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过剩与信息匮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2:18:44
我每天的上网活动是这样开始的:
首先,打开邮箱,看看有没有新邮件,然后看看订阅的电子杂志。这里面会有许多经济啊太空之类我根本就不感兴趣的文章。但是有些杂志在明显地方会告诉你,如果他们发现你订阅后根本没有打开阅读,那么他们将停止发送。如果我刚好还对这个杂志有点好感,所以即使我根本不想看这些经济啊太空类的文章,也会把它点开,再迅速关掉。接下来,还会有许多购物的广告邮件或者虚假而丑恶的招聘信息。然后,我会打开新浪或者搜狐,看看有没有什么新闻,或者登陆一些论坛,看看大家最近都在讨论些什么….
而所有的这些事情并不是一个单线的完结,而是一个循环.而这些事情就象是一个困笼,将我的思绪完全困在里面,而坚持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我必须在这一大堆纷繁复杂的信息里,寻找到于我有用的信息.否则,在这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不掌握信息的我,无疑于在进行慢性自杀.
不知道你是否和我有一样的感受:总感觉信息更新过快,自己跟不上时代步伐;总在学习,但却感觉需要学的东西越来越多,自己越来越吃力;已经习惯了各种信息的轰炸;如果让自己完全离开任何的信息来源体,隐居一天,会感觉很焦躁;希望每天接受的信息是定量的……
很少有人意识到,其实我们正经受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污染,这种污染披着异常光鲜的外衣,直接侵袭着我们的灵感空间和思考能力,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比如,我们收看电视的同时,必须忍耐在这之间插播的各式各类的广告,其中还包括一些性病医疗广告,以及一些每回重复三五次的低成本广告.比如,我们看报纸,必须额外负担三分之一的广告版面费,以及一些搀杂在其中的软性广告文章.比如,我们在坐公交、坐地铁、坐电梯时,甚至是上厕所时,都会有耀眼的屏幕向我们推销各式各类的广告产品…..广告学里把这种方式叫做强迫接受,而我所能联想到的,就是一幅幅”填鸭子”的画面.信息对于我们而言,不再是主动地摄取,而是被动地接受.
不要小看这种信息过剩导致的信息污染,它可能会让你患上一种新的病症——“信息污染综合症”。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让一个人每天看几万张不同的照片,过不了几天,这个人便会患上偏头痛、心脏病,女性还会引起月经失调。究其原因,就是信息过剩的结果,是人脑对信息缺乏适应和承受能力的表现。好比人吃多了胃会不消化,大脑也一样,接收信息太多了,它也会有“消化不良“的反应。
小时候,电视频道只有那么几个,电视节目也十分有限,全家人却可以看得津津有味.报纸也就一两份,杂志更少,互联网根本没有,人与人之间还在使用信笺交往,但我们生活得充实愉快;现在,家里的电视不止一台,频道也有六七十个,从头到尾换一遍都要5,6分钟,但是我们却觉得电视越来越不好看了.报纸也有N多名目,每一份都是厚厚一大叠,但很少有人能耐心读完.杂志摆满了书摊,看得我们眼花缭乱,觉得什么都该买来看看.于是,常常陷入一种无从选择的惊恐.
互联网则彻底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信息在我们面前肆无忌惮地爆炸,充斥着我们的每一根神经.让人疲倦到已经没有任何精力去点击任何一个链接,仅仅是匆匆浏览一遍标题后,便关掉网页,长长舒一口气.这些,都是信息污染所带给我们的困扰.如此丰富的信息资源,带给我们的并不是生活得更便利、更轻松,而是越来越沉重.如此多的信息,好比一大盘没有营养的食物,不吃,会觉得浪费,于是鼓足了劲,吃了个彻底,吃完后才发现过多的食物让我们消化不良了.其实我们需要的只是那么一小碗.
问题在于,谁能为我们提供那一小碗刚刚够饱又营养丰富的食物呢?
网络媒体当初向平面媒体宣战时,它的口号就是有无限的空间,有丰富的信息.但是,如果在这样的无限空间里,包括了太多的无用信息,需要每天在浩瀚垃圾堆里寻找我要的东西,很多人宁愿选择平媒,至少他们为了保证有限空间的利用率,已经提前帮我进行了一道筛选.我可以不必趴在垃圾堆里找东西.因此,有人预言,在平媒经历了网媒的强大冲击震荡后,将逐渐站稳脚跟,收复失地.
也许,会有人反驳说,目前的搜索引擎功能强大,能提供你所想知道的,与之相关的各种信息.问题就在这里,以我的经历为例,搜索引擎的功能越强大,它所搜索到的垃圾信息就越多.信息过剩带来的真正后果是实用信息的匮乏.真正能够准确地知道我们的需求,并且有效过滤所有垃圾信息的搜索引擎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自己.
曾经有个朋友是这样做的:
他在家里常常不看电视,即便看,也只看固定的频道和固定的栏目.只买一份报纸,选择自己有兴趣的文章看,仔细看完;只订两种杂志,一本专业类的,一本休闲时尚类的;上网只上自己感兴趣的网站,并且每天不超过2个小时;休假时,关掉工作的手机,只开通一个家人和亲近的朋友才知道的号码.
我问他会不会觉得自己的信息量摄取得太少而心有愧疚?
他回答,我不必为一些我根本不需要的东西买单,更何况是情感上的愧疚呢?
也许,这样的方式不失为一个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