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平湖:今天的大学,活脱的爆发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4:14:05
« 上一篇: 李洪林:我的“理论工作者”经历下一篇: 黄鸣和:是思想而不是火药摧毁了欧洲封建堡垒 »
秋月平湖:今天的大学,活脱的爆发户
秋月平湖 @ 2008-09-01 20:34
今天的大学,活脱的爆发户
秋月平湖 [和讯博客原创 2008-09-01 17:32:48] http://qiuyuepinghu.blog.hexun.com/22661652_d.html
昨晚朋友办宴为爱子送行,我为宾客之一。他儿子非“一本”不上的秉持,考了三年,从第一年的大专,第二年的三本,到今夏考进浙江排名第一的大学。朋友夫妇很激动,受邀嘉宾频频举杯,祝贺!那所大学在下沙,我不免隐约沮丧。
记 得两月前,研讨会放在下沙的一所大学,我在那住了一周,感觉哪里象所大学,如果搬去校门口那镶刻校名的巨石,就象玉楼金殿的大酒店和行政官廨。现在的大学 建筑,宏伟阔大;大学设施,现代先进;大学环境,奇花异草。但这里,白天匆匆人流,夜晚风清冰凉。校食堂门口,没有一张海报,干净得可以。
 
同事托我给她在这所大学的孩子带点食品。我在学生宿舍见他在打电游。问,晚上没活动?他说连图书馆也关门的。他说,我算乖的,其他同学去镇上的歌厅 网吧呢 (不算太离谱,最让家长犯堵的是镇周边林立的引诱学生情侣的农民旅馆)。我说,你们就混学业?他说,当然不想混,可是。。。。。他说了一个常态:平时见不 到授课老师,上某课才见到某尊荣。下课铃响,学生跑上前,想求问老师,老师一手拎包,一手拿着水杯,快步蹿出教室,不比范跑跑慢多少。有来自农村的学生 (珍惜父母血汗钱啊),追着老师一直到班车站,但回城的班车来了,学生只能眼巴巴望着老师项背,旁人见依依不舍状。
 
下沙高教园区离杭州市区30公里,是高校合并扩招,大干快上,赶超一流的产物。下沙,钱江北岸的滩涂围区,建大学城,硬件在短时间赶超了世界一流, 就那校 门之华贵,楼宇之轩昂,哈佛绝对甘拜下风,但是,大学软件——大学文化大学传统大学品格呢?别说赶超,连老校远久的魂儿也丢掉了!
(哈佛校门)
什么是大学文化?作为80年代学子的我看来,那是食堂门口的五花八门的海报墙;那是类似海德公园的激情理性自治的"三角地";那是深夜图书馆闪烁灯光和思 考笔记;那是每晚有海内外俊杰来演讲的阶梯教室,在教室走廊窗口涌动的学子和不断地提问掌声笑声;那是随时可以步入附近教师住宅区的便利,喝着师母沏的茶 水,和教授促膝交流;那是夜半熄灯后的卧谈会,悄悄话鬼主意和海阔天空的畅想。。。。也许,我们这代理想主义者就是被这样的大学文化熏陶的。
 
理想大学的教与学是伯拉图学园、宋代的书院类,导师和弟子联袂在名山大川,卜宅而居,坐而论道,神思明辨。我们面对现实,不作此类奢望,但起码有教授给本科生授课吧?但,现在不少学校的学子见不到教授;副教授和讲师课上板书,也常被手机声打断。
他们在忙什么呢?跑项目、弄职称、填表、招标、求官、奔波于路线很长的老校区和新校区之间。学校的引导机制:项目为王、评估为中心、院士做门面、论 文为硬 杠、行政掌控。再深究,“学术行政化,学校衙门化,学界官场化,学者奴才化的大学现状”(张鸣语),学校会有几多善意和时间在为学生的成长着想的!大学以 学生为本,民国时期也有这样的底线;现在,缺失大学文化的大学,十足一个爆发户尔!金碧辉煌的大楼,可怜途穷的学子!
 
看着80后的学子,表面冷酷内心孤独,他们比我辈有更多的现实压力,学费昂贵求职不易竞争激烈。而学子大多对学校提供的教学产品不满意。我儿子在 被当局规划“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学校就读,有教授上课也是来去匆匆,业内精英更是借出国研讨、考察鉴定、政府咨询等,一再违约脱课。好象,在大学教书倒 是副业了。教授在学子心目中渐失权威。
“一流大学”要求文理相通,可儿子抱怨:文科教授灌输的是一堆“永远正确”的废话,贩卖教条还推销自己的破书,没兴趣就逃课;工科教授倒认真批改 作业,是来发现可用人材的老板。暑假,儿子被挑到教授的公司实习。教授重视他,带他出差谈项目,他给副教授做助手,帮硕博学长查算数据,做点零碎项目,忙 得奥运只看了一场篮球赛。儿子说,长学问,公司两月胜学校两年。说以后课余节假都可去教授公司打工。
 
我有些许失望,现在的大学是这样的吗?人文的僵化,理工的功利。老师关心的是课题、职称、项目、公司;学生或为老师打工,学点技术赚点费用;或为 考研考美国奖学金猛读托福JIE;或更多的混日子,用数万学费换张文凭,然后发现毕业等于失业或者等于民工待遇,或,或者愤青就是这样产生的?
标签:大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