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泰:引咎辞职与“君子人格”(南方都市报 2008-10-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2:08:05
引咎辞职与“君子人格”
王学泰
【该文章阅读量:22次】【字号:大中小】
最近,一些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事故地方和部门的官员纷纷落马,有的撤职、有的免职、有的辞职,有些媒体炒作说这是“问责风暴,官员们以后也要体会体会‘当官难‘了”。我觉得有些言过其实。现代政治中“问责”是自下而上的,是公民向掌握公共权力的官员追问他们在使用权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是议会(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向行政官员质询、责问和批评。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渤海2号”事故的质询就是一次权力机关对政府的问责。那次事故中有的部长被撤职,副总理被记过。这次多名官员落马是自上而下的,是上级不满意下级的工作,促其辞职或予以撤职,或有些人不适于待在某个位置上,免去这个职务,还会“另有任用、安排”的,因此这次的官员落马,基本上属于行政机关内部的人员调整性质。然而,这次值得关注的是几位级别颇高的官员的“引咎辞职”,不知这是组织安排,还是该官员感到有负重托、自疚自责,主动请辞?如果是后者,无疑是官场的一种进步,值得欢迎。
近些年来,我们常听到的是保官、要官、跑官、买官、卖官,这似乎成了官场的常态,甚至被官员认为理所当然,名之曰“感情投资”。老百姓也看得清清楚楚,民谣有云“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平级调动;勤跑多送,提拔重用”,多么准确生动,活画出了官场与生意场无别,大家一窝蜂地争抢高官高位,不惜血本,得到的欢天喜地,没得到的怨气冲天。很少听说有人主动“辞官”,主动“引咎辞职”更是闻所未闻。
什么叫“引咎辞职”?就是官员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懂得只有尽责才配待在这个位子上;自己没有尽责,甚至是失责,而死赖在这个位子上负于国,下愧于心,于是起身而去,让有能力的人来担当。这应该是官员的基本品格。可是,“生产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事故”,并非现今的新生事物,它也是“老大难”了,年复一年,出的事故也不算少(据说采煤伤亡数字居世界第一)了,许多负责安全或质监的官员已经是全国电视观众的熟面孔了,但直至现在,官员才有了自觉,觉得有必要“引咎辞职”。尽管晚一些,但也是官场的进步,我们应该鼓掌欢迎。前有车,后有辙,希望引咎辞职官员的正确选择给官场带来点震撼,给后来官员的良知带来点启迪,使他们的心思多向责任上倾斜一点。如果能力、精力、专注力有所不能,那就应该早早主动辞职,少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
这次一些“引咎辞职”的官员未必都是事故的直接责任者,有的“事故的责任”似乎离他们还很遥远,他们的辞职只是因为“不幸”担任了这一地方或这一部门的主管高官,下面出了事,负的只是连带责任,似乎很冤,其实不然。不仅现代的文明政治都是如此处理,中国传统政治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先例。例如大家熟悉的三国蜀汉的大将马谡没有按照丞相诸葛亮预定的作战方针去办,打了败仗,丧土失城,除了马谡自己被斩首外,诸葛亮也请求处分,“自贬三级”。为什么独掌蜀汉大权的诸葛亮要这样做?一是他自责没有重视先主刘备的告诫,刘备曾说“马谡言过其实,终无大用”;二是表明这是自己的职责所在,马谡是自己任用的下属,他出了问题自己应该负连带责任。不像过去有些长官的大秘书利用工作之便贪污受贿,被判死罪,而长官却不受追究。现在主持该项工作或该地区主管官员因责辞官是一个人有自尊心、有自责意识的表现。诸葛亮被誉为“千古完人”,不是说他没有错误,而在于他勇于自责,敢于承担。连对自己错误的处理也值得后人学习。这就是古之君子的人格典范。
“君子”在春秋之前是特指贵族和官员的,平民百姓被称为“小人”,后来词义演变,把“君子、小人”引入了道德评价,真义遂晦。儒学不是宗教,没有设立人格神,却设立了人格理想,那就是君子,它的对立面就是小人。君子也是中国文人追求的最高境界。一个人能够践履儒家倡导的“君子之道”,就被视为完美的君子。“君子文化”不仅熏染着“文人”,也规范着官场。“亲君子、远小人”被视为君主的座右铭;君子小人的区分是古代官场衡量是非的尺度;正直的官员也把追求“君子人格”作为努力奋斗的目标。如果说古代官场文化有什么值得继承的话,我看“君子文化”应该算一项。官员、特别是有决定权的大官,应该成为具有社会风范意义的君子。
现在选拔官员,要看他的组织能力、知识水平,更重要的还是要看他的“德”,这是不错的。但所谓的“德”,不应单纯指其政治倾向,还应该包括其人品、人格。“文革”时林彪谈选拔干部强调“大节”“小节”的区分。所谓“大节”近似现在所说的“德”,但林彪把“德”简单化,浓缩为一条就是看能不能紧跟,能够紧跟的,即所谓“大节”,其他皆可忽略不计。什么违法乱纪,甚至犯罪,都被视为“小节”。这个方针使得干部队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影响深远。现在那些“跑”“送”双兼的干部是不是这种流风的遗孑?值得研究。过去说“为人师表”,在“官本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的时期内,官员在社会上的表率作用更大,远胜于教师。自古言“君子德风,小人德草”,官员的人品人格不仅是其做好工作的内在驱动力,而且事关社会风气。
什么是"君子人格"?排除了儒家意识形态部分,应该包括先人后己,近义远利,守廉知耻,自尊自爱,难进易退,心胸开阔等。对于官员来说,要懂得"进""退"的重要,在职要兢兢业业,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失职要明于去取,不能把当官作为人生唯一的选择。其次是守廉知耻,知耻就是知道自己行为的边界,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引咎辞职正是失职官员的正确选择,"知耻近乎勇",大家不应讥笑,应该予以鼓励。(作者为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来源:南方都市报评论周刊      来源日期:2008-10-4       本站发布时间:2008-10-4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35380http://epaper.nddaily.com/A/html/2008-10/04/content_5889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