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德道文化经典诵读教育实验汇报【2010121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28:26

(05年上海研讨会交流稿)

 


      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各位致力于儿童经典诵读教育的仁人志士:

      大家好!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儿童德道文化经典诵读教育的研究成果和体会,衷心希望得到大家的理解、支持、批评与帮助!

       我们在座的各位可能是家长,可能是教师,也可能是热爱和关心教育的社会工作者。当孩子像天使一样来到我们的身边,一天天长大,给我们带来了快乐,也带来了责任的时候,我们会不约而同地思考着同一个问题——到底应该怎样培养和教育好我们的孩子?目前社会上,在我们的周围,形形色色的教育铺天盖地而来。家庭、学校和社会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日益加大,教育的条件也日益现代化,但教育的质量却是日益下降。自私、冷漠、孤僻等性格在现代孩子身上日益体现,儿童自杀、暴力及犯罪事件也是层出不穷。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现在教育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优良传统美德的漠视和丢弃,造成社会整体道德水准的下降,严重地影响了儿童身心健康。这一严峻形势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前,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已成为各级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党和国家领导人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如何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在熊春锦先生、南怀瑾先生和王财贵先生以及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积极倡导下,儿童经典诵读活动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挽救工程正在逐步推广开来。

         现在,在全国一些地方,正在积极开展儿童经典导读实验,收到很好的效果。我们认为这个方法很好!它能够培育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全的人格,追求真善美合一的理想,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学得大智大慧,克服目光短浅、处事功利化、人格虚无化、精神平面化的弊病,改善他们的知识结构,让他们学会直接面对原著经典独立思考,把读书、思考、实验与写作结合起来,把知识、技巧、能力与方法结合起来,使他们走上社会后经得起摔打磨难,有谋生的本领,韧性的精神,又有创新的潜力,充实丰富自己的人生。经过经典的导读,潜移默化的切实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最终成为既道德高尚又博学多才的栋梁之才。这是我们的期望,更是广大家长的期望!

          我们在德道大系统论的理论指导下,在德道文化经典诵读的实践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诵读《德道经》 为主,以传统的五德(仁、义、礼、智、信)教育为核心的儿童德道文化经典诵读的教育理念。下面,我们就这一教育理念的理论基础、引导问题及实验成果向大家作一下简单的汇报。

        第一部分:德道文化经典诵读的理论基础

        (一)五德为基心性圆中国自古就是道德的故乡,是古老的礼仪之邦,道德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其长治久安的有力保障;对一个人来说是其健康长寿、事业生活顺利的支撑;道德也是人、社会与自然三者相依生存、健康发展的纽带与原动力。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道德,即仁德、义德、礼德、智德、信德这五德。在《德道经》中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爲,而无以爲也;下德爲之,而有以爲也。上仁爲之,而无以爲也;上義爲之,而有以爲也。上禮爲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乃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泊也,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實,而不居其華。故去皮取此。”在道家学说认为:仁、义、礼、智、信等五种元素是德性的五个方面的不同分类,这五种元素的圆满状态合起来就是德性的圆满状态,也叫上德。人体是个整体系统,五德与人的生命系统息息相关。这五种德性与五脏分别相对应:仁德对应于肝脏,义德对应于肺脏,礼德对应于心脏,智德对应于肾脏、信德对应于脾脏(胃)。并且五德与五脏之间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五德周全的人其五脏一般也健全功能完好,反之五脏健全功能良好的人其五德一般也较周全。当然一般人其五德总有缺失,总有表现不好的地方,那么改变的方法就是“以有余而补不足”。可见以五德为主的道德教育将不只使人的道德素质得到提高,也会保证人的身体健康。五德圆满或缺失的表现概括了人身百态,人的任何心理活动及其表现在五德的范围内概莫能外,失仁德者表现在对人态度为常呛人,为人缺点自傲抗上、不服人管、怒气常生、白眼冷对。失礼德者对人态度为常恨人,为人缺点性情急躁、无理争胜、虚荣爱美、记恨憎人。失信德者对人态度为常欺人,为人缺点猜忌多疑、蠢笨蛮横、疑神疑鬼、埋怨人非。失义德者对人态度常伤人,为人缺点残忍妒忌、虚伪好辩、口舌是非、恼人自贡。失智德者对人态度常厌人,为人缺点愚鲁迟钝、多愁善感、忧虑自生、自寻烦恼。道德的缺失就是五德成分的缺失,自然就会有了相应的修养自身道德的方法。作为人要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就要从五德下手,从五德的系统下手,对照五德缺失的方面,找出自己不足的德性,从心上树立正确的观念,在理上认清要改正与完善的地方,从外在表现上克服自己的缺点,日日三省吾身,时时事事注意对照,自然进步,进而巩固,天长日久那么我们的德性就会逐步完善,成为一名道德高尚修养健全的人。五德也就囊括了道德教育的所有内容,所以道德教育应以五德教育为核心内容,这样则纲举目张,使道德教育有了充实的内容,有了有利的着力点,在实践中也才会使道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二)德道诵读兴中华东方传统文化宝库中,老子《德道经》是一部殊胜的“哲学诗”和“万经之王”。它揭示出“道”就是大宇宙的本源,是天地人万物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是宇宙万物可分可合的结构模式和运行规律。“德”是道的外显,是道的载体和表现形态,五德的仁义礼智信即是道的五种能量元素。道德充满宇宙太空和万物的内外,无所不在。养育生息着天地人万物。大至宇空星群,小至物质夸克,一切物质和生命的生存与发展,都是道德能量物质的巨大作用力。德能蓄聚的厚薄浓淡,决定着万物质量层次的高低,规范着物性的特征和物体的轻重大小,及其运化过程的长短久渐。“德”就像人类万物生命分秒不能离开的阳光、空气与水一样,离开道德也就是生命的终结。一切万有生命和物质,都是“道德”的充分体现,只是人类既享受着道德的恩惠,却又并不知晓道德的真谛,更未能自觉地修养道德去“淳德合道”,长期处于离道失德的愚昧无明的状态中而已。只有道德人生,才是最符合自然本质、最有意义、最有价质的人生。《德道经》预言般地深刻指出:“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世界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也的确就是如此一步步地下滑到了道德的最后底线,降到了五德最末的“忠信之泊”阶段。人类道德中所拥有的五德的最根本的基础就是“信德”,信德的沦丧,也就是最后的道德人格防线出现了崩溃的严重危机。现今,在世界各地忠信、诚信、信誉、信仰等等都全面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危机,从而使整个世界的法治步入了登峰造极的时代。人类的健康,也由于失德离道,心灵扭曲,随着德性的全面凿丧,病种病情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人体内五德的严重缺失使内五行的动态平衡无法维持,心理疾病和疑难绝症日益增多,病变更加错综复杂,社会问题也同样日益复杂化,犯罪率居高不下。阴极则阳生,物极则必反。“反也者,道之动也”。人类亟待道德的回归,获得道光德能,维护心灵健康和身体健康以及社会的健康发展。特别是世界演变成地球村之后,德和道的回归,也必将是一个迅速变化的过程。《德道经》在世界上已经被翻译成近二百六十种文字广泛地传播,对道德的认识和求证,正在逐步被全世界普遍认同和实践,道德精神必将传遍全世界。我们共同处在道德最后的底线,返朴归真,修德合道的路也同样就在每个人的足下。万经之王的《德道经》蕴藏着丰富的道德能量,是人类回归道德的瑰宝。《德道经》的内涵博大精深,她是涵盖宇宙万物的科学大真理。道德既是物质性的,又是精神性的,是真实存在于宇宙空间的一种无形而又具有巨大能量的物质。是人类共同的精神食粮和生命能量的源泉,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源动力。国学老师熊春锦先生曾指出:“老子通大道,慧智出文章,磅礴五千言,造就千万圣”。诵读《德道经》可以给人类带来健康与和平;诵读《德道经》可以转愚为智,转智为慧;实践《德道经》能够改变人生,再造人类的生命和精神。传统德道文化,是灵修慧性思维与智识逻辑推理思维完美结合的瑰宝。

         第二部分:儿童德道文化经典诵读的引导问题

       (一)课本选择的问题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儒、道两家的思想占很大的比例,是根文化,具有重大的影响。选取这两家的经典著作来进行诵读,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现在,大家多采用《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和《德道经》几种。《论语》和《德道经》可以说是儒、道两家的精华所在,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作、代表之作、源头之作,是非常适合诵读教育的。如果在这两本书中再做一个选择的话,我们则比较倾向于将《德道经》作为首选。为什么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论语》的文字比较华丽,读起来比较绕口。而《德道经》文字简朴,语言精炼,更容易琅琅上口,便于诵读和背诵。

       2、儒家的思想偏重于对礼的修持和遵守,过于强化了礼的作用,忽视了其他四种德性与礼德的相生相克、协调统一的关系,没有将礼德升华到上德归道的层次。整部《论语》可以说是对礼的条文化,强调人必须遵守礼的规定,忽视了心修的重要性,忽视了五德一体把握协调发展的整体论。在短时间内,这种方式对人们道德的提升,是有效果的。但时间一长,弊端也就显现出来了。由于忽视了对五德的全面培补和修养,只是被动地遵行礼的标准要求,没有从心灵的深处真正地产生共鸣,就会出现一些“假道德”的现象。自己明明知道这样做是有违道德的,但是由于经受不住私心私欲的诱惑,而想方设法的用形式上的道德来掩盖不符道德的事实。这种现象可以说比比皆是。“智慧出,有大伪”呀!而《德道经》地论述,一上来就抓住了对心地修养、对五德的整体把握,要求人们首先要清除自己过度的私心私欲,将自己的心调整到光明的、清静的、淳德的状态,这样一来,五德得到了全面的培补,达到了上德的境界,人们也就自然的会遵从道德而行了,这就是自然无为的妙用了。《德道经》是一部直指心源性海的道德教育的教科书,必将会对人们道德修养提高产生巨大的、明显的作用。以《德道经》作为诵读的教材,效果最明显也最稳妥。

      3、《德道经》问世两千多年,被尊为“天书”、“哲学诗”、“万经之王”。她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传统文化的科学宝库。她包含着无比宏大的宇宙真理,蕴藏着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以及政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养生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广大领域,表现出中华民族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思维,可以说是一部“百科全书”。在中国历史上许多闪耀着光辉灿烂的东西,都可以在《德道经》中找到它的渊源。道德是中华之根,华夏之魂,我们民族之灵根深植於道德的基石之上。《德道经》历代注释者甚多,自古至今各种注释千种以上。仅《八史经籍志》著录的就有230部。不仅学者志士精心作解,历史上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等皇帝,都曾专门为之作过注。毛泽东主席亦曾研读《德道经》,在他的著作里多处引用此经中的意境,尤其是《矛盾论》和《实践论》,无不闪耀着《德道经》的哲理光辉。《德道经》的光辉不仅撒播在中华神州,而且光照全球。(美)威尔•杜兰在《世界文明史》一书中盛赞道:“在人类思想史中,它(指《德道经》)的确可称得上是最迷人的一部奇书”,他称赞“老子是孔子之前最伟大的哲学家。”英国李约瑟博士是闻名遐迩的中国科技史专家,他非常尊崇老子,并因此起中文名字为“李约瑟”,以与老子李聃同姓为荣。国外翻译出版《德道经》的各种译本已多达260余种,新译新注还在不断出现。其译本之多,不仅居世界之冠,仅英译本已多达40余种,已经超过了除《圣经》之外的任何其它书籍。由此可见《德道经》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巨大影响力,而且她必将在未来的人类精神文明建设中,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辉。正是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考虑,所以我们倾向于将《德道经》作为诵读的首选课本。而《论语》、《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可以作为辅助课本。这样,主次分明,整体把握,则会相得益彰,效果更好!二、“群诵”、“独诵”、“听诵”通过孩子们诵读《德道经》的实践证明,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可以使阅读者经过一番文化儒化而改变个人气质;孩子们的性情变得的活泼开朗;身心透发着健康的气息,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记忆力、注意力明显增强;优秀的孩子将从这里开始起步!孩子通过诵读《德道经》向德性方向全方位的转化,是不容置疑的。而这些都离不开 “群诵”、“独诵”和“听诵”在孩子们诵读实践所产生的作用!“群诵”即众所周知的集体诵读,是快速提高道德修养实践水平,加快、加深诵读效果的捷径,是德性转化的催化剂。在群诵中,我们听到了,那昔日说话无声的小姑娘发出悦耳的童声;在群诵后,我们看到了,那昔日因心理障碍而显得写字如蝼蚁般小的孩子,写出的字体瞬然间开朗了,变得大方而舒展。如果您是家长,建议您早上规定十五分钟,全家人一起诵念《德道经》的几个章节,形成规律,反复地诵。一个月下来,会发现家庭矛盾减少了,家庭气氛更和睦了,家长更好当了,孩子更听话了。正如《德道经》所云:“修之於家,其德乃餘”。如果您是老师,您不妨在您所带的班级上试一试。就取《德道经》的德经第一章和道经第一章,让您的学生诵一诵,诵一个月总结一下,看看这些学生是不是好带多了。诵念可以将群体效应发挥出来开启智慧,转愚为智。这个群体效应发挥出来就可以开发学生的智慧,使人聪明。“独诵”,孩子们专心而且认真仔细的诵读,对所学章节的掌握是有益的。独诵要注意“恭”、“熟”。只要不轻易地排斥和否定《德道经》,同样能产生良好的作用。“听诵”则是行不言之教,使得《德道经》的教化作用犹如春雨对万物的滋润,真可谓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孩子们诵读《德道经》的日子里,无论是在孩子们写作业的时候,还是在孩子们课间休息、做游戏的时候,我们总是让《德道经》的诵读声响于孩子们耳际。日积月累,孩子们诵读《德道经》的记忆力显著提高。比如我们有一处诵读辅导班,近来在学习到第65章时,仅仅领读了一遍,孩子们就都会诵了,并且在半小时内很快就背诵了下来。在学习第67章时,孩子们集体诵读了9遍就都背下来了。而到简短的章节,如“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孩子们开口就能背下来。(我们使用的录音磁带是每五章左右一盘)现在换一盘新的磁带,新学的一章,基本上在半个小时以内孩子们就能背下来。当然,学得快,背得快,得益于“听诵”的滋润。三、开口朗诵与闭口心诵颂经是开口高声朗诵的效果好呢?还是闭口心颂的效果好呢?这个问题,实际上应当按照不同的阶段,施以不同的方法,而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具体情况,应当是灵活地去掌握。

        在诵读的初级阶段,总的方法是以开口颂为主。为什么要开口颂呢?第一个方面,是中华古文化、道德文化学习的特征,她就是要求大家从小就“摇头晃脑颂诗文”,要出声。无论是大人、小孩,七百年前的那些学堂里面,就是这样颂经的。这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学习特色,是传统文化的教学理论和方法的重要环节之一呀!它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这其中有道啊!我们现代人已经丢掉了,很少看到有老师带着大家在课堂上进行开口颂读,一个个都教成了闷鸭子,都在心里面记忆,都不开口。在古代特别重视开口,因为这里面有道。那么,这个摇头晃脑颂诗文的道是什么呢?为什么要出声呢?因为它可以开心窍啊!心开窍于舌,舌头就是心在体表的外窍。我们的五脏与外界的联系的户牖(门窗)就是:肾,开窍于耳;心,开窍于舌;肝,开窍于眼;脾,开窍于唇;肺,开窍于鼻。很多的人,尤其是儒家的人们,多半是形容开口颂念《四书五经》为“其言如珠”,好像一个个珠子一样自然地流动和滚动。那么闭口颂,颂不颂呢?也应当颂。心里面还有内窍啊,七窍玲珑心。闭口的观心颂,也是不容忽略的 。所以这两者要因时因地灵活地把握,所以,这个颂念是开口颂好,还是闭口颂好,应当根据这些理,从我们体内的看得到的生理作用、看不到的生理效应这两方面,综合去考虑和掌握。要灵活,要善巧方便。你不可能家里来了四五个客人,大家在谈话,在聊天,你就在那里大声开口颂,把别人都闹跑吧?如果那样,那么你邀请的这些朋友,你的爱人,可能就要真的跟你大吵一顿喽!要因场合不同,应用不同的方法。所以,在第一阶段以开口颂比较好。注意环境,注意场合,不要利己,不要单纯为了满足自己高声朗诵,而不顾环境,故意去影响别人,干扰别人。如果只顾自己,那你颂不出效果来,方法再好也不行,你损人利己就达不到目的!一般而言,你只有在开口颂获得效验的基础上,再自然地转入这个闭口心颂。这样才能够高度地发挥闭口颂的作用。当然在第一个阶段,也可以结合这个闭口颂同时地进行,但是要把这个主次分清楚,量体裁衣。

      (四)胎教与经典诵读每一对想要孩子的父母,都会希望自己能生育一个聪明、健康、活泼、品行端正的孩子。怎样才能保证生育这样一个孩子呢?不少人把希望寄托在了胎教上。因此,胎教在古今中外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视。并积累了丰富地实践经验,成为我们现在实施胎教的宝贵财富。胎教的思想最早起源于中国,我国古代许多典籍当中都有关于胎教的论述,《史记》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记述了周文王的母亲在怀孕期间非常重视胎教的事例。此后历代都有胎教的论述,如西汉贾谊的《新书•胎教》,东汉王充的《论衡•命义》,南北朝著名教育家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南宋理学大师朱熹的《小学集注•立教》,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宋朝陈自明撰的《妇人良方大全》及康有为的《大同书》等都有胎教方面的论述。古代的这些胎教思想给我们现在进行胎教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我们应该好好加以重视和利用。国内外大量的科学研究已经证明,胎儿在母体中四五个月后逐渐成形,大脑迅速发育,并且有了听觉、触觉、味觉、运动觉等感知能力,可以感受和接收外面信息。研究还表明,在胎儿的几种感觉器官中最为发达的就是听觉系统了。早在受孕后第4周,胎儿听觉器官已经开始发育,第8周时耳廓已经形成,这时胎儿听觉神经中枢的发育尚未完善,所以还不能听到来自外界的声音。到了第25周,胎儿的传音系统基本发育完成。28周时,胎儿的传音系统已充分发育完成并可以发生听觉反应。至此,胎儿就已经具备了能够听到声音的所有条件。胎儿对来自母体外的声音非常感兴趣,在胎儿的整个发育过程中,听觉给胎儿带来的影响最大。因此,在胎教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借助声音对胎儿进行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这为我们通过经典诵读来实施胎教提供了可行性。通过经典诵读对胎儿的教育可分为直接教育和间接教育。直接教育是指直接为胎儿诵读经典或播放经典诵读录音,使胎儿受到良好影响的教育。美国科学家发现,经常对他诵读诗文的胎儿,出生后对语言的接受能力会明显比没有接受过语言胎教的孩子强,开口说话时间会提早,今后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也会比一般孩子高。母亲可以定时诵读经典给腹中的胎儿听,若一直反复念同一经典给胎儿听,会令胎儿神经系统变得对语言更加敏锐。当然,胎教不仅是母亲的责任,也是父亲的责任。夫妻共同对胎儿诵读经典,对胎儿更有好处。父亲的音质、语调与母亲的不一样,父亲的情感、性格与母亲的也不一样。如果双方能配合起来共同对胎儿实施胎教,对胎儿的最初影响就是多方面的,这会有助于胎儿性格情绪的全面、平衡发展。同时,丈夫和妻子一起诵读经典,还能提升夫妻两人的道德修养,改善夫妻关系,促进家庭和睦,保证孕妇精神愉快,身心健康,为胎儿身心的正常发育提供了一个融洽、和谐、温馨和充满爱心的家庭环境。间接教育是指通过经典诵读对孕妇的作用来影响胎儿。孕妇诵读经典,这是孕妇的学习过程,但可以间接地影响到腹中的胎儿。为了让母亲的感觉与思考能和胎儿达到最充分的交流,诵读经典的时候,最好要保持心境的平静和注意力的集中。孕妇在怀孕期间,不仅生理上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心理上也同样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与反应。母子连心,孕妇的喜、怒、悲、思皆可以使血气失合而影响胎儿,所以孕妇宜心境平和,心情舒畅,遇事乐观,不要喜怒无常。经常恼怒,则气血不顺,必然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孕妇通过诵读经典,可以安母体心神,驱散“心头翻滚的乌云”,让“心中之水”平静,为体内的胎儿提供最好的身心环境。通过经典诵读实施胎教,不仅提高了夫妻两人的心性修养,改善了家庭气氛,同时也熏陶和强化了胎儿的德性与慧性,可谓一举多得。因为教育具有连续性,如果能坚持下来,在胎儿出生后,继续对他进行经典诵读的早期教育和智力开发的话,那效果会更好。

       (五)成年人诵读的关键成年人在儿童诵读和胎教中,都起到重要作用,这点在上面地论述中已经提到了。可以说,成年人诵读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儿童诵读和胎教的效果。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成年人地诵读方法做一个简单地论述。首先,成年人地诵读,必须要把握好两个字和一个坚持。两个字是“恭”和“熟”。这个“恭”是指的“心恭”,“身恭”。“恭敬”的“恭”,诚信,信德无疑,礼德圆明,是恭的基础。没有这个恭敬心,没有这个敬畏心、没有这个处下之心,没有这个顶礼之心,就无法打开经文的宝殿,进而登堂入室。这个“恭”还包涵了一种清静,身心的清静,要将自己的心和身调节到一种清静的状态,空明的状态,古人还要求沐浴更衣,焚香而颂。连身体表面的清净也作为一种要求,可见这个恭的严肃性和重要性。这个“熟”是熟练的意思。是说在进行经典诵读的实践过程中,要尽快地达到熟练的要求。所谓:“熟能生巧”,只有熟了,才能谈得上体悟。如果你还没有做到熟的要求,那么,你只是在形势上地念,根本不会产生什么体悟,诵读的效果也就无法产生了。一个坚持,就是说要持之以恒,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就有效果!第三部分:儿童德道文化经典诵读实验的成果汇报各位朋友,“道德人家福泽长”,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坚持诵读《德道经》,学习《德道经》,实践《德道经》,开启智慧,愚者转智;拓展视野,健全人格;修养道德,净化心灵;加深涵养,明白事理;增广心量,心胸开阔;家庭和睦,德光祥照;终生受益,利己利人。正如《德道经》所说的,“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餘;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邦,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愽。”我们的德道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开展以来,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 道德实验小学我们有一所道德实验小学,叫志慧小学,坐落在陕西榆林地区。那是一所民办的教育实体,同时也是教育部科学教育子课题——“相似性原理在少儿潜能开发中的应用”的实验学校。2002年,我们开始在这所学校进行《德道经》诵读实验。志慧小学在九年义务教育规定的课程外,统一增设了一门“道德教育课”。以集体诵读《德道经》为主,辅之以诵读《三字经》、《论语》等传统文化科目。这些科目以朗读、背诵为主。据统计志慧学校全校有96%以上的学生会背《三字经》、《德道经》;小学一年级以上的学生,一般至少能背诵唐诗30首、宋词10篇;高年级同学可以背写好几章《德道经》,并可以大致理解其内容大意。实验证明,通过德道文化经典诵读教育,学生从思想品德、言行礼仪、精神面貌、身体状况、学习成绩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志慧学校的学生有很多是从社会各学校被淘汰而转来的所谓“差生”,但志慧人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善良和道德的种子,只要外界有阳光、有雨露,这些种子就会生根、发芽;只要人们能辛勤耕耘,这些幼苗就会生长、开花。为了促进每个儿童的健康和谐发展,志慧人为选择了一条通过诵读《德道经》走“差生转良”之路,为孩子们善良和道德的心灵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并让孩子们从小就学会通过诵读德道文化经典为自己的心灵除草。学校自《德道经》诵读实验开展以来,从来没有发生过打架、吵架事件,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同学之间,老师之间,师生之间都充满平等友爱,互敬互让,使学校几年来保持一种团结奋进、和谐文明、健康向善的良好风气,每一个学生都在道德光辉的沐浴下健康成长。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有多家媒体给予了广泛关注和报道,得到了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

      (二)儿童《德道经》诵读班的实践汇报fairy    由于机缘所致,众位同仁齐心协力办起来的,儿童经典诵读的辅导班,由我做辅导班的老师。经过一个星期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2005年1月4日终于正式开班了。虽说我们都是新的尝试,摸着石头过河,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行,但值得欣慰的是在开班以来的日子里,孩子们是进步的。班里的孩子们,是几个二年级的孩子,要么是淘气有余的,要么是有智力障碍的,要么有心理障碍的。这些孩子们通过诵读《德道经》发生的良性变化是非常显著的。那么看一看这些孩子们的变化吧!   

       蔡##:来班时,是一个走路低着头,迈着小碎步,说话声音小的听不到的小姑娘。功课差尚且不说,坐着写作业几乎没有注意力集中的时候,半天也写不出几个字。甚至一个字,东张西望,愣神。看看她的变化吧,就在第二天,就听到了她那悦耳童声,她敢大声的读经了。听她在学校班的老师讲,老师为蔡##惊讶,因为在学校两个班一同上的活动课上,她敢举手发言,而且发言说:“我……”不但有自己的观点,而且敢于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并且说的很有逻辑性。她原来上课是从不发言的,更别说是两个班的同学上课了。说到写作业,起初蔡##写的字是天书(我们不认识),到班来以后,她的语文作业是我先用铅笔轻写一遍,然后她再描红,描了短短的一段时间后,她自己就能写出很公整的字,更主要的是她现在注意力大有提高,她可以自己坐在那里独立的写完作业,语文很快写完好几课的生字组词。(有一个星期天,她没有在星期六完成该完成的语文作业,别的孩子下课玩了,她就在教室里写语文作业,而且写得很是认真整齐。)数学自己也能独立的完成。就在近两天,六道两步计算题一道也没有错。她的转变是全方位的,听她自己说,她原来吃饭很少,就不好好吃饭,现在她的妈妈说她吃饭吃得真好。眼前的蔡##,虽然说功课上仍有一定的距离,但已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   

         王##:是一个小时候发烧,烧伤大脑,又因治疗药物过敏,休克过的孩子。来班时,她不但目光中含有一种邪气之外、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特别懒惰、还有一些怪动作,像浑身乱摇,乱扭,吐舌头。从她来诵读班学习开始至3月31日,她与蔡##俩个是需要一位老师由始至终单独指导着学习、完成作业,现在她的注意力也有很大的提高,她可以自己坐在那里独立的写完作业,很快写完好几课语文的生字组词。数学自己也能独立的完成。(就在近两天,六道两步计算题一道也没有错)。同一天,她们两个同时做6道相同的数学家庭作业,是二步计算的题,一次性全对。现在的王##除功课有差距之外,亦是活泼可爱天真无邪!   

        吕##:是一个非常淘气且软硬不吃的小男孩,他在学校里是欺负老师的学生,老师批评他,他就有说不完的自己的道理,如果让他按老师的要求来做,他的行为会使你无可奈何的。他的特点是,若他高兴写作业那就认真地完成,写完之后就开始淘气,去打扰别人。毫不夸张地说,他一个人的淘气足以抵上这个班一个班的孩子。通过一个月读经实践,在一次老师批评他的过程中,他居然掉下了眼泪,当老师问他为什么掉眼泪时,他说是知道自己做错了。以往的他总是跟老师辩理,能认错是前所未有,更别说是掉泪了。他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虽然他仍是顽皮淘气的,但少了刚来时的满脸的野象、张扬之象,多了一分庄严。在这里,我想讲讲在辅导他的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为了减少他淘气的机会,别的孩子从前往后一章一章的背,对他的要求是一边和其它孩子一样从前往后一章一章的背老子,一边从81章从后往前背。尽管如此,面对他的顽皮和淘气,我还是觉得自己的语言很苍白无力,于是我就想行一行所谓的不言之教。我让他站在我的面前看着我的眼睛,用自己的心灵与他进行交流,一会我们都会心的笑了,是出自内心的,谁也不知为什么笑,是喜悦的笑。我就借此来问他, 你可是喜欢看到老师的笑脸呀?他点点头。我接着问,你是喜欢看到老师笑脸,还是喜欢看到老师生气的样子呀?他说喜欢看到老师的笑脸。 我就告诉他,你怎么做,老师会高兴的笑呀,你怎么做,老师会生气,如果你总是怎么做,那老师不就总是在笑吗?他点点头。   

        候#:是个聪明的小男孩,只因家庭环境的因素,有着较重的心理障碍。刚来班时,那孩子好乖,让他坐,他就一动也不动的按要求坐在那里。让写作业,就认认真真的写作业,下课就坐在自己座位上,一点也不淘气,调皮,更不高声讲话。对于一个八九岁的孩子来说,这是不正常的。他的内心自我封闭,写的字好小好小,也挤得很密(往往一个田字格能写4—6个字)。现在的他会开心的和班里的孩子们玩,当然也会淘气。突然间从某一天开始,他就会写开朗的大字了,大大方方的放在田字格里。        丛##:曾是一个毫不在意是非对错的孩子,对他表扬或是批评他都表现的无所谓。依然我行我素,好像看破红尘的样子,对学习也没有一点兴趣。现在呀,他总是以一个好孩子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做错习题,他会很害羞。也很在意自己做的习题是对是错。对学习也变得积极主动,就说上个周末吧,周五妈妈来接他回家时,他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在写语文作业。(因为是周末,所以他们的作业一般都较多,要求语文作业周六在完成)妈妈让他回家明天继续写,他对妈妈说,让他再写一课的作业。    那么,这个班孩子的整体变化又是什么样呢?我们从诸多方面来阐述吧。首先从学习的能力上来讲,在起初我用近一个月的时间教会他们前十章,每天学的很少,用的时间却是不少呀。到春节前夕他们一天已可以学会整整一页,第二十章他们很快就学会了,现在学到第五十五章,“蜂蠆虺蛇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他们也很快学会,教起来越来越轻松,他们学得也越来越快,就连班里的王##也学会了。在起初孩子们半小时能做两道数学习题,现在已可以做五、六道数学题了。从表现方面来讲,孩子们本性是好表现。原来呀,每当班里来了接孩子的家长,他们就一个劲地表现他们的顽皮与淘气,甚至当着家长老师的面骑在桌子上,我好尴尬。通过在寒假给他们讲“二十四孝”的故事,现在当他们淘气的时候,见到家长来了,马上表现的认真,乖巧,真是有意思。 从意识方面来讲,起初,每当他们独自一个人读经文,轮到蔡##、王##时,其它孩子们都是嘲笑、讥讽,恨不得制止她们而后快。而现在轮到她们两个在独自读而不会的时候,他们都给提示,并跟她们一起读了,丝毫也没有嘲笑和讥讽。从行为来比较,在起初他们上厕所,我三令五申他们还是把小便搞的遍地都是。问是谁干的,没有人承认。渐渐我也不再说了,他们也不再把卫生间搞的很脏,偶尔有同学不小心,小便没有入池,还会对我说。(虽然讲起来有伤大雅,可这些细微之处却是他们真实的进步)做错事了,会来主动告诉我,末了,还要加一句:我要做个诚实的孩子。    孩子们的进步,是《德道经》的力量和魅力所致,更离不开为这个班付出心血的,我见过面和未曾谋面众多朋友的支持、帮助和无私奉献!

        指导评语:这篇儿童诵读情况反馈汇报,写得非常好,很有说服力!看得出,您在诵读教育实践上是下了真功夫的。从以上几位孩子的情况总结来看,效果很明显,同时也更加印证了经典诵读对儿童的教化作用是真实有效的。《德道经》被称为是“万经之王”,一切经典无出其右者。诵读教育,一旦采用《德道经》作为诵读根本教材之时,对孩子的教化作用则会是全方面的,孩子的综合素质必将得到快速提高。

        当前社会上,比较提倡孩子诵读《弟子规》,为什么呢?很多人认为《弟子规》的经文明确提出了孩子应该遵守的规范,只有让孩子天天读、背这样的经文,才能提高他们的礼仪。我们则认为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是不明白“无为而教”理论的一种表现,是功利化的一种认识。我们就以《弟子规》来分析一下:《弟子规》通篇都在细化礼仪规范,虽列举的很细,但百密一疏,终究不能尽善尽美。随着时代的发展,必然也会有脱离实际,不能圆融之患。诵此经文,则只知应该如何行,而不知为何要这样行。这样的强制性教育,其功效,在起初阶段比较好,但时间一长,其约束的效果就会逐步减弱以至于无。可以说,诵读《弟子规》只能是一种权宜之计,由于忽视了心灵的修养与教化,重于显(外在行为规范)而忽视了隐(内在心灵的调理与自身五德的修养),终将不能达到完美之功用。而《德道经》为万经之王,隐显并用,重于对心灵的教化与五德的培养。其经文,虽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由于抓住了心的教化这个根本,“疏而不漏”的功用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得到突出的体现。通过对《德道经》的诵读与思悟,会使孩子在今后的人生旅程中,在《德道经》深刻内涵的潜移默化作用下,能够清楚知道并把握自己的心灵与思识,进而正确引导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规范。这才是道德教育中的一种“釜底抽薪”的根本性方法。诵经典,就应该诵《德道经》这样的直指心灵深处的,强化五德修养的经典之著才行。汇报中,从学习、表现、意识等方面的总结,就足以印证了以上的观点。这就是我们得到经典诵读教育的特色之所在!衷心祝愿您的辅导班越办越好!祝愿孩子们得到五德的升华,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诵读《德道经》,孕育健康婴——我的《德道经》胎教实践退 思2005-6-16 我和妻子是2002年结婚的,刚结婚时不想要孩子,但还是有了。在胎儿快两个月时,我得了一场突兀奇来的怪病,在持续半月后又莫名其妙的好了。妻子为了照顾我搞得身心疲惫,颇感不适,考虑到可能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发育,就打算药流,没想到却自然流了。之后就顺其自然,但直到去年也一直没有怀上过。我本人素来是比较喜好传统文化的,从2003年我有了电脑之后,就一直在网上一些国学研究网站、论坛、聊天室学习。2003年底,我们在网上接触到经典文化教育,看到了一些读经教育网站上的相关资料和一些育儿知识。当时妻子和我一致认为,要生一个心身健康的孩子,就要从培养一个心身健康的母亲开始。正好,我又由于偶然的机会进入熊春锦先生在网上的《德道经》学习课堂。因此,从2003年12月开始,我们开始学习诵读《德道经》。我们开始诵读道经第一章和德经第一章,每天早晚诵读。有时半小时,有时会不知不觉的达到两个小时。这样有一个月,我们又进行道经第1章和德经第1章以及道经第2至10章整体诵读。我们发现两个人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原本任性甚至有些不近情理的妻子变得能够理解我了,我呢,对妻子也由非常刻薄变得能够宽容爱护了,两个人少了争吵与矛盾,感情变得非常好。因此,对实践读经,坚定了信心,并且产生强烈的推广愿望。到了春节,我们就试着教亲戚的孩子读经。年初一晚上,将三个侄子和外甥叫到一起教读道经第1章,他们都是6~10岁的儿童,开始时感到比较新奇,非常调皮,难以安静,光是让他们静下来跟读就花了将近一个小时,又花了近一个小时他们就背会了。第二天让他们重复昨晚的内容,他们居然都能背诵出来。当看到原本调皮好动甚至撒野的他们能够静下来,用稚嫩的童音朗读《德道经》时,我和妻子流泪了。这是经典的力量,这是《德道经》的力量!一个月后,再见到小外甥时,他竟然还能背下道经第1章来。六月份,小外甥被送到我们身边,我们主要是教他诵读道经第1章和德经第1章。经过一个月,周围所有的人都说他的整个气质变了。由此,我们诵读《德道经》、实践《德道经》的信心更足了,并且开始积极筹划推广经典诵读。我们一直向亲戚朋友宣传经典教育,但是响应者寥寥无几。我们一直对他们和所有认识的当老师的人说:“实施经典教育会将教育变得极其简单,尤其是孩子的道德教育,不需家长和老师采取任何方法就能够自然地完成。”可是他们有的只是赞同而没有行动,有的只是当新鲜事物听一听,甚至有的还说:“你们现在没有孩子,觉得容易,等你们有孩子你再看看,有你们说的那么容易吗?”我们对此无言而对。2004年,我们利用学生暑假机会,向家长和社会做了一定量的宣传,宣传王财贵先生首倡的经典教育理念,但是收效甚微。尤其是他们看到我们不是当老师的,连孩子也没有,就更不信任了。为此,我们想,如果上苍赐给我们孩子,就一定要以经典诵读的理念培养孩子。天遂人愿,很自然的,8月份妻子怀孕了。怀孕后的我们继续坚持进行《德道经》学习实践,每天参加学习。我们白天一有时间就会诵读《德道经》,或者用电脑和VCD机播放熊春锦先生诵读《德道经》的录音,从未间断过。直到现在,孩子已经出生快一个月了,我们还是用这种方法,让孩子接受中华民族的伟大经典《德道经》的滋养和自然的教化。在整个怀孕期间,无论是母亲的身体健康状态还是胎儿的发育情况,可以说都是非常正常的,并且从产前到产后一切都很顺利。孩子母亲说:“我坚持每天听《德道经》全文或亲自诵读《德道经》,在听或诵的过程中,我会感到很轻松、愉悦。而当我感到烦躁不安的时候,听诵《德道经》会很快使我心情恢复平静。”学习《德道经》和《黄帝内经》,我们知道,“天食人以五炁从鼻入,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我懂得了人体是由无形的精神系统和有形的物质系统两部分组成,所以我觉得在怀孕期间,婴儿的发育不仅仅是依靠母亲摄入的物质营养来决定的,关键是看婴儿摄取能量的通道是否畅通,母亲体内摄入的天德地慈之炁是否充盈。胎儿摄取能量不但是通过连着胎盘的脐带从母亲体内吸取血液,还要通过体表从“羊水”中获得炁来滋养。这个“炁”和“血”是形成我们身体的基础物质,也是胎儿发育成长必须的物质,只要“炁”和“血”充足,就不可能营养不良。但很多孕妇在整个营养观上面存在根本性的错误,盲目的摒弃“炁”的营养作用,疯狂地摄入高脂肪食物,加重自身传输系统负担,阻碍了双重营养的传输,反而导致婴儿营养不良!诵读《德道经》就能很自然的将五德能量吸收到体内,滋补、滋养身体内的器官、组织、细胞的生命活动,也会很自然的供给腹中胎儿双重营养。孩子母亲说:“在孩子孕育的整个过程当中,我的内心是充满喜悦的,不管遇到怎样的挫折与困难,我都坚定的认为,经过胎教孩子一定会平安、健康的成长。我也一直以自己的喜好来决定饮食习惯。比如,怀孕的0~2个月,我特别喜欢茶叶的味道,也特别喜欢喝茶,因此就尽管去喝。好多人认为茶叶对孩子大脑发育不利,就劝我不喝,但我凭直觉认为是孩子发育需要我喝茶。从孩子在孕期和出生后的情况看,我没有错。在妊娠反应的时候,我只吃一些吃下去没有吐的、感觉舒服的食物,感到不舒服的一律不吃。”令好多人不可理解的是,我们的孩子竟然没有缺钙,出生时体重就有3450克,发育很好,头发又黑又密,面部很光亮。出生后,黄疸反应很弱,对外界环境适应力很强,对风寒等抵抗力很强。刚三天,就能够将昼夜分清,将睡眠自动调整过来。孩子母亲的健康状况也是很好,大夫一再嘱咐我给她做些鱼汤,我们家人和亲戚朋友都担心不进行鱼汤等的滋补会没有奶水,但我们坚持不必,仅仅喝小米汤,只是在父母要求下吃些鸡蛋。一直奶水很足,孩子也吃得好,睡得好。这些天孩子长得很快,用我长辈的话说就是“没有满月,就已经有我小时候的三个月大了”。 我们还发现,胎儿对外界环境的敏感程度特别强。孩子母亲说,在胎儿五、六个月,她能明显感到胎动的时候,如果不小心遇到一些噪音,就会感到胎儿剧烈的烦躁的胎动,可每当听或诵《德道经》时,她会感觉到轻松、愉悦的胎动,甚至能感受到胎儿愉悦的心情。另外,孩子的预产期是5月17日,5月12日下午5点我陪妻子去医院作检查,当时那个房间里面有一个妇女在引产(就是不足月人工流产)。妻子感觉很难受,在做胎心音检查时胎儿心跳达到180多次,胎动特别厉害,医生强烈要求我们要剖腹产,我坚持不(因为其他情况很正常),就办了住院手续后,进行观察,晚上8点半又检查时,正好又有一个来检查的,大夫说她孩子不到三个月已经死亡于体内。当那个女子进入检查的产房时,胎儿心跳又极度加速到180次。所以那个大夫极力劝我们做手术,我还是坚持不。到晚上十点又检查,心跳自然下降到150多次,我们就坚持回家休息。13日早上,8点检查,恢复到140次,稳定了。我当时刚开始也还有点担心,但心里面一直就默念《德道经》双一章,一会儿就自己心里面很镇定了,我就为妻子和孩子诵《德道经》。之后几天情况很稳定,羊水很足,各种生产指标都非常好。生产时很顺利,前后不到一个小时。孩子母亲说“我并没有感到特别痛苦,听到孩子第一声响亮的哭声时,我激动地流泪了,内心充满了感激之情”。

      (四)爱心沐浴  德育熏陶——我的教育孩子感受

        说起孩子教育,作为父母,个个都重视,人人都有一套办法,但是究竟你的教育办法、观念、效果是否正确和有效,谁都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这里面涉及到一个标准问题:你究竟要把孩子教育成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要用什么方法达到目的?你的效果是否长期有效?这三个问题谁都无法回避,都必须作出一个正确的回答。我和爱人都是师范生,但我们的师范教育并没有教我们如何培养孩子。我和许多家长一样,面临新出世的孩子,都还没有做好应有的准备,没有教育孩子的“上岗证”,所有的方法都是尝试性的,粗浅不堪;所有的成果也是低水平的,有待提高。但我愿意开诚布公地向各位汇报我的一点感受,接受大家的批评。总结起来,我的具体感受有四点:

        1、慈爱是孩子的温馨“襁褓”

        我的孩子一出世,我们夫妻就忙碌着、计划着,那时没有具体的教育目的,只有欢喜和爱心。我们夫妻恋爱八年,冲破种种阻力走在一起,所以对小生命格外珍惜,对幼儿的教育就是一个字:“爱”。我是抱着孩子、看着她长大的,不断地与她轻声细语,不断地用动作表情哄她开心一笑,不断地轻拍柔抚,与她交流;盯着她的大眼睛,与她说话,与她谈天说地,吟诗作赋;与她指点花草树木,分辨飞禽走兽。伴随着她从“襁褓”到摇篮,从小童车到蹒跚学步,惊叹她的每个表情,赞美她的每一声宏亮哭叫,欣赏她迈出的第一步。人们都谈论“胎教”,我的胎教是夫妻相敬如宾,家庭和睦,清贫而不失温馨,劳碌而不失幽默,努力让爱在家庭、在身心永驻,让微笑在彼此间流淌。出生后的教育又延续了这种氛围,让孩子天真的心灵触摸到的是父母荡漾的暖流,感知的是心与心无言的沟通,沐浴的是父母亲密无间、心灵相通的爱的感召。我想这才是孩子的第一营养,是她最甜美的人生第一口“奶酪”。厚德载物。一粒种子需要肥沃的土地,孩子最需要的是爱,爱具有超越名和相,具有超越有为和一切偏执的非凡力量,爱得越纯真,净化心灵、扶正祛邪的功用越强大。父母的爱心和宽慰、抚摸和轻语,往往可以使孩子的“小感小冒”散为无形,对这些体会我颇为深刻。

       2、经典是孩子的七彩翅膀

        两岁的孩子是最容易教育的时候,父母的素质,家庭的环境,这时候都种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之中,反映在孩子纯真的脑海之中。我爱好书画、诗歌,与许多家长一样,买了不少歌谣、诗词与孩子一起吟唱,铺上一张张大纸,让孩子在空白世界尽情涂鸦,一边大声鼓励,为她欢呼。我与别人不同的是,心怀欢喜地参与其中,和孩子比赛,看谁背得快,看谁画得好,让孩子充满欢乐,并乐此不疲,让学习就在不知不觉之中,坚持与欢乐同生,成果在分享中纷纷被悬挂在墙上。使孩子的天性尽情发挥,不附加父母个人意识过多的左右。我们惊讶地发现,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有超常的记忆力,少年版的《西游记》她几乎可以一章章地背下来。到四岁的时候,我让她背中医针炙穴位,她一周时间就把十二经络的数百个穴位按顺序背下来。对于认字,我们没有教她如何一笔一划地认和记,采用的方法是整体记、全篇背,书读百遍,其意自明,何况一字?四岁时,我估计了一下,二千汉字她可以拿下了。不过孩子的特点是记忆而非理解,这种理解以及传统文化背后孕藏的巨大道德营养、人文情怀、人生感悟都会在适当的时候一一释放,回报给每一位虔诚的父母一个阳光灿烂、道德光明的孩子。

          3、故事是每一个孩子心头的“阿拉丁”神灯

         没有不爱听故事的孩子,但少有会讲、善讲、坚持讲故事的父母。我的承诺是早起晚睡各一个故事,接送孩子上幼儿园、小学的路上各一个故事,所以我每天都要备课,我的方法很土,把自己所掌握的全部知识和经验都动员起来,结合历史事故、民间文学、名著故事,揉和在一起,甚至全家人都编在其中,又往往把女儿编为主人翁。在天然优美的环境中,在曲折多奇的情景中,善与恶斗智斗勇,美与丑互相交锋,正义战胜邪恶,让每一个故事都成为孩子成长的心路。不怕大家笑话,我的徐氏版《小鬼当家》已经编到30多集了,《小兵张嘎》也是20多集,《西游记》已经游进现代文明了。四、经典是孩子的立身之根有荒诞的故事,有夸张的游戏,也有经典。我在家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读经其实是中国人最好的读书方法,这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但这种方法现在并不为人所重。特别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内求内证法、格物致知法,中庸之道、整体之观等博大精深的智慧有别于西方文化丛林法则的强权理论和象牙塔尖的科技思想,是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和回归道德家园的方舟。 我开展的读经教育,第一部是《德道经》,《德道经》是诸子百家的根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如果认真研读它,你将发现,它的博大思想、深厚道德、无尽智慧已经包涵了全部人类的知识范围,大气磅礴无出其有,古今中外有识之士的称赞这里就不再列举了。我的孩子大概用了一个月的时候,全文背诵了五千字《德道经》(帛书古校本),并能够用其中的一些道理指导自己的生活,解释社会现象,她在班级礼让荣誉,对老师说是“上善若水”、“处下不争”;她也懂得心灵重于外表,说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我想,《德道经》一定可以成就她的善人生,这部经典可以让我现在就为她将来而放心。有德在心,其根必正,有道在身,其行必端。后来,我买了mp3,把四书和其他优美传统美文的录音都下载下来,供她倾听,当然,在经典的间隔,我都录上少儿歌曲,满足她的童心爱好。身传重于言教,在她学习的时候,我和爱人也积极参与,现在我们一家人都是传统文化的爱好者,也是受益者。其他值得一提的是,我爱人教了她几年的英语,现在她的阅读和会话能力非常棒;我坚持一年时间早晚为她全身拍打,按摩(学自武术和中医);我们一起培养她的爱心,珍爱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经常一起善事,努力做一个懂礼仪、有爱心、有道德感的人。目前,我们的孩子善良、听话、懂事、明理、好学,这其中,更多是社会国家的安定,学校老师的教育,父母在其中只起到一部分作用,我不敢贪天之功,这里特作说明。同时,我的孩子身上还有许多缺点和不足,与优秀孩子相比尚有很大差距。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故事,每个人都可以写一本书,珍藏于记忆 的书,富有营养的书,孩子情感之根的书。我的教育感受是比较简陋的,说的也不全面,但我至少是真诚的,崇古风崇自然的。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父母是第一个老师,但不明白清静无为的道理,不懂得传统文化营养,不用爱和行去感染孩子的父母又是没有“上岗证”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