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汽车撞死人如何赔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40:41
在美国汽车撞死人如何赔偿?         在美国汽车撞死人如何赔偿?美国3亿人口拥有2亿私人汽车,每天都有车祸,每年因车祸丧生者将近4万。若单纯按人口比例来算,车祸死亡率比中国的高。中国的车祸死亡率每年约为7万到10万。

根据统计,死于车祸者,在美国,约52%是驾车人,其余绝大多数是乘坐人。而在中国,约13%是司机,约45%是行人和骑车人,这就是说,每年大约有3万到4万人,是走路或者骑车时,遭遇车祸不幸的。

由于行人或骑车人属于弱势者,美国法律严格规定,开车者必须让他们。否则撞了人,无法逃脱责任。

车子撞了人,若司机喝多了酒,那要负百分之百的责任。12盎司1小瓶的啤酒,小个子喝2小瓶,就超量违法了。若喝酒的地方,比如酒吧,知道喝酒者会开车离开,也负有责任。

司机若没有喝酒、也没有超速等违法行为,责任会减轻一些。

在美国,汽车撞了人怎么赔偿呢?下面看一个刊登在今年7月的圣荷西水星报上的案例。

事故发生在2006年,近旧金山的一个城镇,有个17岁的女孩,名叫Emily Liou,跟朋友唱完卡拉OK后回家。晚饭时间,天不算黑。她从人行横道线上横穿马路时,不幸被一妇女驾驶的小车撞倒。由于脑部受重伤,她成了永久性的植物人(in a permanent vegetative state)。

经过长期的调查取证、法庭辩论,今年7月终于结案。地方最高法院判决:

驾车妇女负有30%的责任。虽然她的车速低于规定的车速,而且历史上也没有任何的交通违规记录,但事故发生在横道线上,无可争议,是车让人的地方,而她未能有效避免撞人,所以是有责任的。

被撞的女孩负有20%的责任。主要因为当天晚上,在横道线上,她有足够时间看到和避开那辆车速很慢的汽车。

还有50%的责任归于加州交通部(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为什么呢?原告律师提出:出事地点的横道线的设置有问题:没有红绿灯或停车警示标记(no traffic lights or stop signs)的控制来保护行人的安全。横道线给行人的感觉是安全的,但是,没有处于控制保护之下的横道线事实上更加危险。

在这个出事地点,过去的10年中已经发生了三起车子撞人事故,但加州交通部并没有引起重视,他们没有做任何事来改善这一路口(They have not done a thing to improve this intersection)。因此,加州交通部须负主要责任。全体陪审员一致同意原告律师的分析。

此案的赔偿金额是:1千2百20万美元。

美国人身伤害(personal injury)和非正常死亡(wrongful death)案子,包括车祸、工伤、摔倒、医疗事故、老人院和幼儿园失职,产品质量问题,等等。赔偿金额通常包括:医疗费,未来的合理收入,受害方的抚慰金,肇事方的惩罚金,殡葬费用,等等。赔偿金额大多相当高。其实,再多的赔偿,也换不回活生生的生命。

这种案子属于“民事审讯”(civil trial)。通常,“有关部门”或“有关单位”会成为被告。河北大学校园撞人案,若搁在美国,律师一定会把河北大学列为被告之一。

若肇事者违法,比如酒后驾车、超速驾车等,还要另加 “刑事审讯”(criminal trial)。若证据确凿,该咋判,就咋判,绝不徇私枉法。法院不是你家开的。 

假如在美国撞了人 


当事人:绝大部分会立刻拨打911报警
美国的平均交通事故逃逸率为3.8%,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当事人都会自觉报警。如果有人受伤了的话,那么拨打报警电话的同时,当事人还会说明情况,要求来一辆救护车。通知警察来现场、立刻为伤者提供救治是必须的,虽然每个州的道路交通法都不太一样,但是救助伤员无疑是第一要务。而德国等国的法律甚至还规定“不救助”也是犯罪,最高可以判1年的监禁。所以假如邮政局长在美国,应该不会握着手机不报警。

“爱管闲事”的围观者:可能已经先于当事人报警并参与救助
在美国,“爱管闲事”是一种风气,甚至是一种文化。你的孩子半夜大声哭闹,邻居可能会以为你虐待儿童而报警;你养的宠物晚上乱叫,邻居也会拨打911;社区里如果有陌生人在乱转,警察局很快就会接到通知……甚至假如有人胆敢把公务车停在娱乐场所外面,美国群众也告他没商量。所以发生交通事故时,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已经有围观者率先报了警。比如今年4月份,美国女演员罗克莱尔凌晨四点多将自己的宝马一头撞在了家附近的公共设施上,之后弃车逃逸。她的邻居6点多起床发现情况后马上报警,警方随后将其“捉拿归案”,法官还考虑是否要对她提起刑事诉讼。

警察和救护人员:5分钟内赶到
美国警察在车祸发生后处理速度非常快,有时候当事人还没报警他们就到了,这得益于“智能交通系统”,只要通过监控设备发现了事故,就近的警察就会在5分钟之内赶到。当然,“智能监控”也并非无处不在,这时候巡逻警察就大显身手了,他们总会在交通拥挤和事故多发地段巡游。据专家统计,因交通事故丧生的人中有85%是在出事后30分钟内死亡的,而在这时间段内如能及时进行有效的救护,就能够挽救大部分伤者的生命。

 吸毒、醉驾、无证驾驶……怕重罚的人会侥幸逃逸
据分析,在美国,交通肇事后的逃逸人员主要为以下几类:吸毒、醉驾、无证驾驶、没有给机动车上保险等人员。基本上,美国各州的法律都会对这几类人员处以重罚,比如醉驾,根据加州的法律最高会被判处1年监禁、吊销4年驾照,并处1000美元的罚款。没有给车上保险还撞伤了人,也要负刑事责任的。这还不算,当事人的信用记录还会降低,很可能丢工作,外籍人员甚至会被驱逐出境。所以这类人就会抱着侥幸心理选择逃逸。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位醉驾的局长在美国也可能想逃逸。

逃逸之后,围观群众和警察抓你没商量
在美国,交通肇事后逃逸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很多人跑不了多远就被抓住了。比如今年11月19日,在纽约曼哈顿发生了一起车祸,一名24岁的司机开车撞死了一名67岁的女性后逃逸,结果现场群众马上开车追他,没跑多远他就被制服了,“过失杀人罪”将会是他的罪名。

侥幸逃脱了,又会被登报通缉
当然,也有人侥幸逃脱,但是一般目击群众都会向警察提供详细的信息,之后警方就会在媒体上刊登启示,寻找犯罪嫌疑人。在加州,举报交通肇事逃逸者是有奖的,有公司出钱专门成立了一个基金会,举报人可以收到1000美元的奖励,更可贵的是这个举报系统是匿名的,采用了加密技术,检察官承诺连他们都不知道是谁举报的。
只要逃逸了,判刑没商量
葆拉是一名美国流行女歌星,04年12月,她在纽约的一条高速公路并线时与另一辆车发生了剐蹭后逃逸。没过多久,警方就找上门来,尽管她的私人律师为其辩解道:她当时根本没有意识到和对方车辆发生了剐蹭,所以才没停车。不过最后,这位女歌星因交通肇事逃逸被判处2年的缓刑,1075美元的罚款及赔偿费若干。

这个故事足以说明在美国只要交通事故发生后你选择了逃逸,都会面临刑罚。即使在这方面刑罚较轻的加州,如果造成了一人死亡的话,肇事者会被以交通肇事逃逸罪和过失杀人罪起诉,面临5年以上的监禁,并且没有上限。而在刑罚严厉的维吉尼亚州,交通肇事逃逸是排名第五的重罪,面临最高10年的监禁和2500美元罚金。其实在很多国家,交通肇事后逃逸都有单独的罪名,这点和中国不同。

该赔钱一分也赖不掉
1.保险公司负担一部分

保险公司的赔偿金额根据合同的不同和州的不同并不一致,比如在加州,保险公司会为每位死者或伤者至少赔偿1万5千美元,如果多人死亡或受伤,则至少整体赔偿3万元。所以发生了事故之后,许多美国人在报警后就会马上通知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会跟进处理。

2.恶性事故,肇事者也要赔钱

交通事故中的死者家属和伤者都会收到赔偿。前者赔偿金包括:估算的如果死者还在世余下的生命中会获得的收入(工资、福利等)、对死者家属的精神补偿金,当然,假如死者是家庭经济支柱的话,赔偿会更多。美国扬基棒球队的传奇巨星雷瑞兹就因为撞死了一位老太太而被判赔35万美金,尽管他事后并没有逃逸,一样要在监狱中度过半年。伤者赔偿则包括医药费、误工费、交通费、精神损失费等等。一般而言,在美国撞死人比撞伤人的赔偿要多。

3.公家有责任也需要赔偿

2006年,一位17岁的女孩在横穿马路时不幸被一位妇女的小车撞成了植物人。今年7月当地地方最高法院做出判决,驾车妇女负30%的责任,因为她没能在车该让人的地方有效避免撞人,被撞的女孩负有20%的责任。主要因为当天晚上,在人行道上,她有足够时间看到和避开那辆车速很慢的汽车。而其余50%的责任则由加州交通部来负,因为在出事的地点,没有有效的红绿灯或者停车警示标志来保护行人。最后,女孩总共获得了一千多万美元的天价赔偿。

4.肇事者没投保或者没钱还有基金会可以帮忙

当然,有的肇事者没有投保、没有偿还能力或者逃逸之后就是没有找到,这时候就有赖于“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基金”了,能够及时地对受害者提供救助。
先从严苛的法律和平等的执法做起
在中国,只有两项罪名能够给予交通肇事者刑罚,一是“交通肇事罪”,二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醉驾等危险行为却不会被定罪,顶多拘留15天。可是在美国,酗酒和吸毒后驾车,不管有没有出事故,一经发现都会由刑事法庭进行审判。不过对于天气原因、机械失灵等引起的事故,就算很严重也不构成犯罪,进行民事赔偿就可以。

另外,长期以来,由于法律的空白和不严谨,在司法中实践中也经常出现很多不太公平的现象。例如,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后没逃逸的,几乎就只用承担民事赔偿,不会承担刑事责任;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逃逸后,有人积极赔偿换取了缓刑,有人则被判三年或者三年半……也难怪网友们会编出李刚之子被判三年,监外执行这样的段子来调侃了。
结语:诚然,恶性交通事故越来越多是多种因素促成的,不过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经验都告诉我们,要想消灭它们,先从“严刑峻法”做起,将平等的法律意识浇灌在每位公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