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故居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10:01:19
朱兵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0年10月01日   第 15 版)

郑燮像(公元1693—1765年)

郑板桥的“六分半书”
郑板桥故居始建于清代,坐落在江苏省兴化市东城外古板桥西郑家巷9号。
走在通往板桥故居的狭长竹巷里,两旁均是以竹为业的人家。板桥在这种随处见竹的环境里生活,怎能不产生爱竹怜竹的情怀,最终成为有“诗书画三绝,一官归去来”之誉的扬州八怪之首的惊世怪才。
小巷深处耸起一扇门楼,上有赵朴初题写的“郑板桥故居”。故居坐北朝南,粉墙黛瓦,有门堂、上下屋、小书斋、小厨房等建筑,庭院清幽,兰竹萧疏,朴实无华,保持了“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的意境。面积虽不大,倒可暂避喧嚣。院中信步,能静听自己的脚步声在院子里回响。
进入门堂,首先看到的是刘海粟所题“郑燮故居”4个大字。经照壁折西,即入环境清幽的天井小院。前面三间陈列着有关字画,后三间为郑板桥起居之处。院子并没怎么经过人为的精心布置,只有一些零星的花草、盆景点缀其中。大堂屋前还有两只破旧的大陶瓮,更增添了小院的生活气息。
庭院东侧为小书斋,是板桥当年读书作画处,陈设古朴典雅。“无竹不居”,是板桥的一大偏爱,书房的檐下,种着一丛青竹,竹不多,也不密,但很清秀、挺拔,宛如板桥手下的寥寥数笔。细细端详着长在墙角的修竹,我想当年的板桥定是天天凝视着这丛修竹,感受竹“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的高尚品质。要不然他的诗书画中怎会浸润着如此强烈的竹的气质、竹的气息?
在板桥笔下,竹也化作了一种品格。青竹傲岸不屈,虚心劲节,可以说是板桥崇高气质的写照。他在潍县罢官离去时留给当地父老的诗画是一幅墨竹图:“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至今仍在民间广为流传。由此可见,郑板桥是道道地地为官清廉,且最终是寄情山水了。遥想当年,潇潇夜雨,雨打青竹的声响,扣人心弦,在书房里读书的板桥便会生出无限的雅趣,照竹弄墨。
来到三开间的中堂,迎面是郑板桥塑像。板桥手持画稿,两眼望着前方,似乎在沉思。塑像后为一兰竹石的巨幅漆画。漆画两侧为板桥手书的木刻对联:秋从夏雨声中入,春在寒梅蕊上寻。厅堂的左面,是不足10平方米的居室,室内除去两只旧柜外,还有一个板桥用过的老式衣橱。居室后墙上,挂着一张颇为流行的匾额:“难得糊涂”。下面还有数行小字:“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这可是这位七品官仕途悟出的哲理。有人对此十分欣赏,有人不以为然,有人则奉此为生活的信条。
在陈列室细观郑板桥的诗词,清新流畅,感情真切;画的兰竹,体貌疏朗,风格劲峭,既有神韵又富寓意。他的书法独树一帜,其独创的“板桥体”主要以隶掺入行楷,有时杂以草、篆,也间以画法行之。在书体的结构上,多带扁形,于转弯处常用顿笔,而且按得较重,有力透纸背之感。其行款,虽大大小小,方方圆圆,长长扁扁,疏疏密密,浓浓淡淡,“意之所之,随笔挥洒,遒劲古拙,别具高致”,有着音乐一般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这不仅是为了构图形式美的需要,也是为了表现作品的思想内容。如他在书写唐代诗人刘禹锡“乌衣巷口夕阳斜”时,把斜字写成斜状,变静态为动势,更加让人联想到当时一片荒凉衰败的景象。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点,板桥是做到了的,他一生坎坷的经历,各种起伏的思想情绪,都可以通过它那千变万化的笔法,生动地表现出来。
走出故居,斜阳给板桥故居镀上了一层金色,与周围拱卫着的民宅并无二致。突然想起王朝闻先生的一句话:板桥故居就该如此。是的,板桥故居就该如此,但它却给了我别样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