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才能抓住发展机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1:22:17
2010年12月14日 10:51:38  来源: 人民日报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才能抓住发展机遇
—— 一论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站在两个五年规划的交替点,我们正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注重把抓住发展机遇和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是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具体体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
机遇难得,机遇稍纵即逝。能不能抓住发展的机遇,不仅在于能不能正确认识机遇,更在于能不能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机遇提供了发展的可能,只有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才能乘势而上,把发展的可能变成发展的现实。国际发展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处于经济上升长周期但又面临各种风险和挑战时,只有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大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高资源利用能力,才能紧紧抓住和切实利用好发展机遇,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未变,各种有利条件依然存在。工业化、城镇化继续加快,经济发展动力仍然强劲,综合国力持续增强,物质技术基础比较雄厚,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二五”的发展方向。但也有不少难题和矛盾,宏观经济平稳运行面临复杂形势,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基础不牢固,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改善民生和维护稳定任务艰巨。从全球看,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经济结构深度调整,主要国家纷纷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这既给我们带来难得机遇,也带来严峻挑战。总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利用好有利条件,有效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就要根据国内外发展条件变化和时代发展要求,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把资源更好配置到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决定作用的领域和环节,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通过创新来抓住机遇,甚至危中寻机、转危为机,是我们在“十一五”期间取得的一条重要经验。这5年特别是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过程,实际上正是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着力化解突出矛盾的过程。明年经济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这对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提出了更新、更高、更迫切的要求。我们要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在更长时期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以创新推开机遇的大门,以转变夯实发展的基础。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奋发有为,创新不止,提高驾驭复杂局面能力,实现“十二五”的开门红。(人民日报评论员)
搜索更多发展 创新 的新闻
把握发展大势 共创中国未来
消费怎样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发展学前教育公办为主更可取
在发展中促转变 在转变中谋发展
发展的本质要求就是科学发展
转变发展方式是更深刻的变革
让变革为我们赢得历史的机遇
2010年12月10日 08:38:02  来源: 人民日报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让变革为我们赢得历史的机遇
——写在两个五年规划交替之际
(一)2010年,这是一个需要想象力的年份。中国与世界,在这一年穿行在巨大的挑战中。
国际金融危机像一场强震,撼动了全球经济板块结构和政治生态气候。新世纪头几年那段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少有的阳春岁月,什么时候才能重返?原有的国际经济增长格局,是否真的已难以持续?
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中国这个制造大国、贸易大国、消费大国,同样经历着“成长的烦恼”。外部环境的变化,内部调整的压力,交织在一起。中国的发展,面对严峻的挑战和复杂的局面。
从力图“跨越危机携手成长”G20峰会硝烟暗起的首尔两日,到高扬“激情盛会和谐亚洲”第十六届亚运会烟花漫天的羊城之夜,当2010年的脚步迈入最后的时段,历史不经意完成了一次耐人寻味的叙述。在这个独特的时空纵深中,人们一起体验从危机中缓慢复苏的世界的焦灼与震荡,一起感受新兴经济力量难以抑制的激情与活力。“挑战”与“机遇”,这两个形影相随的主题词,让即将结束的这一年仍有悬念。
“十一五”、“十二五”交替的特殊时段,我们有了一个认清历史方位的难得机缘。
(二)有时候,在一种状况里浸润已久,会失去对环境的敏感。
回溯既往,兴衰更替的起承转合清晰可辨;但当历史正在进行时,我们或许会因身居其中而“不识庐山真面目”。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抓住机遇做出改革开放的“关键抉择”,到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中国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要判断,“机遇”一词,亿万中国人已是耳熟能详。长期相对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容易让人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老生常谈;国际国内形势新的深刻复杂变化,又让一些人对形势的判断心生困惑。
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了深度冲击,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气候变化和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从国内看,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压力较大,社会矛盾特别是“两难”问题不断凸显。股市之跌宕,楼市之起伏,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通货膨胀的隐患以及贸易摩擦的激烈,既有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也有不断出现的新课题,中国的发展面临诸多“可以预见与难以预见的风险”。
机遇,对2010年的中国意味着什么?行进在现代化历程中的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还在吗?
搜索更多机遇 变革 的新闻
把握发展大势 共创中国未来
转变发展方式关键在实现包容性增长
转变发展方式是更深刻的变革
发展的本质要求就是科学发展
在发展中促转变 在转变中谋发展
防治通胀:重要的是釜底抽薪
2010年12月15日 09:38:07  来源: 人民日报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近一段时间,物价上涨偏快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为避免出现严重通货膨胀并对经济和社会造成冲击,我国政府迅速采取对策,打出了综合治理的政策“组合拳”。这些措施正在收到成效,肉、蛋、蔬菜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趋稳。
我们在治理物价过快上涨时应认识到,采取行政性手段是必要的,特别是公用事业如水电气等是否涨价就应该由政府部门来抉择,但如果以为通过价格检查、禁止提价等手段就能够抑制一般商品(而非公共产品)价格上涨,就有失偏颇了。既然“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那么应对通货膨胀的关键无疑是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如果说通货膨胀是一锅滚开的水、抑制通货膨胀是让开水降温,那么,行政干预好似扬汤止沸,可以短期见效、救一时之急,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使水温降下来并不出现反复,则须釜底抽薪,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方面采取措施。譬如,限制大白菜价格只会使其他蔬菜价格更高,进而形成对大白菜的更大需求。
这就是说,行政性的价格控制不可能消除出现通货膨胀的根源。按照经济学定义,通货膨胀实质是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通俗地说就是钱太多了。虽然通货膨胀又可区分为需求拉动、成本推动等多种类型,具体形成原因也颇为复杂,但其要义是不会改变的。我国此轮物价上涨,一个重要原因也是货币太多了。前两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遏制经济下滑,保增长、保就业、保民生,我们必须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货币发行和信贷投放。同时,在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外资大量流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成为影响国内物价上涨的外部因素。实际上,外资流入加剧物价上涨,也是通过对冲性货币发行实现的;至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一定程度上也是过多货币(当然包括国际投机货币)追逐的结果。可以说,这一轮物价上涨主要是货币因素造成的。因此,从根本上治理物价过快上涨,就应当采取货币政策手段,通过调整利率、货币发行、信贷规模等手段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进而改变投资者和消费者的预期,使经济适度降温,让通货膨胀之水慢慢冷却。近一个时期,我国连续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已初见成效。
从更深层次看,由于我国经济高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高投资带动的,这种高投资很大程度上又是依靠政府支出(基础设施投资等)和人为压低资金价格(低利率)两个轮子来支撑的,因而存在明显的结构性问题。一旦经济降温,房价地价下跌,依靠卖地收入投资基础设施的政府支出轮子就会转不起来;而一旦利率由负转正、投资和消费预期改变,第二个轮子也将失去作用。经济降温后,高增长格局下掩盖的诸多不良后果就将显现,这样的增长格局不可持续。也就是说,在这样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如果要使过去的高增长成为有效增长,就需要一直按这个路子持续下去,自我复制、自我扩张。否则,不仅未来的高增长不可期,就连过去的增长也会遭到“反攻倒算”。这是一些地方政府必须维持高增长、忌惮经济降温的一个原因,也是“宁要通货膨胀,也不要失业萧条”的背后原因。
中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是要改变这种随时可能跌落的“刀锋上的增长”,使经济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而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应容忍经济增长率的适度降低。这既不妨碍我国仍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又可以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条件,缓解资源、环境、劳动力等方面的紧张局面,从而对物价过快上涨起到釜底抽薪之效。(王跃生 马相东)
搜索更多上涨 通货膨胀 的新闻
抑制物价上涨能否控制通胀
给农民工涨工资会不会推高物价?
稳定物价还需对症下药
国务院“重拳”出击,物价何去何从
购进价格指数创新高 物价形势不容乐观
当前不需要实行全面紧缩政策
2010年12月15日 09:59:30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在上海日前举行的“2010中国经济论坛:面临转折的中国经济”上,多位专家、学者把脉中国经济,普遍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主任范剑平等均指出,中国不会出现恶性通货膨胀趋势。
经济不具备加速增长条件
樊纲表示,尽管11月份中国CPI涨幅较大,但中国经济并没有出现恶性通胀和全面过热的趋势。不过,控制流动性过剩依然有必要。
美国已经启动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备受全球关注,对此,樊纲认为,从绝对的量上来说,美国“二次量化”的6000亿美元规模并不算多,流到其他国家的钱也会相对有限,但其带来心理预期上的影响却非常明显。比如对美元持续贬值的预期。尽管近期欧债危机等因素导致作为避险资产的美元出现反弹,但美元长期走贬的趋势已经形成。美元贬值带来的结果是,其他货币面临的升值压力增大,同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给中国等其他国家带来输入型通胀的风险。
中国最近公布的CPI增幅达到5.1%,樊纲对此数据表示有些“惊讶”。不过他指出,中国经济并没有出现全面过热的趋势,尤其是相比金融危机前的那几年“加速增长”时期。他认为,不管是从国内还是国际环境看,中国经济当前不具备加速增长的条件。他预计明年的增长可能在8%至9%,较今年进一步放缓;而且,当前的通胀仍远低于几年前高达6%至8%的水平。鉴于此,他认为,中国还看不到出现恶性通胀的趋势。
但中国的确存在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樊纲认为,这主要因为去年政策太过宽松,同时今年的贸易顺差有所增大,资本流入加大、加快。
对流动性过剩加以控制
在政策应对方面,樊纲认为,首先,由于经济没有全面过热,所以不需要实行全面的紧缩政策,但是需要针对流动性过剩加以控制。就具体方式而言,从过去几年的经验看,即便是在2006年至2008年通胀较高的时期,调控手段仍是以数量型工具为主,他对会否加息持谨慎看法。一方面,加息还需考虑到国际利率环境,需要考虑汇率因素;另外,加息对于流动性调整的精确程度也更加难以把握。
其次,在资本流入压力增加的背景下,中国可以考虑适当调整对资本管制的管理。具体来说就是“控流入、放流出”。
第三,可以考虑适当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以部分抵消输入型通胀的压力。另外,防止投资过热也是决策者要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
在谈及物价上涨时,范剑平指出,主因是农产品价格上涨。鉴于今年中国粮食已经连续7年增产,未来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将提高,这有利于稳定物价。
谈及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的影响,上海银监局副局长张光平认为,中国香港、印度两个月来的外汇储备变化数据显示,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引发的外汇流入量并不很大。但也需要采取预防措施,因为一旦美国的失业率继续向上攀升,美国可能采取第三次量化宽松政策,届时人民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加大,海外资金可能会大幅进入。
扩大内需将成转型关键
范剑平还称,“十二五”期间,中国将从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但发展之路充满变数。他认为,全球存在中等收入陷阱,很多低收入国家能成功地变成中等收入国家,但最终跃升为高收入国家的却不多。因为不少国家会过度依赖过去的成功经验,反而掉进中等收入陷阱。中国要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就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未来经济增长方式应从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转向消费、出口、投资“三驾马车”协调拉动。其中,扩大内需将成为成功转型的关键,只有巨大的内需才能支撑未来的经济增长速度。一旦成功找到投资和消费的结合点,中国经济将进入平稳增长。
对于外界担心的外汇流入问题,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徐明棋建议:“可以在管理资本流出上更加开放些,鼓励居民、企业使用外币,进行海外投资等;同时对资本流入进行一些管制,如仿效发达国家对外资投资房地产进行限制等。”(朱周良 吴琼)
搜索更多通胀 中国 的新闻
宏观经济政策积极稳健与审慎灵活并重
2011货币政策 在“中性”定位上稳健操作
货币政策转为稳健的意义
孙立坚:稳定物价需对症下药
  仅靠紧缩货币政策是不够的,需要决策部门找到一个组合拳的平衡点、政策导入的最佳时机。
余丰慧:物价形势不容乐观
  除了购进价格指数持续强劲攀升对通胀造成的压力外,另外一些因素也不能忽视。