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题2 分子和原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0:49:16
2011年中考化学总复习教学案
知识·巧学·升华
一、分子的存在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感知微粒的存在,例如,当你走近花园时会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构成花香的分子运动到我们鼻孔中去了;湿衣服晾干,是一个个的水分子不断地从湿衣服上扩散到空气中去了;在家里倒一杯开水,你仔细观察会发现水面上的“碱花”在不断地运动,这是许许多多的水分子运动的结果。
二、分子的性质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许多物质由分子构成,如水、氧气、二氧化碳等。
1.分子很小,体积很小,质量也很小,我们看不见,摸不着,需要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等设备来观察。
2.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温度升高,分子获得能量,运动加快,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
3.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分子的间隔较大,而固体和液体分子之间的间隔较小,所以水变成水蒸气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分子本身的体积变大。气体容易被压缩,而固体和液体不容易被压缩。
概念辨析
从分子角度区别纯净物和混合物: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果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就是纯净物,如果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就是混合物。例如,氧气只由一种氧分子构成,因此氧气是纯净物;空气是由氧分子、氮分子等多种分子构成的,因此空气就是混合物。
三、分子的构成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
[讨论探究]
1.从分子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从分子的角度看,水蒸发从宏观上看水由液体变成气体,水分子并没有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只是水分子的间隔发生了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水的分解,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水分子通过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2.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为例,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是分子还是原子。在氢气与氯气的反应过程中,氢分子和氯分子发生了分解,氢分子分解为氢原子,氯分子分解为氯原子,在此过程中,原子没有再分,而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每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重新组合成一个氯化氢分子。由此可以得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没有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四、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分子具有可分性,但从保持物质化学性质这一点来说分子又是不可再分的整体粒子,因为分子再分就不是原来的分子了。如水通电分解后,水分子发生了改变,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氢分子和氧分子就不能再体现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在体现水的化学性质时,水分子不能再分。
要点提示
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等都是该物质大量分子的聚集体表现出来的性质,单个的分子不能体现物质的物理性质。如一个水分子,看不见摸不着,不能体现水的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所以分子不体现物质的物理性质。
五、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1.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但并不等于原子不可分。如原子弹的爆炸就是原子内部的核发生了反应,不但说明原子是可分的,而且原子还有自己的结构。
2.原子可直接构成物质,例如金属、稀有气体是由其原子直接构成的。
3.化学变化的过程:
分子原子新的分子
总结归纳
化学反应的实质:分子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问题·思路·探究
问题1微粒间为什么不是紧密地靠在一起,而是存在着一定的间隔?
思路:微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作用力,彼此之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当外界条件不变时,这个距离一般不变。
探究:微粒间存在着一定的吸引力和排斥力,所以微粒保持一定的距离。当距离太靠近时,排斥力大于吸引力,距离变大;当距离太远时,吸引力大于排斥力,距离就变小。
问题2利用家庭或生活现有的物品可以进行化学实验。如
实验
微粒的运动
实验用品
红墨水、自来水、玻璃杯
实验方法及现象
用钢笔将一滴红墨水滴入盛水的玻璃杯中,红墨水逐渐扩散,整杯水变为红色
分析原理
红墨水的微粒扩散到水的微粒中
结论
微粒不断运动,微粒间有间隔
根据上述示例,只采用家庭生活中现有的物品,设计一个化学实验。
思路:本题是具有开放性的一个问题,解决此问题应该联想到生活中一些与微粒的运动或微粒之间有间隔的事例。如湿衣服晾干就是水的微粒运动的结果;湿衣服在太阳底下,温度高的地方比在阴暗的地方干得快,是因为温度高水分子运动得快,所以干得快。
探究:
实验
微粒的运动
实验用品
一瓶白酒
实验方法及现象
打开瓶盖,放在房间内,房间内充满酒精气味
分析原理
酒精的微粒运动到空气中去了
结论
微粒是在不停地运动着
典题·热题·新题
例1水变成水蒸气是                                                    (  )
A.组成水的微粒发生了变化
B.发生了化学变化
C.组成水的微粒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D.水的微粒由静止变成了运动
思路解析:水变成水蒸气,是状态的改变,由液体变成气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体积变大,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B选项不对。从微粒的角度来看,温度升高,微粒的运动加快,微粒之间的间隔增大,所以体积才变大,本质是微粒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水的微粒本身并没有发生了变化,A选项不对。微粒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不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在运动,D选项不对。
答案:C
深化升华
这道题是考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微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间隔,物质不同的状态,主要区别是微粒之间的间隔不同。
例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温度的高低对微粒运动速率的影响。
思路解析:本题和我们的生活实例或者是在学习中接触到的例子相联系,如把糖放入不同温度的水中,看溶解得快慢,就可体现出温度对微粒运动的影响;或者把一滴红墨水滴入相同质量、不同温度的水中,观察其扩散得快慢。
答案:实验操作:分别取相同质量的80 ℃的热水和20 ℃的水,向其中同时放入相同质量的蔗糖。实验现象:在热水中,蔗糖溶解得快。结论:温度越高,微粒的运动就越快。
深化升华
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题目,题目中没有给出实验用品,所以同学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入手来解决。
例3简要完成下列问题:
(1)盛酒精、汽油的瓶子为什么要塞紧瓶塞?
(2)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气体受压时,体积为什么缩小?
(3)湿衣服晾在日光下,为什么容易干燥?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微粒的特征,微粒之间有间隔,微粒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并应用这些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答案:(1)塞紧瓶塞可以防止酒精、汽油的微粒因不断运动而挥发扩散到空气中去。
(2)气体的微粒之间有较大的间隔,气体受压时,气体微粒间的间隔缩小,因此气体所占的体积也减小。
(3)太阳照射的地方温度较高,水的微粒获得了能量,运动加快,微粒间的间隔增大,液态水更容易转变为气态,水的微粒更快地扩散到空气中去,所以容易干。
深化升华
生活中的化学随处可见,我们要注意从生活中获取知识,同时还要将课堂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