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0年各国移民政策变化 重财不重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1:25:06

回顾2010年各国移民政策变化 重财不重才

2010-12-29 8:44:00  南方日报   共有评论2  进入理财大学 

  回顾今年的移民市场,涨价和收紧分别是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领域两个最抢眼的关键词。涨价和收紧是各国根据形势变化作出的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各国在移民方面更加重“财”而非重“才”。

  ◆关键词:涨价

  2010年是各国投资移民政策调整幅度最大的一年,这一年加拿大率先发出提价的声音,随后澳大利亚、香港、新加坡也调高投资门槛,最高的投资额增加了一倍。但投资移民的热潮并未因为涨价而退缩,抢搭末班车的现象空前火爆,不少移民机构表示今年的咨询量有望翻番。

  ◇加拿大:投资额度从40万加元提至80万加元,资产要求翻番

  早在两年前,加拿大投资移民就传出“涨价”的风声,在今年这一传言终于兑现。6月25日,加拿大联邦政府闪电宣布冻结投资移民的申请,并宣布:投资移民的申请人投资要求,从以前的40万加元(约270万人民币)提高到80万加元(约540万人民币);投资移民申请人的净资产要求,从目前的80万加元(约540万人民币)提高到160万加元(约1080万人民币)。随后的10月15日,魁北克省也宣布冻结投资移民申请。12月1日,加拿大联邦政府和魁北克省宣布重启投资移民申请大门。

  ◇香港:由650万港币上调至1000万港币

  今年,香港特区政府也对2003年推出的《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进行修订,宣布从2010年10月14日起,将投资移民的投资门槛从原来650万港币上调至1000万港币,房地产项目将暂时从投资移民计划的投资资产类别剔除。

  ◇新加坡:投资款由150万新元涨到250万新元

  根据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官网对外公布的投资移民的新标准:从2011年1月1日起,新加坡投资移民的金额将由原先的150万新加坡元(以下简称新元)提高到250万新元。同时,申请者不能够为父母和配偶的父母申请永久居留权。

  此外,从2010年10月1日起,对于拥有创业及经商经验的申请者的公司主营业额准则也发生变更,由原来的至少1000万新元变为至少3000万新元。

  ◆关键词:收紧

  虽然对申请人的语言能力、工作经历及其配偶条件都有严格要求,但技术移民因其成本低、申请周期短等优势而获得技术派人士的喜爱。不过今年各国国内就业形势的不景气也导致了不少国家纷纷收紧技术移民的门槛。

  ◇澳大利亚:职业清单减少至181个

  原计划于4月30日公布的澳洲技术移民新的职业清单(简称SOL)列表于5月17日推迟公布。此次公布的新职业列表无论从职业的范围和数量都大大减少,从原来的408个职业直接减少到目前的181个,包括管理、国贸、金融、物流、酒店管理、人力资源、人文艺术类等在内的热门职业不见踪影。

  11月,澳大利亚移民部公布了新的普通技术移民(GSM)技术打分系统,新计分制保留了对曾在澳洲学习者、掌握少数族裔语种者、拥有其他技能者以及完成了职业年者的奖励分值。但新制度不再依照申请者的职业给予加分。

  ◇加拿大:职业类别缩减至29项

  日前,加拿大联邦移民部宣布调整联邦技术移民的优先职业列表,把原定的38项优先职业类别缩减至29项,并规定属于此29项的单个职业配额不高于1000个。此外,移民部要求所有技术移民和经验类移民的申请者,都必须提交独立的、被认可的英文考试成绩。

  ◇英国:高技术移民开始实行配额制

  今年7月,英国一项限制高技术移民的政策也开始执行。配额制从年度配额分配到月配额。按照新政策规定,每个月英国移民局会给英国驻各个国家的签证处分配高技术移民申请人批准的配额。一旦当月获签人数等于配额数,排在后面的签证申请将被自动分配到下个月审理。而一旦累计年度配额已经签满,那么英国移民局会建议申请人不要再递交移民申请。而随着这项配额制的执行,高技术移民评分标准也将从95分提高到100分。

  随后,英国又公布了政府实施的第一个移民配额封顶计划,把来自欧盟以外的技术移民数额限制在21700个。该计划将于2011年4月开始实施。

  ◇后市预测:只要资产不缩水,投资移民热潮将继续

  明年移民市场不可控的因素依然很多,各国政府对移民政策进一步的调整可能性依然存在。特别是美国的移民政策向来以善变而著称,随着美国经济的逐步升温,EB-5投资移民项目有可能停办。至于技术移民,过往吃香的职业或将失去先前的优势光环。

  投资移民与国内经济形势有很大关系。国内有能力且有意愿进行投资移民的人群的基数很大,因而只要资产未大幅缩水,投资移民的热潮还将继续。而对于移民机构来说,明年将是加紧学习政策和细节变化,苦练内功的一年。

  ●专家:嘉诚海外集团副总经理夏松

  南方日报记者于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