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矿难”和“醉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32:20
教育“矿难”和“醉驾”

 
杨东平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大教育

 “为什么各地的恶性竞争仍达到不断逼死学生的程度,许多调查已经揭示了这一点:这并不是学生和家长的实际需要,主要是地区之间教育政绩攀比,以及名校之间升学率攀比的需要。”

 12月7日,湖南湘乡市一中学发生学生晚自习下课踩踏事件,造成8死26伤的惨剧。近年来各地将校园安全视为重中之重,采取一票否决制,校长经常有安全压倒教学、不敢组织任何活动的抱怨。但此类事件的出现,说明对校园安全的重视,怎么强调都是不过分的,毕竟,人的生命高于一切。

 区别于这类群体伤亡的校园安全事件,另一类教育灾难更不容易引起人们关注。几天前的一个凌晨,海淀区一名高三男生在自己家中跳楼自杀。尽管此类事件也屡见不鲜;但这一次对我震动特别大,因为发生在身边,是我同事的孩子。他不是重点学校的学生,但学业成绩良好,同学和家庭关系等一切正常,事发前无任何征兆。在青少年自杀事件中,这种原因不明的自杀十分常见,也是最可怕的,令教师和家长束手无策。

 如果排除精神疾病及意外原因的少数案例,放开眼界,在一个大的生存环境中透视,这类事件的原因还是大致分明的。今年春天,在文教昌盛的苏南地区连续发生4起中学生自杀事件。一名勇敢的高二学生征集了众多同学的签名,将要求改善教育,防止学生自杀的信件送进了中南海。其后,江苏省开始大张旗鼓地整顿教育秩序,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几年前的春天,同样文教昌盛的绍兴市柯桥镇,也发生数起高中生连环自杀,多无明确原因,学业和家境良好,晚自习在教室做着作业,走到窗口就跳下去了。那年的五一,当地教育部门破天荒地开恩放假,没有占用一天补课。学生们辛酸地说:“今年的五一长假是用同学的生命换来的!”

 少数学生的生命呐喊被我们听到。今年3月,在河南省级示范性高中、南阳市西峡县第一高中,一高三女生从教学楼跳楼自杀,经全力抢救生命得以保住,但脊椎粉碎,双腿致残。清醒之后,她说不堪忍受每天长达18小时的学习,她说:“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了很多。我恨学校!学校根本就不是发自内心地爱老师、爱学生,它只是为了升学率和学校的利益!我根本犯不着为了学校的利益去牺牲自己的生命。”

 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狂热地追求升学率,在邪门歪道上“点杀”学生的身心健康乃至生命,难道不是教育的“醉驾”?严酷的应试竞争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是一种直接的戕害,由于这种伤害的潜在性和长期性,以及学生个体承受能力的差异,它很容易被忽视,只是在少数学生身上以极端的方式爆发。每年死于这种恶劣的教育生态之中的青少年,应该是一个不小的数量;然而,由于它的个体性、零散性,它甚至不如醉驾和矿难更能吸引媒体的眼球。

 与醉驾和矿难一样,每次悲剧发生之后,当地教育部门都会收缩一下,宽松几天,然后又故态复萌。许多人会想当然地认为炽烈的应试竞争,主要是由于独生子女政策、望子成龙心态、高考制度、就业竞争等难以改变的外部因素,因而是不可治愈的。对此,实在需要拨乱反正,端正视听。

 高考竞争固然有其合理性而且会长期存在,但现在的高考招生实际是分省定额、计划制定的,也就是说,考生的努力程度并不影响本地整体的录取率、录取人数。而且,高考的供求关系已经极大地改善,全国的平均录取率已经超过50%,北京、上海市达80%左右,江苏也已达70%,本来完全可以实行比较宽松、正常的教育,而保障学生的休息和睡眠,只会提高而不会降低他们的考试成绩。

 为什么各地的恶性竞争仍达到不断逼死学生的程度,许多调查已经揭示了这一点:这并不是学生和家长的实际需要,主要是地区之间教育政绩攀比,以及名校之间升学率攀比的需要。因而,如果严格地取消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升学率评价,这一竞争是可以实在地减缓的。关键是地方政府必须作为,规范基本秩序,采取“全面裁军”,整体降低应试竞争的强度和烈度,从而造福于学生和家长、老师和校长。去年山东省在全省范围内规范高中学校办学行为和教育秩序,做的就是这件事。

 对家长,应该说的一句话是:孩子的生命比上一所什么样的大学都重要。愿所有陨落的青春灵魂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