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的未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24:32

在世界历史上,英语无疑是最成功的语言。它流连在各个大洲,是学童口中的第二语言,同时还是科技、国际商务和大众文化领域的载体。许多人认为,英语会无休止地传播下去。但研究语言兴衰的学者尼古拉斯·奥斯特勒(Nicholas Ostler)却在他的新书里作了一个惊人的预言: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的好日子,或许就要到头了。
征服、贸易和宗教是推动早期通用语(lingua-francas,奥斯特勒为表示区分,在意大利语Lingua Franca中加入了连字符,后者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地区使用的贸易语言——原文注)传播背后的三大因素。作为一名“卖弄学识”的语言学家,奥斯特勒兴高采烈地从古代历史开始慢慢讲起。
公元前539年征服巴比伦的阿契美尼德帝国(Achaemenid),母语本来是波斯语,但帝国却务实地选用了亚拉姆语(Aramaic),令后者成为了世界上第一种“通用语”。在长途联络时,官方文件以亚拉姆语写就,长途跋涉穿过帝国之后,再被翻译成当地语言。波斯语本身也曾为通用语言,但并不是在阿契美尼德帝国的鼎盛时期,而是约在公元1000年到1800年之间。中亚、小亚细亚(Anatolia)和中东的突厥人(Turkic)信奉阿拉伯人的伊斯兰教,但经常把波斯语用在法庭和文学作品上。在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兴盛的年代,波斯语还是突厥人治下印度莫卧儿王朝的法庭用语。
部分通用语沿商路传播,但这些语言不过是为了应对一时的方便,随着环境经常改变。腓尼基语起源于今天的黎巴嫩地区,沿着北非海岸一路传播,成为迦太基帝国的语言。但当罗马在公元前146年摧毁迦太基之后,腓尼基语便衰退成为了当地的方言。相对来说,希腊语的根基更为深厚。它不仅在罗马的崛起中幸存,而且在帝国灭亡之后依然流传了下来。在1000多年的时光中,希腊语一直是地中海东部地区的通用语言。
那么这些历史因素对与英语又有何影响呢?几乎没有。看上去,奥斯特勒本来着迷与古代语言的使用,打算写下另一本书。不过最终他被书商说服之后,才选取英语这个角度入题。关于英语未来的核心论点出现在全书的最后两章,不过奥斯特勒的预测着实惊人。
英语并不是以母语的身份传播成为通用语的。虽然世界上有10亿多人使用英语,但以英语作为第一语言的人口只有3.3亿人左右,而且后者的数量没有增加。英语的未来掌握在非英语国家的手中。问题是,这些国家会一直学英语吗?
奥斯特勒认为,现代国家主义和科技这两个新因素,将会影响到英语的传播。阿契美尼德帝国和莫卧儿王朝的实用主义的确惊人,因为在今天,任何一个自信的现代国家都不会将外语作为自己的第一语言。部分前英国殖民地国家确实选用了英语,但原因仅仅是它比本地语言更加中立。也有前殖民地国家对英语说不,比方说斯里兰卡和坦桑尼亚。在这些国家中,英语精英们早已让位给了操持本土语言的民族主义者。1990年,荷兰曾经考虑过将英语作为高等教育使用的唯一语言,但出于民族主义的缘由,最终放弃了这一决定。
奥斯特勒认为,作为通用语的英语最终会消逝不见。但英语衰退的原因并不是有其他语言取而代之,因为它们在跨地域性方面还不够资格。或许只有非洲的语言状况才具有足够的不稳定性,会因为外界影响选择未来的语言。相反,不会有哪种语言成为英语的继任者,因为任何一种语言都不符合要求。奥斯特勒相信,符合要求的,是技术。
这一观点依赖于计算机翻译和语音识别技术的巨大发展。奥斯特勒认为,即便经过了50年的发展,计算机性能也有了爆炸式的提升,但目前的翻译软件仍然不能令人满意。不过,计算机仅仅出现了半个世纪,这段时间在语言的历史上不过是弹指一挥间。奥斯特勒关于民族主义对英语以母语身份传播限制的观点无疑正确。如果他在技术方面也押对了题,未来的人们就会将英语看作是书法和拉丁语一样的老古董了:尽管尊贵,尽管传统,但却变得越来越没有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