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在领导班子里没一点不同声音是不正常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6:44:30


核心提示:
胡启立同志在他的回忆文章中说,耀邦同志明确讲过,在一个领导班子里,没有一点不同的声音,是不正常的。鉴于历史上我们党内曾经出现过的违背民主原则,压制不同意见,甚至因发表不同意见而罹祸的教训,耀邦同志鲜明地提出对持不同意见的同志要坚决执行“四不主义”,即:不抓辫子、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装袋子(不进档案)。从来没发生过,至少是我没听说过,因为某个干部向耀邦同志提了意见,他就发脾气或者打击报复将其调离岗位的事情。他允许别人有不同意见、有保留意见,甚至允许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先去做,但是在全局问题上,在原则问题上,他从不让步,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同时又坚持民主集中制。耀邦同志担任总书记期间,书记处的重大问题都是集体讨论决定的。

本文摘自《纵横》杂志2010年第12期 作者:梁金泉  原题为:真诚、坦荡胡耀邦(续)

要善待同志、对干部要量材任用

耀邦同志早年在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担任过组织部长,1977年底再度担任中央组织部部长。他熟悉党的干部工作,熟悉党的干部,他能说出许多党内外同志的简历,并熟知他们的品行、能力情况。

耀邦同志认为,粉碎“四人帮”后,当务之急是理顺民心,调动人们干事业的积极性。首要工作是打破套在人们身上的两个枷锁:一个是要打破组织上的枷锁,即平反冤假错案,把干部从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一个是打破精神上的枷锁,即在理论上、思想上从极“左”路线的禁锢中解放出来。

大家熟知的平反冤假错案、解放干部工作就是在他担任中央组织部部长时进行的。他一再讲过,对干部要有基本的估计,那就是绝大多数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他们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坏人是极少数。要善待同志、善待干部。对受委屈的同志,要将心比心,要体察他们的痛苦。他对当时参加落实干部政策、平反冤假错案的各级组织部的同志们说:我们辛苦些、紧张些,哪怕只是早一天落实了该落实干部的政策,就等于他们和他们的家属少过“一年”的难过日子。要知道,蒙冤受煎熬的人都是“度日如年”啊!

关于耀邦同志主持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的工作情况,大家已经从其他相关材料中了解许多了。比较重要的是这么几件事:耀邦同志主持中央党校工作时,1977年10月,组织发表了《把“四人帮”颠倒了的干部路线是非纠正过来》,被广大干部认为是“干部解放宣言”,不少地方放鞭炮欢庆;耀邦同志亲自接待来访、亲自批阅申诉信,不让人代劳;不能开大会部署平反、落实工作就分片开会,更直接、更具体地指导;专门召开疑难案件工作座谈会,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形成政策文件、介绍案例,推动组织部门大胆开展工作;提出全党办案;重大、重要案子,亲自或派身边工作人员去做等等。

耀邦同志当时的基本想法是:粉碎“四人帮”后,各行各业,从上到下,许多工作要开展,急需大批思想路线对头的干部,他从四个方面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地、县以下,主要是县级骨干,在党校进行短期强化培训,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弄清楚、把政策交代清楚、把问题和要求及办法交代清楚,回去马上开展工作;省、部级干部,凡马上能出来工作的安排工作,需要弄清楚情况的尽快弄清楚情况;更高层次的领导干部,尽快接回北京,检查身体、治病。需要弄清楚情况的,尽快弄清,等待工作;各级党校和组织部门尽快考虑培训各类干部,特别是要制定培训青年干部的规划。

耀邦同志说,注重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一方面是急需大批干部;另一方面是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民怨,顺民意,取信于民,挽回党在民众心目中的信任。人心顺了,才有生产的积极性,才有生活的乐趣,人际、社会关系才会和谐。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民众,民心不可欺、民意不可违,这样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党的组织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原理。

耀邦同志说,善待同志、善待干部,必须在党内形成良好的风气,“捧”杀干部、“棒”杀干部都不是共产党的作风。要正确对待犯错误的同志。每个人自己最了解自己,有了问题,一定要听取本人对有关问题的陈述,陈述的人要实事求是,听陈述的人也要实事求是,不能武断地下结论。他经常讲延安时期毛主席曾亲自指导组织部门审查干部的情况,批评甚至是批判干部时,也要给他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水杯,让他坐在那里,心平气和地做思想工作。在做出处理时要慎重,要核对事实,要“冷处理”。

耀邦同志说,干部部门的同志应该“走冷门”,要“雪中送炭”。他说,我们组织部的干部要有这样的风范,不管党内党外也不论职位高低,凡是碰到困难,受了挫折,倒了霉的同志,都应予以关心和帮助。不仅对于遭受委屈、陷于痛苦和危难的同志要伸出援助之手,就是政治上犯了大错误的,也不应厌弃,不避嫌,满腔热情地给予关心和帮助,鼓励他们振作精神,吸取教训,继续前进。他指出,在党内生活中,对于一些迫切需要帮助的同志,应不管其地位和权力发生什么变化,总是伸出兄弟之手,该教育的教育帮助,该平反昭雪的平反昭雪,生了病的给治病,有困难的帮助解决。

对老弱病残的同志要派人看望,对遗孀、遗孤要悉心关怀,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对受了处分和遭受打击的要亲切交谈,使之都能“畅所欲言”。期间,耀邦同志曾带着我去看望了一位他比较熟悉的受到冷遇的较高级干部,并对他交代说:以后有事如找不到我,就找我的秘书。他说,那些有现时影响力的干部、正在往上升的干部,会有许多人去串门子,我们就不去那样同志的家了。这就是他讲的要“走冷门”。

耀邦同志说:对于过去在“审干”工作中违反过党的实事求是原则,冤屈了一些好同志或犯有其他类似错误的人,只要认识了错误并表示坚决改正的,我建议“多换思想少换人”,团结起来迈大步!他对在“文革”中有这样那样问题甚至是做过很对不起他的事的一些同志,都为他们讲了开脱的话,使这些同志很受感动。

耀邦同志在部署中央国家机关干部分配工作时指出,那么多同志没有分配工作,我们心里不安,各部委的同志也会不安。这些同志都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啊!要量材任用。我们要用正确的态度去看一个干部,要打破人要完人、金要足赤的旧观念。十全十美的人是不存在的。有的人在“文革”中犯过一些错误,但他们经过多年教育,多数同志在进步,应该这么看,才符合实际。领导同志要亲自出马,听取多方面的意见,特别是要听一听待分配干部的意见,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

耀邦同志常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千千万万人的事业。在科学院工作时,讲过要尊重科学,在科学技术问题上要尊重科技人员的意见,要努力造就一批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对科技人员,特别是青年,要加大培养力度。他还说过,接班人不是选拔一个人接班,是选拔一大批可靠的接班人。现在我们干部队伍青黄不接,选拔优秀的中青年干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走群众路线才能搞好。从现在起,就应当放手让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干部在一定的领导岗位上经受锻炼,增长才干,请老干部对他们进行传帮带,使他们成为各级领导班子强大的后备力量,以便可以从中挑选领导干部。这样,党和人民的事业才能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组织部门的干部思想和工作必须跟上形势,努力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把这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做好。同时要把过去行之有效的领导干部后备名单制度逐步恢复建立起来,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作出贡献。

要有忘我的工作精神、要有民主的工作作风

刚到科学院时,耀邦同志常常忙得赶不上食堂的午饭,他每天早上从家里带一个馒头,午饭就变成了一成不变的凉馒头加热水。周围的人都很为他担心:这样下去,就连身强体健的人都受不了,何况他的胃肠本就不怎么好。都劝他要注意身体,但是没有人能劝得动他。他就是这样,一旦工作起来,就会忘我地投入。我到他身边工作后,他的夫人李昭同志私下里给我一个任务,她说,耀邦怎么要求你我不干涉,但给你个任务,就是想办法把他拉回家来吃个午饭,他目前这样,我很担心。后来我就强行把他拉回家吃顿热午饭。在科学院工作期间,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仅仅两个月,体重就掉了十几斤。

在中央党校为了加快工作进程,耀邦同志就定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家住城里的同志,如果工作不忙,每周可以回两次家;周三晚上回去,周四一早上班,周六晚上回家,周一正常上班;如果工作忙,一周回家一次就可以了。这些规定他都身体力行,带头执行。工作之余,他唯一的休息就是散步,边走边聊天,边探讨问题,有时议论到比较重要的内容,他就终止散步,回到办公室再顺着思路边议边想,边记录下来。有一天散步时,在谈到工作的困难和如何进展的时候,他感慨地说:“将来我们要写一本书,名字就叫做‘拨乱反正的日日夜夜’。”他说,我们现在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很有意义的。我今年62岁了,能工作的时间不多了。要争取时间,加紧工作。

到中组部工作时,耀邦同志就又整天忙得寝不暖席,为了重建党的实事求是的组织路线,他以惊人的毅力,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中午吃饭时,本来打算帮他把午饭打回办公室吃,他不同意,我就用一块毛巾为他做了一个碗筷兜。在食堂吃饭,他坚持自己拿碗筷,自己排队,一边排队打饭,一边与邻近同志交谈。吃完饭回到办公室,就躺在会议室的长沙发上看人民来信。中组部的同志曾做过粗略的统计,耀邦同志任中组部部长一年零一个月里,平均每天处理副厅局、地委书记以上级别干部的申述信33封。

有一次他去贵州考察,为了争取时间从安顺市赶到广西百色地区,他不听陪同人员的劝阻,要连夜前往。那天下着大雨,知情者都知道这条翻山越岭的道路路况很差,十分为他的安全担心。为了保安全,当时任贵州省委副书记的吴实同志把他乘坐的一辆新的上海牌轿车交耀邦同志使用。经过一整夜的雨中急行,第二天天亮到达百色地区的一个村镇,他乘坐的上海牌轿车的排气管不知跑丢到什么地方了。

当地的百姓听说我们是冒雨从山路过来的,都倒吸一口凉气。说那是万丈深渊,就是晴天、白天走,向下看去都会脊背冒凉气。此时,随行人员大都一面在述说着路上在摇摆不定的车上怎样抓紧把手,怎样瞪大眼睛的经历,一面大口大口地吞咽着刚煮出来的面条汤,以填饱饥肠辘辘的肚子。围观的群众越来越多,只知道是从大山下来了什么大人物,却不知正端着大碗一面吃面,一面向他们了解生活、生产情况的这个人,竟是胡耀邦同志。

1980年,耀邦同志当选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时已经65岁了,但他认为,年事愈高,愈不能有片刻懈怠,因时日无多,必须争分夺秒地工作。他干工作是全身心地投入,说他是夜以继日一点都不为过。耀邦同志在当总书记的那几年,中南海勤政殿夜夜灯火通明,他经常加班加点批阅文件到深夜。中办的很多工作人员都知道,耀邦同志办公室的灯是熄得最晚的。

其实,耀邦同志也有广泛的兴趣:我听说过他的桥牌打得很好;他能写诗,有时还为他喜欢的诗词谱曲、试唱;他非常喜欢唱京剧《杨门女将》中采药老人的唱段,听上去颇有言派的味道。不过,在这期间,没有见过他再打桥牌,哼歌曲、学唱几句京剧,只是为了调节一下紧张的工作压力罢了。

耀邦同志的民主作风,凡与他接触过的人无不交口称赞。他鼓励人说话,动员人说话。他十分重视人们的不同意见,喜欢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讨论问题,愿意与有见解也好无见解也好的人探讨问题、争论问题。这有利于丰富自己的见解,作出合情合理的判断。他从不计较与他发生过争论的人,把他们当成知己的朋友。据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的田纪云同志回忆,凡是胡耀邦同志主持的会议,大家敢说不同意见,并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即使跟他争论得面红耳赤也没关系。 

胡启立同志在他的回忆文章中说,耀邦同志明确讲过,在一个领导班子里,没有一点不同的声音,是不正常的。鉴于历史上我们党内曾经出现过的违背民主原则,压制不同意见,甚至因发表不同意见而罹祸的教训,耀邦同志鲜明地提出对持不同意见的同志要坚决执行“四不主义”,即:不抓辫子、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装袋子(不进档案)。从来没发生过,至少是我没听说过,因为某个干部向耀邦同志提了意见,他就发脾气或者打击报复将其调离岗位的事情。他允许别人有不同意见、有保留意见,甚至允许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先去做,但是在全局问题上,在原则问题上,他从不让步,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同时又坚持民主集中制。耀邦同志担任总书记期间,书记处的重大问题都是集体讨论决定的。

耀邦同志认为,不管是一些重要讲话还是文件都应该广泛地征求意见,既要听取领导层的意见,征求专家学者等专门人士的意见,还要征求基层群众的意见,这样形成的文件和讲话,才会有基础,才能更接近实际,才能有利于更好地贯彻实施,这也是他在领导工作中形成的良好工作作风和习惯。

耀邦同志的讲话他都要亲自列提纲、谈要点、都要亲自参与征求意见的会议、都要亲自执笔修改。他把征求意见修改的过程当成是一个调研的过程,一个完善的过程,一个宣传教育的过程,把这当作贯彻文件、讲话精神和要求的基础性工作。

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要勇于自以为非

耀邦同志认为,作为负责干部,要勤奋敬业,要善于归纳总结,善于在困难的情况下突破难点,推动工作。在这里,用知识、经验,把情况联系起来加以思索很重要。他说,毛主席等老一辈领导人就有这样的本领。毛主席与人谈话,多采用启发式,引经据典,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取得共鸣。其他老一辈革命家也都有自己的特点。这是说每个人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是他们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注重学习,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推动工作。1980年,耀邦同志去广州向叶剑英同志汇报一件重要人事安排的事,听取他的意见。他们商谈了不到20分钟的时间,耀邦同志就从屋里出来了。我问耀邦同志,这么快就谈妥了?耀邦同志说,参座(耀邦同志对叶帅的习惯称呼)说,他要用三天时间思考一下才回答我们,让我们先下市县看看,回来再谈。这又使我想起耀邦同志去见邓小平同志的情景。那几天,他在小院里踱来踱去,思考着要谈的问题。他告诉我,与小平同志谈话,一件事十句话能说完,不要说十一句,最好压缩成八句话说完,小平同志善抓要领,干练、果断。可见担负重要领导职务的领导同志,在重大问题、重要事件上,态度是何等慎重,不是考虑一下,是要想几天几夜,甚至更长时间。

耀邦同志常说:我们这些人,很难达到老一辈革命家那样的思想境界,很难具备他们那样的政治智慧,很难取得他们那样的威望。像我这样的水平、能力,担当此重任是力不从心的,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加倍努力学习,加倍努力工作,下苦工夫去体察情况,下苦工夫去思考、解决问题,要准备掉几斤肉、折几年寿。

耀邦同志说,他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曾经多次受到毛主席等领导人对他的肯定和赞扬,自然是很受鼓舞,也很高兴,但高兴从不过三天就再也高兴不起来了。第一天高兴的是受了赞扬,第二天想的就是还有什么不足,第三天想的是下一步又该怎么干了。耀邦同志说,他很羡慕有的同志,很潇洒,拿得起放得下。他说有的同志说我的脑子一天24小时都处于紧张状态,为什么,担子重、责任大呀!我们已经耽误了不少宝贵时间了,再也不能耽误了,必须勤于思考,及时总结经验,把工作向前推进,一刻也懈怠不得!

关于善于总结经验,耀邦同志等参与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一个典范。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对新中国成立32年以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作出了正确的总结,科学地分析了在这些事件中党的指导思想的正确和错误,分析了产生错误的主观因素和社会原因,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史中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它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正确道路,进一步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

文件的起草,凝聚了胡耀邦等同志的心血。整个过程使全国人民乃至世界都看到,我们党对待重大历史问题,确实采取了极为郑重、严肃的态度。我们党是光明磊落、实事求是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党。耀邦同志始终认为,中国的改革始于共产党人的自我反省和远见卓识。就此而言,总结过去与开拓未来,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耀邦同志经常说,人贵在能自以为非。他说,20世纪60年代初,他从毛主席那里就听到过“我们有些同志总是自以为是,为什么就不能自以为非呢”的告诫。 

耀邦同志在谈到人为什么要自以为非、为什么会犯错误时说,这是因为事物和矛盾的多样性、多变性与认识的局限性、滞后性的矛盾所造成的。所以自以为非是在情理之中的事。

耀邦同志说,人贵在自觉地自以为非,还因为人处在高层,接触群众、接触实际会受到一些人为的限制,听赞扬的话、顺心的话、顺从的话就会多一些,容易做出不合实际的判断,对及时纠正误差和错误不利。1977年,耀邦同志曾谈到过:人和人各有不同,有的健康长寿,有的身体病弱,但都逃不过自然法则,就是中国古代医书(《黄帝内经》)上说的,年老了,生理机能会发生变化,想问题、看问题就会不周全,就会不全面,所以人要经常自觉地自以为非。根据以往的历史经验,我想身体体质强的可以多干些时日,像我这样身体体质较弱的人,趁自己的头脑还清楚的时候,就要退出领导岗位和决策层。我们要制定退休制度,这对个人、对国家、对人民事业都有好处。

我看到过曾任光明日报总编辑的杜导正同志的回忆文章,说耀邦担任中央秘书长兼中宣部部长时,每周两次召开例会。每次,胡耀邦自己先讲40分钟左右,然后请大家发表意见。于是大家七嘴八舌地发言,胡耀邦也经常插话。会上,他从不居高临下,从不做指示,参加会议的人发言,他都虚心听。有时候觉得别人的意见比自己的看法好时,就立即表态“我同意这位同志的意见,我的意见收回”。杜导正认为:“一个领导人,尤其是身居这样的高位,能让人在他面前就政局或某些大是大非问题,毫无拘束地发表个人意见,包括不同的政见,这恐怕是最难得的一种政治品质。”

耀邦同志认为:发现了错误必须尽快纠正,迅速调整部署,否则就要吃亏。处于执政党地位,很容易犯官僚主义。任何人一旦脱离了实际,脱离了群众,听不进不同意见,不再实事求是,那么就会犯错误,就会渐渐地失去光辉,走向反面。科学是无止境的,认识也是无止境的。唯有不断探索,不断纠正前进中的失误和错误,不断反省自己,自觉地自以为非,不失去对新鲜事物的热情,随时倾听群众的呼声,才能真正追求真理,接近真理。

1995年4月中旬,我奉调从云南回北京到全国政协工作时,我和爱人专程绕道江西共青城耀邦同志陵园凭吊。在陵园入口处,从一位供应鲜花的老乡处求得一束鲜花后,向山坡走去。这时,天空忽然下起了大雨,到墓地时,那座高大的、镌刻有耀邦头像以及寓意着耀邦同志一生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党徽、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徽、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徽的墓碑,已经被雨淋湿,雨水从耀邦同志的脸颊上流下来。我们站在由李昭同志题写的“光明磊落,无私无愧”的碑石旁,耀邦同志的骨灰就安放在碑下,泣不成声……

20年来,我每次去墓地看望耀邦同志,眼前都会呈现出:

1989年3月22日,我去云南工作前到耀邦同志家里去看望他的情景。他又增添了几缕白发,面庞显得疲惫而深沉,我们建议他多加珍重。他对我说,想再去云南看看,去一下还没有到过的三个地、州。还说你有什么大件东西不好带,他去时放在公务车上帮我带去。云南省委的领导听说此事,很高兴、很重视,为他准备了住处。不曾想,这次见面竟是最后一面,他这个愿望没能实现,使我们都留下了无限的遗憾。

耀邦同志深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与贫困儿童用一个碗吃饭,喂孩子一口,自己吃一口的感人泪下的情景;他躺在拉萨医院,忍受着高原的强烈反应与万里同志商讨西藏繁荣、安定大计的情景;考察行走中,他临时停车钻入冒着炊烟的农舍,帮有残疾的困难少数民族农民添柴烧饭,要求当地领导给予关心的情景;他思考沿海开放,从广东沿海到浙江、山东沿海寻觅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中提到的建北方大港地址的情景等等,都一一浮现在眼前。

他担任主要领导职务后,有人劝他要注重威信时他说过的话,威信不是造出来的,不是靠装腔作势骗出来的,也不是由别人狐假虎威吓出来的。科学家的声望是靠他的科研成果对社会的贡献,艺术家的声望是靠他精湛的艺术,运动员的声望是靠他辛勤锻炼的成绩。而共产党人、共产党的领导干部的威信,是靠他们的政治智慧、领导能力、人格魅力的影响,是靠他们对党、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事业的忠诚并为人民为社会所承认的实实在在的业绩。

人们深深地怀念、敬仰耀邦同志,他勤奋好学、思想解放、忠于事业、勤政为民;他实事求是、深入实际、勇于实践、勇于开拓:他宽厚待人、联系群众、严以律己、廉洁奉公;他没有虚假、没有做作、没有敷衍、不存心计、真诚可敬;他坚持真理、无私无畏、顾全大局、光明磊落、心灵可鉴。他在人们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耀邦同志在人们心目中是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又是一位本本分分的共产党人,广大干部、群众都把他作为知心朋友、良师益友。

我似乎经常听到耀邦同志问道:我们在中国科学院演讲说到的要开始新的长征怎么样了?我们在中央党校散步时议论到的写一本“拨乱反正的日日夜夜”的书的情况怎么样了?“奔腾前进的时代列车”行进得怎么样了……可以告慰他老人家的是,人们以多种形式回忆了那段不平凡的岁月,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国家有了很大的新的发展,人民生活有了新的改善,全党全国人民正在团结一致进行着新的长征,向着更高更新目标奋进。

当年,江西共青城耀邦同志的陵园只是一片裸露在清风冷雨中的红土地小山丘;如今,站在墓前向周围、向富华山望去,已是苍松翠柏、花红草绿,满眼葱郁,绿枝如海,湖光山色里,鄱阳湖烟波浩淼,一派生机勃勃。耀邦同志的陵园已成为对青少年和人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不少同志问我,你在耀邦同志身边工作多年,你怎么看待耀邦同志呢?耀邦同志是我最为敬仰的导师。他是一位让人们通过他的言行,就能看见他心灵的人。一位真真诚诚、坦坦荡荡的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