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公众的最好方式是公权作表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31:08
北京治堵,要说服公众同意舍弃部分眼前利益,公权部门应首先敢于自我舍弃“公车”利益。因而,北京治堵方案中更应该包含一个“公车递减计划”。北京交通委等治堵方案的主导机构,不妨带头“大手笔”削减公车,以实际行动为绿色出行作表率
北京市治理交通拥堵综合措施日前公开征求意见。虽然方案没有出现传闻中的征收拥堵费、购车先提供泊位证、限制外地人购车等严厉措施,但首次提出将“限制小汽车过快增长”“重点路段高峰时段单双号限行”和“加强外地车管理”。因此,仍被网民称为“史上最严治堵新政”。(综合新华社报道)

北京“治堵新政”内容很多,但其中最受人关注的,还是针对个人车辆的各种限制措施,并由此引发了“从严治民”和缺乏公正的质疑。
这样的不同意见,当然有其现实基础,在北京470多万辆机动车中,各类公务用车就占了70万辆,还不包括违规和超标配车。数量庞大的公车,不仅是公车改革的对象,也是北京交通拥堵的重要制造者。在参考国外解决交通问题的办法时,不能忽略国外公务车普遍不多这个因素。公车如果不减少,“最严”更多体现在对私家车的限制上,治堵方案就很难说服公众,也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
限制车辆过快增长,一般通过提高税费、增加养车成本等经济手段调节,但对于公车来说,这些经济手段往往是无效的;完善便捷的公共交通,也可以促使一部分人舍弃私家车,但对于公车一族,调节作用却非常有限。
因此,北京的治堵方案,注定无法绕开数量庞大的公车。这不仅是减少上路车辆、让路于民的问题,也是政府部门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说服公众同意治堵方案的重要一步。针对公车问题,治堵方案提出,“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各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不再增加公务用车指标,即公车将实现“零增长”。然而,与庞大的公车基数相比,零增长显然无法达到公众的期望。有人甚至认为,对照国外的做法,公车不仅是“零增长”的问题,而是如何“减少到零”的问题。当然,从国情看,这样的目标目前还遥不可及,但无论从公车改革,还是治理拥堵的角度,减少公车都应该是确定无疑的目标。
有鉴于此,北京的治堵方案中,更应该包含一个“公车递减计划”。在不增加公务车指标的基础上,逐步减少公车数量。中央国家机关和军队机关等,也应参照北京市的做法,制定自己的公车递减计划。另外,笔者还建议,北京交通委等治堵方案的主导机构,不妨带头“大手笔”削减公车,以实际行动为绿色出行作表率。
实际上,北京也具备带头削减公车的条件。北京公共交通发达且价格相对较低,公共交通投入也在逐年加大;北京私家车拥有率高,持有驾照的人比例也很高,减少公车后不会对公务活动造成较大影响;也不用担心削减公车会影响公务人员的地位和尊严。
经历了各种猜测,北京治堵方案终于与公众见面。涉及公众利益的政府决策,能够公开征求意见,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征求意见的过程,就是倾听公众诉求、争取多数人支持的过程。公众对于公车的各种意见,应该被吸收进治堵方案。如果政府和公共部门能够主动削减自身利益,践行绿色出行,无疑是说服公众最有力的方式,也能为全国其他城市治堵提供借鉴。
说到底,治堵意味着为了根本和长远的利益,要牺牲一部分眼前的既得利益。这种牺牲,不能只让民众承担,更应该首先由公权部门承担。公权部门越是敢于自我牺牲,就越是能够赢得民众对治堵措施的支持。(丁永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