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鹿事件看某些部门的堕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1:26:49
五岳盟主/编辑
早在今年8月初,三鹿集团就已发现被污染奶粉问题,而在去年9月2日,央视的《每周质量报告》还播出了特别节目——“中国制造”首集——《1100道检测关的背后》。中央电视台对三鹿婴幼儿奶粉的生产过程进行了详尽调查,展示了中国婴幼儿奶粉标杆企业——三鹿集团过硬的产品质量和科学、严谨的过程管理。可见,央视的“中国制造”首集——《1100道检测关的背后》,三鹿煽了央视“1100”个耳光。
早在去年5月5日和5月6日,网络上就有《每周质量报告会变味吗?》和《全民学习食品优劣辨别是喜还忧?》之类博文。提示社会和有关部门,注意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和食品安全问题,但是人微言轻。而今所提示的都不幸言中。
客观地说,这是由众多儿童的生命和健康换来的言中,是以“中国制造”的质量在已经饱受争议中,再一次授人以柄换来的,是以我们这些尚未发现中毒受害的潜在危险换来的,这有何喜悦可言?
假如一年多以前,央视能够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办《每周质量报告》,而不是办什么“消费者学校”来“消费”消费者、不为蝇头小利所动而丧失原则的话,今天也不会使自己处在自煽耳光的尴尬地步。
说到《每周质量报告》的变味也是有一个过程的,他当初也是以大胆揭露假冒伪劣产品为己任的风格和特点而走红的,但节目组也遭到各方面压力,不少企业对其闻风丧胆、还有不少托门找路的企业对其拜托、高抬贵手,节目组也迎来新闻道德和良心在利益和诱惑面前的严峻考验。在这场考验面前,《每周质量报告》没有经受住考验,他退却了、他堕落了。
《每周质量报告》先是从一个对假冒伪劣产品的进攻者,转变为一个防守者,举办特别节目“消费者学校”,让产品的终端用户---消费者自己去辨别真伪,有人出来组织全民学习辨别食品的优劣,这并不是喜,而是忧。这是在构筑食品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但这道防线绝对是不可靠的防线。事实证明这道防线在假冒伪劣产品面前早已溃不成军。因为《每周质量报告》从一个揭露者、蜕变为教育者,最后又演变为三鹿之流的同路人、护棋手,公开利用媒体优势为其摇旗呐喊、站脚助威,一起欺骗消费者,成为可耻的帮凶。
可悲!《每周质量报告》就这样堕落了!
如果说山西襄汾的一场山泥倾泻,把国人从奥运盛世的美梦中惊醒的话,河北三鹿毒奶粉的风波,则把政府近半年来苦心建立起来的良好形象破坏殆尽。正如网上一句顺口溜所说:“辛辛苦苦大半年,一下回到奥运前”。
其实,奸商各国都有,若真是奶农捣鬼,那么三鹿也是受害者。但问题是在这场风波中,政府扮演的角色令人疑窦丛生。从三鹿公司所在地的石家庄市政府、河北省政府,到中央政府的卫生部、国家质量监督局,甚至最多受害者的甘肃省卫生部门,都难辞其咎。即使不是毒奶粉的帮凶,至少也延误了警号的发出,有渎职之嫌。
官方效率透明度退步
从今次毒奶粉的应对来看,在大地震后建立起的高效、透明、开放之风,似有倒退回SARS时期的迹象象,各地宣传部门对媒体採访的横加干预、阻挠,对外发布信息的迟钝反应、遮遮掩掩,都令人有时光倒流之感。
和山西的严重山泥倾泻的处理相较,目前既看不到高层对此事有任何公开表态(河北省委上周五召开常委会曾“传达学习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处理好三鹿牌奶粉重大安全事故的重要指示”,但指示具体内容却讳莫如深),亦未见任何官员如山西省长孟学农一般“引咎辞职”。据说只是因为没有像山西死那么多人。其实,毒奶粉风波对政府形象的戕害比山泥倾泻更甚。
谁会是下一个孟学农,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