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大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17:43:46
    “大暑”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陽到達黃經12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這時正值“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

  我國古代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世上螢火蟲約有二千多種,分水生與陸生兩種,陸生的螢火蟲產卵于枯草上,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第二候是說天氣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濕;第三候是說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這大雨使暑濕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大暑節氣關鍵詞:  高溫酷暑 颱風 汛期 伏旱

    大暑:一年當中最熱

    大暑表示熱到頂點。每年陽曆的7月22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20度時開始。這時正值中伏前後,是我國夏季最熱的時期。

    大暑時節,我國江淮、華北等地,常常是驕陽似火,風速小,濕度大,悶熱難耐,午後的最高溫度常在35攝氏度以上。尤其是受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長江中下游地區,更是一個大“火爐”。極端的氣溫對人體的生理和心理會帶來種種不利,甚至還會引發痙攣和中暑等急性病症。為何一年中最熱? 

    此時正值“三伏天”裏的二伏前後,長江流域的許多地方,經常會出現4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天氣。在這酷熱難耐的季節,防暑降溫工作不容忽視。另外,此時節還是降水最多的日子,民間流行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諺語,各地特別要注意防汛和排澇。>>>>

  據觀察:人體皮膚的溫度要比體溫低一些,大約是32℃。如氣溫超過32℃時,空氣就會對人體產生加熱作用,人體就要出汗,以維持正常的體溫。如果氣溫繼續升高,特別是在強光照射的高溫環境進行體力勞動,體內產生大量熱量,人體即使大量出汗也來不及散熱,所以體溫繼續增高,這時呼吸、脈搏加快,發生頭昏眼花、噁心等症狀,甚至昏倒,這就是中暑。

    策劃:大暑養生與保健

    大暑習俗

    大暑節氣的民俗主要體現在吃的方面,這一時期民間飲食習俗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吃涼性食物消暑。向來有“大暑老鴨勝補藥”的說法。湘東南地區則流行一句廣東諺語: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台灣則有大暑吃鳳梨之俗,乃是因為這個時節的鳳梨最好吃。

  與此相反的是,有些地方的人們大暑時節吃熱性食物。如福建莆田人要吃荔枝、羊肉和米糟來“過大暑”。湘中、湘北素有一傳統的進補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雞。湘東南還有大暑吃姜的風俗,“冬吃蘿蔔夏吃姜,不需醫生開藥方”。 >>>>

    各地習俗一覽

    山東“喝暑羊”,魯南地區有在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湯)的習俗。在山東省棗莊市,不少市民大暑這天到當地的羊肉湯館“喝暑羊”。

    浙江:大暑送“大暑船”活動在浙江台州沿海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大暑船”完全按照舊時的三桅帆船縮小比例後建造,長8米、寬2米、重約1.5噸,船內載各種祭品。活動開始後,50多名漁民輪流抬著“大暑船”在街道上行進,鼓號喧天,鞭炮齊鳴,街道兩旁站滿祈福人群。“大暑船”最終被運送至碼頭,進行一系列祈福儀式。

    送大暑船:漁民信仰的嬗變

    歡送“大暑船” 喜迎“大暑節”

    福建莆田:我國莆田人在大暑節那天,有吃荔枝、羊肉和米槽的習俗,叫做“過大暑”。荔枝含有多量的葡萄糖和多種維生素,富有營養價值,所以吃鮮荔枝可以滋補身體。先將鮮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大暑節時刻一到便取出品嘗。這時刻吃荔枝,最愜意、最滋補。於是,有人說大暑吃荔枝,其營養價值和吃人參一樣高。在大暑節那天,親友之間,常以荔枝、羊肉為互贈的禮品。>>>>

    廣東:廣東有大暑吃仙草的習俗。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為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由於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譽為“仙草”。莖葉曬乾後可以做成燒仙草,廣東一帶叫涼粉,是一種消暑的甜品。本身也可入藥。民諺: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燒仙草是台灣著名的小吃之一。>>>>

    台灣:大暑節台灣周圍的海域大多佈滿暖水魚群,東北海域有魷魚,基隆外海有小卷、赤宗、彰化海域則有黃鰭鯛等。台灣民諺:大暑吃鳳梨,說的是這個時節的鳳梨最好吃。另外六月十五日是“半年節”,由於農曆六月十五日是全年的一半,所以在這一天拜完神明後全家會一起吃“半年圓”,半年圓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紅面搓成的,大多會煮成甜食來品嘗,象徵意義是團圓與甜蜜。>>>>

    農事與諺語

    俗話說:“早稻搶日,晚稻搶時”、“大暑不割禾,一天少一籮”,適時收穫早稻,“大暑天,三天不下幹一磚”,酷暑盛夏,水分蒸發特別快,尤其是長江中下游地區正值伏旱期,旺盛生長的作物對水分的要求更為迫切,真是“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棉花花鈴期葉面積達一生中最大值,是需水的高峰期,要求田間土壤濕度佔田間持水量在70%~80%為最好,低於60%就會受旱而導致落花落鈴,必須立即灌溉。要注意灌水不可在中午高溫時進行,以免土壤溫度變化過於劇烈而加重蕾鈴脫落。大豆開花結莢也正是需水臨界期,對缺水的反應十分敏感。農諺說:“大豆開花,溝裏摸蝦”,出現旱象應及時澆灌。>>>>

    大暑,莊稼長高了,還要抓緊鋤地,人說“鋤頭有水又有火”,天澇時鋤地能散墑,天旱時鋤地能破除板結,截斷土壤毛細管,防止水分蒸發。因此要多耬多鋤。農諺有“棉鋤七遍桃似蒜,圪撻長得成了串。”“七鋤葫蘆滿地爬,豆鋤四遍角角多。”“瓜鋤五遍瓜上走,麥鋤三遍顆無溝。”“秧苗鋤四遍,抽得穗子黃艷艷。”  “六月六,曬衣褲”,陰曆6月,正是大暑(陽曆7月),由於烈日當頭,地面貯藏的熱量也大,晾曬衣服、被褥、書籍、皮料,能殺死蛀蟲和病菌。“六月六”當然不是指6月 6日這一天,只要是伏裏的晴天,都可以曬。>>>>

    諺語

    在民間,有“大暑天,三天不下幹一磚”之說。說的是酷暑盛夏,水分蒸發特別快,尤其是長江中下游地區正值伏旱期,旺盛生長的作物對水分的要求更為迫切,真是“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

  “該熱不熱,五穀不結。”“大暑穿棉襖,收成不會好”,沒有大暑的強光酷熱,莊稼是不會有好收成的。這些農諺是非常科學的。>>>>

  還有一句俗話是這麼說的:“小暑大暑無君子”,意思是說,小暑、大暑這兩個節氣的天氣十分酷熱,很多人因為熱得受不了,就顧不上面子而把衣服脫掉。

  古曆書向有大暑時“腐草化為螢”之說,顯然是謬誤;但是流螢閃閃,卻把夏夜點綴得更加美麗。>>>>

    清涼“鬥”暑

    所謂避熱解暑,就是外在注意不要在陽光下曝曬,內在多吃一些清涼消暑的食品,後者也是民間度過伏天的辦法。“天氣熱的時候要喝粥,用荷葉、土茯苓、扁豆、薏米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湯或粥,或甜或鹹,非常適合此節氣食用,另外多吃水果也有益防暑。”這是民間常用的去暑方法。>>>>

    古人云:“心靜自然涼。”但生活在現代社會裏的現代人,由於受環境、工作、情緒的多方面擠壓,放鬆身心已不再是件簡單的事。雖然古時那般純天然的環境已遠去了,我們依然可以從古人的種種方法中探究到消夏的奧妙和樂趣。

    白居易教避暑

    學學古人避暑四法

    沒有“電”的夏天

   

    古代沒有電扇,也沒有冰箱、空調,難道古人就度“夏”如年嗎?其實不然,古人度夏不借助高科技因而更親近自然,更有情調,他們也能把夏天過得本本色色、有滋有味。

    古代的老百姓主要靠扇子納涼,扇子多是用竹編的,古人稱之為“搖風”,又叫“涼友”。在很早我們的先人就知道採用瓷枕解暑,瓷枕的枕面上是釉,腦袋枕著這樣的枕頭睡覺當然涼快極了。“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風”、“久夏天難暮,紗廚正午時。忘機堪晝寢,一枕最幽宜。”這樣的詩句都說明瞭瓷枕是夏季納涼的極佳寢具。>>>> 

    邂逅最古老的冰箱

  戰國初年的一個盛夏,位於今湖北境內的隨國國君將要訪問曾國,曾國的國君曾侯乙甚是高興,命人準備筵席,並將國中釀造的好酒準備了幾壇…這個銅冰鑒成為曾侯乙在重要祭典或宴請重要賓客時用的尊貴酒品,夏天的時候,人們在青銅冰鑒的方鑒和方壺之間裝上冰,從而使壺內的美酒變涼,做冰鎮酒,“曾侯乙銅冰鑒”也因此被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冰箱。>>>>

    跟著古詩學避暑

    炎炎夏日,古人如何納涼避暑呢?筆者閒暇時穿行于浩如煙海的詩林中,尋覓到不少描述古人消暑納涼的名篇佳作。在炎炎夏日品讀這些膾炙人口的避暑詩,令人頓感涼爽愜意。

    古人避暑,首選臨水的亭臺橋畔。宋代詩人楊萬里在《暑熱遊荷花池》中寫道:“細草搖頭忽報依,披襟攔得一西風;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把盛夏的炎熱與乘涼的快意寫得栩栩如生。宋代陸游的《橋南納涼》詩云:“攜杖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懷辛大》,所寫的也是水邊納涼的情景:“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宋詞裏的夏天 意境造就清涼

    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是這麼寫的:“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多麼美麗的夏夜,月白風清。寧靜的鄉村原野,莊稼長勢良好,可以預見到豐收的美景。時有蟬鳴與蛙聲。星光閃爍,只有七八個。調皮的夜雨不多,只有兩三點。沿路左轉而又右轉,轉過小路與橋頭,蔥綠的樹林躍然出現在眼前。舊日茅屋依然在,想想看,已經好久沒來過了。輕快的節奏,詩意的內容,令人對鄉居生活充滿嚮往。>>>>

編輯: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