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岸凝重醇厚胜泰山容纳苍穹宽广如江海纪念父亲80诞辰的缅怀和追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59:27

谨以此文

伟岸凝重醇厚胜泰山

容纳苍穹宽广如江海

——纪念父亲80诞辰的缅怀和追思

 

序言

  斗转星移,弹指一挥间。历史长河奔流不息,看人间,雨淋过;看世间万物,曾经沧桑;品人间百态,浮想联翩。在敬爱的父亲诞辰80年纪念日即将到来百感交集时候,更加对父亲坎坷革命一生的怀念和追忆......

历史无法重演,但历史必然延续。只有被记录的历史才能走进亲人的记忆,让我们的子孙万代不但记住我们前辈的模样,更牢记我们前辈永不泯灭的高尚情操以及事业的业绩。我们追忆缅怀前辈,通过父亲一生亲自经历的风风雨雨,使子孙后代了解国家今昔发生天翻地覆巨大变化。对许氏家庭成员、特别是子女后人来讲,是一份极其珍贵的精神礼物。更对提升家庭文明,繁荣社会文化也是一种很好的推动。
    为了把我们所知道的前辈的故事记录下来,传承他的精神,弘扬光大。留给下一代,传赠给他们一笔最大的精神财富,都将是我们子子孙孙永远值得珍惜的,他将世代相传,流芳百世,永传千秋。伟大的许氏家族更加灿烂辉煌,更加充满希望! 

            一、少年时代          

亲爱而又敬爱的父亲许广恩,乳名:同顺,1929年10月3日出生,属蛇。世代贫穷受苦,他的父亲我们的祖父许全富,从少年时就跟地主扛长工,赶马车,大家尊称“好大把”。在父亲8岁时,不幸英年早逝;他的母亲我们的祖母徐氏,在父亲十三岁时即1942年(“传人年景”)也因患病无钱医治相继病逝,撒手而去,在那灾荒连年不断,“饿死人的年景”里,都是自身难保,所以,造就了父亲孤苦伶仃,无依无靠,他从小意志坚强又不堪寄人篱下的冷酷生活,踏上自立自强之路,过上了饥寒交迫,流离失所的流浪日子,真是自幼少年命运多坎坷啊。

二、参加革命

在1948年,父亲19岁时,由于不忍帝官封和万恶的旧社会剥削阶级的压迫,在与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拉锯战”斗争仍然残酷的革命紧要关头,他接受了浚县东乡“拉游击”领导人、中共党员—秦曾、秦禄、秦祥三兄弟的革命影响和感染,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民兵组织,由于他上无老、下无小,单身一人,无有任何挂牵,不怕“还乡团”的报复,不怕“民兵叛徒”(WA NGXINMIN)把门扛走(杨记屯村史、阶级斗争史有记载),不屈不挠,斗争英勇,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一唱雄鸡天下白,换了人间”。1949年新中国的解放成立,彻底推翻了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使他翻身做主人,重新获得了自由和新生。在绝望中找到温暖的支撑,一心一意投进共产党的怀抱,决心为党、为革命积极工作,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终身。

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杨记屯村长,小乡乡长(分管杨记屯、寺下头、东张庄等村),区长等职。解放前夕,虽曾“成家”,但姻缘不长,患疾重病,因生活困境,无钱医治,病染黄泉,使本已贫穷的家境更是雪上添霜。1951年已是一贫如洗,家里穷得叮当响,在患难中与母亲喜结连理,再次成“家”,东借西凑,吃了上顿没下顿,但母亲能够与父亲相依为命,同甘共苦,艰辛度日,支撑维持着这个家。1951年农历十月十二日生了大哥,1954年生了二哥,1958年5月5日又在国民经济特困多事之秋,有了生不逢时的三儿子,1969年又有了第四个儿子。

三、特殊年代

由于父亲特殊的历史背景,在旧社会,他自幼失去父母双亲,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受尽流离失所的煎熬,是新中国的成立和解放,使他翻身做主人,激活了生活的希望。所以,他满怀革命热情,全身心积极投身到新中国建设的大熔炉里,参加革命,积极工作的心愿和热情可想而知。1958年因工作需要携带母亲和俩个哥哥到浚县秦李庄工作,适逢赶上“人民公社好”大跃进的年代,“大炼钢铁”集体大食堂“起大伙”的政治狂潮,在这多灾多难的多事之秋,母亲又怀上了我。1958年5月5日,生不逢时的我,来到人间。我的降生又给本已生活维艰的父母亲,加重了新的沉重生活负担,难上加难。

由于在那特殊的政治白热化的动荡年代,先后经历先反“左”,后反“右”,政治过敏,政治已被扭曲的年代,干部家属不但不能享受正常妇女产期休息的待遇,母亲在我出生十多天的时候,就被红得发紫的“激进人物”,强制“派去”在大风天里绞水车,充当“大跃进”的受害者。这时单纯的父亲,他的心中装的是一心为党,一心为人民,一心为革命积极工作,忘乎所以,根本无暇顾及已是三个孩子的家,加上当时的“政治恐惧”和工作形势,更顾不上关心母亲产后的身体。本来已面黄肌瘦患“浮肿病”,身体严重透支的母亲,遭受了“月子风”昏迷病倒不醒人事,病入膏吂,经过好心人及时找来医生抢救,才活了过来。1959年下半年从秦李庄回到杨记屯村,正是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全家经历了天灾人祸饥饿灾荒生死的大考验,身边的亲朋好友出于可怜和同情,相劝父母亲把三儿送人,以保全母亲和两个哥哥的性命,但父母亲爱子如命,坚持有一口饭共同吃,要活一起活,要死死一块,“十指连心,咬咬哪个都心疼”的坚强决心,终于一块活了过来,才有了今天。要不然的话,也不知道我是死是活,姓啥叫啥呀?!在外地工作的父亲就千方百计地、费尽周折地争取到组织上“可以把家属随工作户口迁移”的机会, 1960年因父亲工作的调动,母子4口到屯子乡蒋村猪场劳作糊口,好景不长,农场人员下放;1961年落户蒋村,父亲到新乡文化干部学校脱产学习,在学校里,仅上过村里“扫盲班”的他,由于文化基础差,学习文化课非常吃力,但他为了革命的需要,克服重重困难,在坚持繁重的“劳动锻炼”的同时,起早贪黑,已超常人的决心和毅力认真刻苦学习,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在领到《结业证书》的时侯,也经历了极为困难政治上和生活上的生死考验。被转成正式的国家干部,同时也被党组织任命为中共屯子公社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由于母亲两次治病期间,父亲白天又要上班工作,抽时间加班照顾母亲,大哥才十二岁,弟兄三人根本不会料理生活,父亲焦急,母亲揪心。祸不单行,在母亲住院的同时,二哥发高烧,我腋下又长了一个疮,火上浇油,愁上加愁,难中添乱。难坏了父亲,急坏了母亲,忧心忡忡苦不堪言。无奈,父亲将我和二哥接到屯子公社治疗,当时父亲又当爹又当娘,日子真的不好过呀,使他精神上,经济上,经受了双重打击,心焦力瘁,疲惫不堪。可幼小的我哥俩,只知道向他要妈妈,根本不知道他老人家的苦衷啊。

因母亲患病欠下了五百多元的债,一直压得父亲喘不过气来,在那个年代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呀。为此,父亲在“搞四清”运动中也成了“四不清”干部,政治上也受到影响。父亲为了从每月28元的工资中大部分用于还债,下定决心省吃俭用,勒紧腰带,“三年不吃肉”,坚决还清债务。这件事在屯子乡政府都知道,并广为流传开来:“许广恩不吃肉和豆腐,吃面条光吃葱花卤,为了还债吃了不少苦”。千方百计地终于与母亲同心协力还清了外债,甩掉了“四不清”干部的帽子,可以轻装上阵,专心致志搞工作了。

四、风云起伏的“十年动乱”

1966年,轰轰烈烈,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他一头雾水,也一下子懵了。父亲由于“站错队”,文化水平低,写“检查”“交代”写的不“彻底”,转“弯子”“醒悟”的慢,成为“死不改悔”的“保皇派”、“走资派”、扼杀“造反派的侩子手”, 经常受到“红卫兵”和所谓“造反派”的揪斗,被挂上黑牌,戴上“大高帽”(用纸糊的尖尖帽,有1米多高),游街示众,接受“大批判”,低头弯腰加“燕飞”,身心和精神都受到了严重的摧残。母亲得到消息后,心急火燎地匆匆赶到屯子公社,偷偷窥看到父亲遭受“大批判”的情景,伤心落泪,难过极了。父亲受过“大批判后,怕母亲担惊害怕,母亲问他受批判没?他压住内心的痛苦和懊恼什么也不说,就唱起大平调,来抒发自己的忧伤和伤感,反而安慰母亲。

1974年“批林批孔”又开始了。震惊河南的“十大政治事件”之一的“裴庄事件”,(裴庄“河造总”与“二七造反派“的争斗,导致任清云致死,常好礼等派性头目被逮捕,释放又逮捕)经过几番折腾,上牵省委书记刘建勋、安阳地委书记董连池、县委书记陈民学,父亲因时任裴庄“基点组长”(现在管理区区长,包片负责人),上了“黑名单”,成了“屠杀‘造反派’的黑帮帮凶”,动中的“重点人物”。在浚县人民剧院召开的“批林批孔”和“血泪控诉”四级干部发动会议后,一夜之间,打倒许广恩的大字报舖天盖地,贴满了浚县县城大街小巷的主要“政治批斗战场”,还用白石灰在大坯山西麓制高点峭壁的醒目位置上,写下了“打倒许广恩”(名字倒写,加上大红X)。在会议结束后,屯子公社的大批判更是“白热化”。“造反派”头目(王廷臣是十年动乱中“造反派”的“角刺”人物,突击入党、突击提干的“双突分子”,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在“揭批查”中被开除党籍,开除政籍,即:“双开”处分)别有用心地在屯子集的“批斗大会”上,阴谋策划并指使个别跳梁小丑“下黑手”,在“坐飞机”的“武斗”中,父亲的大拇指被折断,制造了震惊屯子公社的“屯子武斗批判会”政治事件,(屯子乡党史办记载)在精神和身心上受到严重摧残。当母亲得到风声后,拖着有病的身体前去看望时,为了不让母亲担惊受怕,父亲尽管疼得不能端碗,但始终没有告诉母亲。

在十年浩劫,十年动乱,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艰难的岁月里,父亲多次受到戴高帽、挂黑牌游街和批斗以及大批判,多灾多难,经历了暴风雨的洗涤和风雪交加的生死考验。1976年党和国家领导人英明果断一举粉碎了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结束了十年浩劫, 1977年党中央在“揭批查”中拨乱反正,对十年动乱强加给父亲的莫须有的罪名,给予平反昭雪,才获得第二次政治上的新生。经党组织认真落实受迫害干部政策,任命为“浚县屯子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现在的副乡长、即副科级干部),终于给了迟到的应该得到的公正待遇。

五、峥嵘岁月

爸爸啊爸爸,亲爱的爸爸!父亲啊父亲,敬爱的父亲!您是妈妈的山,您是我们的天,您是咱家的脊梁,不仅顶大而且坚韧;您是幸福的源泉不仅无限而且永恒……您年轻的时候,撑起了咱的家,春与秋代序,夏与冬轮转。您用那苍穹的胸襟,原谅儿子的不懂人事;您用那沧桑的过去,托起儿子的未来。您是山,不仅巍峨而且深沉;您是天,不仅湛蓝而且宽厚父爱,伟岸如青山,温暖如骄阳,宽广入江湖;父爱是助儿的登天梯,是携儿的成长的手;父爱是一缕阳光,让儿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爱是一泓清泉,让儿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明镜;父爱如路,帮俺走好人生。恐惧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石,黑暗时是一盏照明灯;枯竭时,父爱是一湾生命之水;努力时,父爱是精神支柱;成功时,父爱又是鼓威与警钟;您的教诲永远像一盏灯,为我们照亮前程;您的关怀永远像一把伞,为我们遮风避雨。小时候爸爸是我们的拐杖,给我们支持,给我们方向。

在哪艰难的岁月里父亲和母亲相依为命,养育了四个儿子长大成人,您经常教育我们要听党的话,听毛主席的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我们全家,一定要跟党走,要大公无私,要爱护集体,要斗私批修,要大公无私……淳淳教导我们要好好学习,堂堂正正做人、做好人、走正路、多办好事、不要办坏事,做一个社会有用之人;经常勉励我们要树雄心、立壮志,报效国家和社会……

忆往昔峥嵘岁月,永生难忘。爸爸啊爸爸,亲爱的爸爸;父亲啊父亲,亲爱而又尊敬的父亲!您的的一生饱经沧桑。

为了大哥享受到父爱,您精心为他照顾和呵护,为了他的尊严和地位,在几十年“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的“有成分论”“社会关系一片红,身上不能有一点黑颗星”政治化、白热化、敏感化的特殊时期,您处处用您贫农出身、革命干部、共产党员的金字招牌和盾牌支撑起保护伞,为大哥遮风避雨和袒护,使他茁壮健康成长;为了让大哥读完农中您经常为他苦口婆心的晓之于理、动之于情的开导,为了能让大哥当上生产队会计、保住会计,当上大队干部,除了大哥自身的努力,您也利用了各种关系,做了那么多的工作。

您为了三儿子的活命,在自己饥饿成疾高烧40度的生命垂危紧要关头,仍咬紧牙关用生命省下十盒救命的莲藕粉,换回养活嗷嗷待哺三儿的性命;您在家庭生活极为困难的时候,以省吃俭用的粮票和“砸锅卖铁”的决心供给二哥在桑村学校读完了高中,也供我在浚县第一中学读完了高中。

爸爸啊爸爸,亲爱的爸爸;父亲啊父亲,亲爱而又尊敬的父亲!在那难忘的困难岁月里,家庭经济拘结的情况下,饱尝苦辣酸辛的艰难日子里,家里人由于“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总有些对您不那么理解,甚至误解地总认为您“不顾家”,其实您有您的苦衷,不愿表白,孩儿有“人往高处走”的心愿和正常要求,您有足够的重视和理解,但面对当时的形势和政治环境又有很多困惑和无奈,有许多说不出的苦衷而已。

在艰难困苦的日子里,您对家庭的开支把握着大局,都有长打算、短安排,制定有家庭计划和未来的宏伟蓝图,让妈妈成了红管家。一年的吃喝穿衣和孩子的学费,油盐酱醋和冬季烧煤以及每年的春节各种开销,您总是提前与母亲商议合计,精打细算,列好清单,合理开支,逐一购买好。我们忘不了您在春节机关放假时,只见您总是不管顶风冒雪,骑着自行车,车把上、车兜里、车后座上带的、拴的挂的比比皆是春节全家所享用的,您老人家满头大汗,极其疲惫,您看到家里人高兴,您也总是沉浸在极为欢乐之中。在除夕夜晚您总要召开家庭总结表彰会。总结全家一年来取得的成绩,制定新一年的发展规划目标安排,评比家庭成员的模范人物,给予物品和现金以资鼓励。别具一格的“革命化”春节,特殊的家庭教育方式,曾受到街坊邻居的羡慕和敬仰,也受到屯子乡政府同事和领导的称赞与推崇。

爸爸啊爸爸,亲爱的爸爸;父亲啊父亲,亲爱而又尊敬的父亲!您的的一生饱经沧,受尽了委屈。在哪动乱的年月里,家里人特对您不理解的是“不为孩子安排工作”。其实,作为乡政府的一个“基点组长”权利太小,在那“订量户”(非农业)参加工作一统天下的年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业户要想参加工作门槛是那样的高,几率极低,是何等的难啊!何况您在“文革期间”由于“站错队”,政治上一直是受影响、受迫害、受排斥,也没有政治地位呀;可您老人家面对家里人无端的误解、不理解和埋怨,您总是内心泣血和暗自悲伤,总是在醉酒后偷偷流泪,自卑自责。可怜天下父母心。谁家的父母不愿意让自的孩子功成名就,有个好工作好地位呀?!为了给孩子们创造参加工作的机会,您已意识到在行政机关上班孩子不好就业,农业户更不好就业。您就主动放弃国家行政机关副乡长的政治名誉和地位,甘愿屈尊到粮食局直属库企业当主任,在造成单位停产破产后、工资低没保证、医药费无法报销,直至严重影响到晚年生活的时候您都无怨无悔;为了二哥因计划生育问题丢掉了教师工作后能东山再起而办理“农转非”, 二次就业参加工作,您都费尽了心血;您为了急于给孩子找工作的内心压抑、精神上的压力和迫切的心情,又不忍心让一个刚刚毕业才十七岁的孩子去当搬运工,但又没有其他门路、别无选择的为难的心情不难理解。爸爸啊爸爸,父亲呀父亲,亲爱的而又尊敬的父亲啊,孩儿当了搬运工是甘愿的,对您没有任何怨言,而且能够干好,干出样子来,也没有给您丢脸呀;您为了我的工作调动、为了四弟参军、复员后参加工作,您寝食不安,费尽心血,起早摸黑,托人求人、请客送礼、甘舍老面子、好话说尽、委曲求全,排除万难,横下一条心,不达目的誓不休,终于搞定,心想事成,为儿子的工作前程奠定了基础。

您为了让大哥娶妻必须先有房屋而日夜犯愁,为了在非常困难时期盖老家东屋,您买煤换砖和砖坯,从屯子山上运回片石,发动全家砸石渣,终于盖上了现在认为很简陋,而在当时非常时兴的全村第一座混泥土“现浇顶”、“打陡砖”“里生外熟”的四面硬。在这里,先后娶了三个儿媳,生了孙子孙女。您一辈子是多么的不容易。在您和母亲的经常教养下,先后大哥农中毕业当了生产队的会计,二哥和我都高中毕业,相继参加工作,四弟也毕业参军转业,也分配了工作,为在老家杨记屯盖五座房子、在县城盖的一座房子和改建的一座房子,为四位儿子成家立业娶媳妇,为孙子孙女出生办酒,都日夜操劳,呕心沥血费尽心机。功勋永不可磨灭啊!

六、关心家乡建设

父亲参加革命工作,身处异乡,在干好工作的同时,非常关心家乡建设。在十年动乱期间,由于“停工停产闹革命”、“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国民经济严重受挫,生产资料及各种生活物资都非常紧缺,需要“开后门”。

1、街坊邻居不管是谁有求于急需买红糖、食用碱面,灯泡、电池等当时相当紧俏日用品,您总是想法设法托人买到及时带回来,以帮邻里解燃眉之急。

2、我记得1973年老二队架低压线,既缺钱又买不到,急需抗旱,凑巧,父亲所住的基点(包的政府管理区)有个村新更换了低压铝线。经父亲几经周折,反复撮合,最终促成,帮助队里以最廉价的投入,架好了低压线。农用柴油、氨水、碳铵等紧缺生产物资,你也是经常不断的帮助本村队里搞到指标,解决困难。

3、1973年父亲看到村里一个劳动日8分钱,村里社员经济极为困难。为了摆脱平困,首先要转换观念,要增加农村副业收入。现在国家政府鼓励支持外出务工,不算什么,可在当时政治敏感、观念非常保守的年代,冒着对抗“以粮为纲”有越雷池的危险,说服村干部,走出去搞副业,风险是多么的大、多么难?非经历之人很难理解呀。经千辛万苦多方做工作,终于促成大队组织百余人农闲时在屯子善化山(尖山)郭厂、董厂地界开山凿石,大石料切成建筑用材,中石料烧石灰,小碎石匝道渣、石子,物尽其用。石料石灰既方便了家乡修房盖屋,道渣、石子支援国家建设,同时增加了村大队和生产队收入。

由于父亲在有生之年造福乡里,做了许多乡邻看得到瞧得着实实在在的好事和他当年平易近人,回家时见人就下自行车,就主动打招呼问候,给众乡亲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受到乡邻的敬仰和很高的评价以及良好的口碑,成为许氏家族的光荣传统和无形资产中的金字招牌,是许氏家族的无价之宝,是世代的骄傲和自豪。值得许氏家族世世代代弘扬光大!

七、晚年

父亲在光荣办理退休手续后,儿孙(女)满堂,安度晚年,喜爱骑自行车绕县城锻炼,深受老干部的欣赏和仿效追随,喜爱看对弈中国象棋,一二知己凑一起,几杯小酌热闹一番,是乐观主义者,“仨俩人(儿)、两三瓶(儿)、不说地场(儿)不说名(儿)”的口头禅和良好的酒风广为流传和推崇,喜爱唱戏、敲边鼓、拉弦,喜爱观看对弈中国象棋。喜爱听戏、收听新闻,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儿(媳)孙(女)家务。

不幸的是1999年母亲因患糖尿病并发症,卧床不起,病情危在旦夕。您与孩儿(媳)千方百计地寻医问药,日夜守候,细心呵护,精心伺候,经常依偎在母亲的床头,端着精心做好的饭菜,用“不甜不咸、不热不凉”亲切话语,肺腑之言,力劝病入膏盲的母亲能坚持多吃点多喝点,真是无微不至,您老两口相敬、相爱、相亲,能够艰难度日,患难与共,久经考验,共度难关,感情真挚,忠媜不愈,白头到老一生,真令儿(媳)孙(女)们所尊崇而又敬仰啊!

1月8日(农历腊月初二日)0时45分,母亲因病医治无效,溘然长逝,与世长辞。您老人家凄然泪下,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充分体验了您对母亲坚信白头到老,纯洁的挚爱和深情,忠媜不愈,相依为命的真挚而又深厚感情啊。

母亲的不幸逝世,对父亲心理和精神上打击太大了,在精心安排母亲祭念三周年操办得红红火火后,了却他最后的心愿后,鳏(guang)人的您于2001年不幸患了高血压,脑血栓,但您用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每天推着轮椅转圈仍坚持锻炼。

2002年12月病魔再次降临,脑血管病严重,造成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您非常理解孩儿们都有工作,要求轮流留在身边或由儿媳伺候,就在病重期间,您仍坚持听收音机,及时了解国家大事,都能说出国家新当选的领导人的名字。2003年7月30日,当得到您病危音讯的时候,因我在太原阳曲国家粮储备库接收浚县好几个单位交割的期货小麦,我立即购买了火车票昼夜兼程,归心似箭。那时的心情难以言表,才知道时间分分秒秒的珍贵,只嫌火车跑得慢,恨不得插上翅膀一下子飞到家。按老人语讲您老人家眼里有我,也是您老人家用坚强的惊人毅力想着我、等待我吧,感谢上苍的安排,在争分夺秒地赶到家中您看到我最后一眼不久,您就不幸于2003年8月1日(农历七月十四日)14时30分永远地闭上双眼,最终与母亲白头偕老一起走向爱的港湾和生命的辉煌。走完您最后的人生,与世长辞。

八、追悼与怀念

您的逝世,我和全家及众亲属,肝肠寸断,痛不欲生,无法形容,永难忘怀,铭刻心间。浚县粮食局非常重视,常务副局长孙本敬,主抓粮油工业的副局长魏学兰,人事政工科科长郑兰云,粮食局方便面厂厂长杨卫东等亲自到家吊唁瞻仰遗容,商议追悼有关事宜。

8月7日冒着炎热酷暑浚县粮食系统小河粮油分公司经理李希华及全体领导班子和粮库主任及职工代表、粮食局专项粮食储备库经理李孟杰及全体领导班子和职工代表、新镇粮油分公司经理王玉彬、卫贤粮油分公司经理薛立庆、巨桥粮油分公司经理崔俊民、白寺粮油分公司经理粟春平、城管粮油分公司经理王东明和副经理孙海坡、屯子粮油分公司经理赵东记、王庄粮油分公司经理唐玉岭、善堂粮油分公司经理申宝帧、城镇分公司经理吕宪州、黎阳路粮油分公司经理李贺彬、南街粮油分公司经理郭建喜;方便面厂厂长杨卫东、面粉厂厂长杨建忠;粮食局老局长李义方、李玉贵、卢圣堂;粮食局政工科科长郑兰云、储运科科长崔玉民、质检科科长李再玉、配送部经理徐金成、原小河粮油分公司经理田洪亮;浚县医药总公司、小河医药公司;西杨记屯村党支部书记李学泉和两委成员;原浚县纪检委副书记焦振江;民政局局长郭连体等至亲好友亲自送了花圈和礼金,并参加追悼会。孙本敬局长主持,魏学兰局长致悼词:

许广恩同志1948年参加革命,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国家干部,历任杨记屯村长,小乡乡长(分管杨记屯、寺下头、东张庄等村),中共屯子乡检查书记,党委委员,副乡长,浚县粮食局直属库党支部书记兼主任,《浚县粮食志》编篡委员会委员((第一期《浚县粮食志》有记载)。经历了不寻常的人生:大炼钢铁、“起大伙”、反“左倾”、反“右倾”、“四清运动”、“文化大革命”、“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经历了人生风风雨雨,不屈不挠,热爱生活,性格豁达乐观,一生对党和国家的革命事业忠心耿耿,积极为党和人民工作,为人正直,光明磊落,是奋斗的一生,革命的一生,享有崇高的信誉和良好的口碑,受人敬仰的好党员,好干部,好领导; 2003年8月1日(农历七月十四日)因病仙逝,享年74岁。他的不幸逝世,使我们党失去一位好党员,粮食系统失去一位好干部、好领导。他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爸爸啊爸爸,亲爱的爸爸!父亲啊父亲,敬爱的父亲!我们全家子子孙孙将永远怀念您,您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常言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感恩,是做人的道德标准。一个人懂得感恩父母、人民和社会的人,父母在九泉灵下才能安息,才能受到人民和社会的大爱。

父恩如山,伟岸凝重;父爱如歌,深沉醇厚。伟岸如青山,温暖如骄阳,宽广入江湖;父爱是助儿的登天梯,是携儿成长的手;父爱是一缕阳光,让儿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爱是一泓清泉,让儿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明镜;父爱如路,帮俺走好人生。恐惧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石,黑暗时是一盏照明灯;枯竭时,父爱是一湾生命之水;努力时,父爱是精神支柱;成功时,父爱又是鼓威与警钟;爸爸的教诲永远像一盏灯,为我们照亮前程;爸爸的关怀永远像一把伞,为我们遮风避雨。您忠于党的事业,一心为国家,一心为革命,团结同志,在历次政治运动中的坚忍不拔和铮铮铁骨,您坚强的信念和豁达的性格,热爱家乡,和邻睦戚的高尚品质和精神,我们将世世代代弘扬光大,在我们子子孙孙的心目中永远闪光永远伟岸!

爸爸啊爸爸,亲爱的爸爸!父亲啊父亲,敬爱而又亲爱的父亲!在2009年4月4日的清明节里和您诞辰80周年[1929年10月3日(农历九月初一日)——2009年10月3日]纪念、怀念即将到来的日子里,我们全家子子孙孙将永远怀念您,想念您,缅怀您。您将永远活在我们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的心中!!!

 

(2009年3月12日——3月26日草自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