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信息关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28:26
历史观点:
达文波特(T. H. Davenport)认为,知识是一种包含了结构化的经验、价值观、关联信息以及专家的见解等要素的动态组合。它起源于认识者的思想,并对认识者的思想起作用。在组织内,知识不仅存在于文档和数据库中,而且嵌入在组织的日常工作、过程、实践和规范中。
施赖伯(G. Schreiber)提出,数据是我们每时每刻感觉到的大量的没有经过解释的信号;信息是具有意义的数据;知识是数据和信息集合的整体,人们为了完成任务和创造新的信息要在实践中运用知识。
德鲁克(P. Drucker)指出,知识是一种能够改变某些人或某些事物的信息――这既包括使信息成为行动的基础的方式,也包括通过对信息的运用使某个个体(或机构)有能力进行改变或进行更为有效的行为方式。
博伊索特(M. H. Boisot)则提出,数据是在不同物理状态之间做出的区分,它可能向行为主体传达了信息,也可能没有;信息是激活主体行为的数据子集,它是由行为主体的感性和理性工具从数据中过滤出来的,并在事物和行为主体间建立起一种联系;知识是行为主体的一种属性,它预先决定了行为主体在特定条件下的行为方式。和信息相比,知识无法被直接观察到,它的存在只能从行为主体的行动中加以推断。
在知识经济的讨论中,关于信息与知识的关系,产生了种种认识,现归纳如下:
①并列关系。为了强调知识的重要作用,把知识从信息中分离出来而与信息相并列。例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1996年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的报告中定义知识经济时说:“这种经济直接依据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
②转化关系。信息经过加工转化为知识,因为知识是加工过的信息。至于知识向信息的转化,则是信息技术作用的结果。知识依其获取时是否通过实践产生经验,可区分为意会型知识(Tacit Knowledge)即主观知识、编码型知识(Codified Knowledge)即客观知识,这两类知识分别与前述第二类、第三类信息相对应。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论述知识经济的趋势和涵义时,也承认:“知识经济的特征是既需要不断地学习编码化信息,又要具备利用这种信息的能力”,“正是由于知识的一些可编码成份的不断增加,使得现在的时代具有‘信息社会’的特征”。
③包含关系。“有趣的是研究知识经济的将信息定义为知识的子集,研究信息经济的则反之,视知识为信息的子集。”一些学者以此来证明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是“同根”的。根据波普三个世界的理论,知识只存在于主观世界和客观的概念中,虽作用于但并不存在于客观物理世界;而信息则存在于全部的三个世界,且反映客观物理世界的信息又是形成知识所必不可少的。因此,知识包含于信息是成立的,反之则不成立。认为信息包含于知识,是把信息局限于编码型知识,而把意会型知识因其“难于编码化和度量”而排除在信息之外。当然,知识包括情报。然而情报虽是信息,但不能等同于信息。应当说,情报是知识的子集,而知识是信息的子集,这在信息学中已成了常识。
④分立关系。主张把知识从信息中分立出来,认为信息仅仅是知识的“原料”或“燃料”,以突出知识的重要性。这种观点不认为知识本身也是一种信息,且看不到知识可以转化为信息,力图压低信息的作用以抬高知识的作用。
⑤替代关系。由于信息与知识有不少共同的属性,如分布非对称性、使用无排他性等,两者在一定场合相互替代是可能的。问题是信息与知识各自所处的层次不同,如信息偏重于技术方面,而知识偏重于内容方面,有些替代出于强调知识而无视信息的需要,就显得不尽合适。例如,把明显属于信息产业的软件产业的超常发展视作知识经济的首要特征,不考虑软件的技术产品属性,把软件产业改名为知识产业,孰不知科研、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产业。又如用知识网络替代信息网络,用知识基础设施替代信息基础设施等等,这样的任意更改只会引起混乱,造成误导。
以上关于信息与知识间五种关系的认识,我们认为前一半(包括第一、二种关系和第三种关系中的前一半)是可以接受的、正确的,而后一半(包括第三种关系的后一半和第四、五种关系)则是错误的、不能苟同的。产生这种错误认识的原因,虽然与不同人士的不同用意有关,例如有人为了突出自身行业的地位等等。但是也确有共同的症状,例如,把知识等同于科学、技术的泛化现象,使知识脱离开反映实践状况的信息而认为它来源于头脑,且只存在于头脑的虚幻化倾向,以及有意无意地贬低知识在工业经济以至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适当地夸大知识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却又未能指明其与以往相比的实质性不同,等等。
此外,我们应当看到,基于信息的知识固然重要,基于知识的智能和智力更为重要。知识向生产力的转化,关键在于运用知识的能力,而非任何知识的简单集合。智能的培养、提高比知识的传授、扩散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