时,当为哈萨克族妇女接生3000名婴儿、挽救了数百位濒危病人的生命、培养出上百名从医弟子的汉族医生杨忠贤去世后,被哈萨克族牧民破例用本民族的风俗安葬在哈萨克族部落墓群中时,民族团结的情感撼动力就产生了。这种情感撼动力越强,民族团结纽带的韧劲就会越强,由此形成的民族团结才会经得起考验。

    民族团结的事迹越是通过民族成员悄然在社会上传播,其影响力的晕染效果就会越大,事迹的正面效应就会越深远。相反,如果进行过分、刻意的宣传,反而会被视为炒作,其正面效应也会大打折扣。人们经常说,真诚地帮助别人不需要宣扬和炫耀。有人说:“做了三件好事,如果说了一件就等于做了两件,说了两件,就相当于做了一件,三件都说了,就等于没做。”这样的边际递降效应在民族团结教育和民族交往中是普遍存在的。因为在很多人看来,谦虚、内敛、不炫耀是美德,而感恩则存系于内心。可见,成功的民族团结教育具有润物无声的品性,形式主义是影响民族团结教育效果的重要症结。

    为了求得润物无声的民族团结教育效果,在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组织中,要努力克服形式主义和表面化,不求轰轰烈烈,唯求扎扎实实。要选择意义深刻的教育素材,进行自然得体的教育形式设计,注意在教育形式、内容和活动中发挥情感的浸润、激励和陶冶作用,通过必要的启发和引导,让社会成员在内心深处感受到民族团结所生成的巨大情感力量和精神感召力。

    同时,还要注意发挥情感的延展和衍生效应。要以情导知,让社会成员在强烈而赤诚的民族团结情感体验中,认识到民族团结是一系列民族问题(民族隔阂、民族纠纷、民族矛盾、民族冲突)的对立面,民族团结是化解民族矛盾、解决民族问题的动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消解和防范一系列民族问题的卓有成效的社会工程。要以情引行,让高尚而健康的情感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让榜样的言行成为影响社会成员行为取向的路标,让榜样的精神成为社会成员自觉践行民族团结政策的不竭动力。

    正确认知和对待民族因素可消除民族交往中的民族刻板印象

    在不同民族成员直接接触不断增多的社会转型期,对大多数社会成员来说,民族团结直接反映在民族交往中,如对与自己比邻而居的非本民族成员的看法,对围绕衣、食、住、行与自己发生接触的非本民族成员的态度,以及采用怎样的心态和非本民族成员交往等等。如今,城市社区正在成为微型的多民族社会,人们必须在社区、单位、学校以及各种公共活动场所中学会看待民族文化差异,学会与不同民族的社会成员交往。

    在社会转型期,随着社区人口结构的改变,随着学缘、业缘关系的多样化、复杂化,人们都要面对一个问题——民族刻板印象的影响。“民族刻板印象”是对西方人类学中“ethnic stereotyping”一词的中文翻译,通常是指某一民族成员对另一民族成员先入为主的民族印象。这种民族印象往往是主观的,它既可能是对其他民族成员印象不全面的反映,也可能是人为的臆造,一般都具有厚己薄他的感情色彩。由于这种印象对其他民族的认识多有偏颇,故被称为“民族刻板印象”。在现实生活中,民族刻板印象是普遍存在的。

    民族刻板印象直接与相关民族的好恶与自尊联系在一起,往往会使民族因素和民族身份敏感化,进而影响到现实中的民族团结。社会成员的民族刻板印象与对某种民族因素(比如民族饮食禁忌或喜好)或某些民族的重视程度有关,并会受到几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国家政策导向的影响,国家的政策宣传会在社会中形成一种舆情告知,引起社会舆情对政策支持的有关民族的关注;二是受到民族交往中一些重要事件的影响,尤其是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三是受到民族交往历史的影响,尤其是受历史中曾经发生的负面事件的影响。

    在我国不同民族成员接触和交往日益增多的现阶段,应通过实施润物无声的民族团结教育,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认识和对待民族因素,消除民族刻板印象对民族团结的负面影响,尤其要加大非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教育力度。笔者通过中国知网统计,从1985年1月1日到2009年12月31日,在各类期刊、报纸中以“民族团结教育”为题的文章有700篇,其中有31%的文章是在2008年1月1日到2009年12月31日之间发表的。这些文章大多是关于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报道,大部分为民族地区的报刊杂志登载,只有10%左右的文章载于民族地区之外的报刊杂志,而且主要集中于《中国民族报》、《中国民族教育》这些民族类报刊。这些数据反映出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非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教育是滞后于社会关系发展变化需要的。

    民族接触与交往的事实也表明,在最初的民族接触和交往中,因为不了解民族特点容易引发各种民族问题,尤其是当交往双方都缺乏民族常识、存在民族刻板印象又缺乏相互信任时。既然民族刻板印象与民族划界意识、民族归属意识和民族自尊密切相连,那么就要借助以情感为基础的民族教育,激发民族团结情感的撼动力,用真情实感打通民族信任通道,用超越民族的大爱淡化民族界限。2009年9月28日,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联合主办,中央电视台、中国民族报社承办的《爱我中华——民族团结专题晚会》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高规格的晚会,晚会以平实的语言、草根的情怀、感人的事迹阐释了“亲情不分民族,亲情超越一切”的理念,以情真意切达至润物无声,在各族民众中产生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在社会层面将民族团结教育与公民社会的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

    当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步入正轨之后,民族问题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民族团结教育就会更多地体现在社会层面。社会层面的民族团结教育一般与公民社会的价值观教育结合在一起,这一点比较突出地体现在美国的“族裔团结教育”(目前并没有这种正式的称谓)中。

    以公民社会的价值诉求为主导,美国高校一般都设有“族裔政治与民族主义”公共课程,旨在让校园成为引导和认知族裔政治参与的基地。在社会层面,美国宣扬个人主义,但“族裔共存”意识却潜移默化、不知不觉地被映射出来。比如,警匪大片中的黑人与白人搭档、不同肤色的精英在音乐、体育(NBA、美式足球、棒球等深受全民喜爱的运动)、娱乐业中的杰出表现,很自然地被不同族裔群体视为本族裔群体成功的范例。这种源于草根的族裔成功感,无疑会使不同的族裔群体感受到公民社会的容纳性与开放性。

    利用流行文化和社会平台,借助公民社会的运行规则,没有刻意为之的“族裔团结”行动,其教育效果却实实在在地出现了。在美国,少数族裔突出的文化特色与少数族裔在社会竞争中的不利地位,都加剧了少数族裔群体对其文化地位与尊严的严重关切,而公民社会的包容性与开放性为少数族裔群体进行文化展示提供了空间,由此获得的族裔文化自足削弱了他们的族裔政治诉求。利用社会资源,通过社会自身的力量和社会运行解决社会关注的问题,具有润物无声的效果。

    与美国的政治价值、历史传统和发展进程不同,我国社会正经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行政权威发挥着引领和主导的作用,社会建构的主导力量是自上而下的。同理,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社会工程,民族团结教育的特点表现为重形式、讲政治、有声势,与此同时,民族因素对社会关系发展影响的新变化,又引起了整个社会对民族团结教育实效性的关注。

    民族团结之树常青的关键在根系,民族团结教育的基础在基层。当前,我国民族团结教育面临着“重心向下”的转变,这是由我国多民族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决定的。现代化、城市化、信息化促进了人口、资源、信息在整个社会的流动,随着人们权利意识的提高和对自身利益关注的提升,影响民族团结的因素越来越多地来自于基层,来自于不同民族成员的社会交往、经济生活和文化尊重。政治层面的大是大非和社会层面的具体问题要兼顾,在行政力量主导政治层面教育的同时,要积极发挥民间和社会的力量,开创民族团结教育社会化的新形式、新途径,引导多民族社会通过自身建设解决社会层面的民族问题,通过文化产品渗透民族团结教育,在不同的交往场景中强化共同的公民认同和公民意识,即在社会层面寻找民族团结教育润物无声的方式方法。在“5·12”汶川大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之后,不同民族志愿者的行动便从社会层面很好地诠释了民间和社会对于民族团结的理解。

    实现社会层面的民族团结教育需要创新。今年3月,共青团青海省委开展了主题为“民族团结,青年争先”的青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宣传活动月活动,将教育重点放在了青年身上,突出了针对性,因为事实表明,青年的民族交往态度和行为对民族关系具有重要影响。5月6日是北京市的民族团结日。今年,北京民族团结宣传日活动以播放民族题材系列影片的形式在全市开展,通过播放电影讲述各民族的英雄故事和各族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揭示各民族对祖国的贡献、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从而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意识深入各族群众心中。这些活动都体现了民族团结教育的创新和对教育效果的重视。

    民族团结教育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为了做好此项工作,在坚持既有经验和传统做法的同时,还要清晰地认识到,成功的民族团结教育既是有形的教育又是无声的教育,既是造势的教育又是关情的教育,既是外显的教育又是内化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