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思妙道不放逸,永不退失菩提心——如瑞法师专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1:16:00

常思妙道不放逸,永不退失菩提心

——如瑞法师专访

 

整理/张杰

 

如瑞法师,1957年生于太原市,大学毕业后任中学老师,又于北师大中文院进修研究生。八十年代初依止通愿老法师出家修学,愿老法师的剃度师是慈舟老法师,慈老法师毕生专研华严堂奥,坚持毗尼净行,终以净土为归宿。愿老法师传承慈老法师的教法:“为重振僧纲而专弘律法,深感末法时代,僧团涣散,非戒律不能治之,即潜心习律,立志弘传”。因此,法师亦继承二老的遗志,“专弘戒律摄诸方”。

2009年12月25日,禅学会成员江群、刘永利、药健民和本刊记者刘红青、张杰一行,在会长王雷泉教授带领下,专程至上海青浦拜访梦参老法师和如瑞法师。宾主相谈甚欢,我们见缝插针,分别采访两位法师。初次见面,难免有些拘谨。如瑞法师说:“我一看到大家,就觉得似曾相识!”此话一出,室内顿时温暖起来。

1991年法师秉承通愿老法师的遗命,拿着仅有的105元来重建普寿寺,一砖一瓦,皆亲力亲为,其中的艰辛,外人实难揣测。有会员感叹:“普寿寺从原来的废墟到现在建成,从中我们能够看到您的发心,也能够感受到佛法的力量。”法师却谦逊地表示:“佛教讲因缘,从表面上看,是我们做成的,实际上,师父那时候已经开始做了,只是缘不具足罢了。”整个访谈过程中,我们能强烈感受到恩师对如瑞法师的影响。师愿未竟,弟子续之,这样佛法才得以代代传承,相续不绝。

 

世出世间 教育为本

 

在弘法过程中,法师始终把教育放在第一位,从未间断上课,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根据当今教内外形势,适时提出了“三加一僧伽教育工程”的理念。

问:法师从小的愿望是当老师,如今从世间老师到弘范三界的人天之师弘化一方的法师,对世出世间的种种教育状况肯定有独特的观察和体会。能否谈谈这二种教育的共同点和区别所在?

 

法师:世出世间都要以教育为本,教育都要以人为本。我们常常说百年树人,在人类的诸工程里,树人工程是最艰辛的!真正想做好一个老师,一定要好好去读、慢慢去品味学生这本书。

如果从佛法和世间法来讲,出世间教育指的是佛法这一部分,是让我们扩大心量,要能够慈悲、包容,把一切众生都当成父母想。如果一个人不仅爱自己的父母,也爱天下一切众生,那该是何等的胸怀和心量!但是,如果要出家,开始出世间的教育,肯定要满十八岁。而且,出世间的教育一定要以世间教育为基础。当他连一个像样的人都没做好的时候,又如何能培养他做一个像样的出家人呢?

出世间的教育从没有离开世间的教育,而世间的教育也应该吸取出世间教育的精神,把两种教育结合起来,才能以出世的精神来做入世的事业。

 

问:学佛之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成为一个正直、对社会有用的人,但现在学校和社会的大环境,以自我为中心的风气特别严重。我们该怎么样去对治这种现状?

 

法师:方法肯定有,只要我们愿意去找。我之所以能够走上出家的道路,从小是受家庭熏陶,父母、姑姑都是佛教徒。在很小的时候,我有次捡到了五元钱,很高兴地拿回家。姑姑说:“不可以要这个钱!你有没有考虑到丢钱的人该多么着急?”于是姑姑让我站在马路边等,最终把钱还给了失主。可见父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我们常常是在孩子懂事以后才开始教育,实际上,一生下来就应该注意给与好的教育,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很可能会被他的心念录下来。有些父母说:“我们也不坏,但是,为什么我的孩子有那么多不好的动作?”那就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没有注意到言传身教。

我一直有个愿望,就是办一所师范学院,目的是培养未来想做爸爸妈妈的人,在有孩子之前,先学会如何培养小孩。国外教育已经有很多研究,比如要注重胎教,在婴儿刚生下来不懂事的时候,就在他旁边读一些优美的诗等等。依佛法讲,除了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识,还有第七、第八识。在很小的时候给他种一个种子,当时未必能像我们一样去分别,但是无形中会留下印象。他的眼睛就像录像机,耳朵就像录音机一样,记下来以后,慢慢地在成长过程中翻出来。这是有证明的,曾有本书讲述了一个孩子为什么成为天才,原因是其父在他刚生下来的时候就给他教育,结果他九岁读大学,十五岁当大学教授。

我们在晋中市设有儿童图书馆,也提供小孩子玩的游戏,就想通过这种方式教给他们一些很简单的东西。比如说背诵:“畏难二字佛经无,无畏方为佛教徒,无尽众生无尽愿,一肩挑起莫踌躇。”从小就培养他大无畏的气概;另外,我还编了儿歌:“学一点,用一点。每天进步一点点,十天进步十点点,百天进步百点点。百点点,千点点,一切成就不会远。”从佛教来讲,如果能给他的八识田里种一些好的种子,虽然当初可能不懂,但是以后慢慢会受用。

现在大家提倡儒学教育,有人说:“《弟子规》说得那么详细,学佛不如学《弟子规》。”其实不一样,儒家教你做好人,但是佛教告诉你为什么要做一个好人,因为佛教揭示了因果。其次,现在小孩子的负担已经够重了,我们要捡一些最重要的东西给他。佛教的《吉祥经》翻译成中文还不到二百字,且语言易懂、朗朗上口;相反,背诵一千多字的《弟子规》是很吃力的。《吉祥经》相当于是《弟子规》的总结:“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乃至下面的孝养父母亲,知足并感恩等。它是本小乘经典,东南亚的寺庙经常会念诵《吉祥经》给客人一个祝愿,但提到了八正道、涅槃寂静、布施好品德等等,所以此经不仅包括人天法,还揭示了解脱法,旁兼了大乘法。我认为这是一部非常适于读诵性的经。近几年,当遇到教小孩子的因缘时,就从《吉祥经》所教做人的道理开始,解释的时候,随机多讲些内容。其实很简单,你想得到幸福吉祥吗?佛告诉你如此来做,依之而行就好了。

很多人认为打坐、诵经就是修行,但是当你起坐、不诵经的时候,在生活中又是怎样表现修行的呢?如果一个学佛的人,家庭还不和睦,也没有一点点心量去包容人,那我说这是没有学好佛,所以就要依《吉祥经》学习如何恭敬、知足与感恩。

《心经》很好,“心”是指大般若经的精髓,整个佛法所阐述的道理都在里面了。最后:“揭谛揭谛、般罗揭谛,般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就是让我们用智慧,从不觉悟的此岸到达觉悟的彼岸,从不快乐的此岸达到究竟快乐的彼岸。但是想成佛,要得到无上智慧和究竟安乐,必须从最基本的做人开始。

所以我们就一面印《心经》,一面印《吉祥经》,前者告诉你理,后者讲事。如果我们能把这两部经结合起来,从基础做起,又能结合高深的佛理,这样理事圆融,把佛法真正落实在生活当中,那么,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彼此关爱,和谐世界的实现就会容易一些。

 

修学宗旨:三门齐入

 

问:普寿寺尼众佛学院的修学宗旨是:“以华严为宗,戒律为行,净土为归。”请问法师,这种修学宗旨与单纯提倡某一宗一派的修学理路相比,有哪些特别的考虑和期待?

 

法师:各宗各派只是一种人为的划分,我们每个人的能力有欠缺,不可能全部都学,应该集中精力学和自己相应的法门,所以我们常说:“为法护法,住持正法。”所有的佛法,一法都不舍弃。不管禅教律密净,我们都要学,去尽心地维护、弘扬。反之,如果天下人都弘扬某一宗,也不见得是佛法的幸事。如果只有某一本经大家可以去读,那其他的经怎么办呢?没人读了,是不是这部经就不在了?

所以要对不同的人进行引导,适合学哪一部经,适合修哪一宗、哪一派,我们都会支持他。佛教里的宗派没有矛盾,只是引导众生修行的方法不同而已,殊途同归。因此,对学佛人基础的教育,应该把各个宗派的特点讲清楚,让他一开始先总地来了解佛法,以后修学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法门。

慈舟老法师和通愿老法师都认为,虽然法门很多,如果在教理上依华严学习,行持上依戒律,最后导归极乐,这样比较容易进入。我们常说《华严经》是佛家的富贵,里面佛菩萨的境界都讲得很清楚,可以说这是一部具圆满教法的经典。其次,出家人必须要有出家人的生活规范,这就离不开戒律。但真正要学好戒,也不是那么简单,所以人们老把研习戒律称为一宗。愿老法师认为:戒是万宗之基,不管哪一个宗派,都应该以戒为根本,所以她常常说:我们不是律宗。只是我们对来的新出家尼众,有一个特别的教育,即受十戒沙弥尼经两年的学法教育,两年考核期满,没有问题,才允许受比丘尼戒。受了比丘尼戒以后,还要研习戒律六年。我们是严格按照这个程序而行的,所以人们从表面上看,可能会认为我们是律院。其实并非如此,六年毕业以后,可以再报考,比如华严部,专门研究华严;或者净土部,学习净土法门。大乘寺就是个百花齐放的地方,各宗各派都不排斥,就像大学里各个科系一样。所以老法师说,如果能以华严为宗、戒律为行、净土为归,这样三门齐入,整个学修一定是有保障的。但是我们也不否定别人一宗一派的修法,。不要说哪一宗,甚至一本经,只要依着去做,都可以解脱成佛。

今天,可能有人认为普寿寺很不错,但是我倒不觉得普寿寺有什么特别的,因为我们既然出家,首先要老老实实、板板正正做一个像样的出家人。种种经论,在家人都可以读;唯有戒律,只有出家人才可学习,所以出家人的殊胜处是戒律。我们回顾佛陀的教诲,从佛在菩提树下禅定中讲的《华严经》和《梵网经》中说的菩萨戒和三聚净戒,到他临终涅槃,在《涅槃经》里扶律谈常,归纳起来,就如《遗教经》里告诉我们的,要以戒为师。出家人的本分就要知道自己该如何生活,有了戒律就有了标准,这也界定了在家人和出家人不同,不单单是形象,还有生活方式。

大家都吃饭穿衣,但是出家人吃饭穿衣有一套法,端起钵来先念:“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四、正视良药,为疗形枯;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行住坐卧,念念都要在道上,所谓“吃饭穿衣从头学,轨度格物与俗别”。

这样我们慢慢地体会到戒、定、慧三学中,佛说戒是根本的原因。从理性上讲,三个可以是一个;但实际在做的时候,事就是事,理就是理。当你没有圆融的时候,一定要一步一步地来。饭怎么样吃,衣怎么样穿?一定要学规矩。佛制戒律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止持,一部分是作持。止持是佛不让你做的,你不作就成持。作持,佛制必须让你去做的,你一定要去作,因作而成持。止持、作持,反过来就是止犯、作犯。

我常给学生说,我们没有做什么特殊的,我们每天都喊:“毗尼者,佛法寿命。毗尼住世,佛法亦住;毗尼若灭,佛法亦灭。”当我们在喊住持正法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什么是住持佛法的根本?这是出家人和在家人特别不同的一点。在家,禅、净、密都可以修,那我为什么还要出家呢?在家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出家人更应该去做人类心灵的导师。当初我发愿出家,就是希望能够给佛教正本清源,让中国的尼众走向世界,在这种愿望的促使下,面对各方的反对和压力,我就说:“宁可为出家前进一步死,绝不为不出家后退半步生。”我将近三十年一路走过来,也因为这种信念在。既然当初放弃世间的种种而出家,那就要真正符合出家人的称号,所以我常常说:“一日摸头须三省,莫负出家美名称,常思妙道不放逸,永不退失菩提心。”

有些人说:“普寿寺发展得太慢了。”我说:菩提路上需要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走,不怕慢,只要信念在,生生世世,不断增上,一定能够达到成佛度众生的目的。”回过头来看一下,有时候我也想,虽然自己可能智慧不够,可能能力欠缺,但是我毕竟是听佛的话,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走了将近三十年。在佛前跪的时候,我总觉得:“弟子很差,但弟子是真心实意、一步一步跟着您老人家,做一个老老实实、板板正正、像样的出家人。”

 

慈善为方便

 

问:很多的宗教组织,不管基督教也好,佛教也好,都有开展慈善公益的事业。目前普寿寺推行的“三加一”僧伽教育工程,其中“一”是指爱心协会承办的一个慈善事业——清泰老人赡养园。请问法师,您认为慈善公益在整体的佛教事业中应该处于怎样的一个位置?

 

法师:普寿寺形成了这样一个理念:以修道为根本、教育为手段、慈善为方便,引导众生解脱、成佛。这些工程从理念上说是一体的,但为了叫起来顺口,又称作“三加一”。实际上,“一”也不能离开“三”,普寿寺以修道为根本,同时也兼顾到公益慈善等,只是有个主次之分。普寿寺适当地也让学生参加一些慈善活动。但是,如果要做慈善家的话,我们可能就不出家了,在社会上好好的当企业家。等有了钱,很容易做慈善家。我们出家人最要紧的是把佛陀的智慧告诉众生,所以我觉得出家人的定位要定好。

当然,我们很随喜做慈善的法师们,但是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随力随份、引导居士们去做的事情;出家人要做的,是给世人提出一个理念,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要注意去引导大家,怎么样看待一切众生如父母想,也就是引导大家发起菩提心。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问:法师曾提到,近年来旭日集团等各方檀信在寺院建设所起到的作用。现代社会一个重要特点是商业力量的崛起,台湾人间佛教运动的蓬勃展开也离不开发达的商业社会基础,您怎样看待佛教和商业的关系?

法师:佛教就是佛教,和商业没有必然联系,佛教如果沾上商业的话,就成问题了。但是企业的参与,可以推动佛教,比如说企业出资帮助建寺、建教学楼,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等,这些都能促进僧伽教育的发展。像普寿寺这几年得到旭日集团的支持,推动了建设进程。但是前提一定要清楚,就是任何企业不要指望从佛教里得到什么,得到的只是佛法,指导你解脱,指导你成佛。

我们国家一开始是引导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协调,后来又引导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现在可以说中华民族在复兴,宗教也是不可缺少的力量。我个人认为:要引导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要让出家人做得像个出家人,真的能够突显出家人“高洁尊严人天师”的形象。从佛教的角度来看,这个世间才有希望。如果说在家人做的,我出家人也去做,在家人做买卖,出家人也去做买卖,还怎么来成就高洁尊严人天导师呢?佛法要求出家人把自己培养成众生的导师,一个老师的所言所行,应该是什么?从世间来说,要传授知识、授业、解惑等等。法师则要教给大家解决烦恼,也就是教给大家佛法的智慧,有了智慧,我们就能解决生活当中遇到的烦恼问题,所谓有佛法,就会有去除心病的办法。只要有佛法,我们就能够对人生充满信心。

 

善用其心

 

问:太虚大师曾指出: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最近曾有人说,开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唯有念佛才是正路。请问法师,在这样一个时代,追求禅宗的开悟和念佛矛盾吗?

 

法师:任何时候都不能把话说得太绝对。佛在世的时候对大家说:“善护于口言,自净其志意,身莫作诸恶。此三业道净,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然后比丘们个个都能护自己的三业,都可以离恶,这就是略教诫,佛在成道以后的十二年当中,说的就是略教诫。后来为什么又说广教诫呢?只告诉他“善护于口言,”哪些是不善的呢?他不懂,佛就这句“善护于口言”开出来不许妄语、骂人之类的戒条。所以略教诫开成广教诫。我们对这两种诫同时要诵,因为有些利根人在听略教诫的当下,就能会到佛意,知道如何做。但是对于另外大部分钝根人来说,必须说得清清楚楚才行,这是根性的不同。

同样,在末法时代也有利根器的人,照样可以开悟,但是开悟只是一种境界而已,并非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也不能去执着它,况且还需要证悟,所以不能把话说绝了。当初佛转四谛法轮时,说的是小乘法,结果有八万众天听了以后发起度众生的菩提心,而到佛说法华、涅槃的时候,明明讲的大乘法,很多小乘人却都退席了。这是根器的不同。

因此,这个时代有利根的,也有钝根的,八万四千法门就是为了对治不同的根性。从相上来说,佛灭度以后,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然后就是末法了,但是就在我们谈佛法的当下,是不是正法?我们在学在修,所以,学可以让正法久住,行可以让正法久住,证可以让正法久住,你能说这是末法吗?所以在末法当中,只要我们听佛的话,我们来主持正法,正法就还在。因此,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发起护持正法的心,正法就和我们同在。

 

问:法师经常引用文殊菩萨那句:“善用其心,则获一切圣妙功德”开示大家。这句话看似易懂,但是,真正在生活中做到,似乎又没那么简单,可否请法师详细谈谈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法师:心能大能小,能好能坏,大的话能容无量无边众生,小的话连自己也容不下。我们成佛要用这颗心,堕落至地狱、饿鬼、畜生也不离这颗心,就看我们会不会善用它。正因为有种种的心,所以佛说种种的法来对治。

善用其心很重要,做同一件事情,发心不同,所得的结果也不同。我常常教人早晨起来就祈愿:“愿三宝慈光加被于我,摄照弟子,赐给弟子智慧和力量,让弟子所发的一切善愿成就,所做的一切事业,顺缘增长,违缘消灭。”我们都希望善缘成就,众生能够离开苦难,跟我一道成佛。善用其心,则行住坐卧都会增长福德。我个人体会,当我们真正能够为众生着想,你能够想多少众生,最后我们会随之得到多少。

人身难得今已得,为什么不利用它积聚很多的福德资粮呢?佛法难闻今已闻,我们知道宇宙是怎么回事,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知道人的来龙去脉,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此生结束,还有下一世,要为自己负责。所以要看自己想走哪条路,想当人,就做人的事;想解脱,就做解脱的事;想成佛,就做成佛的事。愿意学佛,就利益一切众生吧。佛告诉我们,如果令一切众生欢喜,佛就欢喜。

关于具体的落实,《华严经》净行品中有详细的解说,告诉我们在相上怎么用这颗心,比如说,修行人在上楼以后,心里就默念:“上升楼阁,当愿众生 ,升正法楼 ,彻见一切。”如此作念,上楼梯就有了福德,也能开智慧。洗手时默念:“以水盥掌,当愿众生,得清净手,受持佛法”,等等,就是愿所有众生只做好事,不做侵损众生的事。这很简单,看用心的不同,所以善用其心是一个密法,会用的话,处处都可以修行。

 

刊于《佛教观察》第九期,2010年4月

佛教观察网站:http://www.buddha-eye.com/

        佛教观察博客:http://blog.sina.com.cn/buddhaeye09

                    版权所有,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本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